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下面是高一(3)班同学在上课中搜集到的两则经济现象,请你一同参与研讨: 面对我国房价的不断上涨,2011年10月26日李老师采用银行按揭贷款的方式买了价格55万元的新房,首付现金25万元,然后在15年内付清银行贷款30万元及利息8万元。
              这一经济现象中货币执行了哪些职能?(3分)
            • 2. 鼓励大众消费,是立足形势发展、着眼国计民生提出的重大战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某市部分经济指标统计与对比:
                 该市  发达国家
               近年平均
               2010年 2014 年
               GDP增速(%)  11.3  8.4  2.2
               居民收入占GDP比重(%)  42  38  57
               城市居民收入比  3.15:1  3.02:1  1.50:1
               消费贡献率(%)  52.6  50.2  80
              (1)根据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促进我国居民消费的措施。
              材料二  基于旅游资源丰富、人口老龄化的现实,着眼经济转型发展的需要,该市决定将养老消费、旅游休闲消费、绿色消费、教育文化消费这四大与民生最为密切相关的领域列为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2)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材料二做法的经济意义。
            • 3. 回顾35年来的改革历史,对于市场地位的认识,经历了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应该坚决实行按经济规律办事,重视价值规律的作用”;1982年党的十二大提出,“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辅助性作用”;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运用价值规律理论,论证市场经济必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 4. 随着汽车时代的迅速到来,小汽车数量的迅猛增长和其在出行中使用量的持续增加,交通拥堵、交通安全问题一直困扰着城市的管理者和市民。
              (1)运用经济常识简要回答,我国小汽车数量迅猛增长和其在出行中使用量持续增加的根本原因并说明理由。
              (2)如何解决交通拥堵是一个世界性难题。有人认为:“国外的成功经验是解决我国城市交通难题现成的良方。”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相关知识评析这一观点。
            • 5. 2011年12月党中央、国务院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2012年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
              (1)请运用经济常识,将下列括号内字母所对应的内容填写在答题纸上。
              财政政策:国家通过(  A  )    政策和(  B  )    政策-◆调节社会总需求变动_◆实现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之间的基本平衡。
              货币政策:国家的(  C  )    通过调整(  D  )    。影响社会总需求变动-+实现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之间的基本平衡。
              (2)请运用政治常识,分别从我们党的性质和国家职能两个视角,简要说明党和国家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必要性。
            • 6.

              上图表明商品生产和交换受什么规律支配?简述这一规律的基本内容和表现形式(6分)
            • 7.

              (1)根据所学的“价值量、劳动生产率和价值总量”相互关系原理,用括号后的字母简述社会劳动生产率(A1)和个别劳动生产率(A2)与:价值量(B)、使用价值总量(C  即商品数量)、价值总量(D)的关系。(4分)

              (2)随着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过去某些价格昂贵的商品如今也随着价格的降低进入了寻常百姓家,并且出现了剩余。

                  假如你是该种商品的生产者,应如何应对市场的竞争?(6分)
            • 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16年9月15日中秋佳节之际,我国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太空实验室——天空二号,顺利奔赴太空。尽管起步晚,但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发展航天事业:鼓励企业、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和社会团体等在国家航天政策的指导下,发挥各自优势,积极参与航天活动:保障持续稳定的航天活动经费投入,建立航天投资项目清单管理制度,同时通过市场机制,鼓励引导民间资本和社会力量有序参与,建立多元化、多渠道的航天投资体系,开启了我国航天新时代。

              (1) 

              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谈谈如何推动航天技术创新,开启航天新时代。

              材料二 2016年9月,由中国太平洋经济合作全国委员会主办,旨在“实现亚太无缝、全方位互联互通”的“亚太互联互倡议对接”国际研讨会在扬州开幕。

              与会专家认为,亚太互联互通尽管有困难和挑战,但前景乐观。丝路基金设立、亚投行良性运行、强势扩张。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49个国家的直接投资持续高速增长,得到了沿线国家和这组织的积极响应。目前已吸引了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数据表明,中国目前引入外资的80%以上和对外投资的60%以上都在亚太地区,中国对亚太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了50%。可以说,中国与亚太已经结成命运共同体。

              (2) 

              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知识,结合材料二说明中国与亚太结成命运共同体的必然性。

              材料三 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第十一次峰会于2016年9月4日至5日在浙江省杭州市举行。本届峰会的主题是“构建创新、活力、联动、包容的世界经济”。

              材料四   杭州峰会落下帷幕,世界舞台上镌刻下深深的“中国印记”。据说,在参加完峰会后,德国总理默克尔很有压力。他对习近平主席说:“习主席呀!,我看到你们办的峰会,我们明年都不知道该怎么办了!我们超不过你。”习主席的回答很有智慧,他说,这是一个德国啤酒和中国茅台的关系,你有你的味道,我有我的味道,相信你在德国一定能够办得精彩。

              (3) 

              结合材料三,运用“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创新”的知识,谈谈习主席的回答给我们的启示。

              材料四 2016年9月15日,我国自主研制的“天宫二号”成功飞天。9月16日,经过两次变轨进入近圆形轨道。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还将再次对天宫二号进行轨道控制,使其进入预定的交会对接轨道,等待神舟十一号到来。据了解,天宫二号与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的交会对接,将首次模拟未来空间站的交会对接方式,即载人飞船利用自身机动能力去追踪空间站。2017年4月20日,又在海南文昌成功发射了“天舟一号”。

              (4) 

              结合材料四,运用规律的有关知识对我国航天事业之所以成功加以分析。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