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大数据技术”无疑是当前最热门的话题:当你在微博等社交平台抒情或发议论的时候,华尔街分析师正通过网站后台收集你的情绪变化,并据此作出投资决策;还有一些企业则凭借技术优势进入竞争对手的网络搜集数据,在商战中赢得主动,跨国公司常通过对海量数据的分析,在全球优化供应链和市场;消费者也可以通过大数据分析迅速找到质优价廉的商品和服务;消费者的需求变化能够最迅速的传导至上下游产业,减少社会生产的盲目性。

              (1)结合材料1,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大数据技术”革命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材料2 出租车市场是关系民生的重要领域,所以是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所关注的重点话题,在近几年的地方“两会”期间,针对出租车市场的乱象,关于规范、整顿建立在智能手机和移动互联网基础之上的手机打车应用市场在人大议案和政协提案中也不断闪现。代表、委员们关于手机打车应用市场的献言建策,将影响手机打车的市场发展。

              (2)结合材料2,运用《政治生活》的相关知识,简要说明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建言献策为什么能影响手机打车市场的发展?

            • 2.

              材料 2016年9月4日,习近平出席G20杭州峰会并致开幕辞,在演讲中把脉世界经济“向何处去”的焦虑,向世界描绘了站上新起点的中国经济,提出了中国经济发展新路径:在新的起点上,我们将坚定不移全面深化改革,开拓更好发展前景;坚定不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释放更强增长动力;坚定不移推动绿色发展,谋求更佳质量效益;坚定不移推进公平共享,增进更多民众福祉;坚定不移扩大对外开放,实现更广互利共赢。五个坚定不移,是对中国五大发展新理念的另一种阐释,也是中国给世界经济走出困境开出标本兼治、综合施策的五味中药,必将引领世界经济的航船扬起“中国帆”。

              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的经济生活知识谈谈习近平主席关于经济发展新路径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启示。

            • 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6年10月30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完善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办法的意见》。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我国农村改革再度迎来重大制度创新。

               材料一 改革开放之初,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将土地所有权归集体,承包经营权归农户,极大地调动了亿万农民的积极性,有效解决了温饱问题,农村改革取得重大成果。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承包农户不经营自己承包地的情况越来越多。顺应农民保留土地承包权、流转土地经营权的意愿,实行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简称“三权”)分置并行,深化以“三权分置”为重点的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材料二 意见指出,坚持农民主体地位,维护农民合法权益,把选择权交给农民,发挥其主动性和创造性,加强示范引导,不搞强迫命令,不搞一刀切。要扎实做好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确认“三权”权利主体,明确权利归属,稳定土地承包关系。建立健全土地流转规范管理制度,完善工商资本租赁农地监管和风险防范机制,确保土地经营权规范有序流转。构建新型经营主体政策扶持体系。完善“三权分置”法律法规。积极开展土地承包权有偿退出、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土地经营权入股农业产业化经营等试点,在此基础上完善法律制度。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经济知识,分析深化以“三权分置”为重点的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意义。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政治知识,说明政府应该如何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 4.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分配领域种种不公问题,导致我国群体之间的收入差距不断扩大。从城乡之间看,城乡居民收入比从1978年的2.36∶1,扩大到2009年的3.33∶1;从区域之间看,东西部地区城镇和农村居民收入差距较大,2009年浙江、贵州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24 611元、12 862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为10 007元、3 000余元;从不同群体之间看,高收入阶层财富增长较快,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奢侈品消费国,而另一方面,我国绝对贫困人口超过4 000万人,低收入群体还有2.7亿人.

              请用所学的《经济生活》知识,说明国家应如何解决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问题,实现社会公平。 

            • 5.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4-2015年我国主要经济数据对比情况

              年份

              GDP增速

              服务业增加值比重

              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单位GDP能耗下降幅度

              2014

              7.7%

              46.9%

              48.2%

              3.7%

              2015

              7.4%

              48.2%

              51.2%

              4.8%

              注:①2015年我国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13312亿元,同比增长12.4%。②2015年美国GDP增速为2.2%,日本GDP增速为-0.2%,法国GDP增速为0.5%;2010年中国GDP增速为10.45%,2016年中国GDP增速预测达到7%左右。

              材料二 盘点《政府工作报告》中出现的“金句”:比如谈及经济新常态,指出“体制机制弊端和结构性矛盾是‘拦路虎’”;谈及环境治理,指出“环境污染是民生之患、民心之痛”;谈及富民政策,指出“立国之道,惟在富民”;谈及对外开放,指出“开放也是改革”。这些“金句”为我国实现科学发展指明了方向。 

              材料三 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亚太经合组织(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记者会并讲话。习近平表示,会议一致认为加强全方位基础设施和互联互通建设有助于开拓亚太经济增长新源泉,提升竞争力,符合各成员的共同利益和长远发展需要。会议批准了亚太经合组织《互联互通蓝图》,确立了在2025年前实现加强软件、硬件和人员交流互联互通的远景目标。我们承诺按照蓝图的构想,加大投入,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复合型亚太互联互通网络,为实现亚太发展繁荣,夯实互联互通的基础。

              (1)  材料一反映了哪些经济信息?根据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我国政府如何实现科学发展?

              (2)  结合材料三,从政治生活角度,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的知识,分析习近平构建覆盖太平洋两岸的亚太互联互通格局的必要性。

              (3)  有一种蓝天白云叫做“APEC蓝”这是网民对北京APEC期间天气的称呼。虽然只是一个戏称,却让人看到治理空气污染的希望。结合所学知识,以“留住APEC蓝,从我做起”为题,发出倡议。倡议中提出两点具体要求即可。

            • 6. 31、2014年我国信息消费已成为经济增长的最大亮点。信息消费是一种直接或间接以信息产品和信息服务为消费对象的消费活动,作为一种新型的消费形式,正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预计到2015年,我国信息消费规模将超过3.2万亿元。信息消费每增加100亿元,将带动GDP增长338亿元。进一步释放我国城乡居民的信息消费潜力,将成为稳定经济增长的新着力点。

              (1)结合图文材料,说明我国培育和发展信息消费的经济生活依据。(6分)

              (2)运用经济生活中有关消费的知识,说明应如何进一步释放我国居民的信息消费潜力。(10分)

            • 7.

              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居民收入,是当前我国社会的一个热点话题。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2016年上半年我国GDP(国内生产总值)、城乡居民收入状况


               

              GDP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

               

               

               

               

              总量

              340 637(亿元)

              13 649(元)

              6 050(元)

               

               

               

               

              同比增幅

              6.7%

              6.5%

              6.7%

               

               

               

               


              注:2015年我国经济总量世界第二。初次分配中居民收入占整个GDP的比重不到40%,国际惯例一般最低在60%。


              材料二:截至2015年底,我国文化产业法人单位共吸纳就业人员2041万人,比上年增长6.0%;占全社会就业人员的比重为2.6%,比上年提高0.1个百分点。要构建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形成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要加强和改进对非公有制文化企业的服务和管理,引导他们自觉履行社会责任。要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经济信息,并针对反映的经济信息提几点合理化建议。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有关知识,说明构建现代文化产业体系,为什么要加强和改进对非公有制文化企业的服务和管理?

            • 8.

              李克强总理在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明确提出,必须培育壮大新动能,加快发展新经济(新经济捎新的经济形态,以“互联网+”这些新产业、新技术、新业态为代表)。

              材料一新经济的发展正在深刻影响人们的生活。没时间去逛街,可以在网上买到来自天南海北的商品,银行卡上的结余,可以随时转到理财账户;约朋友吃饭时,查查哪里有持色餐馆,有没有团购;要出行时,刷一眼地图看看路上堵不堵,然后再通过手机软件叫一辆专车来接你;按按手机可以网络挂号,省去了排队的烦恼……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经济知识,分析新经济的发展对人们的生活的积极影响



              面向海洋,中国人意气风发;拥抱海洋,中国人昂首阔步;捍卫海洋,中国人坚如磐石。

              材料材料二 中国是海洋大国,海洋工程装备、海水利用、海洋药物与生物制品、海洋可再生能源等海洋新兴产业蓬勃发展;中国是航运大国,水路货物运输量和港口吞吐量连续多年稳居世界第一,海运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性产业,也是推进“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支撑和平台;中国是造船大国,造船工业综合实力保持世界领先,为提高我国综合工业水平和海上运输、海洋矿产、海洋渔业、海上旅游、航海体育发展提供了重要基础。

              (2)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并结合材料二,说明我国是如何利用海洋助推经济发展的。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201 6年及今后一个时期,要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经济发展进入全面转型期。

              材料三:所谓“供给侧改革”,就是从供给、生产端入手,通过解放生产力,提升竞争力促进经济发展,其核心在于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包括劳动力、土地、资本、创新四大要素。过去常说的三驾马车——投资、消费、出口,都是从需求侧方面推动经济发展,但这几年供给端出了问题:一方面产能过剩,另一方面老百姓需求的高品质、高附加值的产品却难以满足,致使大量国内消费需求转向海外。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创新,是推动新旧动能接续的重要抓手,是补齐民生短板、改善百姓消费的突破口。

              (3)结合材料三,分析说明我国当前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原因。

            • 9.

              我国“十三五”规划指出,经济越发展,越要重视加强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改革开放至今的城乡居民收入比1978年为1:2.56,其后随着农村率先进行改革,到1983年,这一数据将至1:1.82;20世纪九十年代初城乡居民收入总体变化不大,但到了1999年,随着重工业增速超过轻工业并引领工业化进入中后期,这一数据明显攀升。2012年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为24565元,农村居民为7919元二者之比为3.1倍。基尼系数已超过国际公认的0.4警戒线,达0.47。

              材料二,目前我国社会总体上是和谐的,但是,也存在不少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主要是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很不平衡......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关系等群众切身利益问题比较突出。因此,要加强社会建设,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完善收入分配制度,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公平。

              (1)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运用《经济生活》中的相关知识,为解决材料一、二中存在的问题提建议

              (2)运用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谈谈实现社会公平的意义

            • 10.

              28、2011年,13亿人民感受着两会传递的下一站幸福:民富国强。在“十二五”规划纲要中,历史性地提出“在明显提高质量和效益的基础上降低经济增速预期指标,提升居民收入预期指标”。一降一升之间,意味着中国将从追求“国强”迈向更加追求“民富”,实现“国民共富”的最重要期许。


              运用经济生活相关知识说明怎样由“国强”向“民富”转变,实现“国民共富”的最重要期许。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