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景清借书

              景清倜傥尚大节,领乡荐,游国学。时同舍生有秘书,清求而不 。固请,约明日还书。生旦往索。曰:“吾不知何书,亦未假书于汝。”生 忿,讼于祭酒。清即持所假书,往见,曰:“此清灯窗所业书。”即诵辄卷。祭酒问生,生不能诵一词。祭酒 生退。清出,即以书还生,曰:“吾以子珍秘太甚,特以此相戏耳。”
              【注释】①领乡荐:乡试考中的称为举人,也叫领乡荐。②游国学:到京城国子监从师求学。国学:即国子监,封建时代最高学府。③秘书:少见的珍贵书。④讼:诉讼,这里是反映情况,争论是非的意思;祭酒:国子监的官员。⑤即诵辄卷:立即朗诵全书。辄通“彻”。
              对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时∕同舍生有秘书       
              B.景清∕倜傥尚大节
              C.祭酒∕叱生退           
              D.生旦∕往索
            • 2.

              岳飞治军

              绍兴六帅,皆果毅忠勇,视古名将。岳公飞独后出,而一时名声几冠诸公。身死之日,武昌之屯至十万九百人,皆一可以当百。余尝访其士卒,以为勤惰必分,功过有别,故能得人心。异时①尝见其提兵征赣之固石洞②,军行之地,秋毫无扰,至今父老语其名,辄感泣焉。                                                        (节选自《独醒杂志》)

              【注释】①异时:从前。②固石洞:地名。
              对下句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岳公/飞独后出       
              B.武昌之屯至/十万九百人

              C.余/尝访其士卒      
              D.异时尝/见其提兵征赣之固石洞
            • 3.

               【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乙】群葩当令时,只在花开之数日,前此后此皆属过而不问之秋矣。芙蕖则不然:自荷钱出水之日,便为点缀绿波;及其茎叶既生,则又日高日上,日上日妍。有风既作飘飖之态,无风亦呈袅娜之姿,是我于花之未开,先享无穷逸致也。迨至菡萏成花,娇姿欲滴,后先相继,自夏徂秋,此则在花为分内之事,在人为应得之资者也。及花之既谢,亦可告无罪于主人矣;乃复蒂下生蓬,蓬中结实,亭亭独立,犹似未开之花,与翠叶并擎,不至白露为霜而能事不已。此皆言其可目者也。

              【注解】①芙蕖:即荷花。②令:时令,时节。各种花都在一定的时节开花,这段时节称为当令。③过:过时,不当令。秋:时候。④荷钱:初生的荷叶⑤袅娜:形容体态轻盈柔美。⑥逸致:悠闲的情趣。致:情趣。⑦迨:及,到。⑧菡(hàn)萏(dàn):荷花的别称。未开曰菡萏,已开曰芙蕖⑨资:资财,里指享受。⑩擎:高举,这里指耸立。

              (1) 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2) 对下列句中加横线词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3) 下列句子中“之”的意义和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B.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C.群葩/当令时         
              D.不至/白露为霜而能事不已

            • 4.

              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

              A.择其善者/而从之
              B.学而/不思/则罔
              C.谢太傅/寒雪日/内集
              D.君与家君/期/日中
            • 5.

              寇准传

              准少英迈,通《春秋》三传。年十九,举进士。太宗取人,多临轩顾问,年少者往往罢去。或教准增年,答曰:“准方进取,可欺君邪?”后中第,授大理评事,知归州巴东、大名府成安县。每期赋役,未尝辄出符移唯具乡里姓名揭县门,百姓莫敢后期。累迁殿中丞、通判郓州。召试学士院,授右正言、直史馆,为三司度支推官,转盐铁判官。会诏百官言事,而准极陈利害,帝器重之。擢尚书虞部郎中、枢密院直学士,判吏部东铨。尝奏事殿中,语不合,帝怒起,准辄引帝衣,令帝复坐,事决退。上由是嘉之,曰:“朕得寇准,犹文皇之得魏徵也。” 

                 【注释】三传:《左氏传》《公羊传》《谷梁传》。临轩:殿前平台。增年:增报自己的年龄。符移:宜府征调敕命文书。揭:张贴。

              下列句子中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年少者往往∕罢去   
              B.授大理∕评事

              C.上由∕是嘉之         
              D.犹∕文皇之得魏徵也
            • 6.

              甲: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乙:壬戌①之秋,七月既望②,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③来,水波不兴④。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⑤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⑥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⑦独立,羽化而登仙。 (选自苏轼《前赤壁赋》)

              注释:①壬戌:宋神宗元丰五年,岁次壬戌。古代以干支纪年,该年为壬戌年。②既望:望日的后一日。望,月满为望,农历每月十五日为"望日",十六日为"既望"。 ③斗牛:星座名,即斗宿(南斗)、牛宿。 ④ 冯虚:凭空,凌空。 。⑤遗世:遗弃尘世。

              下面句子停顿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
              A.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B.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C.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D.实是/欲界之仙都    
            • 7.

              (一)小石潭记

                                             柳宗元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1) 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
              (2) 下列句子加横线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3) 下列句子加横线词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4) 下面对选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潭中鱼可\百许头
              B.其岸势\犬牙差互
              C.影\布石上
              D.盖\竹柏影也
            • 8.
              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州城/西南隅,有/黄鹤楼者
              B.尝驾/黄鹤返憩于此,遂/以名楼
              C.观其耸构/巍峨
              D.亦/荆吴形胜之最也
            • 9.

                三冬文史足用

              东方朔,字曼倩,平原厌次人也。武帝初即位,征天下举方正贤良文学材力之士,待以不次①之位,四方士多上书言得失,自炫鬻②者以千数,其不足采③者辄报闻罢。朔初来,上书曰: "臣朔少失父母,长养兄嫂。年十三学书,三冬文史足用。十五学击剑。十六学《诗》《书》,诵二十二万言。      

              (选自《汉书·东方朔传》)

              【注释】①不次:不差。②炫鬻:夸耀,兜售。③采:采用。

              用“/”划分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 )(只划一处)
              A.四方士多/上书言得失   
              B.四方士多上书/言得失                         
              C.四方士多上/书言得失   
              D.四方士/多上书言得失  
            • 10.

              三峡

                  郦道元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山献                  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小石潭记

                             柳宗元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1) 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 对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3) 下列对两篇选文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B.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C.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D.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