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年且九十    且焉置土石
              B.操蛇之神闻之      已而之细柳军
              C.成礼而去       独往之地,去人远者又胜也
              D.亚夫乃传言开壁门     蒙乃始就学
            • 2.

              (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乙)尾生与女子期于梁下,女子不来,水至不去,抱梁柱而死。

            • 3.

              下列下划线词含义不同的一项是( )

              A.佁 不动 满目萧然
              B.或异二者之  山峦为晴雪所洗
              C.进亦忧,退亦忧 问今 何世
              D.游人 而禽鸟乐  国怀乡
            • 4.

              【甲】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乙】

              濮州刺史庞相寿坐贪污解任,自陈尝在秦王①幕府。上怜之,欲听还归任。魏征谏曰:“秦王左右中外②甚多恐人人皆恃恩私足使为善者惧。”上欣然纳之,谓相寿曰:“我昔为秦王,乃一府之主;今居大位,乃四海之主,不得独私故人。大臣所执如是,朕何敢违!”赐帛遣之。相寿流涕而去。

              【注释】①秦王:李世明。李世明在称帝前被封为秦王。②中外:宫内宫外。

            • 5.

              ①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②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③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④少时,一狼径,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⑤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 6.

              【甲】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节选自诸葛亮《出师表》)

                   【乙】夫治国犹于治身,治身之道,务在养神;治国之道,务在举贤。是以养神求生,举贤求安。故国之有辅,如屋之有柱;柱不可细,辅不可弱;柱细则害,辅弱则倾。故治国之道,举直措诸枉①,其国乃安。夫柱以直木为坚,辅以直士为贤;直木出于幽林,直士出于众下。故人君选举,必求隐处,或有怀宝迷邦②,匹夫同位;或有高才卓绝,不见招求;或有忠贤孝弟,乡里不举;或有隐居以求其志,行义以达其道;或有忠质于君,朋党相谗。尧举逸人,汤招有莘,周公采贱,皆得其人,以致太平③。......

                  注释:①措诸枉:把邪恶不正的人置于一旁;②怀宝迷邦:这里指怀才不遇,而流为庶民;③尧举逸人,.....以致太平:意为尧、舜、周公等明主,都是在这些卑微的地方,觅得良材,建立太平盛世的。

            • 7.

              秦秀

              秦秀,字慧之,南阳人也。少为书生,家以农亩为业,而专精诵读,昼夜不息。 妻尝之田,曝麦于庭,令秀护鸡①。时天暴雨,而秀持竿诵经,不觉潦水②流麦。妻还怪问,秀方悟之。其后遂为名儒。

              尝为双牌令。县距州四十里,有剌史崔朴与宾属③泛舟出双牌旁,索民挽纤。秦秀身引舟。朴惊问状,秀曰:“方春,百姓耕且蚕,惟令不事,可任其劳。”朴愧,与宾客疾驱去。

              建武十年,迁兵部侍郎。秦秀性忌谗佞④,疾之如仇,素轻鄙贾充,及伐吴之役,闻其为大都督,谓所亲者曰:“充文案小才⑤,乃居伐国大任,吾将哭以送师。”或止秀曰:“昔蹇叔⑥知秦军必败,故哭送其子耳。今吴君无道,国有自亡之形,将不战而溃。”于是乃止。                                                        (据古文改编而成)

              【注释】①护鸡:把鸡赶走。 ②潦水:雨后的积水。③宾属:宾客和下属。④谗佞:奸邪的小人。

              ⑤文案小才:有小才干的文官。⑥蹇叔:战国时秦国老臣。秦国出兵攻打郑国,蹇叔知其必败,所以在秦军出征之时哭以相送。  

            • 8.

              故事两则

              (1)一屠暮行为狼所逼。道旁有夜耕者所遗行室①,奔入伏焉。狼自苫中探爪入,屠急捉之,令不可去,顾无计可以死之。唯有小刀不盈寸,遂割破爪下皮,以吹豕之法吹之。极力吹,移时,觉狼不甚动,方缚以带。出视,则狼胀如牛,股直不能屈,口张不得合。遂负之以归。 非屠,乌能作此谋也!

              (2)有屠人货肉归,日已暮,欻②一狼来,瞰担上肉,似甚垂涎,随屠尾行数里。屠惧,示之以刃,少却;及走,又从之。屠思狼所欲者肉,不如悬诸树而早取之。遂钩肉,翘足挂树间,示以空担。狼乃止。屠归。昧爽③往取肉,遥望树上悬巨物,似人缢死状,大骇。逡巡④视之,则死狼也。仰首审视,见狼口中含肉,钩刺狼腭,如鱼吞饵。时狼皮价昂,直十余金,屠小裕焉。缘木求鱼,狼则罹之,亦可笑已!                                                                                       (取材于蒲松龄《聊斋志异》)

              【注释】①行室:指农民在田中所搭的草棚。行,临时性的。 ②欻:xū,忽然 ③昧爽:拂晓。  ④逡巡:疑虑徘徊。

            • 9.

              文侯与群臣饮酒,乐,而天雨,命驾将适①野。左右曰:“今日饮酒乐,天又雨,君将安之?” 文侯曰:“吾与虞人期猎,虽乐,岂可无一会期哉!”乃往,身自罢②之。韩借师于魏以伐赵,文侯曰:“寡人与赵,兄弟也,不敢闻命。”

              赵借师于魏以伐韩,文侯应之亦然。二国皆怒而去。已而知文侯以讲③于己也,皆朝于魏。魏由是始大于三晋,诸侯莫能与之争。使乐羊伐中山,克之,以封其子击.④文侯问于群臣曰:“我何如主?”皆曰:“仁君。”任座⑤曰:“君得中山,不以封君之弟而以封君之予,何谓仁君?”文侯怒,任座趋出。次问翟璜⑥,对曰:“仁君也。”文侯曰:“何以知之?”对曰:“旦盟羞仁则臣直,向者任座主宣直l——臣是以知之。”文侯悦,使翟璜召任座而反之,亲下堂迎之,以为上客。

              ——选自《资治通鉴》

              【注释】:①适:到……去 ②罢:了结,③讲:和解④击:魏文侯的儿子魏击⑤任座:魏文侯的谋士⑥翟璜:魏国的相,辅佐魏文侯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