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阅读说明文,完成下列各题.
                                              说一说“好声音”
                  ①“中国好声音”节目的前期投入是人民币六千万,最后的收益达到了三亿.作为最受瞩目的电视娱乐节目,我们可以换个角度来“听”.
                  ②“好声音”里的“声音”是狭义的,单指歌唱之人声.在中国,早在春秋战国之前,“声”和“音”两个字是分开使用的.
                  ③构成声音的是声源,构成声源的是能量,而能量的表现形式之一--振动,使空气分子和其他分子产生摩擦,声音就此出现.
                  ④请不妨运用想象视觉化一下这个只有一瞬间的“漫长过程”--能量的碰撞产生声音(振动),通过或远或近的空间--声源与你耳朵之间的媒介(通常就是大气),以每秒182.88米的速度抵达你的耳廓,通过你的耳道,于是这两者开始产生共振,然后你的耳膜开始振动,耳膜内侧的小听骨对声音进行限幅和衰减以免声能传送到内耳时对其造成损害.现在,声音的振动传送到了幽暗潮湿的内耳,分子的机械振动变成了液体振动,海螺状的耳蜗开始工作. 它开始分辨声音振动的信息,14000个长短不一的毛状声音感知细胞开始对不同频率进行处理,长的对应低频,短的对应高频.耳朵把声音这一犹如絮乱线团的混沌整体条分缕析地拆解成一根根声音组成的最细小的声音丝线,重新组合.刹那间,声音完成了从声源到接收系统的旅程,神经元的能量电流在我们的头脑中雷声四起、纤毫毕现--声音由振动变成了大脑能感受到的信息--声音的物理属性到此结束,而接下来的征程则变得愈加波云诡谲.
                  ⑤听觉是被动的,别无选择的.而听音是主动的,有所取舍的.听觉就像一块巨大的海绵,吸收所能吸收的所有声音,而我们的大脑对声音的轻重缓急进行组织排序,有选择地过滤、注意、集中、记忆,然后再做出反应,亦即,我们对声音的反应其实是我们的“欲望”--大脑的偏好对声音所做出的,要不然江州司马如何会在听了一曲其实并无太多过人之处的琵琶曲后青衫尽湿,随后触景生情地写道:“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揉搓麻将牌的“哗哗”声反之在牌友的耳朵里恐怕就有提神醒脑之效了.正所谓,甲之熊掌乙之砒霜.
              (1)仿照下面划线的语句,根据第④段中的相关内容填空,概括声音从声源到接收系统的过程.
              能量碰撞产生声音--    --    --耳蜗分辨振动信息
              (2)为什么说“听觉是被动的,别无选择的.而听音是主动的,有所取舍的”?
              (3)第③段划线句中加点的词“之一”能否删去?为什么?
              (4)第④段中划线的句子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 2. 阅读下面一篇说明文,完成各题
                                                    北极燕鸥
                  ①在南极,给人印象最深的动物自然是企鹅.而在北极,令人肃然起敬的却并非北极熊,而是北极燕鸥.企鹅虽然待人亲切,憨态可掬,但看上去却有点傻气;而北极燕鸥虽然小巧玲珑,但却矫健有力,往往能给人以激情.
                  ②北极燕鸥可以说是鸟中之王,它们在北极繁殖,但却要到南极去越冬,每年在两极之间往返一次,行程数万公里.人类虽然为万物之灵,已经造出了非常现代化的飞机,但要在两极之间往返一次,也决非一件容易的事.因此,燕鸥那种不怕艰险而追踪光明的精神和勇气特别值得人类学习.因为,它们总是在两极的夏天中度日,而两极夏天的太阳是不落的,所以,它们是地球上唯一一种永远生活在光明中的生物.不仅如此,它们还有非常顽强的生命力.1970年,有人提到了一只腿上套环的燕鸥,结果发现,那个环是1936年套上去的.也就是说,这只北极燕鸥至少已经活了34年.由此算来,它在一生当中至少要飞行150多万公里.
                  ③北极燕鸥不仅有非凡的飞行能力,而且争强好斗,勇猛无比.虽然它们内部邻里之间经常争吵不休,大打出手,但一遇外敌入侵,则立刻抛却前嫌,一致对外.实际上,它们经常聚成成千上万只的大群,就是为了集体防御.貂和狐狸之类非常喜欢偷吃北极燕鸥的蛋和幼子,但在如此强大的阵营面前,也往往畏缩不前,望而却步,三思而后行.
                  ④不仅这些小动物,就连最为强大的北极熊也怕它们三分.有人曾经看到过这样一个惊心动魄的场面:在一个小岛上,一头饥饿的北极熊正在试图悄悄地逼近一群北极燕鸥的聚居地.然而,它那高大的身躯过早地暴露了自己.这时,争吵中的燕鸥突然安静了下来,然后高高飞起,轮番攻击,频频向北极熊俯冲,用其坚硬的喙雨点般地向熊头啄去.北极熊虽然凶猛,却回击乏术,只有招架之功,并无还手之力,只好摇晃着脑袋,踮着屁股,鼠窜而去.
                  ⑤燕鸥也是一种体态优美的鸟类,其长喙和双脚都是鲜红的颜色,就像是用红玉雕刻出来的.头顶是黑色的,像是戴着一项呢绒帽子.身体上面的羽毛是灰白色的,若从上面看下去,和大海的颜色融为一体.而身体下面的羽毛都是黑色的,海里的鱼若从下面望上去,很难发现它们的踪迹.再加上尖尖的翅膀,长长的尾翼,集中体现了大自然的巧妙雕琢和完美构思.可以说,北极燕鸥,真是北极的神物!
              (1)北极燕鸥有哪些特点?
              (2)第②段文字使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其作用是什么?
                  ①    
                  ②    
                  ③    
              (3)本文的语言特点是什么?请举例分析.
              (4)自然万物,往往带给人以生活的启迪.阅读了这篇文章,你从北极燕鸥身上感受到哪些值得人类崇敬的品质?
            • 3. 说明文阅读
                                         怪风揭秘
                                          邓万祥
                 ①风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但是,大自然也造出了许多怪风.
                 ②有一句俗语:“清明前后刮鬼风”,这种所谓的“鬼风”能转着圈跟着人走.世界上当然是没有鬼的,这种风其实是一种尘卷风,它一旦遇到障碍物,便会改变前进的方向,在一个地方打转,有时它还挟带着泥沙、纸屑旋转上升.
                 ③有一种叫“焚风”的风,最早是指气流越过阿尔卑斯山后在德国、奥地利和瑞士山谷出现的一种风.它的特点是热而干燥.实际上在世界其他地区也有焚风,如北美的落基山、中国新疆吐鲁番盆地等.焚风主要是因为气流受到山脉阻挡时沿着山坡上升而形成的.当受阻气流上升到山脊附近后,变得干燥,然后在背风坡一侧顺坡下降,气温常有大幅度的升高,从而形成焚风.阿尔卑斯山脉在刮焚风的日子里,白天温度可升高20℃以上,初春的天气会变得像盛夏一样,不仅热,而且十分干燥,易引起森林火灾,遇特定地形,还会引起局部风灾,造成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
                 ④在怪风家族里,还有一种叫“布拉风”的风,这种风具有飓风力量而且无比寒冷.经研究发现,这种可怕的风是由于陆地上空控制的冷空气团和不断上升的海上热空气之间的气压差而形成的.布拉风的风力可以达到12级,甚至更高,具有极强的摧毁力与破坏力.约10年前,俄国黑海舰队的四艘舰艇停在海岸边,忽然刮来一阵怪风,卷起千层巨浪,刹那间船被冻成了一座冰山,最后全部沉没.
                 ⑤对人类危害最大的还得算台风.它既大刚又大柔,一边画圈一边大呼大啸大跃进.台风是一种形成于热带海洋上的风暴.太阳的照射使海面上的空气急剧变热、上升,冷空气从四面八方迅速赶拢来,热空气不断上升,直到到达高空变为冷空气为止.这些热空气冷凝后,立即变为暴雨,四面八方冲来的冷空气夹着狂风暴雨形成了一个大漩涡,从而形成台风.它对人类危害极大,有时会把大树连根拔起,把房顶掀掉,伴随狂风而来的瓢泼大雨还会淹没庄稼、中断交通.海面上台风的破坏力更是惊人,它掀起滔天巨浪,威胁着海上作业人员和海上航行船只的安全.翻一翻苍茫历史,可知1970年11月13日,台风曾“叩问”孟加拉湾,飓风上岸潮高约6米,顷刻之间20多万人成鱼鳖,100多万人无家可归.
                 ⑥如果台风在空中产生带有垂直转轴的旋涡,就会形成龙卷风,这是一种强烈的小范围旋风,其破坏力远远大于台风.上海浦东地区就曾受到过龙卷风的袭击,那场风把一只11万吨重的储油罐轻而易举地抛到120米以外
                 ⑦怪风家族里的一些“微风”也具有一定的破坏力.一个晴朗的夏夜,一座70米高的铁塔在一声巨响中轰然倒塌了.当时除了阵阵微风外,没有任何异常情况,人们不知道铁塔为何而塌.后来,人们才发现当气流贴着物体流动时,会形成一个个小旋涡,这旋涡会产生一种使物体左右摇摆的力,从而危及建筑物.建筑物的设计师们没有注意到这种微风的破坏力,那座铁塔就是被这微风吹倒的.
                 ⑧怪风虽怪,但如果我们巧妙地加以利用,有些怪风也可以为人类造福.比如,人们在经常出现焚风的地方种植一些作物和果树,便可利用焚风带来的热量来促进植物的生长,从而使当地也可种植一些原本要栽在南方的植物.同时,作物和水果的品质也得到了改善.由此看来,只要我们能够认识它们,就一定会找到兴利避害的好办法.
              (1)阅读文章③-④段,请用短语完成填空.作者是从怪风名称、            这四个方面对焚风、布拉风、台风进行揭秘的.
              (2)文章第⑥段划线句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 4. 阅读下面说明文,回答下列各题.
                                                 欧洲试验海下“风车”发电
                  欧洲科学家最近开发出一种利用海水潮汐能发电的新技术,将一个开放式的“风车”放置海底,利用海水的流动来转动叶片使之发电.科研人员已开发出第一台试验样机,并于近日在英国西海岸试运行.
                  这项耗资600万欧元的研究项目由德国、英国和欧盟提供资助,数家欧洲研究机构参与.首台被命名为“海流”的试验样机安置在英国西海岸布里斯托尔湾海面下20米深处.机组形状宛如一个倒立的风车,其叶片直径为11米,以每分钟15转的速度随海水水流旋转.考虑到海水涨落变化,风车上端固定竖塔有5至10米露在水面以上.
                  科学家说,由于海下“风车”的叶片转动装置是开放式的,因此不用建造水坝.此外,由于海水水流中的能量密度在同比情况下比空气大许多,因此发电设备尺过相对较小.比如,同为一兆瓦的普通发电机组,风力发电机风车的叶片直径需达到55米左右,但海下“风车”的叶片直径只需20米左右.
                  据英国运营首台试验机组的MCT公司估算,利用这项技术将可满足英国20%到30%的电力需求.试验样机的发电功率约为300千瓦,但今后科学家将制造出兆瓦级功率的海下发电机组.据目前的勘测,欧洲共有100多个地方适合安装这种新型发电装置,理论发电功率可达1.25万兆瓦,约相当于12个普通核电站的发电功率.
                  参与研究的德国卡塞尔太阳能供应技术研究所科学家巴尔德说,这项新技术是太阳能和风能发电的最佳补充,其优势在于不受天气影响.他说,只要地球自转,月球围绕地球旋转,潮汐能就会一直存在.
                  尽管海下“风车”发电成本约为每千瓦小时5到10个欧分,略高于常规发电成本,但它具有无污染、可持续使用等显著优点.不过也有科学家提出,海下“风车”叶片转动时力量很大,会对周边海水流动产生较大影响,也容易对一些海洋生物造成伤害.
              (1)根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海下“风车”发电以海水潮汐能为能源,该技术是世界最先进的.
              B.经勘测,欧洲有100多个地方适合海下“风车”发电,可见对海洋地理环境有特定要求.
              C.海下“风车”发电是太阳能和风能发电最佳补充,发展下去,将成为发电的首选方式.
              D.海下“风车”发电不会污染环境,但容易伤害海洋生物,又有一些物种将会灭绝.
              (2)下面句子采用了哪一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其叶片直径为11米,以每分钟15转的速度随海水水流旋转.
            • 5. 黑匣子
                  ①马航MH-370航班失去联系很多天了,各国救援船只现在都在客机可能坠落的海域进行搜索,但马航波音777客机仍杳无音讯.马航航班失联事件,再次成为一个“史无前例的”事件,这一事件表明全球航空业的数据通信、数据备份实在太落伍.业者建议,黑匣子的数据,应该实时传回地面,这样无需在出现事故之后投入巨大人力物力进行寻找.
                  ②所谓黑匣子,就是一种飞行数据记录仪.黑匣子的外壳坚实,为长方体,约等于四、五块砖头垒在一起一般大.黑匣子被漆成明亮的桔红色,这种明亮显眼的颜色,以及记录仪外部的反射条件,都使得事故调查员们可以在飞机失事后很快地找到记录仪,特别是当飞机坠落在水上时.为了承受飞机坠毁时的猛烈撞击和高温烈焰,黑匣子的外壳具有很厚的钢板和许多层耐热防冲击保护材料. 根据欧洲的标准,黑匣子必须能够抵受2.25吨的撞击力,在1100℃高温下10小时仍不会受损.即便飞机已完全损坏,黑匣子里的记录数据也能完好保存.
                  ③“黑匣子”是一位墨尔本工程师在1958年发明的.1908年,美国发生了第一起军用飞机事故.此后,随着飞行事故不断发生,需要有一种追忆事故发生过程原因的仪器.二战期间,飞行记录装备仪器在军用飞机上应用,后来又用到民航飞机上.飞行记录仪之所以被称为“黑匣子”可追溯到1954年,当时飞机内所有的电子仪器都是放置在大小、形状都统一的黑色方盒里.
                  ④大多数的飞机上安装的黑匣子有两种.一是称为飞机数据记录器的黑匣子,专门记录飞行中的各种数据,如飞行的时间、速度、高度、飞机舵面的偏度、发动机的转速、温度等,共有30多种数据,并可累计记录25小时.起飞前,只要打开黑匣子的开关,飞行时上述的种种数据都将收入黑匣子内.一旦出现空难,整个事故过程中的飞行参数就能从黑匣子中找到,人们便可知道飞机失事的原因.另一种称为飞行员语言记录器的黑匣子,就像录音机一样,它通过安放在驾驶舱及座舱内的扬声器,录下飞行员与飞行员之间以及座舱内乘客、劫机者与空中小姐的讲话声,它记录的时间约为2个小时,录完后,会自动倒带从头录起,若发生空难,之前的两个小时会被完整保留,并持续发出讯号,直到断电为止.
              (1)选文开头由马航航班失联事件写起,有什么作用?
              (2)根据文章第②段内容填空
              黑匣子是一    的桔红色的飞行数据记录仪.
              (3)下面句子中括号里的词能否删掉,为什么?
                  黑匣子外壳坚实,为长方体,【约】等于四、五块砖头垒在一起一般大.
              (4)文中画线句子运用了    的说明方法,其作用是:    
              (5)时至今日,历时两个月的搜索,失联的马航MH-370航班黑匣子仍未找到,从中可以暴露出现在大多数航空公司使用的黑匣子存在着一些弊端,请结合内容说说这些黑匣子在使用上还存在什么问题?
            • 6.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植物也有血液
                                                 张晓天
                  人们都知道动物有血液,而且绝大多数动物的血液是鲜红色的,当然,也有极少数物种的血液呈其他颜色.同时,动物的血液还分为不同的血型,人的血型就可分为A型、B型、AB型及O型.但你是否知道,从某种意义上说,植物也有“血液”,那就是它的汁液,它们也有不同的颜色.更令人称奇的是,植物也有血型.
                  植物的血液
                  植物“血液”的颜色多种多样,有的是透明的,有的呈乳白色,有的与人血一样为鲜红色;有的呈流质状,有的很粘稠;有的芳香四溢,有的臭气熏天.
                  牛奶树是一种生长在巴西境内,亚马孙河流域的树木,当地居民戏称它为“哺乳女神”.只要割破它的树皮,就会有大量的白色乳汁流出,颜色和味道都很像牛奶,其成分含糖、蛋白质和脂肪,也与牛奶相似.当地人把它的汁液煮沸,再加上白糖,就成了美味可口的饮料.
                  箭毒木生长在东南亚的热带雨林里,这些树木的汁液含有剧毒,“见血封喉”.这种树的树皮里有一种白色浆液,如果误入眼睛,就会造成失明;如果误食,就会造成心脏麻痹而导致死亡.因此,当地猎人常常把这种白色浆液涂抹于箭头上,用于猎杀野兽.
                  在我国广西、云南等地,有一种专门依附于其他树木生长的藤木本植物--鸡血藤.如果用刀将其砍断,它就会流出一种棕红色的汁液.更奇怪的是,这种汁液的颜色还会慢慢改变,逐渐变成鲜红色,就像杀鸡刚流出的鸡血颜色,“鸡血藤”因此得名.经科学家研究分析,它的“血液”含有鞣质、还原糖等物质,有极高的药用价值,用它制成的药物,如鸡血藤膏、鸡血藤片等,都有散气、活血和止痛的功效.
              原产于加那利群岛的龙血树,是一种百合科的小乔木.这种树木高10多米,树干很粗.龙血树的茎干受伤后,会流出一种暗红色的液体,这是该树的树脂.人们常常将这些树脂用于医学和美容.
                  为人类造血
                  人类的血型,是指血液中红血球细胞表面分子结构的类别.血液在血管中流动,为全身输送氧气和营养物质,并排出废物.科学家发现,植物体内也有类似于人体的附在红细胞表面的血型物质,即血型糖.人的血型是由血型糖决定的,植物体内也有和人类血型物质相同的东西,其中以红色果实的植物中数量最多.科学家还发现,大多数植物的种子和果实中都含有血型物质,并且植物的血型物质在果实成熟和发育过程中,从无到有,并逐渐增多,待果实成熟时,血型物质含量达到最高值.
                  在玉米、油菜和烟草等植物体中,含有类似于人体血红蛋白的基因.这表明植物也有造血功能!如果再把铁原子加入其中,就能够制造出人体所需的血红蛋白.血红蛋白是人体红细胞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极易与氧原子发生结合和分离,因此具有输氧的功能.基于这一发现,科学家认为利用植物制造人体所需要的血液将会成为现实.
                  科学家已经利用植物培育了两种血液产品,通过临床试验,已经可以帮助患有血友病的患者,这些血液产品能帮助人体内的血液快速凝结.科学家指出,目前使用的血液凝结药物,是用人的血浆或哺乳动物的细胞制造出来的,成本比较高,而且使用人或动物细胞制造出来的血液药品,有传染艾滋病毒、肝炎病毒的危险.如果使用从植物培育出来的血液产品,不仅可以避免疾病的传染,成本也相对低廉.植物或将会成为人类取之不尽的血库.
                                                                       (选自《科学24小时》,有删节)
              (1)从全文看,植物的“血液”对人类有哪些作用?
              (2)指出下面句子使用的说明方法和作用.
              ①原产于加那利群岛的龙血树,是一种百合科的小乔木.这种树木高10多米,树干很粗.龙血树的茎干受伤后,会流出一种暗红色的液体,这是该树的树脂.
              ②人类的血型,是指血液中红血球细胞表面分子结构的类别.
              (3)语言准确是说明文的基本要求之一,请从下面句子中任选一句,作具体分析.
              ①从某种意义上说,植物也有“血液”,那就是它的汁液,它们也有不同的颜色.
              ②科学家还发现,大多数植物的种子和果实中都含有血型物质,并且植物的血型物质在果实成熟和发育过程中,从无到有,并逐渐增多,待果实成熟时,血型物质含量达到最高值.
              (4)要实现用植物为人类造血,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与目前使用的动物血液产品比,植物“血液”有哪些优势?
              (5)下面对文章内容理解和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 植物的“血液”是指一些植物体含有类似于人体血红蛋白的基因,具有一定的造血功能的汁液.
              B.产于巴西的牛奶树和产于加那利群岛的龙血树流出的白色乳汁和暗红色液体,就是这些植物的“血液”.
              C.由于一些植物具有造血功能,科学家已经利用植物制造出了人体所需要的血液产品.
              D.现在使用的动物血液产品有传染艾滋病、肝炎病毒的危险,科学家把目光投向了取之不尽的植物血库.
            • 7. 按照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
                  冬至节亦称冬节、交冬.它既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中国的一个传统节日,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宫廷和民间历来十分重视,从周代起就有祭祀活动.
                  唐、宋时期,冬至是祭天祀祖的日子. 南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十一月冬至.京师最重此节,虽至贫者,一年之间,积累假借,至此日更易新衣,备办饮食,享祀先祖.官放关扑,庆祝往来,一如年节.皇帝在这天要到郊外举行祭天,百姓在这一天也要祭拜先祖.明、清两代,皇帝均要祭天,谓之“冬至郊天”.
                宫内有百官向皇帝呈递贺表的仪式,而且还要互相投刺祝贺,就像元旦一样.
              (1)说说文中划线句子使用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说明方法:    
              作用:    
              (2)文中有一个病句,请你找出来并进行改正.
              病句:    
              改正:    
              (3)农谚说“吃了冬至饭,一天长一线”,请你谈谈这则农谚反映了怎样的自然现象.
            • 8. 阅读《雕虫小技其实是“神技”》,完成下列各题.
                  ①按照《成语辞典》的解释,“雕虫小技”是指微不足道的技能.所以,千百年来,人们常用“雕虫小技”来自谦.其实,这是一种旷古绝今的“神技”呢!
                  ②“雕虫小技”中的“虫”,指的不是昆虫,而是一种书法--“虫书”.“虫书”又名鸟虫书、鸟虫篆.虫书是金文中一种特殊的美术字体.这种字体的笔画酷似飞鸟的形状,有的干脆在笔画的旁边饰以飞鸟的形状.虫书最大的特点是:回环盘曲,工整华丽,变化莫测,极难辨识.虫书起源于春秋战国和秦汉时期,汉代许慎所著《说文解字》中即有“自尔秦书有八体,一曰大篆,二曰小篆,三曰刻符,四曰虫书,五曰摹印,六曰署书,七曰殳书,八曰隶书”的记载.
                  ③虫书主要流行于长江中下游地区.从目前国内出土的相关文物上看,虫书这一书体兴盛于古代的吴、越、蔡、楚、曾、宋、齐、徐等国.虫书难学、难写、难识,因此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普及.当时的古人认为它是一种“费力不讨好”的书法技艺,久之,学、写的人越来越少,虫书便被视为一种“阳春白雪”式的高雅文化,而令许多人望而却步,以至于到了西汉时期,虫书逐渐被易写、易识的隶书夺走了锋芒.尤其是到了汉末,虫书居然被装点在大纛(dào)旗幡上,以各种飞禽走兽的形象作为国家、宗教、军队、将帅的表征.此时的虫书虽曰是“书”,但从本质上讲,已经失去了文字功能,而成为一种彻头彻尾的“图腾”了.
                  ④作为一种古字的特殊书写方式,虫书虽然无法在书本上一展身手,但其超强的书写技艺,却在中国古代书法中占有一定的席位--“雕虫小技”其实并非人人所通,实乃下过一番苦功夫方能掌握的“神技”. 《北史》中载,有着“北地三才子”之美誉的北齐史学家、文学家魏收擅长虫书,北齐东郡太守李浑对魏收的虫书神技就甘拜下风、自叹弗如:“雕虫小技,我不如卿!
              (1)下列选项中,对文章第②段内容理解准确的一项是    
              A.介绍了虫书的别称、流行区域和起源.  
              C.介绍了虫书的别称、特点和起源.
              B.介绍了虫书的别称、特点和演变过程.  
              D.介绍了虫书的别称、作用和起源.
              (2)文章引用了多种史料进行说明.阅读第④段,说说画线部分的作用.
              (3)判断下列四幅字哪幅是虫书.请借助文章中的相关知识说明理由.

              虫书是    理由是    
            • 9. ①蓝藻,又称蓝绿藻,是一门最原始、最古老的藻类植物.其主要特征是:植物体简单,单细胞,各式群体和丝状体;细胞中无真核,但细胞中央含有核物质,通常呈颗粒状或网状,没有核膜和核仁,具有核的功能,故称其为原核.
                  ②正因如此,近代大多数学者主张将蓝藻从植物界中分出来,和具原核的细菌等一起,单立为原核生物界.蓝藻不具有叶绿体、线粒体、高尔基体、内质网和液泡等细胞器,含叶绿素a,无叶绿素b,含数种叶黄素和胡萝卜素,还含有藻胆素(是藻红素、藻蓝素和别藻蓝素的总称).一般说,凡含叶绿素a和藻蓝素量较大的,细胞大多呈蓝绿色.同样,也有少数种类含有较多的藻红素,藻体多呈红色,如生于红海中的一种蓝藻,名叫红海束毛藻,由于它含的藻红素量多,藻体呈红色,而且繁殖得也快,故使海水也呈红色,红海便由此而得名
                  ③蓝藻在地球上大约出现在距今35~33亿年前,现在已知约1500多种,分布十分广泛,遍及世界各地,主要为淡水产.有少数可生活在60~85℃的温泉中,有些种类和真菌、苔藓、蕨类和裸子植物共生.有不少蓝藻可以直接固定大气中的氮,以提高土壤肥力,使作物增产;还有的蓝藻为人们的食品,如著名的发菜和普通念珠藻(地木耳)等.但在一些营养丰富的水体中,有些蓝藻常于夏季大量繁殖,并在水面形成一层蓝绿色而有腥臭味的浮沫,称为“水华”,甚至有些种类还会产生一些毒素,加剧了水质恶化,对鱼类等水生动物,以及人、畜均有很大危害,严重时会造成鱼类的死亡.
              (1)文章第②段的划线句采用了    的说明方法,作用是    
              (2)阅读文章第③段,概括蓝藻的作用和危害.
              (3)“蓝藻在地球上大约出现在距今35~33亿年前”一句中“大约”一词能否删去,为什么?
            • 10. 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下列各题.
                                            人类水资源现状
                 ①水是人类及其他生物繁衍生存的基本务件,是人们生活不可替代的重要资源,是生态环境中最活跃、影响最广泛的因素,具有许多其他资源所没有的、独特的性能和多重的使用功能,是工农业生产重要资源.工业生产中,水具有冷却、加工、沸腾、蒸发、传送等一系列功能.农业用水占了全球使用量的73%,这里主要指灌溉用水.
                 ②全球有水139万亿立方米,其中973%是咸水.27%的淡水中又有69%以冰雪形式存在或作为冰帽几种在南北极的高山上难以亚发利用.只有很少的水可供人们使用,有直接经济效益.水的数量虽在一定时期内是保持平衡的,但在一定的时间、一定的空间范围内又是非常有限的.目前,世界上早已有出现了水危机的国家,如埃塞俄比亚.联合国已发出警告:“水将成为一种严重的社会危机.”水资源已成了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持续发展的非常稀缺的资源.现在世界上约2/3的国家都不同程度地反映出水的危机.
                 ③我国是一个水资源十分短缺的国家,人均水资源量仅占世界平均水平的l/4.尽管我国水资源总量为28000亿立方米左右,但地区分布十分不均,有八成分布在南方,而南方耕地只占全国耕地面积的l/3左右.水土资源不相匹配,生态环境相对脆弱.我国地域广阔,南北跨度极大,远距离调水的难度可想而知.因此,总的水资源可利用量并不很大.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2300立方米,到2030年人口高峰将达到l6亿,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1700立方米,将接近或达到世界公认的用水警戒线.缺水将越来越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严重制约因素.中国平均每年因旱受灾的耕地面积约四亿亩.正常年份全国灌区每年缺水300亿立方米,城市缺水60亿立方米.全国年排放废污水总量近600亿吨,其中80%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水域.在全国调查评价的700多条重要河流中,有近50%的河段、90%以上的城市沿河水域遭到污染.
                 ④供需失衡的结果,一是国民经济用水挤占生态环境用水,二是城市与工业用水挤占农业用水.目前,北方水资源开发程度已超过50%,导致河道断流和湖泊萎缩;南方水网地区污水超标排放,造成水体污染;西北干旱区大量挤占生态用水,荒漠化趋势蔓延;西南山丘区坡陡田高水低,水资源开发利用工程艰巨.从全国看,水资源现状承载能力和生态环境容量已经明显不足.
              (1)第②段中画线的句子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2)从第③段中看,我国水资源十分短缺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3)第③段中画线句“人均水资源量
              占世界平均水平的
              1
              4
              ”中的“仅”能否删去?为什么?
              (4)针对我国水资源的现状,请你提两条合理建议,并简要说明理由.
              (5)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全球的水有69%以冰雪形式存在或作为冰帽集中在南北极的高山上难以开发利用.
              B.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接近或达到世界公认的用水警戒线,缺水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严重制约因素.
              C.北方河道断流和湖泊萎缩的主要原因是水资源开发过度,西北干旱区大量挤占生态用水使得荒漠化趋势蔓延.
              D.文中举出北方地区、南方水网地区、西北干旱区、西南山丘区等几个地区的用水情况,主要是为了具体说明我国是一个水资源十分短缺的国家.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