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下列句子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
              A.故人/不独亲其亲
              B.货/恶其弃于地也
              C.是故/谋闭而不兴
              D.是谓/大同
            • 2.

              常熟有桑悦者,字民怿。书过目,辄焚弃,曰:“已在吾腹中矣。”为诸生,上谒监司,曰“江南才子”。监司大骇,延之校书,预刊落以试悦。文意不属者,索笔补之。学士丘濬重其文,属使者善遇之。使者至,问:“悦不迎,岂有恙乎?”长吏皆衔之,曰:“无恙,自负才名不肯谒耳。”使者遣吏召不至,益两使促之。悦怒曰:“始吾谓天下未有无耳者,乃今有之。与若期,三日后来,渎则不来矣。”使者恚欲收悦缘濬故不果。三日来见,长揖使者。使者怒,悦脱帽竟去。使者下阶谢,乃已。所著书,颇行于世。

              【注释】①刊落:削除,删去。②衔:怨恨。③渎:轻慢。

            • 3.

              (一)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二)上①问侍臣:“创业与守成②孰难?”房玄龄日:“草昧之初与群雄并起角力而后臣之创业难矣”魏征日:“自古帝王,莫不得之于艰难,失之于安逸,守成难矣。”上曰:“玄龄与吾共取天下,出百死,得一生,故知创业之难。征与吾共安天下,常恐骄奢生于富贵,祸乱生于所忽,故知守成之难。然创业之难,既已往矣,守成之难,方当与诸公慎之。”玄龄等拜曰:“陛下及此言,四海之福也。”

              (《资治通鉴·唐纪》)

              [注]①上:指唐太宗。②守成:保持成就。③草昧:蒙昧、模糊不定的状态。

            • 4.

              【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

              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乙】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刘禹锡《陋室铭》)

              【丙】王子猷居山阴,夜大雪,眠觉,开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彷徨,咏左思招隐诗。忽忆戴安道。时戴在剡,即便夜乘小舟就之。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人问其故,王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

                                                            (选自《世说新语.任诞》)

              【注释】①王子猷(yòu):王徽之,名:徽之,字:子猷,王羲之之子②山阴:今浙江绍兴。③眠觉:睡醒。④左思《招隐诗》,表现隐居的乐趣。⑤戴安道:戴逵,字安道。⑥剡(shàn):县名今浙江嵊县。⑦经宿:一整夜。⑧造门:这里是到门口的意思。

            • 5.
              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君有疾/在腠理
              B.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C.扁鹊望桓侯/而还走
              D.臣/是以无请也
            • 6.
              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夫/君子/之行
              B.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
              C.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D.年/与时驰,意/与日去
            • 7.
              选出朗读停顿划分有误的一项(  )
              A.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B.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
              C.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D.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 8.

               【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乙】秦王怫然怒, 谓唐雎曰: “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 唐雎对曰: “臣未尝闻也。” 秦王曰: “天子之怒, 伏尸百万, 流血千里。” 唐雎曰: “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 秦王曰: “布衣之怒, 亦免冠徒跣, 以头抢地耳。”唐雎曰: “此庸夫之怒也, 非士之怒也。 夫专诸之刺王僚也, 彗星袭月; 聂政之刺韩傀也, 白虹贯日; 要离之刺庆忌也, 仓鹰击于殿上。 此三子者, 皆布衣之士也, 怀怒未发, 休祲降于天, 与臣而将四矣。 若士必怒, 伏尸二人, 流血五步, 天下缟素, 今日是也。” 挺剑而起。秦王色挠, 长跪而谢之曰: “先生坐! 何至于此! 寡人谕矣: 夫韩、 魏灭亡, 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1) 下列加下划线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2) 下列句子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
              (3) 下列对甲文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臣之妻 臣 私:偏爱
              B.王之 甚矣 蔽:蒙蔽
              C.非 之怒也 士:指有才能有胆识的人
              D.鹰击于殿上 仓:通“苍”
            • 9.

              蒙骜①帅师伐魏,取高都、汲②。魏师数败,魏王之,乃使人请信陵君于赵。信陵君畏得罪,不肯还,诫门下曰:“有敢为魏使通者死!”宾客莫敢谏。毛公、薛公见信陵君曰:“公子所以重于诸侯者,徒以有魏也。今魏急而公子不恤③,一旦秦人大梁,夷先王之宗庙,公子当何面目立天下乎!”语未卒,信陵君色变,趣④驾还魏。魏王持⑤信陵君而泣,以为上将军。信陵君使人求援于诸侯。诸侯闻信陵君复为魏将,皆遣兵救魏。信陵君率五国之师败蒙骜于河外,蒙骜遁走。

              选自《资治通鉴》

              【注释】①蒙骜:秦国大将。 ②高都、汲:地名。 ③恤:体恤。④趣:催促。 ⑤持:握着......的手。

              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有敢为魏使通者/死
              B.乃使人请/信陵君于赵
              C.宾客/莫敢谏
              D.今/魏急而公子不恤
            • 10.

              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皆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_________。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乙】元丰六年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庭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 。

              下列朗读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晋陶渊明 /独爱菊          
              B.予 /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C.念无 /与为乐者            
              D.庭下 /如积水空明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