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近年来,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文化体制改革受到网民的热议。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国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大事记
              材料二:2011年11月,央视《每周质量报告》连续两期对“天价药品”的招投标进行了报道:规格为2毫升0.3克克林霉素磷酸酯注射液的出厂价仅为0.6元、中标价超过11元、医院的零售价超过12元,从出厂到医院中间利润超过2000%;规格为2毫升20毫克的盐酸荼福泮注射液,出厂价为每支0.32元、中标价为
              18.49元、医院零售价为21.6元,中间利润竟然高达6500%以上。医院为了获得更高的利润,就会倾向于采购高价药。实际上政府制定药品招投标政策的初衷是为了遏制药价虚高,结果却被某些利益团体钻了空子,遵循“潜规则”,相互勾结,形成了隐秘的利益链条,成为推高药价的幕后黑手。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废除实行几十年的“以药养医”体制。
              (1)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政府应该如何行使权力以实现政策制定初衷与政策执行结果的统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三:2011年10月15日至18日,中国共产党召开了十七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会议强调要注重科学技术的发展,号召全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努力奋斗。
              《决定》指出: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关系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我们要准确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要求、当今时代文化发展新趋势和各族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在科学发展道路上奋力开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局面。
              (2)结合材料三,说明党高度重视科学技术的经济学依据,并运用实践的观点分析“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为何意义重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材料一:2011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为《政府工作报告》起草工作明确了指导思想。《政府工作报告》起草过程中,国务院以召开座谈会、下基层调研等多种方式,广泛征集意见。两会期间,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听取了政府工作报告后并进行分组讨论和审议,提出意见和建议。国务院据此作出19处修改,十一届人大五次会议于3月14日表决通过了《政府工作报告》。
              材料二: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对国民经济增速的预期目标调整为“7.5%”。这是中国政府8年来首次将经济增长预期目标调至8%以下。同时,将在产业结构调整、自主创新、节能减排等方面取得新进展,城乡居民收入实际增长和经济增长保持同步。这一举措引起了社会各界的热议。有市民认为,现在将国民经济预期目标降下来不合适。其理由是,发展是硬道理。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关键是发展经济。
              (1)请结合材料一分析,我国政府是如何做到科学决策、民主决策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根据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原理,分析材料中市民的理由是否充分支持其观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2006年9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讨论拟提请十六届六中全会审议的文件——《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稿,并决定六中全会于10月8日至11日在北京召开。六中全会的一个主要议题是研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问题。
              材料二: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于2006年10月8日至11日在北京举行。全会听取和讨论了胡锦涛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请结合所学政治生活有关知识,谈谈党和政府应从哪些方面构建和谐社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 培育优势产业是提高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内容。
              材料一:优势产业的培育,既与下图中四中因素的基本状况密切相关,又与这些因素能否相互促进有关。这一分析框架用图形表示如同钻石的顶面,因此被形象地称为“钻石模型”。

              材料二:青蒿素是我国自主研发的治疗疟疾的药品,因其速效,高效而得到世界卫生组织的高度评价,但是,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今年来我国青蒿素产业的发展遇到一些难题。
              (1)运用《经济生活》中的相关知识,说明图11中所列生产要素和市场需求为什么对产业发展十分重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依据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和要求,针对我国青蒿素产业的现状,说明如何提高该产业的竞争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培育优势产业,提高产业竞争力,需要政府科学、民主决策,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运用《政治生活》中的相关知识,说明如何提高政府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水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地处内陆的中部某省,是全国资源依赖型经济的典型代表,不论GDP增长还是财政增收,靠的就是煤焦冶电单一化的支柱产业。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付出了巨大的生态代价。根据最新年度投入产出表计算结果显示,该省信息产业创造总产值213.60亿,占到全社会总产值的1.51%,而全国这一比重为6.10%。转型发展已成为该省的命运、前途之所在。
              材料二:经国务院同意,国家发改委2010年12月1日正式批复设立该省为“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主要任务就是要通过深化改革,加快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和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加快科技进步和创新的步伐,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统筹城乡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
              材料三:围绕“转型跨越发展”,该省省政府根据省委第九届第十一次全会精神,在省委的正确领导下,多次向省委汇报工作,采纳省政协的有关提案,听取有关专家和基层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形成了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解放思想为先导的转型跨越发展总体目标。这一目标作为省《政府工作报告》的中心议题,提交省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审议。
              (1)针对材料一反映的问题,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请为该省“转型”发展提出合理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材料三,说明该省政府在“转型”发展中是如何做到科学民主决策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上述材料,从唯物辩证法角度阐释该省实施“转型”跨越发展目标的正确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