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西方物质文化、科学主义发展到了其文化体系顶点的今天,人们越来越多地失去了自己赖以生存的绿水青山和精神家园。面对这种困境,国人开始把目光转向儒家传统文化,重新审视儒家传统文化的价值。儒家传统文化所推崇的仁者爱人、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等思想,不仅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对解决人类的“现代病”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但对于儒家传统文化,也有人认为,它是在长期的封建制度、皇权统治下发展起来的,它所倡导的“三纲五常”和“忠”“孝”等思想,几千年来一直为中国封建专制统治提供理论阐释、支撑和服务,现已落后于时代,如果不顾时代的变迁来倡导儒家文化,会导致封建专制主义沉渣泛起,拖延中国现代化进程。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回答,怎样才能更好地发挥儒家传统文化在我国现代社会治理中的作用?



              (2)结合材料,运用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相关知识,谈谈我们应如何正确认识儒家传统文化的社会价值。



              (3)某校为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准备举办“传统儒学与现代社会”主题讲座,请你为会场布置写两条标语。(要求:主题鲜明,观点正确,语言流畅。)

            •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6年10月21日至23日,9个剧种14位戏曲名家齐聚2016上海国际艺术节,3天演出20折中国经典戏曲,用600分钟展示了600年的戏曲之美。

              中国戏曲,数百年历史,数百个剧种。每个剧种都蕴含着一个地域的历史与文化,每个导剧种也都有每个时代的代表人物。3天的演出让观众在600分钟内,体味600年历史积淀的中国戏曲,感受不同剧种的艺术风貌,发展中国戏曲核心之美。

              虽然汇聚了众多剧种和名家,但“600分钟600年”并不是一般概念上的拼盘式演出,而是经过了精心策划:三场演出划分为不同的主题,其间以说书人的方式把不同的剧目串联起来,讲述600年戏曲长河中的人、事、情;在整个演出过程中,“角儿”始终是戏曲的核心看点,他们身上凝聚着中国戏曲的本质核心魅力——“无中生有、化繁为简、以歌舞演故事”。汇聚全国戏曲的“角儿”们,展现了最传统的戏曲折子,既为观众呈现了一次“最戏曲”的盛会,也回溯了中国传统戏曲核心之美。但是继承传统时,如何进行创新,保持传统戏曲的活力,也是“角儿”们一直困惑和探讨的问题。

              (1)请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600分钟600年”取得巨大成功的原因。


              (2)请运用对立统一的观点,探究如何解决材料中“角儿”们的困惑。


              (3)某地举办传统戏曲进校园的活动,请从两个方面说明举办此话动的理由。

            • 3.

              深化文明村镇创建活动,建设美丽乡村,是党中央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举措。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H县为打造“美丽乡村”,走出了一条具有浓郁时代气息和鲜明地方特色的乡村文化建设之路:一是把“建文化”和“挖文化”相结合,既落实同步规划,大力建设公共文化设施,又注重挖掘乡土文化,让传统文化生辉;二是把接受“送文化”和主动“种文化”相结合,在推动“文化大篷车”送文化下乡的同时,利用好乡土文化人才培养工程、乡土戏曲扶持计划等载体,鼓励村民创作,发掘和培育具有浓厚生活气息的乡土文化;三是变台下“观众”为参演“主角”,成立业余文化宣传队,表演旱船秧歌、小品、快板、舞蹈等40多个种类的节目,让农民有了自己的“明星”。由村民自定“五好婆婆”、“五好媳妇”评选标准,激发农民参与评选活动的热情。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分析H县的作法对建设乡村文化的启示。 


              (2)结合材料,分析H县建设乡村文化的作法是如何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 


              (3)请设计至少两条号召人们参与乡村文化建设活动的宣传语。宣传语要语言简练,具有一定的导向和激励作用。 

            • 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倡导全民阅读,是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近年来,随着我国全民阅读活动深入广泛开展,倡导全民阅读的整体效果十分明显,但离真正意义上的文化强国尚有一定差距。2016年是“倡导全民阅读”连续第三年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全民阅读促进条例》已经连续4年列入国务院立法工作计划。今年两会期间,一些代表委员及网民热议全民阅读,呼吁应尽快为全民阅读立法。

                目前,全民阅读工作中的主要问题是:未成年人阅读意识淡薄;国民阅读公共资源和设施不足、不均衡;市场上的书籍报刊良莠不齐;全民阅读工作缺乏统一规划和活动组织保障。

                《全民阅读促进条例》草案仍然只处于初级阶段,下一阶段,起草工作办公室还将赴全民阅读工作具有典型代表意义的省市,以及西部地区,就全民阅读立法工作进行调研,进一步了解群众阅读需求,广泛听取群众意见,撰写调研报告。

              (1)联系材料,运用“寻觅社会的真谛”的知识,分析尽快为全民阅读立法的意义?

              (2)针对材料全民阅读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阐述国家推动全民阅读工作的文化措施。

              (3)结合材料,请你概括两条全民阅读立法工作调研的方法论依据。

            • 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自古以来,教师被称为先生,先生是一个称谓,一种修为,一份崇敬,一种精神。一百多年来,国民意志之接力及薪火相传,有赖先生。大型纪录片《先生》聚焦民国国家讲坛上的十位先生——胡适、蔡元培、陶行知等,揭示百年中国教育的宏观走向和个性榜样。这十位先生已远去,可他们将苦难化作光明,用背影证明民族的精神,为今日中国教育立下可鉴明镜。

              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教育是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的工作,教师是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职业。广大教师要做学生锤炼品格的引路人,做学生学习知识的引路人,做学生创新思维的引路人,做学生奉献祖国的引路人。

              教师一个肩膀挑着学生的未来,一个肩膀挑着民族的未来。从普及新知到教育救国,教师总是挺立在时代最需要的地方。《先生》中的先生们学贯中西,为世师表;为国家民族传承与担当,示范着国师风骨与学人风度;我们的周围,亦有奋不顾身保护学生的张丽莉、辞去村支书甘当“孩子王”的韦造祥等无数好教师楷模。他们身上,闪耀着“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师德典范,闪耀着“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赤子之心,闪耀着“科教兴国,振兴中华”的强国之光。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1)结合材料,运用价值观的知识,分析教师在学生成长中的作用。

              (2)结合材料,运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知识,阐释“教师肩挑着民族未来”的合理性。

              (3)某班级召开“贵师重傅”主题班会,请就如何尊重老师列出发言要点。(两条,每条10~30个字)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