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能源生产国和消费国,能源安全在国家安全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

              材料一 聚焦能源安全战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推动能源生产与消费的四大“革命”。一是推动能源消费革命,抑制不合理能源消费;二是推动能源供给革命,建立多元供应体系;三是推动能源技术革命,带动产业升级;四是推动能源体制革命,打通能源发展快车道,还原能源商品属性,形成主要由市场决定能源价格的机制。

              材料二 维护我国能源安全,还需加强全方位国际合作。加快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和中巴经济走廊建设,以能源合作为主线,促进各国共同发展。在主要立足国内的前提下,拓展国际,实现开放条件下国家能源安全,把国家能源安全牢牢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如何推动能源生产与消费的四大“革命”来保障我国能源安全。

              (2)结合材料二,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知识,分析中国维护能源安全,需加强全方位国际合作的原因。

            •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G20杭州峰会上,中国为世界经济发展贡献了“中国方案”,得到参会各国的广泛认可。

               材料一9月14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了G20杭州峰会财经渠道重要成果文件,其中包括《杭州行动计划》(下称《计划》)等31项成果文件。《计划》指出,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全球经济己经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复苏依然脆弱且不尽如人意。为促进全球经济强劲、可持续、平衡和包容性增长,《计划》提出需强化短期经济增长和稳定,并采取一系列措施促进中期实际与潜在增长。这些措施包括提振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出台税收政策促增长、促进贸易和投资开放、深化结构性改革、鼓励创新等。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有关知识,谈谈《杭州行动计划》提出一系列措施对全球经济增长的意义   



              材料二 在杭州峰会上,习近平首次全面阐述平等、开放、合作、共享的全球经济治理观,着眼困扰世界经济的难题,给出了中国答案。中国提出了共筑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张,“共同维护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共同构建合作共赢的全球伙伴关系”、“共同完善全球经济治理”。在中方推动下,G20第一次把发展问题置于全球宏观政策框架的突出位置,第一次就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制定行动计划,第一次集体支持非洲和最不发达国家工业化。

              (2)结合材料二,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的知识,评价中国在杭州蜂会上的贡献。 



              材料三 为了确保G20杭州峰会的安全,公安、消防、交管等部门多次开展隐患排查和专项治理工作。与这些“正规军”协同作战的,还有一支超过76万人的平安巡防志愿者队伍。这些志愿者来自各行各业,他们作为G20的“东道主”“全天候”参与到社区管理和社会治理中来,发挥着“平安巡防员”“信息收集员”“纠纷调解员”的多重作用。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政治生活知识,谈谈志愿者在参与社区管理和社会治理中如何正确发挥作用。 

            • 3.

              2015年9月28日,习近平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出席第70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并发表题为《携手构建合作共赢新伙伴同心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讲话。习近平强调,当今世界,各国相互依存、休戚与共,我们要继承和弘扬《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

              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知识,简要说明我国倡导“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政治生活依据。

            • 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16年9月4-5日,G20第11次峰会在中国杭州举行。围绕本次峰会“构建创新、活力、联动、包容的世界经济”主题,二十国集团就推动世界经济增长达成了多项杭州共识:世

              界经济复苏乏力,维护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至关重要,既要做好短期风险防范,也要注重挖掘中长期潜力,推动世界经济重回强劲轨道,创新增长方式,为世界经济注入新动力,加大结构性改革,完善全球经济金融治理,提升全球能源治理的有效性,重振国际贸易和投资等。

                 材料二 杭州峰会期间,中国、印度、俄罗斯、巴西和南非五国领导人,就加强金砖国家之间的金融、贸易、投资和产能合作等经济方面的深入合作,广泛交换了意见,这对中国和其他金砖国家是互利共赢,对世界经济复苏也是十分重要。开展经济合作的中国,既有产能优势产业,

                 中国重视发展中印关系,中印经济合作取得了积极成果。中国“一带一路”战略对印度来说也是一次增强自身经济实力的机会,可为印度带来投资、贸易、就业和产业调整的机会。

              (1)结合材料一,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的知识,分析说明G20杭州峰会达成的杭州共识的依据及其对中国和世界经济复苏的意义。

              (2)结合材料二,运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知识,分析说明加强金砖国家之间经济方面的深入合作对中国和世界经济复苏的重要性。

            • 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面对日本“军国主义”重新抬头及美国所谓“重返亚洲”所造成的东亚乱局,我国坚定维护我国国家利益。对外:我国一方面坚定地重申走和平发展道路,积极开展睦邻外交,在河内发表《新时期深化中越全面战略合作的联合声明》。另一方面,派出渔政船、海监船常态化巡航钓鱼岛;宣布划设东海防空识别区。含钓鱼岛空域,宣布对识别区实行有效的管控。对内:不为外部势力所动摇,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朝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迈着坚定的步伐。

              (1)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的有关知识,分析我国应如何更好地维护自身的国家利益?

              材料二 东南亚地区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但我国与该地区个别国家在南海诸岛主权上存在着争端。据此,有同学认为:”我国坚决捍卫南海诸岛主权将会导致‘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受阻。”

              (2)请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的有关知识,评析该同学的观点。

            • 6.

              中国互联网安全大会在北京召开。中国提出以下主张:主权国家是维护网络空间秩序的主体,尊重网络空间国家主权,是维护网络空间安全的重要前提。维护网络安全,既符合中国的利益,也符合世界各国的共同利益,中国坚持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扩大与各国的合作,为维护网络空间安全作出积极贡献。

                 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的有关知识,说明以上主张的“政治生活”依据。

            • 7.

              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简称亚投行,AIIB)是首次由中国发起成立的政府间的亚洲区域多边开发机构。2016年1月16日上午,亚投行开业仪式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举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开业仪式并致辞,强调通过各成员国携手努力,亚投行一定能成为专业、高效、廉洁的21世纪新型多边开发银行,成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平台,它的成立对未来国际经济新秩序的重建将产生重大影响,为促进亚洲和世界发展繁荣作出新贡献,为改善全球经济治理增添新力量。

              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的相关知识,谈谈由中国发起成立的亚投行为什么能成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平台。

            • 8. 2015年一系列的外交活动生动有力地诠释了中国特色的大国外交理念。亚投行的成立、丝路基金的远行,建设性开启了国际金融治理体系变革的大幕,融入现存国际秩序的同时,增强了中国的制度性话语权:全面参与并引导多边外交进程,倡导新型国际关系,让合作共赢成为国际政治的主旋律:外交贯穿了“一带一路”的战略以及促进国内经济建设的中心主题,同时追求安全与发展两大目标:相继推出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建立共商共建共享的垒球治理理念得到国际社会越来道多的认同。
              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的知识,说明中国特色的大国外交体现了哪些政治生活道理。
            • 9.

              2016年4月19日,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在北京召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化解网络风险,要加快网络立法进程,完善依法监管措施,强化执法监管,打击各种网络犯罪,加大对公民网络权益的司法保护,推进网络空间法治化。

              (1)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生活相关知识,谈谈国家如何做才能实现网络空间法治化?



                 材料二网络为网民创造了交流思想、表达意愿的空间,但广大网民在享有互联网自由的同时还应当自觉维护互联网秩序,要坚守好法律法规底线、国家利益底线、公民合法权益底线、社会公共秩序底线等。

              (2)结合材料二,运用“公民的政治生活”相关知识,分析说明网民坚守上述底线的政治依据。



                 材料三当今世界,互联网发展对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提出了新的挑战。

              对此,中国主张:既要维护中国网络空间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又要尊重各国自主选择网络发展道理和平等参与国际网络空间治理的权利。国际社会要积极推动网络安全交流与合作,共同构建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   

              (3)结合材料三,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的有关知识,分析说明我国上述主张的合理性。

            • 10.

              台湾问题,事关我国的核心利益,是中美关系中最重要最敏感的核心问题。“一个中国”原则是中美关系发展中最重要的原则。2017年1月14日,有媒体向外交部提问,美国当选总统近日接受记者采访时提及中美关系,表示包括一个中国在内的所有事项都在谈判之列。中方对此有何评论?中国外交部新闻发言人陆慷表示,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一个中国”原则是中美关系的政治基础,是不可谈判的。

              阅读上述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1)请结合我国外交部新闻发言人的回答,论证我国政府维护核心利益的合理性。



              (2)作为中学生,我们应该怎样维护我国的核心利益?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