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28分) 2015 年9月9日至11日,2015夏季达沃斯论坛在中国大连举行。来自全球90个国家和地区的1700余位政要、商业领袖、学者与国际机构代表展开了观点的碰撞、思想的交锋,试图共同描绘出让世界振奋的“增长新蓝图”。

              材料一:李克强总理在达沃斯论坛上表示,中国经济的确受到下行的压力,中国的经济形势可以说是“形有波动,势仍看好”。这是因为今年上半年中国经济增长7%,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位居前列。当前中国经济运行可以说是缓中趋稳,一方面稳中向好,但另一方面稳中也有难,“形有波动,势仍看好”,这8个字形象地概括了当下中国经济基本面的实情。

              (1)结合材料一,分析李克强总理把脉中国经济时所坚持的矛盾分析法。(12分)

              材料二:去年9月,李克强总理在天津夏季达沃斯上首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此次大连夏季达沃斯论坛上,李克强总理再度强调“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并将其视作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动能”。如今,“双创”热潮正在中国大地蓬勃兴起。专家指出,创业创新的特别之处在于政府难以预测规划,唯有依靠市场力量牵引,通过了解市场行业和未来趋势的企业不断“试错”才能完成。

              (2)结合材料二,运用所学《经济生活》知识,分析我国应如何进一步推进创新创业。(12分)

              材料三:李克强在致辞中说,开展国际产能合作是一举多得、三方共赢之道,得到越来越多的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响应。希望企业家们抓住机遇,积极寻找合作机会,创新合作模式,不断取得成效。

              (3)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请为我国在国际产能合作中实现互利共赢,提出两条合理化建议。(4分)

            •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近年来我国对外投资保持较快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为深化我国与各国互利合作、促进国内经济转型升级发挥了重要作用。

              注:2015年以前,我国企业“一带一路”沿线的投资主要集中在采矿业一、交通运输业和制造业,2015年以后对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建设、金融等行业的投资明显上升;从海外投资的区域分布来看,2015年末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的八成以上(83.9%)分布在发展中经济体,在发达经济体的存量占比为14%,另有2.1%存量在转型经济体。

                 材料二 我国经济实力的增强和对外开放战略的深化,对国内经济发展发挥了一定的促进作用。然而,由于我国对外投资的相关法律制定较晚,在具体对外投资的审批手续、管理环节、信息平台搭建中还有不断改进的地方;加之汇率的波动、与主要贸易伙伴之间的贸易摩擦加剧等原因的驱动,使得我国企业在对外投资获利的同时也需提防风险。

              (1)简要概括材料一蕴含的经济信息,并分析我国扩大对外投资的理由。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就如何更好地发挥政府在对外投资中的作用提几点建议。

            • 3.

              G20峰会积极推动全球贸易增长和世界经济发展

              初秋九月,钱江潮起。世界的目光聚焦“G20杭州时间” 历史的时空中镌刻下清晰的“杭州坐标”,时代的大潮里澎湃着强劲的“中国动力”。

              资料一:2016年9月,G20峰会在中国杭州成功举行。G20杭州峰会制定了《二十国集团全球贸易增长战略》,继续支持多边贸易体制,减少贸易保护主义,促进各国之间的贸易往来,促进全球经济共同发展。

              注:G20峰会是一个国际经济合作论坛,G20集团包括美国、日本、德国、法国、英国、意大利、加拿大、俄罗斯,以及中国、阿根廷、澳大利亚、巴西、印度、印度尼西亚、墨西哥、沙特阿拉伯、南非、韩国、土耳其和作为一个实体的欧盟。

              资料二:


              (1)我国政府成功筹办G20峰会,说明我国政府履行的职能是什么?

              (2)图表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请举一例简要说明我国积极发展对外贸易的必要性。

              (3)G20成员国国土面积占全球的60%,国内生产总值占全球的90%,贸易额占全球的80%。如果G20成员国携手共同努力,必将推动全球经济增长。

              运用“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原理,简要说明全球经济的增长与G20成员国携手共同努力之间的关系。

            • 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资源是人类社会必需的宝贵财富,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物质条件。

              材料一 中国是海洋大国,海洋工程装备、海水利用、海洋药物与生物制品、海洋可再生能源等海洋新兴产业蓬勃发展;中国是航运大国,水路货物运输量和港口吞吐量连续多年稳居世界第一,海运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性产业,也是推进“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支撑和平台;中国是造船大国,造船工业综合实力保持世界领先,为提高我国综合工业水平和海上运输、海洋矿产、海洋渔业、海上旅游、航海体育发展提供了重要基础。

               (1)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并结合材料一,说明我国是如何利用海洋助推经济发展的。



              材料二 电力资源是国家重要的战略资源,电力行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基础性行业。2002年“厂网分开”电改后,我国发电侧先于售电侧对社会资本开放,有效地激活发电侧市场力量。但是,售电侧基本还是延续之前一个地方一般只有一家国有电力公司售电模式。这一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市场不对社会资本开放;二是消费者没有选择权、议价权;三是价格关系没理顺,电价管理以政府定价为主,电价调整往往滞后成本变化,难以及时反映成本变化、市场供求状况、资源稀缺程度和环境保护支出。

              201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指出,在发电侧和售电侧放开市场准入,引入竞争机制;在输配电网环节加强政府监管、实行政府定价。推进政府定价项目清单化,加强成本监审和成本信息公开,完善政府定价过程中的公众参与、合法性审查、专家论证等制度,保证工作程序明晰、规范、公开、透明,主动接受社会监督,有效约束政府定价行为,使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政治生活知识,谈谈政府和公民如何形成合力,让电力定价既遵循市场规律又符合消费者利益。

            • 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中国是海洋大国,海洋工程装备、海水利用、海洋药物与生物制品、海洋可再生能源等海洋新兴产业蓬勃发展;中国是航运大国,水路货物运输量和港口吞吐量连续多年稳居世界第一,海运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性产业,也是推进“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支撑和平台;中国是造船大国,造船工业综合实力保持世界领先,为提高我国综合工业水平和海上运输、海洋矿产、海洋渔业、海上旅游、航海体育发展提供了重要基础。

              村料二 2016年7月12日,中菲南海争议仲裁庭罔顾基本事实,肆意践踏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公布了严重损害中国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的所谓“裁决”。7月13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的《中国坚持通过谈判解决中国与菲律宾在南海的有关争议》白皮书强调,中国尊重和践行国际法,在坚定维护中国在南海的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的同时,坚持通过谈判协商解决争议,坚持通过规则机制管控分歧,坚持通过互利合作实现共赢,致力于把南海建设成和平之海、友谊之海和合作之海。白皮书表示,中国坚持与地区国家共同维护南海和平稳定,坚定维护各国依据国际法在南海享有的航行和飞越自由。对此,国际社会广泛支持中国南海问题立场,70多个国家明确表态不承认南海仲裁结果。

              (1)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并结合材料一,说明我国是如何利用海洋助推经济发展的。

              (2)综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中国南海问题立场为什么会得到国际社会广泛支持。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