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1) 分析“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两句中的“分”“翻”妙在何处。


              (2) 请描述“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所描绘的场景。

            • 2.

              村晚【宋】雷震

              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注】陂bēi:池塘。

              (1)发挥想象,描绘一二句所呈现的画面。

              (2)“牧童归去 横牛背”,体会句中“横”的妙处。

            • 3.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 阅读下面的诗歌,选出赏析有误的一项( )
              (2) 对《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鉴赏 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见赠,送给我;酬,用诗歌赠答。此诗是诗人的酬谢诗,表达对友人关怀的感谢,也是和友人共勉,与其诗作《秋词“自古逢秋悲寂寥”》不同,后者体现了诗人的悲秋之心,人生惆怅之意。
              B.“巴山楚水其两地,二十三年弃置身”句,紧承白居易“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句,用“弃置身”处“凄凉地”二十三年地陈述,显出朋友间推心置腹的亲切关系。
              C.“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句,紧承赠诗中“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句意,以沉舟、病树自喻,沉舟侧畔,千帆竞发,有病树前头,正万木逢春,劝慰白居易不必为自己的寂寞、蹉跎而忧伤,对世事的变迁和仕宦的升沉,表现出一种豁达的襟怀。
              D.刘禹锡,字梦得,唐代文学家,有《刘梦得文集》,著《陋室铭》,与“古之贤人、今之鸿儒相伴”,表达了作者高洁傲岸的情操,流露出作者安贫乐道的隐逸情趣。
            • 4.

              戏题盘石

              王维

              可怜盘石临泉水,复有垂杨拂酒杯。

              若道春风不解意,何因吹送落花来。

              注:①可怜:可爱

              (1) 适当想象,描绘一二两句的画面。

              答:                                                                                              

              (2) 从修辞的角度赏析三四两句。

              答:                                                                                              

            • 5.

              课外古诗阅读(7分)

              早 作   裘万顷(宋)

              井梧飞叶送秋声,篱菊缄香待晚晴。斗柄横斜河欲没,数山青处乱鸦鸣。

              【注释】(1)井梧:井边的梧桐树。(2)缄:包藏。(3)斗:北斗星(4)河:银河。

              诗中“井梧飞叶”与“______________ ”处的景致非常具有秋天的味道。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点明了文题中的“早”字,意为此诗是诗人在黎明破晓之时创作。(4分)
            • 6.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间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对上面诗句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左迁”指“降职”,作者听到王昌龄被降职后与他依依惜别。

              B.题目中的“龙标”与诗句“闻道龙标过五溪”中的“龙标”意思不同:前指左迁之地,后者既可以指地名又可以指王昌龄(古人常用官职或任官之地的州县名来称呼一个人)。

              C.首句写“杨花”和“子规”,既点明时令,又渲染了一种哀伤的气氛。

              D.第二句叙事。“闻道”,表示惊悉;“过五溪”,可见谪迁之地的荒远,流露诗人的牵挂。
            • 7.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请用生动的语言描述“古道西风瘦马”所展现的画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1) 诗中表达诗人心境高远的词语是“________________。”

              (2) 诗中的“结庐”“日夕”是什么意思?

              (3) “飞鸟相与还”描写了什么样的情景?表现出诗人怎样的心情?

            • 9.

              古诗鉴赏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问题 。

              折 杨 柳

               杨巨源 

              水边杨柳曲尘丝,立马烦君折一枝。 

              惟有春风最相惜,殷勤更向手中吹。 

              【注释】①选自《全唐诗》,“折杨柳”,乐府歌曲名。杨巨源,唐代诗人,字景山。  ②曲尘丝:指颜色如酒曲般细嫩的柳叶。 

              (1)全诗写了哪些意象?主要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情感?


              (2) 诗歌的最后两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作简要赏析。

            • 10.

              送  别

              范澄

               酒尽津鼓喧,风生浦帆乱。

              山回不见君,夕阳在沙岸。

              【注释】①津鼓:古时渡口客船启行,鸣鼓催客。

              (1) 前两句描述了怎样的场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第四句运用了借景抒情手法,请加以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