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归园田居(其三)

              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 2.

              使至塞上(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吏,都护在燕然。

            • 3.

              阅读《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完成下列问题。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
            • 4.

              春寒①

              (宋)梅尧臣

              春昼自阴阴,云容薄更深。

              蝶寒方敛翅,花冷不开心。

               亚树青帘②动,依山片雨临。

              未尝辜景物,多病不能寻。

              【注】①这首诗写于庆历六年初春。当时作者支持的范仲淹革新政治活动(庆历新政)正处于低潮,个人生活中,妻子谢世后次子又病逝。②“青帘”指酒旗。

            • 5. 过山农家
                 【唐】顾况
                 板桥人渡泉声,茅檐日午鸡鸣。
                 莫嗔焙茶烟暗,却喜晒谷天晴。
            • 6.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乌夜啼 

                                                                                                                 李煜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注】①此调原为唐教坊曲,又名《相见欢》、《秋夜月》、《上西楼》。②胭脂泪:指女子的眼泪。

            • 7.

              田园乐(其六)

              [唐]王维

              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

              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

            • 8.

              月夜忆舍弟

              [唐]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注释】①月夜忆舍弟:本诗为乾元二年(759)诗人在边陲秦州(今甘肃天水)所作。②戍鼓:戍楼上用以报时或告警的鼓声。鼓声响起后,即开始宵禁,非令不准出行。

            • 9.

              卖豆浆的孩子

                 ①在我居住的小区门口,有一个天天早晨卖豆浆的孩子。这个孩子看起来十一二岁。他在这个地方卖了多少天了,我不得而知。我只是知道从我不久前搬到这里来住,每天早晨的六点多钟开始,这个小孩子就在小区门口吆喝他的鲜豆浆了。

                 ②最初发现这个卖豆浆的孩子,我以为是孩子的父母正巧这几天有什么事,让孩子代替几天罢了,也没有过多的关注。但是,时间一天一天地过去,门口吆喝鲜豆浆的却一直是这个孩子,一种好奇心驱使着我走出了家门,我实在想了解个究竟。

                 ③有时候买豆浆的人很多,只见他很用力地用那个很大的铁皮瓢一下一下地从那个大塑料桶里往外舀清水添加到豆浆机里,又很熟练地在豆浆机的出口用塑料袋接豆浆。五角钱一份,他很熟练地算账、找钱、舀豆浆,有条不紊。盛清水的塑料桶有一米多高,放在一辆三轮车上,因而当卖去一半多以后,再舀,他的臂膀就不够长了。这时候,他往往就将半个身子趴在桶边上。我的心中有很多的疑问与不解,在当今这个时候,这么小的孩子,应该是早晨起不了床,被父母吆喝起来吃早点去上学了,而他却早早地在这里卖豆浆了。他一定有一个不同寻常的家庭,有着许多同龄孩子所没有的经历和背景。我总想找个机会与他攀谈,但看到他辛苦忙碌的样子,我虽然想急于了解却又不忍心打扰他。

                 ④这一天,下了小雨,但是,孩子的吆喝声依然准时传来。我从家里走出来,发现他依然像往日一样站在小区的门口磨着豆浆。买豆浆的人很少,到我买的时候,我趁着没有人,就问他:“你爸爸妈妈呢,怎么天天就你一个人?”他回答说:“爸爸妈妈在另外两个地方卖。”我又问:“你卖了多长时间了?”他说:“一年多了,从10岁开始就卖。”看着面前这个孩子,我心里很不是滋味。10岁,他就开始为生计而早起了。他不是短短的几天代替父母,而是承担了家庭中谋生计的一份责任,或者说,他从10岁开始就有了一种职业。

                 ⑤我问他:“卖豆浆不影响学习吗,起这么早?”他说:“没事,卖完了再去,在班里还是最早到的呢!”孩子生得虎头虎脑,极壮健,很精神,两只眼睛明亮而有神,他已经没有了一个十一二岁孩子所有的那些稚嫩与娇气,而平添了一份成熟、几分老练、一些骨气,而且,我还看到了一种生活的勇气与坚强。

                 ⑥当时小雨一直在下,他的头发和一件小背心都淋湿了。这个时候走过来一个领孩子去上学的女人。那孩子穿了一件夹衣,女人给孩子打着一把美丽的伞。那个孩子也是十一二岁的样子。

                 ⑦站在两个孩子之间,我不由自主地摇了摇头,那个孩子现在是幸福的,但这个卖豆浆的孩子呢?我无言以对。后来,我听别人讲,这个孩子的父母都在一个工厂里上班。工厂停产放假了,就做起卖豆浆的生意。

                 ⑧每天见到这个卖豆浆的孩子,我的心里便有许多苦涩的东西在流淌。我想我不能够责怪孩子的父母让这样小的孩子就担负了生活的责任,或许这个孩子挣的这一份,恰是他自己的生活费或学费。没有这一份收入,他就不能去读书了。

                 ⑨卖豆浆的孩子天天早上六点多钟就在我居住小区的门口响亮地吆喊,这个声音成了我们居民生活中的一部分,或者起床买早点,去上班,喊孩子起床,或者去做生意。而我,也总是在听到这个清脆的声音之后,放下台上正在读的书或停下写作的思路,走出家门,吸纳新鲜空气,驱除一夜伏案的劳累。

                 ⑩我总这样想,这个孩子今天卖豆浆的经历,一定是他将来人生的一笔财富

            • 10.

              父亲的三句话(吴忠溪)

                 父亲一生有三句话,令我永生难忘。

                 父亲的第一句话是:“不要怕!”

                 父亲说话是说一不二的,包括母亲也别想改变。母亲爱父亲,母亲又有点怕父亲。虽然父亲当年是个坏富农的成份,但在母亲心目中,父亲是她的支柱和偶像。这造就了父亲的独断专行,但也树立了父亲不可撼动的威信。

                 我家六个兄弟姐妹。大哥、二哥及弟弟在家种田,姐姐从小就被别人抱养,妹妹也没有读书。据说我出生时,家里揭不开锅,父亲要把我送给别人养,可我伯父说:这孩子好命,不能送人,将来读书聪明,能做大官。于是我就这样被留下来了,且成了父母的某种寄托。

                 记得我刚上初中时,个头很小,邻村有条恶狗喜欢咬人,我每次看见那狗,就吓得往回跑。可那狗见我飞跑,它就狂追,我每次都吓得嚎啕大哭。有一次父亲看见了就远远地喊:“不要怕!不要跑!”我马上停步,呆呆地望着父亲。父亲正朝着我飞快地跑来。果然那狗不再追我了。

                 父亲说,你是一个人,它只是一条狗,不要怕!

                 父亲的第二句话是:“我们不要和别人比吃的、比穿的,我们比不过他们,我们就和别人比学习、比工作。”

                 每年的春节和暑假,是父亲最难过的日子。因为家里没钱缴学费。我每个星期天去学校,父亲都帮助我们收拾那本来就简单的行李,还要准备一担柴禾,我读中学时是住校,要挑米和柴上学的。每次他给我系好挑子,送我一程的时候都是这样说“到学校里读书,我们不要和别人比吃的、比穿的,我们比不过他们,我们就和别人比学习、比工作。”

                 父亲的这句话伴随我一直到现在,我的生活可以说是简朴甚至是简陋的,但我所做的每一份工作都是很认真的,都能得到同事或上司的肯定。因为父亲的这句话我一直铭记在心中。

                  父亲的第三句话是:“以后我如果生病了,我会很快走的,不会拖累你们兄弟。”

                 父亲一生不肯吃药打针,从我记事起就没看见他生病过。记得我前妻因癌症不治而终之时,我绝望之极,昏倒在地。据说他当时只是搂着我的孩子,一声不吭地看着我,等我醒过来时,只说了一句话:“药是治病的,不是治命的!”

                 自始至终父亲没有对我说任何一句安慰的话。我当时是在学校教书,只是到了第二个星期六,我从学校回来,坐在房里,一个人抱着刚刚一岁的女儿嚎啕大哭时。父亲坐在门槛上,默默地抽着山烟,禁不住泪眼滂沱。当时我教书一个月60元左右,为给前妻治病负债8000多块钱,真的是负债如山了。

                 那天,他对我说:“以后我如果生病了,我会很快走的,不会拖累你们兄弟。”

                 年迈的父亲守着老家的三间老屋和一盏孤灯,不肯和我们一起生活。那年立冬后的一天下午,堂哥急匆匆地来到学校告诉我,说父亲感冒了,要我回去看看。

                 我感觉到天要塌下来了……

                 果然,不到二十天,父亲从容离我们而去。

                 我那一生辛苦的父亲。他用他的箴言,表达了他的爱。

              (选自《宽容是一种美德》)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