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甲文】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乙文】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山淤泥而不染,濯消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丙文】登幽州台歌(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米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1)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下划线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2) 下面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有仙则 /莫 其妙          
              B.乎众矣/因地制
              C.晋陶渊明 爱菊/无 有偶   
              D.香远 清/精 求精
            • 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下列小题。

              【甲】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大道之行也》)

              【乙】礼起于何也?曰: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以养人之欲,给人之求,使欲必不穷于物,物必不屈于欲,两者相持而长,是礼之所以起也。(节选自荀子《礼论》)

              【注释】①穷:困境。 ②分:区分、辨别。 ③屈:竭尽。
              (1)解释下列句中加下划线的词。

              ①女有         

              归:

              ______

              ②鳏、寡、、独、废疾者

              孤:

              ______

              制礼义以分之

              故:

              ______

              养人之欲

              以:

              ______

              (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

              答:                                                             。

              ②争则乱,乱则穷。

              答:                                                              。
              (3)【甲】文首先对大同社会的纲领进行说明,接着具体阐述______,最后指出大同社会的美好;【乙】文则主要阐述了______。
              (4)根据【乙】文,说说荀子是从哪几个角度对“礼”的起源进行阐释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3.

              延陵季子出游,见路有遗金。当夏五月有披裘而薪者,季子呼薪者曰:“取彼地金来!”薪者投镰于地,嗔目拂手而言曰:“何子居之高,视之下;仪貌之壮,语言之野也!吾当夏五月,披裘而薪,岂取金者哉?”季子谢之,请问姓字。薪者曰:“子皮相之士也,何足语姓名!”遂去不顾。    (选自《论衡·书虚》)

              【注释】①延陵季子:延陵,地名,今江苏省武进县。季子,即季札,春秋时期的吴国公子。②嗔:发怒时睁大眼睛。

              (1) 解释下面句子中加横线词语。

              (1) 取金者哉

              (2) 遂去不 

              (2) 翻译下面的句子。

              (1) 何子居之高,视之下;仪貌之壮,语言之野也!  

              (2) 子皮相之士也,何足语姓名!

              (3) 文中划线句表现出薪者怎样的心理?

              (4) 从选文来看,季子是一个怎样的人?

            • 4.

              【甲】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乙】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节选自《出师表》)

              【丙】绍兴六帅,皆果毅忠勇,视古名将。岳公飞独后出,而一时名声几冠诸公。身死之日,武昌之屯至十万九百人,皆一可以当百。余尝访其士卒,以为勤惰必分,功过有别,故能得人心。异时尝见其提兵征赣之固石洞,军行之地,秋毫无扰,至今父老语其名辄感泣焉。

              (节选自《独醒杂志》)

              【注释】①异时:从前      ②固石洞:地名。

              下列句中加下划线词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三里 城             以昭陛下平明

              B.域民不 封疆之界     为勤惰必分

              C.环 攻之而不胜       知 不争

              D.而不胜者           秦王怫
            • 5.

              (一)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选自蒲松龄《狼》)

              (二)两牧竖①入山至狼穴,穴有小狼二,谋分捉之。各登一树,相去数十步。少顷,大狼至,入穴失子,意甚仓皇。竖于树上扭小狼蹄耳,故令嗥。大狼闻声仰视,怒奔树下,号且爬抓。其一竖又在彼树致②小狼鸣急。狼辍声四顾,始望见之,乃舍此趋③彼,跑④号如前状。前树又鸣⑤,又转奔之。口无停声,足无停趾,数十往复,奔渐迟,声渐弱。既而奄奄僵卧,久之不动。竖下视之,气已绝矣。

              (选自《聊斋志异·牧竖》)

              【注释】①牧竖:牧童。竖,童仆。②致:使。③趋:快走,这里是“跑向”的意思。④跑:兽类用足扒土。同“刨”。⑤前树又鸣:指前树上的小狼又叫。



              (1) 解释下面句子中画线词的意思。

              (1)一狼其中  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狼去     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把语段(一)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3) 甲已两文都写了狼,但描写的角度完全不同。对甲文中的狼,你有什么看法?对已文中的狼,你有什么看法?


              (4) 同是人与狼的较量,屠户与牧竖对狼的做法,你更赞同哪一种?为什么?

            • 6.

              顾亭林居家恒服布衣,附身者无寸缕之丝。当著《音学五书》时,《诗本音》卷二稿再为鼠啮,再为誊录,略无愠色。有劝其翻瓦倒壁一尽其类者,顾曰:“鼠啮我稿,实勉我也。不然,好好搁置,焉能五易其稿耶?”

                  [注]顾亭林:明末清初思想家、文学家。

              (1) 解释下面加横线的词语:

              (1)顾亭林居家恒布衣         服:_________

              (2)《诗本音》卷二稿再鼠啮    为:_________

              (3)略无色 愠:_________ 

              (2) 翻译下面的句子:

                鼠啮我稿,实勉我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居家恒服布衣,附身者无寸缕之丝”,说明顾亭林生活上追求________________;“鼠啮我稿,实勉我也”则表现了他________________的心态。

            • 7.

              下列句子中加横线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其所契者入水求之内 

              B.手自笔录,计 以还

              重岩叠嶂,隐天蔽             

              C.愈恭,礼愈至

              细若蚊足,钩画了了,其墨    

              D.无丝竹 乱耳

              当余从师也                  

            • 8.

              昔有一人,先中盛谷。骆驼入头瓮中食谷,首不得出。既不得出,其人以为忧。有一老人来语之曰:“汝莫愁,吾教汝出,汝当斩头,自能出之。”即用其语,以刀斩头。既杀驼,而复破瓮。如此痴人,为世人所笑。

              【注释】①先:先前。②瓮(wènɡ):一种口小腹大的盛器。③以为忧:为此事忧虑。

              (1) 解释下面句中加下划线的词。

              (1)有一老人来之 ______________ 

              (2)杀驼,而复破瓮  _____________

              (2) 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汝莫愁,吾教汝出,汝当斩头,自能出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如此痴人,为世人所笑”,试概括寓言中的“一人”与“老人”的可笑之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9.

              【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司马光《孙权劝学》)

              【乙】余近日以军务倥偬①,寝食不安。吾家本诗礼门阀②,勤与朴为余处世立身之道,有恒又为勤朴之根源。余虽在军中,尚日日写字一页,看书二十页。看后,用朱笔圈批,日必了此功课为佳。偶遇事冗③,虽明日补书补看亦不欢,故必忙里偷闲而为之。然此策尚下,故必早起数时以为之。决不肯今日耽搁,谓有明日可补;亦不肯以明日有事,今日预为。如是者数年,未尝间断,亦无所苦。

              (节选自《清代四名人家书》)

              【注释】 ①倥偬(kǒng zǒng):事多,繁忙。②门阀:名门贵室。③事冗:事务繁忙复杂。

              (1) 下列句子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2) 下列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3) 下列加下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自/以为/大有所益                    
              B.肃/遂拜/蒙母

              C.有恒/又为/勤朴之根源                
              D.日/必了此/功课为佳
            • 10.

              下列加画线字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舍鱼 取熊掌者也 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 为之
              B.如使人 所欲莫甚于生 汝心
              C.告知 帝 皆以美 徐公
              D.出 无敌国外患者 由是 生而有不用也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