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2011年12月21日,我国“入世”十周年。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入世”十年,是我国经济实力增强和对外开放战略深化的十年,也是我国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的十年。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对外直接投资,包括对外投资办厂、境外加工装配、境外资源开发、开展跨国并购等。
              近年来,受人民币升值、与主要贸易伙伴之间贸易摩擦加剧等因素的驱动,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发展加快,规模、区域和行业分布均有所扩展,投资主体和方式也日趋多样化。截止2011年底,中国13000多家境内投资者在国(境)外设立直接投资企业1.6万家,分布在全球178个国家(地区),覆盖率为72.8%;从行业分布看,中国对外投资覆盖了国民经济所有行业类别,其中商务服务业、金融业、采矿业、批发零售业、交通运输业和制造业占88.3%,不同国家(地区)的不同行业分布有所不同。对外投资对国内经济的发展发挥了一定的促进作用。然而,因为处于起步阶段,我国还没有一部比较完善的对外投资法,对外投资的审批手续复杂,管理环节较多,企业难以获取准确、完整的境外信息,投资规模偏小,政治风险和外汇风险也不容忽视。
              (1)结合材料,运用经济常识的有关知识说明我国扩大对外直接投资的必要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材料并根据所学的政治常识知识,就如何更好地发挥政府在对外直接投资中的作用提出几点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2006年7月1日,经过10多万筑路大军历时5年的艰苦奋战,青藏铁路格尔木至拉萨段建成,至此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青藏铁路全线胜利建成通车;青藏铁路建成,对于青藏两省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改善各族群众生活,对于增进民族团结和巩固祖国边防,都具有重大意义。2001年6月29日,中央政府决定投资262.1亿元,修建青海格尔木至西藏拉萨的铁路。“高寒缺氧、多年冻土、生态脆弱”是青藏铁路建设中的三大世界性难题,自开工建设以来,广大专家和建设者遵循科学、求实创新,采用多种技术手段,刻苦攻关,创造性地攻克了这些难题。
              (1)国家投资建设青藏铁路体现了财政的哪些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青藏铁路建设者攻克铁路建设中的三大世界难题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中央政府投资建设青藏铁路履行了哪些国家职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国家“十一五”期间能源消耗增速与GDP增速情况(单位%)

              注:我国单位GDP所消耗能源是日本的5.1倍,美国的3.7倍,经济增长65%靠能源、原材料和劳动力的投入。
              材料二《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强调,要科学判断未来市场需求变化和技术发展趋势,加强政策支持和规划引导,强化核心关键技术研究,突破重点领域,积极有序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节能环保、新能源、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产业,加快形成先导性、支柱性产业,切实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和经济效益。发挥国家重大科技专项的引领支撑作用,实施产业创新发展工程,加强财税金融政策支持,推动高技术产业做强做大。2010年10月10日,国务院颁布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企业怎样应对这种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运用政治学知识,说明党和政府在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析材料二蕴含的唯物辩证法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 材料一:第16届亚运会体育图标(下图)。

              广州亚运会体育图标的创意灵感也源自亚运圣火,设计的理念是希望用跳跃的火焰,以其灵动而飘逸的形象,展示出生命的力量。本次亚运体育图标设计最大的特点是延续了火焰的概念,与亚运会会徽“五羊圣火”相映衬。“这次亚运体育图标的形象单体和亚运圣火达到了一脉相承的效果。”赵健介绍说。广州亚运会之后,它们将成为广州重要的文化遗产之一。
              材料二:第16届亚运会文化活动标志(下图)。

              粤剧是岭南特有的传统戏曲剧种,而广州亚运会文化活动标志的原型取自粤剧中的花旦脸谱。花旦脸谱标志传神地演绎了花旦唱念间的飞扬神采和眼神回转的动人瞬间,具有浓厚的岭南韵味和鲜明的艺术特色。标志设计象征着广州亚运会将以开放的姿态欢迎远道而来的四方宾客,表达了广州亚运会不仅成为亚洲多元文化交流的盛会,也将为国内外来宾展示独特精彩的岭南文化活动。
              材料三:广东省十一届人大三次会议举行期间,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汪洋作为广州团成员参加会议指出:办好亚运会关系到广州、广东乃至国家的形象,办不好就很“没面子”。当然这不是说为了照顾脸面去搞形象工程。“亚运会要有面子,更重要的是注意里子。”这个“里子”是什么?就是发展生产,改善生活。汪洋说,广东在迎接亚运会的时候,要千方百计完成好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目标,这样才能使亚运会的形象更加丰满。
              (1)结合材料一,分析材料是如何体现辩证否定观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谈谈如何加强对外文化交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材料三,运用《政治生活》的知识,分析我国办好广州亚运会的重要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下图是我国自1990年以来进出口贸易变化情况(单位:亿美元)。
              注:①据商务部预计2010年我国进出口总额将达到29000亿美元。②1980-2008年,我国外贸依存度从       12.5%提高到59.2%。③1991年以来,加工贸易占我国外贸的比重一直在40%以上。
              材料二随着世界经济逐步复苏,我国对外贸易实现了恢复性增长,截至2010年11月对外贸易额已经超过   2009年全年水平。与此同时,涉华贸易摩擦日益增多,摩擦对象正由发达国家向新兴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蔓延,涉及的产品也从传统的劳动密集的纺织品、化工产品向能源、电子信息技术等新兴产业扩展。我国政府高度关注贸易摩擦的新动向,并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长效机制。
              (1)简述材料一反映的经济信息,并针对这些经济信息所反映出的问题,运用《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提出解决对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的相关知识,说明我国政府为什么高度关注贸易摩擦新动向?面对越来越多的贸易摩擦,我国政府应该如何应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 2010年9月2日,互联网迎来了41岁生日。41年来互联网产业得到了飞速发展。据统计,中国网民数量达到2.5亿,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互联网用户最多的国家。有人称,从信息发布的角度看,中国已进入“全媒体时代”,也就是每一个国民都可能成为信息发布者,每一个公民都可以即时传播自己看到的、遇到的社会信息。
              结合上述材料,说明公民和政府部门应如何面对“全媒体时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