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2016年8月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该纲要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重大意义。这也是我国积极参与全球健康治理、履行我国对联合国“2030可持续发展议程”承诺的重要举措。

              【探究依据】当前我国面临着生态环境、生活方式不断变化带来的新挑战,国家提出建设“共建共享、全民健康”的健康中国战略。该战略指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把健康融入所有政策,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大幅提高健康水平,显著改善健康公平。

              (1)请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知识,分析材料所体现的哲学道理。


              【观点碰撞】


              (2)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对微信中最后两人的态度进行评析。

              【落实行动】健康中国建设,需要各方的共同努力。

              (3)请从《经济生活》角度,为健康中国建设提出两条合理化建议。

            • 2.

              健康是促进人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条件。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理念的不断普及,健康消费成为当下我国居民的一个新的消费热点。从百姓早起排队体检,到网络在线预约体检;从跑步打球,到专业的健身塑形;从便捷的健康仪器,到轻便的“互联网+”可穿戴式智能健康管理设备……健康产品、健康服务从无到有。健康消费日趋多样,健康产业发展方兴未艾,健康消费正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动力。

              与市场发展空间不协调的是,健康消费市场存在产品数量少、品质低、假冒伪劣、不法经营等问题。为此相关部门简化健康服务企业的审批、登记手续,将社会资本举办的健康机构纳入财政专项资金和政府投资补助范围,加快健康产业立法进程,以法律形式规范健康产业的生产、销售、宣传、服务行为,依法严肃查处不法行为,增强消费者对健康产品的安全感,确保健康产业健康发展。

              (1) 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并结合材料,说明健康消费对我国居民的积极影响。 (2) 结合材料,说明政府是如何加强宏观调控促进健康消费的。
            • 3.

              材料一: 2011—2016年中国网络购物交易规模及增长率

              材料二:互联网用户的快速增加为我国网络购物行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消费者基数。根据数据显示阿里巴巴在2016年“双十一”购物节取得创纪录的912亿元人民币(143亿美元)的交易额。但是伴随互联网购物规模的扩大网购投诉也与之剧增。2016年上半年,全国工商和市场监管部门共受理消费者诉求385万件,增长5.5%。其中,消费者投诉77.2万件,增长30.4%。在网络购物中,微商成为近年来新兴的网络交易模式,发展迅速,但由于大部分微商是个人对个人的交易行为,且微商纳入政府监管的时间并不长,所以尚存在诸如缺乏信用保证体系、虚假宣传、维权艰难等很多问题。

              (1)结合材料一、二,请你从《经济生活》的角度,就如何解决网购中微商经营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



              材料三:目前,我国网民数达到6.88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50.3%,互联网用户、宽带接入用户规模位居全球第一。但随之而来的是日益突出的账号乱象。目前主要存在十大乱象:假冒党政机关误导公众,如“中纪委巡视组”;假冒媒体发布虚假新闻,如“人民曰报”;冒用他人身份,尤其是社会名人,侵害个人合法权益;假冒名人包括外国元首,如“普京”“奥巴马”;假冒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发布虚假信息;名称和头像包含淫秽色情内容,甚至公然招嫖;通过简介传播暴恐、聚赌、涉毒等违法信息,如“枪械军火商”“乡村赌场”;违背社会公德,宣扬低俗文化;公然分裂国家,破坏民族团结;宣扬邪教和封建迷信。为此,国家网信办与2015年2月4日发布《互联网用户账号名称管理规定》(简称《规定》),要求网民在账号名称、头像和简介等注册信息中不得出现违法和不良信息。

              (2)请运用“我国公民参与政治生活基本原则”的有关知识,说明对网民颁布《互联网用户账号名称管理规定》的原因

            • 4.

              在“微经济时代”,众多小微企业对经济的总体贡献将大大超过少数垄断性企业,个人消费对国民经济的拉动效应将远远超过政府投资的作用,而当前我国以上两大主体的处境都不容乐观。这启示我们,在“微经济时代”要 ( )

              A.企业的公司制和股份制改革,变换组织形式;加强引导,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B.改善企业经营环境,提供各项政策支持;发展生产力,提高居民个人的收入
              C.发挥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使其在我国民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中起决定作用
              D.发挥非公有制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作用,促进国有企业在我国经济中的支配地位
            • 5.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15年12月2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十八次会议通过《关于授权国务院在北京市大兴区等232个试点县(市、区)、天津市蓟县等59个试点县(市、区)行政区域分别暂时调整实施有关法律规定的决定》,调整内容如下表:

                 材料二农村资金短缺,农民贷款难,是制约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农民贷款难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农行、信用社等涉农金融机构主要办理抵押贷款和质押贷款,而大多数农民没有合法有效的抵押物。当前,城镇居民购买的房屋具有完整产权,可以抵押、担保、买卖,农民自己在宅基地上合法建造的房屋却不具有完整财产权,不能抵押、担保,也不能出售到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以外。企业获得的国有土地使用权可以用于抵押、担保等活动,农民拥有的集体土地使用权则不能用于抵押、担保等活动。

                (1)结合材料一,从政治生活角度,分析说明全国人大常委会授权国务院在上述区域暂时调整实施有关法律规定的理由。

                (2)结合上述材料,从经济生活角度,说明国家开展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和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试点对解决“三农”问题的作用。

            • 6.

              分享是人的天性,“互联网+”新业态创新为分享搭建了资源开放共享平台。教育行业通过互联网平台实现资源分享,让优质教育惠及普通人。“跟谁学”“果壳网”“知乎社区”等网站,让拥有共同知识背景与兴趣的人们组成社群提供高质量的资源分享,并开发出一系列的书籍、衍生品与电子商务业务。一张在线辅导老师的课程清单引发热议。据报道,共有2617名学生购买了一节单价9元的某高中物理在线直播课,该在线教育软件工作人员介绍,扣除20%的在线平台分成后,在线授课老师一小时的收入高达18842元。

              某社区结合自身实际,充分发挥辖区内名师优势,努力为有需求的学生搭建免费学习辅导平台。社区和学校双方签订了合作协议,组织党员教师利用双休日、节假日、寒暑假等时间进入社区,开展“名师进社区、党员做奉献”活动,针对即将参加高考的学生开展义务辅导,解决学习过程中的重点、难点问题,成为教育资源分享的另一道风景线。

              根据材料,探究下列问题:

              (1)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在线教育资源分享迅速发展的原因。



              (2)从《政治生活》角度,谈谈你对中国共产党的认识。



              (3)运用所学《经济生活》知识,指出在教育分享经济的背后可能存在哪些问题。

            • 7.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的同时,收入分配公平问题也日益凸显。2015年,全国居民收入基尼系数为0.462(基尼系数国际警戒线为0.4),收入最高20%家庭的收入是最低20%家庭的19倍,收入最高与最低行业平均工资之比为3.59,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为2.73,上海市与青海省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为3.15,我国农村贫困人口5575万人,贫困人口中因疾病导致贫困的比重超过40%。因此,继续缩小居民收入差距是“十三五”时期的重要任务。在未来5年,我国将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健全收入分配机制,在全社会营造出公正公平,追求共同富裕的良好氛围。

              结合材料概括我国收人分配存在的问题,并说明我国该如何运用财税政策实现收入分配公平。

            • 8. 备受世人瞩目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五中全会于2010年10月18日在北京闭幕,会议提出未来五年中国将“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加”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而“国富”到“民富”的转变成为公众关注十七届五中全会的最大亮点。
              (1)请运用经济常识相关知识论述我国应如何实现“国富”到“民富”的转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运用《经济生活》有关知识,结合材料,分析注重“富民”的经济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9. 2010年10月15日至18日,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在此次会议上,来自全国的代表认真商讨“十二五”规划。推进社会公平正义、减缓社会矛盾,成 为此次规划的亮点,而“十二五”经济增长的“主旋律”将围绕包容性增长展开。为了响应党中央的号召,深刻体悟科学发展观,扬州市某中学高二(5)班同学开展题为“树立科学发展观,实现包容性增长”的研究性学习活动。请你身临其境参与探究:
              交流感悟:甲同学在调查中了解到在十七届五中全会召开之前,中央领导纷纷下到一线进行摸底调查,特别是倾听基层干部、群众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意见,主要针对大家至为关注的物价、住房、医疗、教育等突出问题展开调研。
              (1)请你运用《政治生活》的相关知识,对上述材料体现的道理加以分析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理性分析:乙同学在调查中了解到为了实现包容性增长,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政策和要求: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根据国内外形势新变化新特点,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加快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切实抓好节能减排,不断深化改革开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巩固和扩大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成果,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2)请你运用辩证唯物论的相关知识说明上述要求的合理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积极行动:丙同学在调查中了解到包容性增长有着深刻内涵。从国内方面看,所谓包容性增长,寻求的应是社会和经济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与单纯追求经济增长相对立。使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人民生活改善同步进行;财富公平分配,不造成贫富差距,向低收入人群倾斜,使所有人都从增长中获益。从全球视野看,包容性增长体现在发达国家应当主动承担起全球经济增长与经济失衡的责任,促进全球经济稳定协调发展;体现在进一步发展开放的、遵循规则的、可预测的、非歧视性的贸易和金融体制;更体现在让那些贫困国家在全球区域性增长过程中能够受益更多。
              (3)请你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就我国实现包容性增长提出3 条合理化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 材料一:

              注:M省能源结构比较单一,比例失调,对煤炭的依赖度较大。而由于燃烧排放的二氧化碳量较大,致使M省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高碳”特征非常明显。
              材料二:2011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   2011年要加强节能环保和生态建设,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突出抓好工业、建筑、交通运输、公共机构等领域节能,继续实施重点节能工程。大力开展工业节能,推广节能技术,运用节能设备,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加大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投入,积极推进新建建筑节能。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进低碳城市试点。加强适应气候变化特别是应对极端气候事件能力建设。
              (1)根据材料一,概括M省节能减排工作的进展情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人认为:“推进节能减排,只要消费者转变消费模式就行了,无需国家干预。”运用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对此观点进行评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材料一二,从矛盾观角度谈谈节能减排工作给我们的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