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2011~2014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年均增长8.0%,城乡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实际增长9.5%.根据国家统计局的估算,基尼系数从2008年的0.491下降到2014年的0.469。

              【注】基尼系数是国际上衡量收入分配公平程度的主要指标,这个指数在0和1之间,数值越高,表明收入分配的不均等程度越高。国际上通常把0.4作为收入分配差距的“警戒线”。

              (1)描述上述材料所反映的经济现象。

              (2)对于上述材料中存在的问题,我国应如何解决?

            •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6年10月30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完善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办法的意见》。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我国农村改革再度迎来重大制度创新。

               材料一 改革开放之初,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将土地所有权归集体,承包经营权归农户,极大地调动了亿万农民的积极性,有效解决了温饱问题,农村改革取得重大成果。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承包农户不经营自己承包地的情况越来越多。顺应农民保留土地承包权、流转土地经营权的意愿,实行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简称“三权”)分置并行,深化以“三权分置”为重点的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材料二 意见指出,坚持农民主体地位,维护农民合法权益,把选择权交给农民,发挥其主动性和创造性,加强示范引导,不搞强迫命令,不搞一刀切。要扎实做好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确认“三权”权利主体,明确权利归属,稳定土地承包关系。建立健全土地流转规范管理制度,完善工商资本租赁农地监管和风险防范机制,确保土地经营权规范有序流转。构建新型经营主体政策扶持体系。完善“三权分置”法律法规。积极开展土地承包权有偿退出、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土地经营权入股农业产业化经营等试点,在此基础上完善法律制度。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经济知识,分析深化以“三权分置”为重点的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意义。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政治知识,说明政府应该如何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 3.

              进入“十三五”开局之年,一场提高最低工资标准的“接力赛”在各地展开。提高最低工资标准是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促进分配公平的重要内容。对于当前存在的普通劳动者收入偏低、收入差距过大等分配不公现象,人们反映强烈。在做大财富“蛋糕”的同时分好“蛋糕”,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迫切需要。

              结合所学《经济生活》知识,谈谈如何分好“蛋糕”,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 4.

              材料一:提高劳动所得势在必行:在我国初次分配领域,劳动者工资增长赶不上企业利润增长是一个普遍现象,企业财富明显向资本倾斜。

              材料二:“二代现象”引起广泛关注:“富二代”“贫二代”是先富道路上遇到的“二代”问题,体现了“一代”对“二代”的影响和“二代”对“一代”的复制,带来了“二代”朋辈之间的分隔,拷问着社会公平与共同富裕的目标。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样的经济现象?

              (2)请运用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谈谈你对“二代现象”的认识。

            • 5.

              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世界经济复苏脆弱且不均衡,外需持续低迷。实践证明,科技创新上不去,经济发展就不可持续。目前,我国还存在科技创新效率低下、科技成果创新含量不高、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相脱节、科技创新回报率过低等问题。只有解决好创新的动力、体制和空间问题,才能打造新引擎,培育新亮点,真正实现创新驱动发展。

              请你从“收入与分配”的角度,为提高我国科技创新能力提几点建议。

            • 6.

              改革开放以来,脱离“温饱”困境,日益“富起来”的中国人更加关注公平。目前,工薪阶层成为我国个人所得税的主要纳税主体,一些不合理、不合法的灰色收入游离于个人所得税之外;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的覆盖面小,覆盖水平低,社会保障基金大多投向城市,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财政转移支付规模小,转移支付模式单一,难以承担均衡地区间财力的重任等诸多现象广受人民群众的诟病,也影响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

              请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结合材料所反映的问题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 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5年W省前三季度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情况

              指标

              第一季度

              第二季度

              第三季度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累计值(元)

              8 571.85

              15 699

              23 512.1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累计增长(%)

              8.3

              8.1

              8.4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累计值(元)

              3 279.12

              5 553.8

              8 297.15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累计增长(%)

              10

              9.5

              9.5

              材料二 针对上述情况,W省政府采取积极措施推进农村综合改革:规范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保障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收入;出台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政策,提高保障水平;加大对农业的投入等强农惠农政策,夯实农业基础,促进农民增收。

              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哪些经济信息?

              (2)分析材料二中W省政府所采取的下列措施,分别体现了财政的什么作用?

              举措

              体现财政的作用

              出台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政策,提高保障水平

               

              政府加大对农业的投入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