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16年10月17日7时30分,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随着我们对航天和空间领域的研究不断深入,从神舟一号到神舟十一号的发射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我们用新技术,解决老问题,让技术发展日臻先进完美。凭借自己的技术实力和经济实力,凭借“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大胆想象,敢于创造,由“跟跑着”到“并行者”,终于成为今天的“领跑者”,不断奠定航天大国的地位。

              材料二 60年来,中国航天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得益于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鼓励企业、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和社会团体等在国家航天政策指导下,发挥各自优势,积极参与航天活动;鼓励建立多元化、多渠道的航天投资体系,保持航天事业持续、稳定发展;完善国家科技奖励制度,健全与岗位职责、工作业绩、实际贡献紧密联系和鼓励创新创造的分配激励机制;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究相结合的新体系,开启我国航天新时代。

              (1)结合材料一,运用“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相关知识,分析神舟十一号发射成功的原因。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谈谈我国如何推动航天技术创新,开启航天新时代。


              (3)航天技术需要各方面的努力,请你就如何推动航天技术创新提两条政策性建议。

            •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女排精神的基本内涵可概括为:无私奉献精神;团结协作精神;艰苦创业精神;自强不息精神。女排精神很好地诠释了“为国争光、无私奉献、团结友好、坚强拼搏”的中华体育精神。

              2016年里约奥运会,中国女排小组赛两胜三负,仅以小组第四身份晋级八强。1/4决赛,中国队3-2逆转巴西,半决赛3-1力克荷兰,决赛3-1逆转塞尔雏亚,时隔12年第三次获得奥运冠军,再登荣誉巅峰。

              在四分之一决赛面对实力强过自己的巴西女排时,女排主教练郎平这样对队员们说:“放开打,咬他一口是一口,不能让她轻易赢得比赛。虽然我水平可能比你低,但不能让你随便欺负,上去就得打起百倍的精神。”像老虎一样,咬牙死磕,一分一分往上顶,一步一步朝前椰,绝下后退一步,就是凭着这股顽强拼搏的精神,中国女排“啃掉”了这个强大的对手。

              1/4决赛,中国队3-2逆转巴西之后,新华社记者撰写评论《又见女排魂》,高度赞扬女排精神。郎平则提醒大家:“不要因为胜利就谈女排精神,也要看到我们努力的过程。女排精神一直在,单靠精神不能赢球,还必须技术过硬、科学训练。”

              (1)中国女排逆境中夺取冠军是如何体现辩证唯物论道理的?




              (2)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新时期为什么要继续学习和弘扬女排精神?




              (3)结合社会生活知识,就如何弘扬女排精神提出两条建议。

            • 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6年是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历史因铭记而永恒,精神因传承而不灭。某班级召开“弘扬长征精神,走好新的长征路”主题班会,学习习近平在纪念大会上的讲话精神,并展开热烈讨论。

              长征是一次理想信念的伟大远征,也是一次检验真理的伟大远征。这一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壮举,留给我们最可宝贵的精神财富,就是中国共产党人和红军将士用生命和热血铸就的伟大长征精神。伟大长征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红色基因和精神族谱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深深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滋养。今天,我们纪念长征胜利,是为了更进一步的将长征精神发扬光大,用这束永恒的高光,照亮中华民族复兴的漫漫征途。

              (1)长征精神是照亮中华民族复兴之路永恒的高光。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对此加以说明。

              (2)有同学认为,党和红军几经挫折而不断奋起,历尽苦难而淬火成钢,长征精神起了决定性的作用,今天我们只要弘扬长征精神,就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运用意识能动作用原理,评析该同学的观点表达是否准确、完整。

              (3)请就中学生如何走好新的长征路为主题班会列出两条发言要点。

            • 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6年11月30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审议,批准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农历“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天文气象历法。它是中华民族经验和智慧的结晶,非常准确地反映了季节的变化与农事活动的关系,指导着传统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是中国传统历法体系及其相关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二十四节气”虽然起源于春秋时期的黄河流域,但由于它能反映农时季节,便于人们安排农事活动,便在全国各地流传开来。各地在应用过程中,结合本地区气候情况来安排农事,充实和丰富了二十四节气的内容,使二十四节气在各个地区都得到了灵活的应用。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农业文明的具体表现,具有很高的农业历史文化的研究价值,因而成为中国和世界一项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国际气象界,这一时间认知体系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有专家指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希望有更多的文化产品申遗成功,避免某些发源于中国的文化遗产被他国“抢注”。

              (1)结合材料,从唯物论角度,说明“二十四节气”的科学性。

              (2)运用文化生活知识,探究中国“二十四节气”列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义。

              (3)“二十四节气”的成功申遗只是其保护的阶段性成果,它的保护、传承、利用与弘扬应是全体中国人长期、艰巨、共同的任务。请你为“二十四节气”的活态传承与可持续利用提两条合理化建议。

            • 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6年11月30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审议,批准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农历“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天文气象历法。它是中华民族经验和智慧的结晶,非常准确地反映了季节的变化与农事活动的关系,指导着传统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是中国传统历法体系及其相关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二十四节气”虽然起源于春秋时期的黄河流域,但由于它能反映农时季节,便于人们安排农事活动,便在全国各地流传开来。各地在应用过程中,结合本地区气候情况来安排农事,充实和丰富了二十四节气的内容,使二十四节气在各个地区都得到了灵活的应用。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农业文明的具体表现,具有很高的农业历史文化的研究价值,因而成为中国和世界一项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国际气象界,这一时间认知体系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有专家指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希望有更多的文化产品申遗成功,避免某些发源于中国的文化遗产被他国“抢注”。

              (1)结合材料,从唯物论角度,说明“二十四节气”的科学性。

              (2)运用文化生活知识,探究中国“二十四节气”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义。

              (3)“二十四节气”的成功申遗只是其保护的阶段性成果,它的保护、传承、利用与弘扬应是全体中国人长期、艰巨、共同的任务。请你为“二十四节气”的活态传承与可持续利用提两条合理化建议。

            • 6.

              过去五年,我省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扎实推进,2016年11月23日开幕的福建省第十次党代会提出,今后五年“生态环境质量继续保持全国领先,率先建成较为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旨在动员引导社会各界着力践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和绿色发展理念,从身边小事做起,共同履行环保责任,呵护环境质量,共建美丽家园。某校高二某班同学开展“低碳生活、绿色出行”为主题的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其中。

              【交流感悟】

                 同学们就自行车这一出行工具展开讨论:

              甲同学:1860年第一代自行车出现后,就深受当时西方富有阶层的青睐,将其当作寻求刺激的冒险玩具。上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自行车因其安全、轻快、便捷,倍受中国老百姓的追捧,成为平民化的交通工具。

              乙同学:近年来,随着我国汽车产业的大发展,汽车进入寻常百姓家。驾车出行舒适、高效、时尚,自行车这种出行工具逐渐“失宠”。

              丙同学:在全球气候变暖,环境恶化的今天,自行车这种“落后”的交通工具因其占地少、投资小、节能环保,还可减少交通拥堵等优点,重新受到人们的眷顾。

              (1)他们的讨论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哪些道理?


              【理性分析】

              同学们通过调查了解到,目前自行车在城市交通中的弱势地位越来越突出:自行车停放场所普遍缺乏,路权严重受损,许多自行车道被用作汽车泊车位;汽车文明欠缺,骑车人存在安全隐患等等。

              (2)结合材料,运用辩证唯物论知识,谈谈政府应如何解决绿色出行难的问题。


              【建言献策】

              未来10年是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战略机遇期。某专家指出: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既要靠市场来推动,又要靠政府来扶持;可以在某些地区率先发展,然后再带动全国的发展。

              (3)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联系观的相关知识,谈谈上述专家关于发展新能源汽车观点的哲学启示。

            • 7.

              长期以来,明星们在镁光灯下展现出来的光鲜亮丽和奢华的生活使之成为众多青少年崇拜的偶像。但近年来,影视圈涉黄、涉毒的案例不断被曝光;涉嫌台独、港独的艺人不断被“扒皮”;“天价片酬”、整容以及各种道德败坏的事件屡见不鲜。许多原来的“粉丝”终于看清了一些明星的“素颜”。于是,影视圈的很多偶像瞬间成为网友批判的对象。

              据了解,明星的天价片酬亦成为网友关注的热点问题。目前,一线演员的平均片酬大约涨到了50—80万一集,大约相当于普通职员10年的收入和普通农民30年的收入。例如,出演《如懿传》的霍建华和周迅的片酬共计高达1.5亿。某业内人士认为:“整个影视行业发展好、利润高、产量多,加上有票房保证的演员是稀缺资源,肯定贵。这是市场规律。”

              不仅如此,国家也开始关注明星的天价片酬问题。9月11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对《电影产业促进法(草案)》进行了分组审议。董中原委员在审议时指出:“天价片酬问题,法律不应当缺位,不应当袖手旁观”。国家广电总局则明确要求,“坚决遏制天价片酬,坚决反对拜金追星、一夜成名、炫富享乐等错误思想传播。”

              结合上述材料,探究回答下列问题:

              (1)影视圈的部分明星从被崇拜到被批判,请从认识论的角度分析其原因。




              (2)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我国影视圈一线明星的片酬一路暴涨的原因及其危害。




              (3)某同学认为:“明星的天价片酬是市场调节的结果,应当由市场来解决,国家不应当介入”。这一观点正确吗?请表明观点,并作必要的论证。

              要求:

              ①观点明确,紧扣主题,理由充分,合乎逻辑。

              ②综合运用辩证唯物论与《政治生活》知识加以阐述。

              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字数250字左右。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