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紫荆花开

              卢晓艺

              ①四月的龙城,20多万株紫荆繁花竞放,街头巷尾,处处皆景。

              ② “紫荆”也是几种植物的通俗叫法,在我市泛指各类羊蹄甲属植物,常见的有“宫粉羊蹄甲”“红花羊蹄甲”等,叶片形似羊蹄踩出的印迹。
                ③首先来说说“宫粉羊蹄甲”。其花瓣呈粉红色或淡紫色,花期为每年春季,叶的前端往内裂开至叶片长度的三分之一处。这种“紫荆”花期较短、开花时间接近,可以达到“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紫荆开”的效果。开花前叶片几乎落尽,而后会呈现满树繁花的壮观景象。
                ④另外一种是“红花羊蹄甲”。其花瓣为鲜艳的紫红色,花期全年,冬季最盛,开花时不落叶。叶的前端往内裂开至不足叶片长度的三分之一处,在南方通常不结果实。
                ⑤据园林专家考证,上个世纪30年代末,市农科所的专家们开始引入紫荆进行栽培。上世纪60年代,市园林局开始将宫粉羊蹄甲批量种植在弯塘路、三中路等路段以及龙潭公园、雀儿山公园、柳侯公园等景区。上世纪90 年代,我市绿化进程加快,市里提出要进一步将城市景观“花化、彩化、香化”,于是,大叶紫薇、木棉等开花植物得到推广种植。经过几次寒潮,不耐寒的开花植物逐渐减少,开花植物宫粉羊蹄甲开始受到更多的关注。
                ⑥2011年2月,市园林科学研究所的技术人员开始对宫粉羊蹄甲的开花时间登记造册,记录下近年来宫粉羊蹄甲的始花期、盛花期、末花期具体时间。紫荆花开始迈上花园城市的“主角”之路。
                     ⑦每年6月,园林人便来到街道、公园等处,找到那些标记好的“优树”(树干直、枝杈高、花朵长势旺),捡拾树下掉落的种子。工人们经过二度筛选后,便将其播种到苗圃地里。在宫粉羊蹄甲成长过程中,技术人员要按时记录其日、周、月的生长量,并为其进行常态化体检、诊断治病;人工为其拔草、施肥。次年3月,技术人员开始观测、记录花蕾数量。
                  ⑧宫粉羊蹄甲属于喜阳植物,气温对其生长影响最大,20℃至25℃最适宜其生长。据专家介绍,一般而言,培育一株宫粉羊蹄甲成为行道树,需要5年的时间。宫粉羊蹄甲一年平均可长1米,5年便可成长为行道树了,算是速生树种。

              ⑨如今“满城尽开紫荆花”,游人徜徉其中,流连忘返。

              (1) 下列关于“紫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2)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3) 下列对文章写法的分析有错误的一项是( )
              A.“紫荆”是几种植物的通俗叫法,常见的有 “宫粉羊蹄甲”“红花羊蹄甲”等。
              B.开花前叶片几乎落尽、叶片形状像羊蹄印是“紫荆”的共同特点。
              C.“紫荆”的品种不同,花瓣呈现的颜色也有差别,或浅淡或鲜艳,花期也长短不一。
              D.“紫荆”在柳州的栽种始于上世纪30年代末,如今它已是花园城市的“主角”。
            • 2.

              洞悉宇宙,天眼已开

              ①2016年9月25日,是举世瞩目的“天眼”——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竣工的日子。这只在贵州的群山之中凝视着宇宙的“天眼”,即将开始追寻宇宙最深邃的过去,搜索地外文明的踪迹。

              ②FAST“藏在”贵州省平塘县克度镇大窝凼群山环绕的天然喀斯特洼坑里。这个巨大的洼坑本身,就是FAST的三大创新之一。选择把“天眼”安放在这里,不仅节省了巨额的工程开支,环抱的群山还为“天眼”的观测创造了宁静的工作环境。

              ③“天眼”的工作原理,其实跟咱们平时常见的锅式天线差不多,通过抛物面把采集到的信号反射到接收信号的馈源舱里,再由相应的信号处理系统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处理。只不过,“天眼”有世界级的超大口径,采集的是来自宇宙的海量信息,而它的大脑,是曙光超级计算机。

              ④这只大眼睛是由4450块反射面板拼在一起组成的。与普通的锅式天线相比,它的反射面是个球面。说得再通俗一些,从侧面看,“天眼”要比普通的锅式天线更深一些。这个巨大的反射面摊开来足有30个足球场那么大。真真是一口名副其实的“大锅”。

              ⑤FAST的第二大创新,是为了让这口大锅能更好更精确地采集来自天空中某个区域的信号。首先,这口“大锅”被“端起来”架在一个周长1600米的环形圈梁上。离开地面的“锅底”上的每一块反射面板都被一根根钢索牵拉着,形成一张巨大的索网。在上万根钢索的牵拉下,这几千块反射板能够在“锅底”形成一个300米直径的瞬时抛物面,汇聚来自某一个方向的电磁波,就好像“天眼”里转动的“瞳孔”,可以随时“望”向令它着迷的远方。相比之下,美国的阿雷西博望远镜虽然也不小,但是它的眼睛就永远只能盯着一个方向。

              ⑥只有“瞳孔”可以转动还不够。光线射入眼睛,需要投射在视网膜上才能被最终处理成眼前的风景。“天眼”的“视网膜”,就是由6根钢索吊在“锅里”的馈源舱。

              ⑦巨型“天眼”的“小小”馈源舱重达30吨。所谓“馈源”,就是汇聚所有从宇宙中接收到的信号的设备,馈源舱就是用来安放这些设备的地方。要想最大限度的接收大锅采集反射回来的信号,馈源舱就必须像传统的锅式天线一样处在焦点的位置上。这下问题就来了,还记得刚才说过的吧?“天眼”的“瞳孔”是会转动的!4450片反射板可以在钢索的牵拉下根据观测的需要可以随时改变瞬时抛物面的朝向。相应的,“天眼”的“视网膜”也就必须得能跟着瞳孔一起动才行。否则就是睁眼瞎喽。

              ⑧想让这个30吨重的大家伙动起来可不是件容易的事。看到照片里围在“锅边”的6座巨大的高塔了吗?他们是“馈源支撑塔”,高的有168米,最矮的也有128米。每座塔都有一根钢索拉住馈源舱的一个角,把它悬吊在“锅里”。收放这6根钢索,就能拉着馈源舱在“锅里”移动,满足收集信号的需要。

              ⑨“收放自如”的馈源舱是FAST的又一大创新。不论反射面如何变化,通过馈源支撑塔悬挂的轻型索拖动机构的牵拉和并联机器人的二次精调,馈源舱能够随着反射面的变化需求,在规定的时间,准确无误的到达规定的位置。有多精确?30吨重的馈源舱,在一百多米的高空,直径两百多米的球面上,实现误差小于10毫米的定位!

                  (10)随着“天眼”睁开,投入使用的FAST将首先进入调试﹣试运行观测阶段的工作。科学家们期望在未来的3﹣5年内能够通过试运行,让整套系统达到期望的观测精度与能力,获取高质量的观测数据,进而为人类获取关于宇宙的起源和演化、脉冲星、精准时钟、深空导航,甚至是地外文明探索等更多关于宇宙的新知。

              (11)与科学家们同样兴奋的,还有平塘县距离FAST几公里之遥的克度镇。在为“天眼”选址的时候,这座始建于元朝的小镇上甚至还有人家连电都没有。这也正是“天眼”落户这里的原因之一﹣﹣射电望远镜的观测虽然不受天气的影响,但却对无线电干扰非常敏感。电视、电台、手机,所有无线电数据的传输都会对“天眼”的观测造成干扰。没有工业,人口稀少,甚至附近小镇连电都没通的大窝凼简直就是个完美的选择,在“天眼”周边设立5公里的电磁波宁静区简单可行。

                  (12)然而,今天的克度镇早没了当年的模样。小镇如今是通往平塘县“天眼”旅游区的必经之路。不大的小镇到处可以看到“探索星空奥秘”,“打造天文小镇”的标语。沿路几乎每隔几百米就有一家“天文宾馆”,崭新的五星级酒店还为每间客房配备了天文望远镜。大家期待的,不仅仅是一睹“天眼”的风采,更想通过这只“眼睛”,去亲眼看看那些遥远的幻想与传说。虽然,这些与当初选址的初衷多少都有些背道而驰。

                  (13)对于FAST团队来说,建设落成其实才只是一个开始,如何用好这只巨大的“天眼”,看到渴望的风景,才是更加令人期待的未来。

              (1) 对“FAST”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2) 下面对选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下列表述与原文内容不一致的一项是( )

              A.Fast的三大创新之一,是节省了巨额的工程开支和创造了宁静的工作环境。

              B.让“天眼”里转动的“瞳孔”,可以随时“望”向令它着迷的远方,是为了能更好更精确地采集来自天空中某个区域的信号。

              C.能“收放自如”的馈源仓,不论反射面如何变化,都能在规定的时间,准确无误的到达规定的位置。

              D.由6根钢索吊在“锅里”的馈源仓是“天眼”的“视网膜”。
            • 3.

              植物爱听和谐音乐

              ①一群喜欢户外运动的青年男女在西双版纳勐腊县的一处原始森林,发现了一种会跳舞的树。当时,他们长途跋涉,人困马乏,有人提议就地歇息。一个活泼好动的年轻人拿出随身携带的收音机,播放了一曲轻松舒缓的乐曲。这时,奇怪的一幕出现了:只见旁边的两棵小树随着乐曲晃起身子来,滑稽可爱,随行的人全被它逗乐了。大家忘记了疲劳,跑过来欣赏小树跳舞。有人提议:“换一首曲子,换一首曲子。”又有人喊:“换快节奏的。”于是,收音机的主人调了频道,换了一曲激烈的摇滚乐。奇怪的是,刚才还在摇头摆尾的小树突然停止不动了,像是被突然吓着了似的,静静地呆立着。这是怎么回事呢?是不是它只会跳优美的舞蹈,不会跳强劲的舞蹈呢?于是,年轻人又调回刚才的频道,小树听了这优美的曲调,又开始摇头摆尾。所有人都惊呆了,他们得出一致结论:小树喜欢轻柔、温和的曲子,不喜欢节奏强烈的乐曲。

              ②事实真是这样,小树的确是只爱听舒缓的音乐,激烈亢奋的曲调会让它进入睡眠状态。法国农科院一位专家为了验证植物的音乐细胞究竟有多浓,异想天开地把崭新的耳机套在一棵蕃茄上,每天定时播放3个小时的音乐。数周后,奇迹出现了,这棵蕃茄长势强劲,比周围任何蕃茄结的果实都多,而且个头儿大,每个果实平均重达两斤以上。

              ③还有一位科学家,每天下班后都喜欢在自家花园里拉上一段优美的小提琴曲。打理花园的妻子惊喜地发现,濒临死亡的雏菊又重新绽放了生机。不仅如此,(a)音乐就像兴奋剂,那些平常蔫头耷脑的花儿们听了音乐,一朵朵开得热烈而灿烂。后来,她的科学家丈夫翻阅资料,才明白这是小提琴的功劳。那些花儿,正是因为听了优美的音乐,才焕发了生机。它们的叶子绿得茁壮而卖力,花开得鲜艳而硕大,这让科学家欣喜万分。凭着职业的敏感,这位科学家开始思索,既然花儿这么热爱音乐,庄稼会不会也是如此呢?他开始有意识地在稻田里播放音乐。他每天上午准时来到稻田,给水稻们播放半个小时的轻柔乐曲。(b)一个月后,这片田里的水稻比普通生长的水稻要高出30多厘米,也就是说,是音乐代替了化肥使它们长得又高又壮。

              ④草本植物既没有听觉器官,又不具备听力系统,为什么它们接触了音乐,会产生如此大的变化呢?

              ⑤音乐,说白了是一种持续声波。在优美、轻快声波的反复刺激下,植物体内的物质分子会发生共振,那些处于休眠状态的分子,随着音乐节奏被悄悄激活,开始运动。正是这一过程促进了新陈代谢,加快了细胞分裂,大大地促进了它们的生长发育。如果适当地对植物播放音乐,它们就会不断地进行代谢和分裂,从而达到快速生长的目的。不过,一定要选择那些和谐美好、悠扬柔和的音乐来播放。反之,植物听了节奏强烈的打击乐和摇滚风,不但不会长势旺盛,还容易暴病而亡。这可绝不是闹着玩的。别看它们不会说、不会表达,但它们绝对懂得:什么是好的,什么是不好的。

              (《中学生百科》)

              (1) 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2) 下列说法有误一项是( )。
              (3) 下列对说明方法及其作用的分析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树爱听舒缓音乐,因为悠扬柔和的音乐会让它进入睡眠状态。
              B.如果对植物播放音乐,植物细胞就会不断地进行代谢和分裂,从而使植物快速生长。
              C.草本植物没有发达的听觉器官,听力系统也不完备。
              D.节奏强烈的乐曲不利于植物生长,甚至会使植物死亡。
            • 4.

              在我们每个人的生命中,都有一些抹不去的记忆,小时候受到的委屈,得到自己最想要的礼物、被老师当众表扬等等,无论时隔多久,都依然历历在目,仿佛事情就是发生在昨天。然而一个月前考试的内容、一个星期前查阅的资料、甚至一天前早饭的食谱,虽然才刚刚过去不久,但是却早已被我们遗忘,这其中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

              科学家告诉我们,当一件事情发生时,你产生的情绪越激烈,你对于当时场景的记忆也就越深刻、越生动。这意味着,并非是时间和重复次数,而是情感左右了你的记忆强度。

              在我们的大脑中,负责与情绪有关的部位叫做杏仁核,它位于海马体的末端。杏仁核不仅对产生情绪、调节与控制情绪有重要作用,同时也是负责情绪记忆的重要脑部组织。所谓“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就是杏仁核记忆了对蛇的恐惧心理,从而使人再一次见到蛇时唤醒自己心底的恐惧。

              而科学家们发现,在事情发生时的情景越生动,杏仁核的活动也就越激烈。杏仁核激烈的活动会转而影响视觉皮层,增强人们的记忆与所看到的画面间的联系;与此同时,这种活动还会影响大脑中的岛叶组织,岛叶是大脑皮质的一部分,主管人们对事物的渴望情绪。

              因此,一件事在多年后还保持着生动的记忆,那么当初这件事发生时的画面也一定是“栩栩如生”的,其中的每一个细节都很容易被记起;反之,一件毫不生动、无法调动感情的事件,譬如课后复习,我们则很难记忆其中的细节,因为当时的情景未能激发大脑情感区域的活动,因此我们也就不能通过感觉来记忆当时的场景了。

              这个研究告诉我们,如果想要快速而有效地记忆某些事情或者一些知识,我们需要做的并不是一再枯燥无味地重复,而是将我们的情感融入其中。比如在记忆英语单词时,如果单独记忆“dog、cup、table”几个词或许需要几分钟的时间,而且几天之后,大部分人都会将其忘得一干二净,但是如果我们的记忆是“The dog broke a cup on the table into pieces.”这句话会自然地在我们脑海中产生一个生动的影像片段,那么即使过了一个星期甚至更久,我们也还会记住这几个单词。

              想要记忆好,快去酝酿你的情绪吧!

              (选自《大科技》)

              (1) 下面有关“杏仁核”的论述,正确的一项是( )
              (2) 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3) 下面对文章内容理解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4) 根据全文内容,下面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它位于海马体的末端,是重要的脑部组织,其负责产生情绪、调节和控制情绪以及情绪记忆。
              B.杏仁核会记忆人们对蛇的恐惧并使人在又见到蛇时唤醒这种恐惧,从而产生“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的说法。
              C.只有一件事发生时的场景生动,多年后依旧保持生动的记忆,杏仁核的活动才会更加激烈。
              D.杏仁核对记忆而言也非常重要,它主管人们对事物的渴望情绪,是大脑皮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 5.

              柳州文庙

                 ①柳州是个有两千多年历史的文化古城,唐以后,唐玄宗追封孔子为文宣王,举国祭孔,孔庙又称文庙,庙学合一,既祭祀孔子,又施教育人。柳州文庙始建于唐贞观初年。1928年,柳州文庙在一场火烧半边城的大难中荡然无存。从此,重修文庙就一直是柳州百姓的心愿。2009年,柳州市政府于柳江南岸灯台山西麓重修柳州文庙,并将其列为柳州文化建设十大工程之一。重建的柳州文庙,涅槃重生,依山临水,背靠东南方的登台山,由大成门、大成殿、崇圣祠、明伦堂等主体建筑组成,建筑以宋代风格为主,结合岭南地方样式。它以灯台为靠、驾鹤为案,金碧辉煌地耸立在柳州汉城故址上。若登高远晀,柳州的文气顿会金灿跃然,成为引人欲意信步于其中的胜境,是“百里柳江”景观带上重要的文化标志性建筑,国内2000多座文庙中的经典之作。为国家4A级风景区。历史编辑

                ②唐贞观年间,柳州始建文庙,公元815年(元和十年)六月,柳宗元任柳州刺史,八月,即着重修文庙,十月完工。柳宗元重修文宣王庙(原址无考),大力推崇孔子和儒学学说、思想,并阐述了孔子思想的传播与中央政权推行政令的密切关系,使得柳州在行政管理方面更加顺畅,“人去其陋”,社会经济、文化飞速进步。1289年(元代至元二十六年)地方官重立柳州文宣王庙碑于柳城(当时柳州治所)。庙碑下半部刻柳宗元像,此碑存于柳侯祠内。1373年(明代洪武六年)柳州文庙迁建于城内西北部(今市二中一带),地面建筑无存。

                 ③2009年,柳州市委常委会审议通过《柳州市实施“文化建设十大工程”总体工作方案》。其中柳州文庙重建成为市民关注的亮点之一。经过相关专家、学者的多方考证,最终将新修文庙的选址定在登台山(据市地名办考证灯台山应为登台山)西侧与驾鹤山之间,也就是原柳州市第二塑料总厂厂址附近,工程于2009年10月9日动工,2010年9月28日孔子诞辰日竣工。

                 ④现代文庙的重修与重建,已经超越了旧昔“祭孔、办学”的“庙学合一”建制,发展成为守望一个地方历史文脉的重要象征,成为当代社会中传统文化的宣传阵地以及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活动场所。

                 ⑤文庙的主要景观有:大成殿、杏坛、崇圣堂、厚德明伦堂、文昌塔、登台亭

                 ⑥大成殿阔七间,进深五间,殿高31.8米、阔49.7米、进深47.5米。盝顶重檐,铜瓦飞甍,斗拱交错、雕梁画栋。四周有回廊,环廊宽4米,40根金柱,柱高6米,直径0.8米,紫铜斗拱,雕饰云龙纹;殿脊装饰龙吻,盖黄铜瓦;殿内顶饰小篆《论语》名句;回廊为雕花汉白玉栏杆,四周有台阶可上高台进入大殿;殿前有拜台,复道四通,是进香祀孔之所,陛下为双龙戏珠纹。整个大成殿气势雄伟,结构整齐,具有显著的东方建筑特色。

                 ⑦杏坛,高9.43米,长8.76米×宽8.76米,平面正方形,四面通达,钢混金柱,重檐青瓦,头檐圆形,二层檐方形,四面悬山,屋盖十字结脊,檐下悬挂“杏坛”蓝底金字匾额。坛基五级,四面上下,汉白玉石雕云头栏杆,杏坛雕梁画栋,精美华丽,从四面观看形状一致,具有独特的建筑艺术特点。杏坛相传是孔子讲学的地方。

                 ⑧崇圣堂高28米,长41米,宽33.8米,三层重檐攒尖顶,青灰琉璃瓦,围以汉白玉石栏杆,柱头雕饰云纹,封板浮雕双龙戏珠纹。殿内藻井、门窗采用珍贵的楠木装饰,饰仿古彩绘。崇圣堂设计格调高雅,具有南方建筑特色。

                 ⑨厚德明伦堂位于大成殿后,上方下圆,重檐赞顶尖,灰色琉璃瓦,高22.5米,宽21.6×21.6米。外廊围以汉白玉石栏杆,柱头雕饰饕餮纹、云龙纹,封板浮雕双龙戏珠纹。殿内藻井、门窗采用珍贵楠木装饰,饰仿古彩绘,建筑形式别具一格。

                 ⑩文昌塔塔体通高29米(包括塔尖),塔基为正方形,边长约9米。此塔以文昌为名,意在触塔为笔,蘸江为墨,以登台、驾鹤为书案,以天地为画卷,意味着柳州的后起之秀都将扛得起如椽巨笔,肩负历史使命,成为国家栋梁。

              登台亭因登台山而得名。其中又寓步步登高,渐臻佳境之意。此亭为中国传统园林建筑形式,依山傍水,横空而出。登陟凭栏,临风试望,碧流青山,虹桥文庙,壶城美景,尽收眼底。

              柳州文庙,依山傍水,金碧辉煌,真所谓山水毓灵秀,文庙藏文渊。如今柳州人民常常在文庙里举行盛大的文化活动。最为隆重的就是“祭孔大典”和“新年系列文化活动”。祭孔大典祭拜先师,旨在“秉孔孟圣德,承先贤大道”,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年特色文化活动中有舞龙舞狮表演,并有书法家现场书写春联,还有迎新年龙城孔子后裔祭祖活动、登高祈福活动、元宵节大型灯谜会及其他相关文化活动。丰富的文化活动传播了儒家文化,弘扬了中华优秀传统。

              ​柳江河水绵绵不断,中华文化悠悠不绝。文庙留守着一脉文化,延绵着中华一段历史。柳州文庙聚龙城古韵,在飞速发展进步的今天仍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