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名篇名句默写。
              (1)蒹葭采采, ______
              (2)《蒹葭》一诗,通过“ ______ ______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的重唱复沓,描写了恋人间追求爱情的艰辛与漫长。
            • 2.

              采红菱

                 ①六十年前的家乡因盛产红菱和荸荠而名之“荸荠村”。这是一个从泥土里生长出来的名字,裹挟着成熟,流淌着汗水,更是荸荠村人勤劳质朴的标志。

                 ②进入农历六月,家乡的红菱成熟了。葱葱蓊蓊的郁家浜两岸菱田,在骄阳下闪泛出紫色的光线,三三两两的农人背上竹篓开始了繁忙的采摘。

                 ③提到采红菱,人们大约会想到梁元帝在《采莲赋》中所写的“妖童媛女”的风流,或者眼前出现“扬州八怪”之一金农《采菱图》所勾画的悠远欢快场景:静静的湖面,朦朦的远山,采菱女们身着鲜艳的服装,划着船儿,唱着山歌,在一丛丛菱叶间穿梭往来。

                 ④荸荠村人采摘红菱没有梁元帝《采莲赋》、金农《采菱图》所描绘的那样轻快悠然,相同的只是采菱人十有八九也是女子,男人则承担运销的重任。采菱大多在午后进行,以便尽量缩短采摘与出售之间的时间,保证红菱的新鲜。肩背竹篓的采菱女裤管挽至膝盖以上,低首弯腰,背负青天,伸出双手,轻轻翻开圆盘似的菱盖,摘下一枚又一枚鲜艳欲滴的嫩红菱。荸荠村出道的红菱色彩红艳、个大壳薄,长着两只尖而短的直角,肉质洁白甜脆,比起今日市售的四角红菱,更胜一筹。

                 ⑤采菱可算是精细农活,需要耐心和力量。竹篓渐渐满了,重达四五十斤,沉甸甸地压在肩头,令采菱人步履维艰。只见采菱人拔出深深陷入淤泥的双脚,小心翼翼地移步,唯恐折断茎叶,碰伤花蕾和幼菱。此刻正值暑热难熬,或远或近传来一声声知了的嘶鸣。采菱人抬起头,伸一伸酸痛麻木的腰肢,撩起散落的被汗水沾住的长发,旋即又弯下腰。想到一田丰收的果实,采菱人心中自然流淌一泓清凉的甘霖。采菱田间,最恼人的是常常有蚂蝗叮人。因而采菱人腰间都会系挂一只盛盐的小瓶,一旦蚂蝗叮咬小腿,采菱人立即将其捏住,放入瓶中用盐腌渍至死。

                 ⑥采菱季节的荸荠村是多姿多彩的。蓝天白云下的菱田是一幅写意水彩画卷。挤挤挨挨的菱叶在夏日的阳光下闪耀着紫红的光亮,沿田埂边栽种的鹅黄色茨菇亭亭玉立宛如少女,田间一行行碧绿纤细的荸荠苗,在夏风中婀娜摇曳,白色的水鸟翩然起飞,带走悠思无限。田埂上,随母亲而至的幼童时而相互追逐嬉戏,时而捕捉蜻蜓寻蚂蚱。远处,老黄牛牵引一架水车,送来了“轱碌,轱碌”的转运声,犹似节奏分明的催眠曲。绿树荫下,田地为床、蓝天作被,玩累的孩子卧于田埂,伴着鸟鸣声进入甜美的梦乡。

                 ⑦太阳下山,余辉绯红。田边,两个箩筐盛满了惹人怜爱的红菱。卖菱归来的男人手持扁担出现在田头,吆喝着挑起箩筐走向村口,身后紧跟的是负着熟睡孩子的采菱女。不一会儿,村前宅后的水桥头,男人们将红菱连筐浸入河水保鲜,筐面还盖上一层翠生生的老鸦藤草。回望宁静的村落中,归家的采菱女人已升起缕缕炊烟。

                 ⑧晚风里,草丛中,编织娘低吟浅唱,深情地演唱着荸荠村的夏日之歌。

            • 3.

              寂寞的月亮

                在我的视野里,月亮是寂寞的。她那么孤单地悬挂在天空,星星离她那么遥远,地球离她那么遥远,就连一直在给她光和热的太阳,也总是离她那么遥远。月亮孤孤单单地悬挂在天上,已经有数亿万年了吧?这是何等漫长的寂寞呵!

                看那些从月球上发回来的照片,月亮上面,永远都是冰天雪地的样子,永远都是戈壁荒原的样子。月亮上面,有山峰,但那些山峰是寂寞的;有峡谷,可那些峡谷是寂寞的;她的那些平原,广裹地铺展开去的,不是江南水乡那样的美,而是无尽的荒凉。月亮上没有风,她连听一听轻风吟哦的机会都没有;月亮上没有雨,她连看一看雨丝飘飞的可能都没有。她没有树,没有水,没有空气,甚至连一丁点的小小生命也没有。月亮,不只是寂寞,而是死一般的寂寞了。

                关于月亮,从古到令,有很多传说,什么“嫦娥奔月”,什么“吴刚伐桂”,但是月亮压根儿就没有过这些。那些传说,不过是人类的种种附会罢了。月亮什么也没有。也许,她正是为了排解寂寞,才不停地围绕着地球旋转的吧?如果是这样,那她的寂寞就更加让人心疼了。可是,我们心疼过或关心过月亮的寂寞吗?没有。我们似乎从来就没想到过她的寂寞与孤独。我们看不到她的时候,总是在心头埋怨着她,甚至是不停地指责着她。很多年了,月亮总是这样被我们埋怨和指责着。我们只知一味地从她那里享受月光、获得诗意、索取浪漫来满足自己的需要。为了月亮,我们写过很多诗文,但一篇篇翻开来看,那不是写给月亮的,不是的,那是我们借助月亮来写给我们自己的。我们还借助月亮唱过许多歌,然而,那一首首歌,没一首是专门唱给月亮的。是的,我们不仅没有为月亮付出过什么,而且,还无止境地向月亮索取。我们的这些行为,是多么地自私!

                可是,我们是否想过,月亮其实是不屑于自己的寂寞的。

                数亿万年了,月亮从来没有埋怨过广寒宫的寂寞,也从来没有向谁诉说过心中的孤独。她似乎知道寂寞的苦痛,所以,一如既往地用她的光为我们照亮黑夜,为我们排解寂寞。不是吗?是月亮让李白在孤独中找到了自己的知音,他大胆地“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狂放地“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月亮在李白的心中成了可以永远结游的朋友。月亮也似乎懂得那些游子的心,所以她总是用她的圆祈盼人间团圆和美满。她总是希望每一个游子能够平平安安回家,总是祝福所有的有情人能够成为一生一世相亲相爱的眷属,总是盼望每一个家庭能够和和睦睦美美好好。除此之外,她还为我们带来许多浪漫的诗意,装点我们的家园和生活,让我们一代一代在这诗意的家园中生生息息。据说,在月明之夜,那些小偷和其他不良分子,其犯罪的概率都小了许多。由此看来,明洁而光辉的月亮是在劝化人们从善,是在把友爱、道德和人性洒向人间。是的,这就是月亮,她在广寒宫忍受着永恒的寂寞,却总是把美好与祝福呈献给我们。

                月亮是很大度的,很高尚的。她从不计较和埋怨,始终洁白、纯净、无瑕地高悬在天空中,给予我们无声的启示与祝愿。也许,这样的月亮才叫做月亮,而不是随便叫做一颗什么星星。也许正是因为这样,她才值得我们前赴后继地去仰望、去等待、去盼望,甚至去呼唤……

                然而,月亮又似乎根本就不在意这些,她独自悬挂于天空,不因为众星捧月而圆,不因为众人遥望而亮。她就是她,寂寞地悬挂于天空,孤独地洁白于天空。她不会因为什么而改变,更不会因为什么而消失。

                在数亿万年的寂寞中,她银色的圆,是太阳神奖励给她的一枚勋章!

                                                                     (作者汪建中,有改动)

            • 4.

              知白守黑

              非鱼

              ⑴暖风刚吹到虢(guò)国老城墙根,涂弦夫就摆着细长的身子出来了。

              ⑵涂弦夫曾是文联书法家协会主席,除了搞一些展览或者配合小城重点活动写点应景的对联,其他时间都在写字。退了休,涂弦夫有更多的时间写字了。人越写越瘦,腰越写越弯,当然,那字是越来越纵横奇宕,干脆遒劲了。这是见过他的字或者去过他的守黑斋的人说的。

              ⑶涂弦夫的守黑斋一般人去不了,除非要好友人,或者接到邀请,否则谁也别想进去。

              ⑷写出一副好字,涂弦夫会给他的几个朋友打电话,沏一壶好茶,站在门口巴巴地等着他召唤的那些朋友来。

              ⑸去守黑斋次数最多的是吴一品。和涂弦夫一样,吴一品也是虢国老城的名士,但他不习书法,爱的是茶,有着茶痴的名号。和涂弦夫在一起,吴一品结巴的毛病似乎也少了,两个人赏字,品茶,论道,守黑斋里墨香和茶香氤氲缭绕,别有一番热闹的雅趣。

              ⑹天越来越暖,涂弦夫出来的次数慢慢多了。每天早晚,人们会在城墙根看到他,左右手各两枚油亮的山核桃,哗啦哗啦转着,绕着城墙散步。

              ⑺那天晚上,转到南城门口,他发现有人在写字,还有不少人围观。一个五十多岁的老头,练的是地书。一根木头棍,前面绑一块水滴型海绵,水桶里蘸点水,在水泥地上龙飞凤舞,写的是《沁园春·雪》,到了“数风流人物”,那个“风”字拐出几个奇怪的弯,但却引来围观者的喝彩。

              ⑻涂弦夫仔细看看,发现这个老头还是有一些书法功底,只是个别字的布局不合理。他拍拍老头浑圆的后背说:这个“风”字不是这样写的,应该这样……他边说边比划,甚至伸手想拿过老头手里的“笔”示范一下。

              ⑼老头拿“笔”的手朝后一缩,瞪了他一眼:咋写?你说咋写?你懂个啥。猪鼻子插葱,你还想装象啊。你能,你是王羲之啊?

              ⑽涂弦夫被老头抢白一顿,讪讪离去。往回走的路上,他还有点愤愤不平:怎么可以那样写?简直是糟蹋字嘛,不能那么写的。

              ⑾涂弦夫把吴一品叫来,茶没泡,先跟他讨论那个老头:太恶劣了,怎么可以那样写?鄙俗!吴一品一言不发,看着涂弦夫在守黑斋里转圈,义愤填膺。末了,他微微一笑,把涂弦夫拉到书房门口,指着门上“守黑斋”三个字让他看,吴一品说:知白守黑,对吧?

              ⑿涂弦夫当初给书房取名的时候,叫守墨斋,叫了没两天,吴一品来了,看见守墨斋三个字,摇摇头:守墨斋,好,但不如去了土,叫守黑斋。涂弦夫问为什么?吴一品说:看过老子的《道德经》吧?涂弦夫说: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可是这个?吴一品一拍手:对,对……对了。于是,守墨斋便成了守黑斋。

              ⒀看着守黑斋三个字,涂弦夫哈哈一笑:老兄,还是你高啊。知白守黑,得有容人之心啊。走,喝茶。

              ⒁春天慢慢悠悠催开了各色花朵,蝉一叫,就到了夏天。

              ⒂涂弦夫突然觉得嗓子不舒服,咽东西有点疼。去医院一检查,是食道癌,还好是早期,做了手术,涂弦夫在家里养着。

              ⒃吴一品去看他,带来一盒十五年普洱,涂弦夫摇摇头:喝不了了,果然都成了身外物,不能享用了。吴一品用茶针和茶刀把茶饼撬下一块,紫砂壶泡上,倒出一杯,茶汤红亮。他递给涂弦夫:这么好的茶,观其色,闻其香,不……不……不一定都要喝到肚子里啊,各……各……各是各的享受啊。

              ⒄涂弦夫的身体一天天恢复过来,又开始写字。在死亡的边缘走了一遭,预知了生命的期限,那字,自然又上了一个台阶。吴一品说:这就对……对……对了!

              ⒅秋凉时,再从南门口经过,涂弦夫看到那个微胖的老头还在那儿锲而不舍地写,依然是《沁园春·雪》,那个“风”字依然拐出好几个奇怪的弯。写完,老头得意地看看围观的人群。涂弦夫喊了一声:好!

              ⒆老头看到他,似乎还记得。老头说:老仙儿,这回不挑刺了,来两笔?涂弦夫摆摆枯瘦手:免了,免了。

              ⒇老头不依不饶:怕丢丑?涂弦夫说:怕丢丑。

              (21)老头哈哈大笑:我天天练,总会有进步。你要记得,不懂就不要乱说啊。

              (22)涂弦夫点点头:是,是,大有进步。

              (23)老头活动活动肩膀手臂,提了桶换个地方接着写,涂弦夫看着自得其乐的他,觉得这也是一种境界。                               (选自《小小说选刊》,有删改)

              【注释】①“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语出老子《道德经》第二十八章。意思是:深知本性洁白,却守持混沌昏黑的态势,(将成为)天下的范式。

            • 5.

              骈枝的苦恼

              余显斌

              他性格内向,十分自卑。因为,他左手长着骈枝,小手指上,又长了根手指,十分难看。有一次一个小女生看见了,惊叫道:“呀,你咋长了六根手指哎?”

              他听了,捏着手红着脸哭了。

              那时,他才九岁,刚懂点事,就感觉到自己和别的孩子不同。可是,又不敢让医生做手术,因为怕痛。

              于是,那根手指就留了下来,成了他的心结。经常的,他爱把左手插在袋中,从不伸出来,生怕一不小心,会露出自己的骈枝,惹来大家的嘲笑。渐渐的,他一个人呆在教室的一角,不玩,不笑,甚至很少说话。

              初中时,他遇见了她,一个非常清秀的女孩,白净的脸上旋动着两个酒窝。她做了他的同桌,经常咯咯咯的,把满天幸福四处张扬。

              一次,老师让她上讲台演讲,她走上去,眉眼弯弯,一边演讲一边笑着,以至于最后大家都忍不住,跟着笑了,嘻嘻哈哈的一大片。最后,就连绷着脸的老师也忍不住笑了,笑完道:“我们师生都在这儿傻乐着,别人看见了,还不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呢。”

              她的笑不为别的,是因为念错了一个字。

              这也值得笑,真是的。他皱着眉想。

              还有一次,她写字的时候,一不小心,手肘一晃,一下子撞着了他的手肘,他急得咂了一下嘴,表示不满。她侧过头来一看,他的一笔从作业的上面斜斜地划到下边,仿佛蚯蚓一样,弯弯扭扭的。(1)她又笑了,咯咯咯的,如喷泉一样,泛着阳光,四处泼洒,流光溢彩。

              他望着她,噘着嘴很不高兴地问道:“笑什么,难道很搞笑吗?”

              她指着那笔字,说道:“像一条蛇,你在绘画啊?”说着,又笑起来。

              终于有一天,她看到了他的六指。当时,他悄悄伸出手,拿着个指甲剪,准备修剪指甲。她看见了,睁大了眼,接着笑了起来:“你真幸运!”她说。

              他很生气,说这话明显是在讥笑他嘛。

              可她仿佛一点儿也看不出他生气了似的道:“上帝太偏心了,给我们十根手指,却多给了你一根,你一定和他是亲戚,他走了后门儿,照顾你的。”

              第一次,他听到了对六指的赞美,一颗敏感的心,隐隐有了一种平衡感,有了一点安慰,尽管他知道,这是她的一句玩笑话,可能是一种安抚,可是,他的心里仍感到一丝舒畅,也笑了一下。

              渐渐的,他也不讨厌她的笑了。

              那天,在体育课上,他们高高兴兴地跑到操场上,跑啊叫啊,十分热闹。踢球的时候,她正好走过,他不小心,踢球时,一脚踢在她的脚上,脚顿时隐隐生疼,忙向她道歉,问踢痛没有,她又笑了,告诉他,只有他痛,自己绝对不会痛的。

              “为什么?”他大惑不解地睁大眼睛问。

              她悄悄告诉他,自己这只腿是假肢,安装上去的,不会感到痛。不过,她又轻声告诉他,这是个秘密,只有他一个人知道,不能告诉别人。他连连点着头,满是同情地望着她,还有她槐花一样洁净的微笑。

              她仍是笑笑的,转过身走了。

              (2)他站在那儿,看着她的背影,看着她飘扬的头发,心里竟然翻腾起十二级海啸,难以平静。[运用夸张修辞,用“翻腾起十二级海啸”来形容他内心的难以平静,生动形象地突出她的假肢对他触动很大,促使他产生了巨大的感情波动。]

              以后,他的笑声也传遍校园,四处挥洒,四处张扬,他也成了一只快乐鸟。

              他想,和她相比,自己要幸福多了,仅仅是多了一根手指,为什么不向她学,笑着面对生活,面对自己生活的不完满,面对自己的不同。

              几年后,一次同学聚会时,她没有到。谈着往事,当他谈到她的腿时,她的一个闺蜜证明,她是一双好腿,根本没安装假肢,因为那天回到宿舍,她撸起裤腿时,上面青了一块,很痛很痛的,甚至流了泪。

              事后,她反复叮嘱她们,这件事千万不要告诉他。大家听了,都默默地点着头。于是,这,也就成了整个宿舍女生共同保守的一个秘密。

              那一刻,他热泪盈眶, 他的眼前又一次出现她的样子,还有她清亮的笑。

              (选自《微型小说选刊》2015年第10期)

            • 6.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木兰替父从军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概括战争旷日持久、战斗激烈悲壮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夸张的修辞手法描写了木兰的矫健雄姿。

              (4)表现木兰归乡心切的句子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

              (1)___________,再而衰,三而竭。(《左传·曹刿论战》)

              (2)但愿人长久,___________。(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3)关关雎鸠,在河之洲。___________,君子好逑。(《诗经》)

            • 8.

              回雁峰,南岳七十二峰之首,北雁南飞,到此为止,故而得名。宋之问的《题大庾岭北驿》中有:“阳月南飞雁,传闻至此归。”柳宗元过衡山时也写下“晴天归路好相逐,正是峰前回雁时”。至于王勃的“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流传就更广了。为什么衡阳以南雁声甚少?这里是有科学道理的。

              竺可桢先生在他的《物候学》中说,冬初日照缩短,气温降至10摄氏度以下,可激发北雁南飞。若日照增长,气温稳定在30摄氏度以上,可适于雁的居留。湖南地处亚热带,有趣的是正好处于我国冬季最冷的一月平均气温0摄氏度等温线以南,8摄氏度等温线以北,一月份平均气温4摄氏度—6摄氏度,冬季旦平均气温0摄氏度的天数10天左右,雪日5-10天,日照又比北方长。回雁峰以北处于冬季10摄氏等温线以北,宜于大雁留居。洞庭渔米乡物产丰富,衡阳以北地势低平,不仅有广阔的洞庭湖面,且沼泽港汊纵横,水库、池塘、水田密布,像明镜,______,______,还有它们又极少封冻。雁是水上游禽,在这得天独厚的环境中,白天在水中有鱼虾可觅,田中有遗谷可寻,夜有湖洲芦苇可栖,或饮或啄,或嬉或栖,实在相宜。况且几经长途跋涉,体力大耗,再渡南岭,山峦起伏,水面极少,食宿之地难寻,要远翔南海之滨,体力难持。于是大雁不再南飞,便选择洞庭湖畔安营扎寨,乐度严冬,所以衡阳以南雁声甚少。

              但雁也并非绝对不越南岭,少数雁群体力较好,有时也直飞南海之滨,也有的先在洞庭湖畔休整,补充营养,待体力恢复后再南飞。如有大量雁群超过南岭,则可能是当年冬季洞庭湖畔气候异常,河湖封冻,气温太低,食宿之处难寻。为了求得生存,只得继续南飞,寻找适宜越冬场所。史料中记载我国南海之滨,也有大雁的足迹它们应是雁群中的佼佼者了。

              (1) 

              仿照文中画直线句子的修辞方法,再写出两个比喻,填在文中空白处。

              (2) 

              作为一篇阐明事理的说明文,选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

              (3) 

              选文第二段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4) 

              选文的说明顺序是什么?

              (5) 

              选文第一段引用古诗文的作用是什么?

              (6) 

              选文第二段从哪三个方面说明衡阳以南雁声甚少的?请分别概括出来。

              (7) 

              选文引用了古诗文中对“衡阳雁”描写的句子。在我们学过的古代诗词中,也有类似的句子,想一想,写在下面。

            • 9.
              用《诫子书》原句填空。
              (1) ______ ,意与日去 ______ ______ ,多不接世,悲守穷庐!
              (2)文中有两句话常被人们当作“明心立志”的座右铭,这两句话是: ______ ______
              (3)文章中有一句话表现了“躁”的危害,这句话是:“ ______ ”。
              (4)全文围绕“ ______ ”这句话展开议论的。
            • 10.
              根据提示,默写填空。
              在历史的长河中,中华民族不乏心系天下的仁人志士:面对民生疾苦,杜甫袒露出“安得广厦千万间,  ① ______ ”的济世情怀(《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面对危急情况,诸葛亮表现出“② ______ ,  ③ ______ ”的勇敢担当(《出师表》);面对国土沦丧,辛弃疾展现出“了却君王天下事,  ④ ______ ”的雄心壮志(《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面对生死抉择,文天祥显现出“  ⑤ ______ ,  ⑥ ______ ”的正义凛然(《过零丁洋》);面对王朝飘摇,陆游抒发出“  ⑦ ______ ,尚思为国戍轮台”的坚定不移的报国之志(《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面对贬谪境遇,范仲淹传送出“⑧ ______ ,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怀(《岳阳楼记》).这些古仁人,以人格魅力永留史册,为后世景仰。
              根据划线句子仿写。
              人在生命的旅途中,不能没有朋友的祝福。你的祝福如春天里的一缕微风,为我送来芬芳; 如茫茫雾海中的一盏明灯,为我指明方向;如 ______ , ______ 。我将带着你的祝福去搏击人生的风浪,拥抱美好的明天。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