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从2016年开始,由中央电视台播出的《中国诗词大会》节目,掀起又一波传统文化浪潮。该节目用古典情怀塑造现代综艺,以创新的形式和丰富的内涵获得了满堂彩。有评论认为,中华民族创作了世界级的华彩诗章,而这些诗章又锻造着我们的民族性格。人们咿呀学诗的共同经历和共同记忆,成为了深埋于每个中国人心中的文化基因。《中国诗词大会》的走红,最重要的是唤起了人们深藏心中的“诗心”。而那些在节目中表现出色而“走红”的人更让我们感到了人文教育厚积薄发的特征,折射出人文教育要重视“诗教”。

              近年来,戏曲、武术、书法、经典诵读等一系列文化进校园活动,极大的促进了优秀传统文化在广大青少年中生根发芽。但目前还存在一定问题,如重形式轻内容和简单复古的问题,甚至有功利化的倾向。因此,只有正确对待和传承传统文化,才能让优秀传统文化真正入脑入心。

              2017年1月底,中共中央办公厅等部门发出通知,要求实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贯穿于国民教育始终。《中国诗词大会》从这项浩大工程的一次有益尝试,为我们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探索了路子、积累了经验。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知识,分析《中国诗词大会》能唤起“诗心”的原因,并说明重视“诗教”的重要性。

              (2)结合材料,运用意识作用的知识,说明我们应如何解决传统文化进校园中存在的问题。

              (3)请从辩证法角度,为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提出两条方法论建议。

            •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

                 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散发出的震撼人心的文化魅力、所折射出的智慧精华、所传承的项天立地的思想力量,孕育了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品格,培育了中国人民的崇高价值追求,不仅赓续着中国人的文化基因,而且是立足现实、面向未来的文化瑰宝,是我们坚定文化自信的坚实基础。

                 “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儒家思想作为中华传统文化思想的核心,在2000多年的形成和发展进程中,与中国历史上存在的其他学说既相互竞争又相互借鉴。虽然儒家思想长期居于主导地位,但始终和其他学说处于和而不同的局面之中,在顺应中国社会发展和时代前进的要求中不断发展更新,具有长久的生命力。

              (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坚定文化自信的基础。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对此观点加以说明。

              (2)结合材料,运用对立统一的观点,分析儒家思想与其他学说之间的关系。

              (3)增强文化自信需要正确对待外来文化。请就如何正确对待外来文化提出两条具体建议。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