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甲】爱莲说

              【乙】习 惯 说

              [清]刘蓉

                   蓉少时,读书养晦堂之西偏一室。俯而读仰而思思有弗得,辄起绕室以旋。室有洼,径尺,浸淫日广。每之,足苦踬焉。既久而遂安之。

                  一日,父来室中,之,顾而笑曰:“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家国为?”命童子取土平之。后蓉复履其地,蹶然以惊,如土忽隆起者;俯视,地坦然,则既平矣。已而复然,又久而后安之。

                  噫!习之中人甚矣哉!足之履平地,而不与洼适也;及其久,则洼者若平;至使久而即乎其故,则反窒焉而不宁。故君子之学,贵乎慎始。

              【注】①养晦堂:刘蓉居室名。②浸淫:渐渐扩展。③踬:跌绊。④习之中人:习惯在人身上一旦形成。

              (1)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顾而笑曰:“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家国为?”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用“/”给《习惯说》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标两处)

              俯 而 读 仰 而 思 思 有 弗 得


              (3) 《爱莲说》运用了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作者在文中表达的“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习惯说》通过一件小事说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这个道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甲】小石潭记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乙】小石城山记

              自西山道口径北,逾黄茅岭而下,有二道。其一西出,寻之无所得;其一少北而东,不过四十丈,土断而川分,有积石横当其垠。其上为睥睨梁欐之形;其旁出堡坞,有若门焉。窥之正黑,投以小石,洞然有水声,其响之激越,良久乃已。环之可上,望甚远。无土壤而生嘉树美箭,益奇而坚,其疏数偃仰,类智者所施设也。

              噫!吾疑造物者之有无久矣。及是,愈以为诚有。又怪其不为之中州,而列是夷狄,更千百年不得一售其伎,是固劳而无用。神者傥不宜如是,则其果无乎?或曰:“以慰夫贤而辱于此者。”或曰:“其气之灵不为伟人而独为是物故楚之南少人而多石。”是二者,余未信之。

              【注释】①黄茅岭:在湖南零陵县城西面。②垠:边界,尽头。③睥睨(pì nì):即“埤堄”,城上有孔的矮墙。梁欐(lì):屋的正梁。④堡坞(bǎo wù):村落外边,土筑的小城堡,用以守卫。⑤箭:小竹子。⑥中州:中原,指现在的黄河中下游一带。⑦夷狄:古代汉族统治阶级对中原以外少数民族的侮辱性称呼,这里指偏远地区。⑧伎:同“技”,即技巧,指小石城山的奇景。⑨楚之南:湖南一带是古代楚国的南部。

              (1) 请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其 气 之 灵 不 为 伟 人 而 独 为 是 物 故 楚 之 南 少 人 而 多 石 。

              (2) 解释下列句中加线的字。

              (1)其岸势犬牙差互

              (2)以其境过,不可久居 

              (3)奇而坚

              (4)曰:“以慰夫贤而辱于此者。” 

              (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2)自西山道口径北,逾黄茅岭而下。

              (4) 这两篇短文都是唐代文学家柳宗元被贬到湖南永州而写的作品,在《小石潭记》中,作者借小石潭周围清幽冷寂的氛围,表达了_____的感情;在《小石城山记》中,作者借小石城山景色奇秀却在荒远之地,抒发了自己__________的不平之气。

            • 3.

              【甲】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论语>十二章》

              【乙】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诫子书》

              (1) 用“ ∕ ”标划出下面句中的语音停顿(每小句只标一处)。

              人 不 堪 其 忧,回 也 不 改 其 乐。

              (2) 解释下列加横线词在文中的意思。

              (1)博学而志    笃:___________     (2)年与时      驰:___________

              (3)不逾    矩:___________         (4)静修身      以:___________

              (3) 翻译下列句子。

              (1)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

              (2)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4) 如果让你从上面的两篇短文中选择一句话来作为你的座右铭,你会选择哪一句?请简要说说你对这一句话的理解。

              (5) 这两篇文章都讲到了一个共同的话题,即 “志”,结合《<论语>十二章》和《诫子书》两篇课文,谈谈你是如何理解“志”与“学”的关系的。

            • 4.

              蒲松龄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1) 


              对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其一犬坐于前

              ​   A.其一犬/坐于前    B.其一/犬坐于前  C.其/一犬坐于前    D.其一犬坐/于前







              (2) 解释下列加点横线的意思。        
              ​     (    )       暇甚(    )






              (3) 翻译下面句子。   
              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4) ​在与狼的较量中,“屠户'的心理和行动前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5) ​概括狼的形象,并说说这则故事讽喻了什么?






            • 5.

              [甲] 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吾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吾亦无他,唯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乙]南方多没人①,日与水居也,七岁而能涉,十岁而能浮,十五而能没矣。夫没者岂苟然哉?必将有得于水之道者。日与水居,则十五而得其道;生不识水,则虽壮,见舟而畏之。故北方之勇者问于没人而求其所以没以其言试之河,未有不溺者。故凡不学而务求其道,皆北方之学没者也。

              注释:①没人:能潜水的人。


              (1) 解释下面句中的词。


              公亦以此自矜  矜___________     康肃笑而遣之   遣___________
              夫没者岂苟然哉   苟___________  见舟而畏之     畏___________


              (2) 翻译下面句子。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日与水居,则十五而得其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断句,请用斜线标出。


              故北方之勇者问于没人而求其所以没以其言试之河


              (4) [甲][乙]两文都告诉了人们一个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

              【甲】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乙】贞观九年,太宗谓侍臣曰:“往昔初平京师,宫中美女珍玩,无院不满。炀帝①意犹不足,征求无已,兼东西征讨,穷兵黩武,百姓不堪,遂致亡灭。此皆朕所目见。故夙夜孜孜②,惟欲清净,使天下无事,遂得徭役不兴,年谷丰稔,百姓安乐。夫治国犹如栽树,本根③不摇,则枝叶茂荣。君能清净,百姓何得不安乐乎?” (《治国安民》)

              【注释】①炀帝:杨广,隋朝的皇帝。 ②孜孜:勤勤恳恳不疲倦的样子。③本根:本,树干;根,树根。比喻国家的基础和根本。


              (1) 解释下列加线词的意思。

              益其所不能:            往昔初平京师:

              (2) 把下面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君能清净,百姓何得不安乐乎


              (3) 请用/将下面句子断开(只断一处)。

                  夫治国犹如栽树

              (4) 【乙】文中认为,隋朝灭亡的原因是什么(请用原文中的话回答)。

              (5) 阅读【甲】【乙】两个文段,你认为做人做事应该遵循什么样的原则。

            • 7.

                晋文公攻原

              晋文公攻原①,裹十日粮,遂与大夫期十日。至原十日而原不下,击金而退,罢兵而去。士有从原中出者,曰:“原三日即下矣。”群臣左右谏曰:“夫原之食竭力尽矣,君姑待之。”公曰:“吾与士期十日,不去是亡吾信也得原失信吾不为也。”遂罢兵而去。原人闻曰:“有君如彼其信也,可无归乎?”乃降公。卫②人闻曰:“有君如彼其信也,可无从乎?”乃降公。

              【注释】①原:原国②卫:卫国

              (1) 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3分)

              不 去 是 亡 吾 信 也 得 原 失 信 吾 不 为 也

              (2) 如何看待晋文公“罢兵而去”的行为?请说明理由。(3分)
            • 8.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选自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 解释下列加横线词语的意思

               ⑴饿(         )⑵(         )(3)士(         )⑷(          )

              (2) 用“/”为文句断句,画线的句子断句限两处。

              饿 其 体 肤,空 乏 其 身,行 拂 乱 其 所 为。

              (3) 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⑵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4) 第二段用对比的方式论证了文段的论点,请对此做简要说明。

            • 9.

              钱镠(liú)

                 钱镠,临安石鉴乡人。唐僖宗时,平浙寇王仙芝,拒黄巢,灭董昌,积功自显。梁开平元年,封镠为吴越王。有讽镠拒梁命者,镠笑曰:“吾岂失一孙仲谋耶!”遂受之。是年,省茔垄,延故老,旌钺鼓吹,振耀山谷。

                 一邻媪九十余,携壶泉迎于道左,镠下车亟拜。媪抚其背,以小字呼之曰:“钱婆留,喜汝长成。”盖初生时光怪满室父惧将沉于了溪。此媪苦留之,遂字焉。为牛酒大陈,以饮乡人。镠起劝酒,自唱还乡歌以娱宾。时将筑宫殿,望气者言:“因故府大之,不过百年;填西湖之半,可得千年。”武肃笑曰:“焉有千年而其中不出真主者乎?奈何困吾民为!”遂弗改造。 (节选自《西湖寻梦·钱王词》作者张岱)

                 【注释】①省茔垄:祭扫祖墓。②亟拜:急忙下拜。③牛酒:即牛和酒,古代用来犒劳、祭祀。④望气者:观测云气占卜的人。⑤武肃:即钱镠。⑥真主:贤明的君主。

              (1) 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停顿处用“/”划开。(限断三处)

              盖初生时光怪满室父惧将沉于了溪

              (2)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词。

              年,省茔垄 (    ) ②故老 (    

              初生 (    )       ④故府大之 (    

              (3)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①此媪苦留之,遂字焉。

                                                                                      

              ②焉有千年而其中不出真主者乎?

                                                                                      

              (4) 钱镠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选文回答。

            • 10.

              劳山道士

              邑有王生,行七,故家子。少慕道,闻劳山多仙人,负笈往游。登一顶,有观宇,甚幽。一道士坐蒲团上,素发垂领,而神光爽迈。叩而与语,理甚玄妙。请师之。道士曰: “恐娇惰不能作苦。”答言:“能之。”其门人甚众,薄暮毕集。王俱与稽道,遂留观中。

              凌晨,道士呼王去,授以斧,使随众采樵。王谨受教。过月余,手足重茧,不堪其苦,阴有归志。

              一夕归,见二人与师共酌,日已暮,尚无灯烛。师乃剪纸如镜,粘壁间。俄顷,月明辉室,光鉴毫芒。诸门人环听奔走。一客曰:“良宵胜乐,不可不同。”乃于案上取壶酒,分赉诸徒,且嘱尽醉。王自思:七八人,壶洒何能遍给?道各觅盎盂,竞饮先酹,惟恐樽尽;而往复挹注,竟不少减。心奇之。俄一客曰:“蒙赐月明之照,乃尔寂饮。何不呼嫦娥来?”乃以箸掷月中。见一美人,自光中出。初不盈尺,至地遂与人等。纤腰秀项,翩翩作“霓裳舞”。已而歌曰:“仙仙乎,而还乎,而幽我于广寒乎!”其声清越,烈如箫管。歌毕,盘旋而起,跃登几上,惊顾之间,已复为箸。三人大笑。又一客曰:“今宵最乐,然不胜酒力矣。其饯我于月宫可乎?”三人移席,渐入月中。众视三人,坐月中饮,须眉毕见,如影之在镜中。移时,月渐暗;门人然烛来,则道士独坐而客杳矣。几上肴核尚故。壁上月,纸圆如镜而已。道士问众:“饮足乎?”曰:“足矣。”“足宜早寝,勿误樵苏。”众诺而退。王窃欣慕,归今遂息。

              又一月,苦不可忍,而道士并不传教一术。心不能持,辞曰:“弟子数百里受业仙师,纵不能得长生术,或小有传习,亦可慰求教之心;今阅两三月,不过早樵而暮归。弟子在家,未谙此苦。”道士笑曰:“我固谓不能作苦,今果然。明早当遣汝行。”王曰:“弟子操作多日,师略授小技,此来为不负也。”道士问:“何术之求?”王曰:“每见师行处,墙壁所不能隔,但得此法足矣。”道士笑而允之。乃传以诀,令自咒毕,呼曰:“入之!”王面墙,不敢入。又曰:“试入之。”王果从容入,及墙而阻。道士曰:“俯道骤入,勿逡巡!”王果去墙数步,奔而入;及墙,虚若无物;回视,果在墙外矣。大喜,入谢。道士曰:“归宜洁持,否则不验。”遂助资斧,遣之归。

              抵家,自诩遇仙,坚壁所不能阻。妻不信。王效其作为,去墙数尺,奔而入,头触硬壁,蓦然而踣。妻扶视之,额上坟起,如巨卵焉。妻揶揄之。王惭忿,骂老道士之无良知而已。


              (1) 解释下面各句中划线的词语。 (1) 而与语               (2)请                 (3) 有归志                  
              (4)光 毫芒                  (5)须眉 毕见            (6) 逡巡                 

              (2) 划分句子节奏,只划一处。

              恐 娇 惰 不 能 作 苦


              (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1)诸门人环听奔走。

                                                                                            

              (2)一道士坐蒲团上,素发垂领而神观爽迈。

                                                                                            

              (3)凌晨,道士呼王去,授以斧,使随众采樵。

                                                                                            

              (4)俄顷,月明辉室,光鉴毫芒。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