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50.82米,两端宽9.6米,中部略窄,宽9米。桥的设计完全合乎科学原理,施工技术更是巧妙绝伦。唐朝的张嘉贞说它“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这座桥的特点是:(一)全桥只有一个大拱,长达37.4米,在当时可算是世界上最长的石拱。桥洞不是普通半圆形,而是像一张弓,因而大拱上面的道路没有陡坡,便于车马上下。(二)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这个创造性的设计,不但节约了石料,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而且在河水暴涨的时候,还可以增加桥洞的过水量,减轻洪水对桥身的冲击。同时,拱上加拱,桥身也更美观。(三)大拱由28道拱圈拼成,就像这么多同样形状的弓合拢在一起,做成一个弧形的桥洞。每道拱圈都能独立支撑上面的重量,一道坏了,其他各道不致受到影响。(四)全桥结构匀称,和四周景色配合得十分和谐;就连桥上的石拦石板也雕刻得古朴美观。唐朝的张鷟说,远望这座桥就像“初月出云,长虹饮涧”。赵州桥高度的技术水平和不朽的艺术价值,充分显示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桥的主要设计者李春就是一位杰出的工匠,在桥头的碑文里还刻着他的名字。

            • 2.

              人造龙卷风

              ①上海青浦有位轮船驾驶员,一次正在驾驶室当班时遭到龙卷风的突然袭击,他打开驾驶室舱门一看,发现驾驶室已脱离船体,被搬到离河很远的岸上,而他却安然无恙。1970年5月27日湖南澧县刮起了龙卷风,澧水江心卷起一个30多米高,几十平方米大的水柱,在短短的时间内河底也露了出来。龙卷风确实力大无穷,一座长达75米的铁路桥梁,可以像玩具一样被龙卷风从桥墩上拔起来,扭曲了,然后抛入水中。龙卷风的袭击,可以使河里的船腾空而起,成为“空中飞船”;可以使地上的人“上天邀游”,成为“空中飞人”。

              ②龙卷风独特的外貌、奇异的构造、短促的寿命、巨大的速度,历来令人费解、耐人寻味。

              ③经过长期的观察研究,人们已经弄清楚,龙卷风是产生在雷雨云中的一种急速旋转的空气旋涡。当它从云底伸下来时,好像一只巨大的漏斗,有时悬挂在云下,忽伸忽缩;有时则拉长像大象鼻子一样触到地面。

              ④从一些被龙卷风破坏的现场可以推知,龙卷风直径在几米到几百米之间,最大可达1千米。它来去匆匆,寿命不长,短的几分钟,长的也不过一刻钟到半小时。

              ⑤龙卷风直径虽小,寿命虽短,可是风速却大得无法用风速仪直接测定,因为即使是最坚固的仪器,一旦碰上龙卷风,也会粉身碎骨。人们不得不用间接的办法,如从被它破坏后的现场中去估算它的最大风速。据估计,这速度可达每秒  (1)    (2)  米,甚至将要赶上声音的速度了。如此巨大的速度,怪不得在龙卷风的驱动下,一根松树棍可以击穿1厘米厚的钢板;一片三叶草能深深地嵌入泥墙。

              ⑥龙卷风的中心气压很低,只有40千帕,有时甚至只有20千帕,与一个标准大气压101.3千帕相差很大。据科学家计算,龙卷风气压差产生的功率可与10座巨大电站相当。

              ⑦龙卷风是怎样形成并加强的呢?长期以来众说纷纭,至今还没有一个完美无缺的定论。但这种自然现象是可以模仿和利用的。

              ⑧人们注意到,当漏斗状旋涡直径达200米时,旋转气流的功率可达3万兆瓦。因此一些科学家设想是否能用人造龙卷风发电。

              ⑨于是,有科学家研制了龙卷风模型来发电。他们在一个塔形建筑的四周用条板间隔成方格形小窗,朝风的小窗洞开,背风的小窗则关闭,风吹进塔后开始旋转,形成小龙卷风。在塔底装有螺旋形的转叶轮,当人造小龙卷风将下方空气吸入塔内时,叶轮转动,推动发电机发电。

              ⑩还有科学家研究用太阳能制造龙卷风发电。建造一座面积很大的透明圆形大棚,棚顶是塑料膜,从棚的四周向中心逐渐升高,与中心烟筒状塔相连。当棚内空气被太阳加热后,流向筒状高塔,气流迅速带动塔中叶轮而发电,每小时发电功率可达70万~100万千瓦。

              ⑪在许多新设计中,旋风型风力涡轮是很有前途的。在这种设计中,风吹入直立的圆筒,在它的内部旋转,形成旋涡,旋涡中心呈真空状态,从而迫使大量高速运动的风不断地吹过叶片,使叶片快速转动而发出电来。

              ⑫在海洋上空,由于太阳的照射,热空气上升,冷空气下沉,形成上下流动的风。科学家设计了一种巨大的筒状物并让它飘浮在海洋上空,然后用人工方式引导气流在筒内上升下降,从而驱动涡轮机进行风力发电。

              这些,都是利用人造龙卷风发电的新思路。

            • 3.

              植物爱听和谐音乐

              ①一群喜欢户外运动的青年男女在西双版纳勐腊县的一处原始森林,发现了一种会跳舞的树。当时,他们长途跋涉,人困马乏,有人提议就地歇息。一个活泼好动的年轻人拿出随身携带的收音机,播放了一曲轻松舒缓的乐曲。这时,奇怪的一幕出现了:只见旁边的两棵小树随着乐曲晃起身子来,滑稽可爱,随行的人全被它逗乐了。大家忘记了疲劳,跑过来欣赏小树跳舞。有人提议:“换一首曲子,换一首曲子。”又有人喊:“换快节奏的。”于是,收音机的主人调了频道,换了一曲激烈的摇滚乐。奇怪的是,刚才还在摇头摆尾的小树突然停止不动了,像是被突然吓着了似的,静静地呆立着。这是怎么回事呢?是不是它只会跳优美的舞蹈,不会跳强劲的舞蹈呢?于是,年轻人又调回刚才的频道,小树听了这优美的曲调,又开始摇头摆尾。所有人都惊呆了,他们得出一致结论:小树喜欢轻柔、温和的曲子,不喜欢节奏强烈的乐曲。

              ②事实真是这样,小树的确是只爱听舒缓的音乐,激烈亢奋的曲调会让它进入睡眠状态。法国农科院一位专家为了验证植物的音乐细胞究竟有多浓,异想天开地把崭新的耳机套在一棵蕃茄上,每天定时播放3个小时的音乐。数周后,奇迹出现了,这棵蕃茄长势强劲,比周围任何蕃茄结的果实都多,而且个头儿大,每个果实平均重达两斤以上。

              ③还有一位科学家,每天下班后都喜欢在自家花园里拉上一段优美的小提琴曲。打理花园的妻子惊喜地发现,濒临死亡的雏菊又重新绽放了生机。不仅如此,(a)音乐就像兴奋剂,那些平常蔫头耷脑的花儿们听了音乐,一朵朵开得热烈而灿烂。后来,她的科学家丈夫翻阅资料,才明白这是小提琴的功劳。那些花儿,正是因为听了优美的音乐,才焕发了生机。它们的叶子绿得茁壮而卖力,花开得鲜艳而硕大,这让科学家欣喜万分。凭着职业的敏感,这位科学家开始思索,既然花儿这么热爱音乐,庄稼会不会也是如此呢?他开始有意识地在稻田里播放音乐。他每天上午准时来到稻田,给水稻们播放半个小时的轻柔乐曲。(b)一个月后,这片田里的水稻比普通生长的水稻要高出30多厘米,也就是说,是音乐代替了化肥使它们长得又高又壮。

              ④草本植物既没有听觉器官,又不具备听力系统,为什么它们接触了音乐,会产生如此大的变化呢?

              ⑤音乐,说白了是一种持续声波。在优美、轻快声波的反复刺激下,植物体内的物质分子会发生共振,那些处于休眠状态的分子,随着音乐节奏被悄悄激活,开始运动。正是这一过程促进了新陈代谢,加快了细胞分裂,大大地促进了它们的生长发育。如果适当地对植物播放音乐,它们就会不断地进行代谢和分裂,从而达到快速生长的目的。不过,一定要选择那些和谐美好、悠扬柔和的音乐来播放。反之,植物听了节奏强烈的打击乐和摇滚风,不但不会长势旺盛,还容易暴病而亡。这可绝不是闹着玩的。别看它们不会说、不会表达,但它们绝对懂得:什么是好的,什么是不好的。

              (《中学生百科》)

            • 4.

              阅读《寻找来自地外的讯号》,回答下列各题。

              ①在地球之外,究竟有没有外星人?两位美国学者撰文说,他们花了5年时间,在北半球天空捕捉到了37个可能来自地球外文明的讯号。

              ②这两位学者是利用直径为26米的射电望远镜,来寻找由浩瀚宇宙深处发出的未知讯号的。他们分别以波长21厘米和10.5厘米的电波对北半球天空的全部区域进行了三次和两次调查。许多从事探索地球外文明的科学家认为,波长为21厘米的电波在宇宙空间中极为普通,如果地球外文明要向其他星体发出讯号,就很有可能会使用这个波长。

              ③在探测时,他们试图寻找从极狭窄区域中释放出的强大电波。每次探测的时间约需200~400天。所以获得的资料十分庞大。经过筛选,才获得了这37个讯号,其中有5个讯号特别强烈。这些讯号大多数是沿着银河系分布的,在银河系内有着大量的恒星,是智慧生命可能存在的地方。然而,至今还未发现具有已接收讯号特征的电波源,且这些电波的方向上也没有特异的星体存在。这37个讯号果真是由外星人发出的吗?

              ④科学家认为,如果在这37个讯号当中包括地球外文明的讯息,那么这就可能是由地球外文明发出的最强或最近的讯号。

            • 5.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节选)

                 ①花儿为什么这样红?首先有它的物质基础。不论是红花还是红叶,它们的细胞液里都含有由葡萄糖变成的花青素。当细胞液是酸性时,花青素呈现红色,酸性愈强,颜色愈红。细胞液是碱性时,花青素呈蓝色,碱性较强,就成为蓝黑色,如墨菊、黑牡丹等便是。而当细胞液是中性时,则呈紫色。万紫千红,红蓝交辉,都是花青素在不同的酸碱反应中所显示出来的。

                 ②除了红花以外,还有黄色、橙色的花。橙色与柑橘,南瓜等果实的色彩相似,而最典型的是胡萝卜,所以表现这种色彩的色素,就被称为胡萝卜素。

                 ③至于白花,那是因为细胞液里不含色素的缘故。有些白花,例如菊花,萎谢之前微呈红色,表示它这时也含有少量的花青素了。变色的一个特殊例子是添色木芙蓉,早晨初开的时候是白色,中午变成淡红色,下午变成深红色,一日三变,愈开愈美丽。一般的花,大都初开时浓艳,后来渐渐褪色。

                 ④花儿为什么这样红?还需要用物理学原理来解释。太阳光经过三棱镜或水滴的折射,会分成红、橙、黄、绿、青、蓝、紫七种颜色。这七种颜色的光波长短不同,红光波长,紫光坡短。花青素在酸性液中会反射红色的光波,我们便感觉到是鲜艳的红花。同样,花青素在中性液中反射紫色的光波,在碱性液中反射蓝色的光波。胡萝卜素有不同的成分,便分别反射黄色光波或橙色光波。白花不含色素,但组织里面含有空气,会把光波全部反射出来,所以呈现白色。

                 ⑤花儿为什么这样红?还有它生理上的需要。光波长短不同,产生热效应也不同:红、橙、黄光波长,热效应大;蓝、紫光波短,热效应小。花的组织,尤其是花辩,一般都比较柔嫩。野生状态中,在阳光强烈的地方,红、橙、黄花反射了热效应大的长光波,不致引起灼伤,有保护的作用。在树林下、草丛间阳光弱的地方,蓝花反射短光波,吸收微弱的热效应大的长光波,对它的生理作用有利。

            • 6.

                   ①将来的桥梁一定造得又快又好,像南京长江大桥那样大的桥,几个月就可以完成了。那时所有建桥的材料,都可在工厂里通过自动化,预先制成标准构件;造桥时,在水里把它们拼装成为桥墩;在桥墩上把它们架设成为桥梁,一口气作业,几乎是才听说造桥,就看见“一桥飞架”了!
                   ②将来的桥梁一定造得很便宜。现在用的各种合金钢及高强度混凝土会由高分子新材料来代替,重量轻而强度高。桥梁构件的制造,一律自动化。桥墩的水下工程,可用机器人操作,动作灵巧,由人在水上指挥。桥墩基础,不必沉到那么深,在松软的土质中,可以加进凝固剂,把软土变成硬土。架桥时,全用电脑控制的各种机具,差不多不需人的劳动力。采用了这些新技术,当然桥的成本就低了。
                   ③将来的桥梁一定造得很美。一座桥的轮廓和组成部分,会安排得为大地生色,为江山添娇。桥的构件不再是现在的直通通的棍子,而是柔和的,有如花枝一般;它也不是头尾同样粗细,而是全身肥瘦相间的。各个构件都配搭成各种姿态,而且各有不同的色彩,把全桥构成一幅美丽的图画。桥上的人行道上还有小巧玲珑的亭台楼阁,让人们在这长廊中穿过时,“胜似闲庭信步”。
                   ④将来的桥梁一定造得很低。现在造桥的费用之所以大,往往不在桥长而在桥高。因为桥下要走船,如果水高船也高,水涨船高,桥就更要高了。桥一高,两岸的路面也要高起来,高的路面上又要造桥,这种桥的下面是陆地而不是水,名叫“引桥”,引桥的工程往往比水上“正桥”的工程还大。现在有一种活动桥,桥面很低,平常走车,等到有船过桥时,就把一个桥孔开开来,等船过去再关上。但是因为桥孔的开关很慢,对于走车过船都不方便,因而这种桥虽然便宜,却用得很少。将来的桥梁,可就大不同了。桥孔可以用极轻的材料如玻璃钢制成,开动桥孔的机器,也比现在的灵活得多,因而开桥、关桥的时间可以大大缩短。而且桥上有自动远距离控制的设备,有船过桥时,它会自动打开桥孔,并且预先对两岸路上的车辆发出信号,让它们知道桥下正在过船。等船一过去,桥孔立刻自动关好,车辆可以很快地过河,这样对于水陆交通,两不妨碍。

            • 7.
              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高树与低树俯仰生姿。落叶树与常绿树相间,花时不同的多种花树相间,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因为依据中国画的审美观点看,这是不足取的。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开花的时候满眼的珠光宝气,使游览者感到无限的繁华和欢悦,可是没法说出来。
              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这段话中使用的说明方法有: 分类别 举例子  作比较
              B.本段说明的中心是赞美苏州园林的艺术美
              C.文段的说明顺序是空间顺序
              D.文段的说明对象是苏州园林树木的栽种和修剪
            • 8.

              凶手WiFi

              ① 近日,一群来自丹麦的女学生用水芹种子进行试验,得出了惊人的发现:WiFi信号可能会损害健康。

              ② 由于学校没有监测大脑活动的设备,女孩们选择了水芹种子作为研究对象。他们将12个装有水芹种子的盘子平分为两组,其中一组放在没有任何WiFi信号的房间里;另一组则放在两台运行中的无线路由器旁边。十二天的时间里,覆盖有WiFi的房间内,大多数种子变成了褐色,然后死亡。而另一间房里的种子则正常生长。

              ③ 虽然有人认为,种子之所以在覆盖有WiFi的房间中死掉,可能是路由器散热所致。但此项实验结果还是加剧了人们对WiFi辐射的恐惧感,有些家长和教师们要求校园内禁止安置无线路由器。

              ④ 与此同时,实验也得到了荷兰研究者的力挺。三年前,荷兰的科学家选用白蜡树作为研究对象,他们将这些树木分别放在距六个辐射源0.5米处的位置,辐射源的频段介于2412赫兹到2472赫兹,功率为100毫瓦——和无线路由器相似。靠近辐射源种植的树木,树叶上出现了“具有类似铅光泽”的物质,导致叶片的上下表皮死亡,最终掉落。

              ⑤ 但是,美国的一些研究者对这些研究成果表示怀疑,他们认为,由于WiFi采用的是低强度的无线电波传输信号,其威力只是微波的十万分之一。在一间覆盖WiFi的屋子里待上一年,受到的辐射量仅相当于用手机进行20分钟通话。

              ⑥ 不过需要提醒的是,如果WiFi使用不正确,也极有可能对人体造成伤害。那么,作为普通用户,在使用无线路由器时应该注意什么呢?

              ⑦ 首先,人体接受的辐射量跟频率有关,频率越高,伤害越大。因此,家中没有必要使用功率过大的无线路由器。

              ⑧ 其次,辐射危害大小还跟距离有关,距离越远,危害越小。如果家中有孕妇、小孩、老人或免疫力低下者,最好让无线路由器与他们的活动范围保持较远的距离。

              ⑨ 第三,最好不要将WiFi设备放置在卧室内,尤其是放在床边。如果不使用WiFi,最好将无线路由器关闭,以降低不必要的风险。

              ⑩ 还有,别在腿上使用笔记本电脑,最好将电脑放在桌子或托架上。


            • 9.

              飓风:自然的暴力

                 ①飓风是一种热带气候,它是热带海洋上的一个强低气压区,被狂暴的旋转风包围。在北大西洋、在国际日期变更线以西的东北部太平洋以及东经160度以东的南太平洋上,它被称为台风,在印度洋上又称为旋风。

                ②当热带气旋的风速达到每小时120千米,就正式称为飓风,风速在每小时120千米以下都称为热带风暴。每年,热带地区海洋上产生大约100个热带风暴。其中约50个达到飓风强度。飓风一词源于“Hudcan”,是加勒比海传说中的邪恶之神。

                 ③飓风的形成需要精确的气象条件:海平面温度需要高于26.5 ℃。它们的动力是水蒸气释放的能量:温暖的热带海平面上的空气吸收海水热量后迅速旋转上升,形成一片超低压区域,成为风暴眼。

                 ④飓风季节从6月1日开始,持续到11月30日结束,最具破坏力的飓风通常出现在8月中旬至10月中旬。

               ⑤首先,在最极端的情况下,飓风可产生最高速度每小时320千米的强风,只有最坚固的建筑才能抵挡如此强的风。其次,它们总是携带暴雨,可能引发灾难性的洪水。第三,最为可怕的是,飓风有时会引发风暴潮现象。所谓风暴潮就是狂风和超低气压携手造成的海平面上升。上升的高度最高可达到7.5米。飓风推动水位提升的海水抵达海岸可能造成洪水滔天。

                 ⑥飓风一旦抵达陆地,由于断绝了热海水提供的热能,通常迅速偃旗息鼓。但是,如果在开阔的海洋上,则可持续两个星期,甚至1个月。

               ⑦科学家试图弄清楚海面温度如何影响热带风暴的形成。部分影响是直接的:海面热水相当于飓风的燃料;但是,专家相信飓风的形成并非如此简单。海面温度变化总是伴随着部分大气变化,而大气变化又会影响海洋信风的强弱和降雨量的多少。1999年9月15日,联合国发布了一份研究报告,预测在21世纪,全球气候变暖将导致更频繁、更严重的热带风暴、洪水、龙卷风。气象学家彼得森说:“我们确实知道,飓风的猛烈程度与海水温度直接相关。如果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持续下去,造成海水温度上升,更多、更强的飓风将接踵而至。”但除了人类的影响,各种自然循环同样影响着热带风暴的形成。比如说,当厄尔尼诺——赤道东太平洋南美沿岸海水温度激烈上升的现象——出现时,高海拔风向受到影响,这时大西洋上产生的热带气旋相对较少。飓风的形成同样与同温层风向、海洋局部区域温度、西非的降雨有关。

                 ⑧2005年的风暴有:阿琳、布雷特、辛迪、丹尼斯、艾米丽等。造成严重损失的飓风有卡特里娜飓风、丽塔飓风,二者分别是今年大西洋上的第11次和第17次热带风暴。

            • 10.

              太阳能

                  ①太阳能已经应用到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来.比如,太阳能路灯,太阳能热水器等,这些是太阳能最常见也是一般性的应用。而“阳光动力2号”飞行是太阳能应用最具挑战性最受关注的活动。其能进行为期5个月的环球之旅。这架全球最大的太阳能飞机在阿联酋首都阿布扎比启航,无不吸引世人目光

                  ②这架“不喝油”的飞机完全由太阳能提供动力,零燃料消耗。它拥有 72 米宽的翼展,比波音747飞机多出了近 4 米,重量只有2.3吨,仅相当于一辆运动型多用途汽车的重量。这架太阳能飞机的“动力之源”是机身上的1.7万多块太阳能电池,这也是“阳光动力2号”的最大亮点所在。这些太阳能电池直接平铺在巨大的机翼上,每一块电池板的厚度是  (1)  微米,仅相当于人类发丝的宽度,由其储存的电量可供“阳光动力  (2)  昼夜飞行,不需要一滴油。

                  ③人类利用太阳能的历史由来已久,但将其作为一种能源和动力加以利用却仅有500年历史。1974年,第一架太阳能飞机“太阳高升”号进行了一次短暂飞行,首次实现了用太阳能给飞机提供动力的梦想。此后40余年间,各种太阳能飞机不断出现,但始终没有同时满足使用太阳能动力做载人、昼夜、长距离的飞行,“阳光动力2号”的出现可谓刷新了人类飞行史上的纪录。

                  ④光电转换是人类对太阳能的利用形式之一,它的基本原理是利用光生伏特效应,将太阳辐射能直接转换为电能。它的基本装置是太阳能电池,“阳光动力2号”的动力即来源于太阳能光伏发电。对太阳能电池而言,最重要的参数是光电转换效率。目前,太阳能光伏电池的转换效率大约在30%通常需要采用并联与电池储存方式,才达到增强续航里程和功率的效果。

                  ⑤阳光动力  (3)  环球之旅的象征意义远大于商业价值。这架太阳能飞机从理念的萌发到由图纸变为现实历经12年时间。飞行总监认为,相比搭载乘客的普通飞机,它有着更艰巨的使命,那就是向世人传播“未来可以属于清洁技术和可再生能源”的信息和理念。放眼未来,这场长达3. 5 万公里的环球之旅恐怕还只是人类开辟未来探险的一小步,“光之翼”的无限潜能,昭示看清洁能源的美好明天。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