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4.综合性学习。

              为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靖波中学七年级(10)班将开展一次以"世界何时铸剑为犁"为主题的综合性

              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准备工作。

              (1)【妙解汉字】"武"字与战争密切相关。许慎在《说文解字》中把"武"解释为"止戈为武",这一解释反映了古人向往和平幸福生活的情感。"伐"字也与战争有关,请你推断它的字义:                               

              (2)【品味文化】伴随着战争,形成了丰富的战争文化。请写一句相对完整的与战争有关的古诗(词);并列举一部课外阅读过的以战争为题材的小说或一场战役。

              答:诗词:                                            列举的小说或战役:                             

              (3)【感悟和平】阅读材料回答:

              中国雕塑家遥远创作的世界和平女神像坐落在诺曼底登陆战场遗址。

              世界和平女神像高10米,重16吨,用不锈钢制作。她那舞动绸带的双臂一前一后的舒展着,高举的左手上一只和平鸽展翅欲飞。在微风中展开的飘带与女神的双臂连为一体,远远望去,好似中国的"中"字、和平 的"平"字,又像英文单词WORLD(世界)的第一个字母"W"和VICTORY(胜利)的第一个字母"V"。

              从摘文中推断"世界和平女神像"造型的意蕴?(不超过20字)

                                                                                                         

              (4)【抒写心灵】活动中同学们自主搜集材料,创办了《世界何时铸剑为犁》专刊,他们设计了这样一些栏目:

              【栏目一】:浸着血与泪的往事。

              收录了熟悉的战争故事,触目惊心的历史惨剧,并配有图片。

              【栏目二】:战争智慧,是杀戮,还是自杀?

              收录了战争诗词、军事成语、名人名言、兵法谋略等内容。

              【栏目三】:今天,战争并没有远离。

              同学们从网络、报刊上摘录了当前某些国家之间的军事动态及令人震惊的战争新闻。

              【栏目四】:爱是幸福,恨是灾难!

              栏目里同学们表达了对和平的期盼、对维护和平的思考。

              请你从上列四个栏目中任选一个,为它写上一段80--100字的导读文字。

              我选择【栏目        】来写。

                                                                                                        

                                                                                                         

            • 2.

              过一个中国式的感恩节

                 ①今天是感恩节,微信朋友圈中传递着浓浓的相互感恩的祝福语,有美妙的感谢父母的歌曲,也有动人的感恩漫画,还有不少节日打折的购物信息。这些无疑也让中国人在美国人的感恩节这天,体会到了更多的爱意和欢乐。

                 ②说起感恩节,估计很多国人并不去追溯节日的源头,并不知道这个节日是源自第一批北美大陆的欧洲移民在喜庆丰收时邀请印第安人一起感谢上帝的历史故事。当然,中国人也不会与家人一起享用火鸡,因为火鸡只是美国人感恩节的“标配”。但我们愿意过这个节日,是因为我们从小就有着“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这种文化传统的熏陶。“感恩”是人类文明的一种普世价值,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相帮相爱的处世理念。

                 ③当然,也有一种声音认为,美国人的节日,中国人瞎凑什么热闹?英法等欧洲人都对此毫不感冒。更何况要感恩每天都可以,何必非等到感恩节这天呢?显然这种声音代表了不少人的看法。现在中国没有一个“中华感恩节”,尽管这种呼吁还是挺多的。所以,我们一些人还是选择在感恩节这天表达一些平常时间没有说出的感谢。一位网友说得好,“今天刷屏的不该是漂洋过海来的感恩,而该是这份温暖脚下大地的感动。”

                 ④中外文化有着很多差异,但是也都有着人性中共同的部分,比如爱、宽容和自由。伴随着中西文化交流的深入,西方的节日也为中国人提供了更多的娱乐方式。对中国小孩来说,圣诞节意味着更多的是等待已久的礼物和圣诞树,而不是圣母玛利亚在马厩中生耶稣的故事。因为圣诞节进入到中国后,早已经淡化了其宗教色彩。有媒体调查显示,在“洋节”中,过母亲节的人最多。连中国的一些农村,也有孩子自己动手为母亲准备一份小礼物,或说一些感谢的话语。这个现象说明了什么呢?这并不意味着西方文化的入侵,而是恰恰说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百善孝为先”的价值观在现代依旧有着旺盛的生命力。

                 ⑤因此,“洋节”在进入中国之后,已经被悄然“中国化”了。那些将“洋节”视为洪水猛兽,呼吁加以抵制的声音我认为是“过虑”了。中华民族是一个喜欢过节的民族,能多过一个节日,谁会不高兴?更何况那么多商家可以借着节日气氛多赚一些钱,有何不好?

              ⑥任何一种文化的传播都有一个本土化的过程,节日也不例外。中国的端午节和中秋节传到韩国后,也有了新的载体和内容。因此当西方的一些节日传到中国来,也渐渐地在寻找到“中国化”的路径。中国文化的生命力从来都是从“兼收并蓄”中产生的,竞争和融合是中华文化复兴的唯一途径。一些人为自己的传统节日大声疾呼,生怕传统节日会被“洋节”取代,这其实是一种“文化不自信”的表露。眼下有哪个节日能取代春节的魅力?西方人现在不也开始流行过春节么?文化的全球化,不会窒息中国的本土文化,相反,中国文化会伴随全球化产生出新的吸引力。

            • 3.

               “真”贵的遗产

              刘墉

              十五年前,她丈夫意外离世之后,每次朋友操心他们母子的生活,她都笑笑说:“还好!我老公留下一卷名画,值不少钱,真急了,大不了卖掉。”她的儿子想必也知道,提到如果考不上公立大学,私立的学费太贵,也自信满满:“还好!我爸留下一卷好画,大不了卖了。”

              一个冬日的下午,天空中飘着密密的雪花。她抱着一个匣子来找我,一边打开盖子,一边说:“不得已,得卖了,您看看值多少钱?”她小心翼翼地拿出个手卷,题签上写着《韩干照夜白》,我一怔,沉吟道:“韩干照夜白?韩干是唐代画马的名家。”

              “是啊!所以我丈夫说是国宝级的。”

              我没吭气,慢慢打开手卷,没看两尺,已经确定:假的!且不说画笔不精,连伪刻的印章都拙陋。只是我不知该怎么说。

              偏偏她还喜孜孜地指着画:“乾隆皇帝也收藏过呢!”

              我犹豫再三,还是心一横说:“抱歉!我得告诉您实话,这是假的!”

              她的脸一下子苍白了,扶着桌子,往下坐,没坐上椅子,滑到了地上。我赶紧过去扶,她却把手一挥,蒙着脸。看不见她的表情,看见的似乎是瞬间长出的一片花白的头发。

              “您确定?”她低着头问。

              “确定!而且这是仿的,原件藏在纽约大都会博物馆。”

              她没再说,站起身,以很快的速度收好那卷画,临走,用哀求的声音说:“求求您!可别让我儿子知道,他要是问,就说是真的。”

              我的心一沉,目送她踉踉跄跄地消失在漫天狂舞的雪花中……

              后来有一次遇上她母子,谈到留学,那大男生又自信满满地说:“我们不怕!我们有爸爸留下的无价之宝。”

              岁月在雪花中静静飘落……

              今年一月的一天,天空中又飘起细细的雪花,我去纽约大都会博物馆,才走进明轩,就看见一位男士正贴着橱窗看那幅著名的手卷。画中是骠壮骏硕、鬃毛直立、昂首扬蹄,想要挣脱缰索的白马。旁边有南唐李后主书“韩干照夜白”。

              男士见我靠近,微微让位,抬头,挺面熟,这不是……?

              “我妈去年过世了,也是心脏病,走得突然。”已经在大学教书的男士有点miǎn      tiǎn:“我特地从芝加哥过来,看这幅画。”

              “你们家……”

              “我爸也留给我们一幅,假的,因为高中美术课本上印了这张画,我早就知道真迹在这儿。所幸我妈不知道,她一直认为是真的。”他笑笑:“也多亏那张假画,我怕我妈拿去卖,知道是假的,会一下子崩溃,所以我拼命用功,一路拿奖学金。”

              “那张画……”

              “我带来美国了,常看,觉得它比这幅真的还真,真是一匹仰首长嘶的照夜白。”

              我的心一热……走出博物馆,我站在门口好几分钟,心想是不是该回去,告诉他,其实他妈妈早知道画是假的,只是又想起自己对他母亲的承诺。

              此刻,雪花轻快地飞舞,和万家灯火相辉映,将纽约营造成一个温馨美丽的童话世界……

              【注】韩干,唐玄宗时代的画马名家。“照夜白”传说是唐玄宗的坐骑。

            • 4.

              回望田埂

                 ①走过了都市里多少繁华宽阔的长街大道,飞越过长空中多少美丽飘渺的云白霞红!回首当年,牵动我心的却是故乡那条条崎岖狭窄的田埂。是赤脚走田埂的历历往事,让我一次次泪眼迷朦。

                 ②投胎农家,注定我生下来就要去爬田埂。当勤劳的父母躬耕于田间的时候,田埂也就成了我玩耍的场所。农家的孩子自然没那么多娇气,一块塑料布往田埂上一铺,孩子向上一扔,大人们便安心地去田里忙活去了。至于滚个泥头土脸不算是个啥事,蒺藜划破点皮肉也没人大惊小怪。没有可爱逗人的布熊布狗和洋娃娃,更没有精巧别致的电动玩具,只有那狭窄的田埂驮扶着我幼年的混沌蒙昧,无邪纯真运行于烂漫的世界里。大自然就是我天然的乐园!可玩的是疯长在田埂上的绿色野花,动听的是田野里传来的蛙鼓虫鸣。蚂蚱、田鼠、蛐蛐、野兔……这些可爱的小动物成了我一块玩耍嬉戏的伙伴。春去秋至,日月轮回,我在田埂上学会爬行,又学会走路,进而又学会思考和幢憬,直至穿过田埂,蹒蹒跚跚,跌跌撞撞地进入城市。

                 ③幼年的敏感是与生俱来的天资,当我驻足于田埂眼巴巴地看到大人们用热汗甚至鲜血换不来一年的温饱,当听到父母站在田埂上望着一片银白的涝田长吁短叹,当锋利的草茬子无情地穿破我结满硬茧的小脚心,当相邻种田的乡亲为地界之争挥锄争战,打得头破血流时,我便感受到走田埂是最不容易的日子。

                 ④然而,我的父母和乡亲们还是经年累月无怨无悔地走着他们的田埂,他们似乎没有或干脆没空闲去思考这走田埂的辛苦。在他们的意念里,工人生来守车床,农民生来种田地,一切都是天经地义。于是,每年筑置田埂,他们把它修了又修,抹了又抹,把一条本是黄土堆成的土坝子整得像放置于田野里的工艺展品。其实,一条田埂溶注的是农民们的执著和希冀,整田埂是点种收割的第一步,连修田埂都粗来糙作的农家人,咋能种好自己的庄稼地?这是故乡人执拗的看法!

                 ⑤高考落榜斩断了我穿越田埂的幻想。当我垂头丧气地跟着父亲走进大田时,修田埂,是父亲教我的第一个农活。看着我经历了疲惫之后刷刷落下的委屈眼泪,父亲把褶皱堆叠的脸孔扭向我,灰浊的老眼里闪现出一种陌生的光,他对我说了句意味深长的话:“有本事咱使本事,没本事就老老实实种咱的地,种田没有什么不好,中国这么大,人这么多,种地的还是占大多数。只要勤劳肯干,照样活出个人样来!”父亲的话至今萦绕在我的耳边。

                 ⑥从此,我像我的父辈们一样心地坦然地去走着自己的田埂,由厌恶到热爱,积淀下的是此后岁月里________的无形财富,也多因为田埂上的那些________的日子,使我能面对以后________的挫折与委屈,也使我在此后的人生大道上能保持着步伐的稳健和踏实。

                 ⑦挚友自故乡来,浓郁醇正的友情在星级饭厅里尽数表达后,他却执意退掉我为他订好的宾馆套间,执意住在了我简陋的蜗居里。通宵达旦,聊的只是故乡的田埂。酒精烧起的是怀念的激情,却抑不住忆念过去的思绪,朋友舌尖发梗,却清清晰晰地历数了一件又一件过去田埂上的往事。

                 ⑧还记得田埂上促膝夜谈的好友吗?还记得父老乡亲手把手教你种田的情景吗?还记得你趴在瓜田窝棚里写出的田间小诗吗?还记得团小组织聚于田埂畅谈科技种田时你暗恋的那位有着长长辫子红红脸蛋的团支部书记吗?……一连串的反问之后,挚友一句良言如重锤击顶:“农村娃出身,别忘了田埂!”

                 ⑨我知道好友言有所指,经历过城市的浮华之后,故乡的田埂的确在一定的时期里淡了许多。细细一琢磨,彩灯迷离杯光觥筹,所有这些擦肩而过很快便化成了虚无,只有故乡的田埂和田埂上蓬勃生长的乡情已深深地埋在了我的骨子里。

                 ⑩我是该回故乡重新走走我的田埂了!

                 ⑪故乡的田埂啊,在别人的眼里你无非是条窄狭的土坝子,可是在我意念里你是勤劳的显现,朴实的象征,在您脊背上写有真诚,藏匿着深刻,舒展着一种愉快和轻松。田埂寂寞,却没有车来人往的喧嚣;田埂狭窄,却没有街市岔口上的黄灯红灯;田埂人疏,却没有割包掏兜的窃贼凶徒,有的是真挚的训导,洁净的友情,还有稳固生长不萎不枯的田间爱情。

                 ⑫偶尔听过两句歌词:“稀溜溜泥,那是你脚下的路,地上水一窝,那是我眼中的泪。”其实,家乡的田埂永远是我脚下的路,因为不管我后来走了什么样的路,那都是田埂的延伸;不管我走到何处,田埂的那头有生我养我的父母,有教我育我的父老乡亲。

            • 5.

              阿长与《山海经》(节选)

              ①长妈妈,已经说过,是一个一向带领着我的女工,说得阔气一点,就是我的保姆。我的母亲和许多别的人都这样称呼她,似乎略带些客气的意思。只有祖母叫她阿长。我平时管她叫"阿妈",连"长"字也不带;但是到厌恶她的时候,--例如知道了谋死我那隐鼠的却是她的时候,就管她叫阿长。

              ②我们那里没有姓长的;她生得黄胖而矮,"长"也不是形容词。又不是她的名字,记得她自己说过,她的名字是叫作什么姑娘的。什么姑娘,我现在已经忘却了,总之不是长姑娘;也终于不知道她姓什么。记得她也曾告诉过我这个名称的来历:先前的先前,我家有一个女工,身材生得很高大,这就是真阿长。后来她回去了,我那什么姑娘才来补她的缺,然而大家因为叫惯了,没有再改口,于是她从此也就成为长妈妈了。

              ③虽然背地里说人长短不是好事情,但倘使要我说句真心话,我可只得说:我实在不大佩服她。最讨厌的是常喜欢切切察察,向人们低声xù(   )说些什么事。还竖起第二个手指,在空中上下摇动,或者点着对手或自己的鼻尖。我的家里一有些小风波,不知怎的我总疑心和这"切切察察"有些关系。又不许我走动,拔一株草,翻一块石头,就说我顽皮,要告诉我的母亲去了。一到夏天,睡觉时她又伸开两脚两手,在床中间摆成一个"大"字,挤得我没有余地翻身,久睡在一角的席子上,又已经烤得那么热。推她呢,不动;叫她呢,也不闻。

              ④"长妈妈生得那么胖,一定很怕热吧?晚上的睡相,怕不见得很好罢?……"

              ⑤母亲听到我多回诉苦之后,曾经这样地问过她。我也知道这意思是要她多给我一些空席。她不开口。但到夜里,我热得醒来的时候,却仍然看见满床摆着一个"大"字,一条臂膊还gē(   )在我的颈子上。我想,这实在是无法可想了。

            • 6.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8分)

                    甲:他少年出外谋生,独立支持,做了许多大事。哪知老境却如此 tuí唐!他触目伤怀,自然情不能自已。情郁于中,自然发之于外;家庭suǒ屑便往往触他之怒。

                     乙:每个柱头上都雕刻着不同恣态的狮子。这些石刻的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有的像注视行人,千态万状,惟妙惟肖。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加横线的字注音。(3分)

                  tuí(      )唐   suǒ(       )屑    惟妙惟(       )

                    (2)请找出文中的一个错别词,并把它改过来。          改为           。(2分)

                    (3)仿照画线的句子再写一个句子,请注意修辞的运用。(3分)

                                                                                         。 

            • 7.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第二天,中午的时候,非常闷(______)热。一轮红日当天,水面上浮着一层烟气。小火轮开得离苇塘远一些,鬼子们又偷偷地爬下来洗澡了。十几个鬼子在水里泅 (______)着,日本人的水式真不错。水淀里没有一个人影,只有一团白绸子样的水鸟,也躲开鬼子往北飞去。落到大荷叶下面歇凉去了。从荷花淀里却撑出一只小船来。一个干瘦的老头子,只穿一条破短裤,站在船尾巴上,有一嵩没一嵩地撑着,两只手却忙着剥(______)那又肥又大的莲蓬,一个一个投进嘴里去。 

              他的船头上放着那样大的一捆莲蓬,是刚从荷花淀里摘下来的。不到白洋淀,哪里去吃这样新鲜的东西?来到白洋淀上几天了,鬼子们还是望着荷花淀。

              (1)给加下划线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______)热    qiú(______)着    (______)莲蓬     

              (2)选段中的一个错别字是      ,应改为        

              (3)选段出自作家                  ,本文的体裁是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       的修辞手法。        

            • 8.

              《芦花荡》(节选)

                      老头子向他们看了一眼,就又低下头去。还是有一篙没一篙地撑着船,剥着莲蓬,船却慢慢地冲着这里来了。

                    小船离鬼子还有一箭之地,好像老头子才看出洗澡的是鬼子,只一篙,小船溜溜转了一个圆圈,又回去了。鬼子们拍打着水追过去,老头子张皇失措,船却走不动,鬼子紧紧追上了他。

                       眼前是几根埋在水里的枯木桩子,日久天长,也许人们忘记这是为什么埋的了。这里的水却是镜子一样平,蓝天一般清,拉长的水草在水底轻轻地浮动。鬼子们追上来,看看就扒上了船。老头子又是一篙,小船旋风一样绕着鬼子们转,莲蓬的清香,在他们的鼻子尖上扫过。鬼子们像是玩着捉迷藏,乱转着身子,抓上抓下。

                   一个鬼子尖叫了一声,就蹲到水里去。他被什么东西狠狠咬了一口,是一只锋利的钩子穿透了他的大腿。别的鬼子吃惊地往四下里一散,每个人的腿肚子也就挂上了钩。他们挣扎着,想摆脱那毒蛇一样的钩子。那替女孩子报仇的钩子却全找到腿上来,有的两个,有的三个。鬼子们痛得鬼叫,可是再也不敢动弹了。

              老头子把船一撑来到他们的身边,举起篙来砸着鬼子们的脑袋,像敲打顽固的老玉米一样。

              他狠狠地敲打,向着苇塘望了一眼。在那里,鲜嫩的芦花,一片展开的紫色的丝绒,正在迎风飘撒。

              (1)用一句话概括上文的故事情节。

              (2)张皇失措”的本义是什么?这里为什么写老头子张皇失措?

              (3)文段写老头子主要运用什么描写方法?突出了老头子的什么性格?

              (4)文段加下划线句子中加下划线词“找”用得妙,为什么?

              (5)划横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体会它的作用?

              (6)划下划线句子是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

            • 9.

              松鼠

              布丰

              松鼠不敢下水。有人说,松鼠过水的时候,用一块树皮当作船,用自己的尾巴当作帆和舵。松鼠不像山鼠那样一到冬天就蛰伏不动。它们是十分       的,只要有人稍微在树根上触动一下,它们就从窝里跑出来,躲在树枝底下,或者逃到别的树上去。松鼠跑跳轻快极了,总是小跳着前进,有时也连蹦带跳。它们的爪子是那样锐利,动作是那样敏捷,一棵很光滑的高树,一忽儿就爬上去了。松鼠的叫声很响亮,比黄鼠狼叫声还要尖些。要是被人家惹恼了,还会发出一种不高兴的恨恨声。

                松鼠的窝通常搭在树枝分叉的地方,又干净又暖和。它们搭窝的时候,先搬些小木片,错杂着放在一起,再用一些干苔藓编扎起来;然后把苔藓挤紧,踏平,使那建筑物既宽广又坚实,可以带着儿女住在里面,既舒适又安全。窝口朝上,端端正正,很狭窄,勉强可以进出;窝口上有一个圆锥形的盖,把整个窝遮蔽起来,可以使雨水向四周流去,不落在窝里。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