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6年10月30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完善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办法的意见》。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我国农村改革再度迎来重大制度创新。

               材料一 改革开放之初,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将土地所有权归集体,承包经营权归农户,极大地调动了亿万农民的积极性,有效解决了温饱问题,农村改革取得重大成果。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承包农户不经营自己承包地的情况越来越多。顺应农民保留土地承包权、流转土地经营权的意愿,实行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简称“三权”)分置并行,深化以“三权分置”为重点的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材料二 意见指出,坚持农民主体地位,维护农民合法权益,把选择权交给农民,发挥其主动性和创造性,加强示范引导,不搞强迫命令,不搞一刀切。要扎实做好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确认“三权”权利主体,明确权利归属,稳定土地承包关系。建立健全土地流转规范管理制度,完善工商资本租赁农地监管和风险防范机制,确保土地经营权规范有序流转。构建新型经营主体政策扶持体系。完善“三权分置”法律法规。积极开展土地承包权有偿退出、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土地经营权入股农业产业化经营等试点,在此基础上完善法律制度。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经济知识,分析深化以“三权分置”为重点的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意义。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政治知识,说明政府应该如何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中国有坚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其本质是建立在5000多年文明传承基础上的文化自信” ——习近平

              材料一坚定文化自信,努力打造铁路文化精品力作。2007年,中国开启第一列高速列车,2014年底“中国南车”和“中国北车”宣布合并,以其强劲的科技实力成为中国高铁建设的主力,全球“高铁旗舰”,2016年底,我国高速铁路营业里程已超2万公里,到2020年高铁营业里程达到3万公里。随着高速铁路技术的不断发展,高速列车的商业运行速度迅速提高,旅行时间的节约,旅行条件的改善,旅行费用的降低,掀起了人们对高铁沿线的旅游热潮,带动了餐饮住宿等行业的发展。同时,对汽车客运和航空客运产生了重大冲击,使得汽车客运和航空客运必须通过提供服务质量等途径来争取客户。

              (1)结合材料一,运用“生产与经济制度”的知识点,分析说明中国高铁不断发展的原因。 

              答题行数:8行。

              材料二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极化背景下,促进文化繁荣既要解放思想,又要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自信。有专家认为“文化如人,有了性格就变得鲜活起来。一个人如果没有主见,只能是别人的影子,受人摆布,文化亦如此。没有性格的文化就没了脾气,自然也不会有什么自信可言。要让文化有性格:一是要传承,不忌本,把传统文化最经典的东西继承下来;二是要吸收,只要有营养,对中华文化有益,尽管拿来;三是要创新,时代总是不断更迭,再优秀的文化都有属于它的时代,辉煌过后,总要重头再来,因此文化也要与时俱进,不断用最美的音符奏出中国文化最强音。”

              (2) 结合材料,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背景下,如何增强文化自觉,实现文化自信?

              答题行数:5行。

            • 3. 材料一:

              注:2015年世界劳动生产率平均水平为18487美元,美国为98990美元。

              材料二:亚投行行长金立群指出:提高劳动生产率,是未来10年中国能否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由依靠廉价劳动力转向依靠高生产率导向的增长模式的关键所在。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结合材料一,运用数据说明我国劳动生产率状况。





              (2)结合材料二,围绕生产力的要素,说明应如何提高劳动生产率。

            • 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5年11月28日,教育部发布的《中国大学生就业创业发展报告》显示,2015年全国高校毕业生选择在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区就业比例最高,为66.91%。毕业生就业最多的行业为信息、金融和教育,比重分别为12.62%、12.24%和11.44%。毕业生就业最多的单位性质为民企,占56.29%。

              2015届全国高校毕业生创业率为2.86%。63.54%的大学生创业者认为“鼓励大学生创业的政策对大学生创业很有作用”;大学生创业者最需要的创业帮扶是创业基金支持、小额贷款及税收减免等政策扶持和开展创业能力与实务培训。

              结合上述材料,请从政府、劳动者和企业的角度谈谈应如何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

            • 5.

              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居民收入,是当前我国社会的一个热点话题。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2016年上半年我国GDP(国内生产总值)、城乡居民收入状况


               

              GDP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

               

               

               

               

              总量

              340 637(亿元)

              13 649(元)

              6 050(元)

               

               

               

               

              同比增幅

              6.7%

              6.5%

              6.7%

               

               

               

               


              注:2015年我国经济总量世界第二。初次分配中居民收入占整个GDP的比重不到40%,国际惯例一般最低在60%。


              材料二:截至2015年底,我国文化产业法人单位共吸纳就业人员2041万人,比上年增长6.0%;占全社会就业人员的比重为2.6%,比上年提高0.1个百分点。要构建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形成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要加强和改进对非公有制文化企业的服务和管理,引导他们自觉履行社会责任。要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经济信息,并针对反映的经济信息提几点合理化建议。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有关知识,说明构建现代文化产业体系,为什么要加强和改进对非公有制文化企业的服务和管理?

            • 6.

              28、2011年,13亿人民感受着两会传递的下一站幸福:民富国强。在“十二五”规划纲要中,历史性地提出“在明显提高质量和效益的基础上降低经济增速预期指标,提升居民收入预期指标”。一降一升之间,意味着中国将从追求“国强”迈向更加追求“民富”,实现“国民共富”的最重要期许。


              运用经济生活相关知识说明怎样由“国强”向“民富”转变,实现“国民共富”的最重要期许。

            • 7. 发展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改革是推动发展的制胜法宝,法治是创新的重要保证。

              材料一:2010~2014年我国经济发展相关数据

              (注:国家全员劳动生产率为国内生产总值与全部就业人员的比率。)

              材料二:2015年,淮南市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推行权力清单制度,与老百姓密切相关的常用行政权力从2500多项削减到1474项,削减幅度达41%,用政府权力的“减法”换取市场活力的“乘法”;全面落实“先照后证”改革,再次降低市场主体准入门槛;积极推动消费维权便利化、智慧化、规范化、社会化;完善人才成长和施展才华的体制;鼓励民间资本参与民生保障领域……该政府正以新作为来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的新常态。

              (1)揭示材料一所反映的经济信息。(6分)

              (2)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运用生产与经济制度的知识回答,淮南市政府的一系列做法所体现的道理。(8分)

            • 8.

              有着优越地理环境和丰富物质资源的广西始终把民生福祉和经济发展作为制定政

              策的基点。材料:2016年,广西采取了一系列深化改革措施:大力推进农村脱贫攻坚战,推进异地扶贫搬迁项目;确定各区域特色优势产业,引进民间资本参与产业扶贫开发,实现了120万贫困人口脱贫;不断完善社会保障服务体系,全区各项社会保险参保人数达201万;加快推进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提高青少年受教育的水平和年限。系列改革措施成为广西民生改善、经济腾飞的新引擎。

              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广西改革措施是如何成为民生改善、经济腾飞的新引擎的。

            • 9.

              材料一:2016年3月,“工匠精神”被首次写入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

              即便在科技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具有“工匠精神”的优秀产业工人在生产中的创造力和能动性依然举足轻重。据统计,全球寿命超过200年的企业主要集中在发达国家。这些国家长寿企业的工人普遍有一种共同的特质:坚定、踏实、精益求精、热衷技术创新和发明创造,这种特质被称之为“工匠精神”。目前,我国已成为举世瞩目的制造业大国,但距离制造业强国还有相当长的距离,据国家工商总局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很多企业相对“短命”,近半数的企业年龄在五年以下,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近半年我国一些企业一味追求“短、平、块”的即时经济利益,而忽略了企业和产品的品质灵魂,从而造成企业“死亡率高发”。

               材料二:西藏自治区在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目标中提出:到2015年,西藏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要实现“三个突破”。总量上,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上缴税收力争在2010年基础上翻一番以上,年均分别增长15%以上;比重上,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从业人员占二、三产业从业人员的比重达到50%以上,上缴税金占税收总额的比重达到80%以上;规模上非公有制骨干企业达到100个以上,上市公司达到10个以上。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弘扬“工匠精神”对企业发展的意义。

              (2)结合材料二,运用生产与经济制度的知识,说明西藏推进非公有制经济跨越式发展的意义。

            • 10.

              材料一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传统动能是驱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但近年来,传统技术已经开始走向“S型曲线”的顶端,需要新的“S型曲线”驱动新动能,让新科技成为经济发展新引擎。





              注:“S型曲线”理论是指一个技术在导入期进步比较缓慢,进入成长期就会呈现指数型增长,但进入成熟期就走向曲线顶端,增长率放缓、动力缺乏问题。这时,会有新技术在传统技术的下方蓬勃发展,形成新的“S型曲线”。

               

               
               





               

              材料二 随着改革深入,江苏农业取得了长足发展,但仍存在问题: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界限不清,土地流转机制不够健全;农产品大路货多、优质绿色品牌缺;农业基础设施、技术装备滞后等。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激活农业发展新动能势在必行。

              (1)根据材料一,请从图中A、B两条“S型曲线”中,选择一条最能反映新技术发展趋势的曲线,并分析让新科技成为经济发展“新引擎”的依据。

              (2)结合材料,请就如何激活农村发展“新动能”提出合理化建议。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