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推进健康中国建设进程中,坚持中西医并重,有利于极大助力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维护人民健康权益。

              中医药从古至今在人们生活中形成的顺应天时自然、讲究天人合一的理念和经验,与现 代社会天人合一的生态文明理念高度契合。要古为今用,实现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的创造 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之与现代健康理念相融相通,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健康文化,担 起服务于提高人民群众健康素养的时代使命。

              坚持中西医并重,须推动中医药与西医药相互补充、协调发展。随着健康观念和医学 模式的转变,分别源出于东西方文化的中_里和西医,1各自短长愈显互补,而将中西医优 势汇聚、提供最佳医疗养生保健方案,无疑是保护生命健康的最理想境界。针对西医学的 短处,应当发挥中医药在治未病中的主导作用、在重大疾病治疗中的协同作用、在疾病康 复中的核心作用。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知识说明如何推进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的创造性发展。

              (2)运用矛盾观相关知识说明如何处理好中西医的关系。

              (3)推进中西医并重全面实现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请你为如何实现中西医并重提两点建议。

            • 2.

              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一次峰会于2016年9月4日至5日在浙江杭州举行。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维护和拓展发展中国家正当权益是中国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为此,中方邀请了东盟主席国老挝、非盟主席国乍得、非洲发展新伙伴计划主席国塞内加尔及哈萨克斯坦、埃及两个有代表性的发展中大国一同出席杭州峰会。本届峰会将成为二十国集团历史上发展中国家参与最多的一次,在组成上更具代表性,更富包容性。

              材料二

              中国理念的国际表达是“杭州峰会”的突出特征。峰会上所传递出来的协调发展理 念,是总结中外经济社会发展经验教训提出来的,是正视我国发展存在的不平衡问题提出 来的,形成了全新的中国方案,融入“杭州共识”进而造福世界。我们需要对协调发展有 着更高层面的认识,着眼于共同构建公正高效的全球金融治理格局、开放透明的全球贸易 和投资治理格局、绿色低碳的全球能源治理格局、包容联动的全球发展治理格局。

              (1)结合材料一,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的相关知识说明我国维护和拓展发展中国家正当权益的认识。

              (2)结合材料二,运用所学经济知识说明注重协调发展对我国及世界各国发展的意义。

            • 3.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资源型城市发展的一般规律示意图

              注:资源型城市是指以本地区矿产、森林等自然资源开采、加工为主导产业的城市类型。

              材料二:“资源诅咒陷阱”是指一些地方过度陶醉于自然资源优势不能自拔,固化于产业链的低端,致使产业结构单一,生态环境压力加大,核心竞争力缺失,持续增长乏力,使得丰富的自然资源最终成为经济发展的“诅咒”而不是“福音”。根据国务院发布的《全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2013—2020年)》,全国有262个城市被确定为资源型城市。

              (1)结合材料一,简要描述资源型城市发展的一般规律。

              (2)结合材料一、二,运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有关知识,为资源型城市避免陷入“资源诅咒陷阱”提出合理建议。

              材料三:我国东部某市出台了《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若干意见》,提出了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发展思路(见下表)。

              发展思路

              主要举措

              蕴含的唯物辩证法道理

              1.做好总体规划

              加强顶层设计,按照本市“十二五”规划的空间布局,做好总体规划。

              2.发展特色产业

              依托我市的工业特色,围绕服装、阀门等行业规划好专业市场;围绕绿色、健康主题开发“一日游”、“二日游”等特色旅游项目。

              3.营造良好环境

              推进市场诚信体系建设,塑造良好商务环境;营造良好社会环境,优化全市的法制、治安环境,努力为客商提供一个平安、和谐、愉悦的投资消费环境。

              4.突出重点行业

              围绕培育消费热点,加快生活性服务业发展,重点推进现代商贸、旅游等领域发展。

              (3)依据材料三,回答图表中的问题。

            • 4.

              材料一 高铁的迅猛发展,给中国铁路运输带来巨大变化,改变了春运期间“买票难”的情况。高铁给其沿线地区带来的综合变化,更是潜在而巨大的。但随着市场的变化,航空业的进步,高铁尤其是路程长的高铁价格并不具有优势,全面看待高铁发展,理顺关系、健康发展是高铁发展的下一个关键。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三五”规划建议,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我国高铁建设应切实贯彻这一“五大发展理念”,破解自身发展难题。

              材料二 国家发改委宣布,从2016年1月1日起放开高铁动车票价,改由中国铁路总公司自行定价,并可以根据市场竞争状况和客流分布等因素实行一定的折扣票价,即由铁路总公司自主制定一个高限的基准价格,然后根据各条线路的冷热情况,具体实行不同的折扣价格,消息一出,众多网友和各路专家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经济生活知识,概括我国高铁发展现状,并分析如何贯彻“五大发展理念”,破解高铁发展难题,厚植高铁发展优势。


              (2)如果请你参加铁路总公司自主制定高限的基准价格听证会,你会怎样做,并谈谈各听证会参加者应如何做
            • 5.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包容性增长最基本的含义是公平合理地分享经济增长。概念最早由亚洲开发银行在2007年首次提出。其基本要素包括:让更多的人享受全球化成果;让弱势群体得到保护;加强中小企业和个人能力建设;在经济增长过程中保持平衡;加强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强调投资和贸易自由化,反对投资和贸易保护主义等。2016年9月3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出席2016年二十国集团工商峰会开幕式的主旨演讲中再次强调,中方希望同各方一道,建设创新、开放、联动、包容型世界经济,推动世界经济走上强劲、可持续、平衡、包容增长之路。

              (1)根据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中国应如何与各方一道,推动世界经济的包容性增长。


              材料二:2015年11月1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出席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并发表题为《发挥亚太引领作用,应对世界经济挑战》的主旨演讲中说到,要解决世界经济深层次问题,单纯靠货币刺激政策是不够的,必须下决心在推进经济结构性改革方面作更大努力,使供给体系更适应需求结构的变化。亚太在这方面要走在世界前面,努力创新发展理念、发展模式、发展路径。要提高亚太经济体在全球供应链中的地位,共建共享协调、开放、包容的全球价值链。

              (2)结合材料和所学当代国际社会的相关知识分析,“共建共享协调、开放、包容的全球价值链”的合理性。

            • 6. 我国工业用水量从1980年的508亿m3增长到2010年的1397亿m3,其中60%以上的工业用水集中在火力发电、钢铁、石化、纺织和制造等行业。2010年,我国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为116m3,约为发达国家的3—7倍;工业废水排放量占全国废水总量的40%以上,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约为52%,远低于发达国家
              80%的水平;工业水费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不足1.5%,也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
              (1)我国政府承诺在”十二五“期间将工业部门用水率提高30%。结合材料,运用经济常识,分析政府会采取哪些经济措施来实现这一目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工业用水量快速增长,受水资源短缺制约,供水难以同步增加,工业用水矛盾突出。运用矛盾主次方面相关知识,分析我国为什么在“十二五”规划中强调既要提高工业部门用水效率,又要提高水资源储备能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 2011年8月19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在人民大会堂会见美国副总统拜登。胡锦涛表示,中方坚定致力于推进互利共赢的中美经济合作。当前世界经济复苏的不稳定不确定性上升,全球经济增长面临严峻挑战。我们要发扬同舟共济精神,加强宏观经济政策协调,落实双方达成的保增长促稳定共识,深化双边和二十国 集团等多边框架内的合作,共同提振市场信心,推动世界经济复苏和强劲、可持续、平衡增长。双方强调,要致力于构建更加开放的贸易和投资体系,共同反对贸易和投资保护主义。
              (1)从经济生活角度看,我们应如何应对贸易保护主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经济生活角度看,为什么要推进互利共赢的中美经济合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 材料一:江苏省科技创新发展情况表
              材料二:2010年,江苏省研发投入达840亿元,占生产总值的2.1%,越过了国际公认的科技起飞“黄金拐点”,达到创新型国家投入水平。2011年,江苏省将重点加快产业高端发展,大力推进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实现自主知识产权和自有品牌产品产值占本土企业比重达50%,内资企业占高新技术产业比重达    50%,努力抢占竞争制高点。
              (1)材料一中的图表反映了哪些经济信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谈谈江苏加大科技研发力度的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9. 完成20%的节能减排目标,是我国政府对全世界和全国人民的庄严承诺。节能减排面临十分严峻的形势,2011年3月28日,全国工业节能与综合利用工作会议确定2015年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二氧化碳排放量和用水量分别比“十一五”末降低18%、18%以上和30%以上。某班同学围绕“节能减排”分成甲、乙、丙三个小组展开探究性学习。
              材料一:我国节能减排推进困难,这与我国企业面临的现状有关。甲组同学在实践调查中发现,当前,我国大部分企业都没有长远的市场规划,市场上什么赚钱就生产什么,并且装备和技术水平比较落后,产业规模一般集中在高污染高能耗行业,再加上企业融资困难,行业之间各自独立、分散,这使得我国企业市场竞争能力不强,生命力比较脆弱。
              材料二:乙组同学了解到,为确保完成“十二五”节能减排的目标,国家发改委有关负责人指出,在节能减排方面要实行严格问责制,对未完成任务的地区和行政部门主要领导和负责人追究责任。
              材料三:节能减排要顺利推进,在汽车行业就必须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尽管新能源汽车早在几年前就已经在国内上市,但销量极其有限。丙组同学所做的问卷调查也表明:大多数购车者对于新能源汽车价格高昂、维修复杂、充电不便、一次性行驶里程较短等缺陷心存顾虑,甚至有人对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必要性提出了质疑。同学们感叹道:新能源汽车之路不会是一帆风顺的。
              (1)结合材料一,从《经济生活》的角度,请你为企业的良性发展出谋划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联系材料二,简要回答我国实行问责制的《政治生活》依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运用发展观的有关知识,谈谈应如何看待新能源汽车之路的现状和未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