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予人玫瑰,不仅今天手留余香,而且明天还有可能得到别人回赠的一座玫瑰园。
              B.《中国诗词大会》节目致力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自开播以来深受观众喜爱的原因是其新颖的内容和多样的形式造成的。
              C.同学们在购买文具用品时,要尽量选择无异味的橡皮擦、无刺鼻气味的涂改液和学习用品。
              D.能否落实农村中小学营养餐,是减轻农民负担的一大举措。
            • 2.

              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一首老歌往往会令我们感动得热泪盈眶,原因之一就是因为它能勾起人们对往事的回忆。
              B.利用互联网造谣、传谣是违法行为,我国法律对惩治这类行为已有明确规定。
              C.只要经过不懈的努力,才会收获精彩的人生。
              D.能否告别雾霾,实现天蓝水清的宜居环境,关键在于节能减排力度的提高。
            • 3.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义务教育法》依法保障适龄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B.这本《昆虫记》的失主竟然是我们历史老师“俾斯麦”丢失的。
              C.这种网络社交工具的广泛使用,加快了信息流通的速度和规模。
              D.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写得感人肺腑,所以这是作者的亲身经历。
            • 4.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通过汉字听写大赛,使人们进一步认识了汉字之美,更加重视汉字书写与汉字文化传承。
              B.《中国诗词大会》节目致力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自开播以来深受观众喜爱的原因是其新颖的内容和多样的形式造成的。
              C.为创建省级规范化学校,光明中学开展了“国学经典诵读”“书法进校园”。
              D.中学生书写水平下降的问题,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 5.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中学生之所以喜欢网络小说的原因,在于这些作品大多思想感情细腻,叙述自由活泼。
              B.这次送温暖活动中,社会各界给贫困山区学生捐赠了衣物、文具、图书等学习用品。
              C.近日,学校开展了“实现伟大中国梦,建设美丽和谐校园”的主题。
              D.今年国庆节期间,无论高速公路是否收费,预计本市的自驾出游车辆都不会减少。
            • 6.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汪国真的诗作曾点燃了一代人的青春梦想,他猝然长逝,怎不让人扼腕叹息?
              B.通过我市举办的“名师好课”系列送教活动,促进了全市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
              C.“川剧进校园”的成效并不显著,原因是对地方文化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造成的。
              D.实施“校园足球汁划”,旨在普及足球运动,进一步培养青少年足球运动水平。
            • 7.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问题。

              沙漠之花

              ①美国加州之南的棕榈泉是一座在沙漠上凭空建造的小城。城边有个沙漠动物园,也是凭空而造的。说是动物园,其实也包括了许多植物,它们都是从世界几大沙漠中请来的客人。这片本来人烟稀少的沙漠,因有了它们而有了旺盛的人气。高大的棕榈树,或是各式各样的仙人掌 ,在别处也可以看见,并不新鲜,最让我惊艳的是那些沙漠之花。

              ②在沙漠,灿烂无比的阳光,一年四季都灼热烤人。城市的花园里,如果夏日晌午有这样的阳光,芙蓉花们定会变得无精打采,牡丹、芍药们也会垂着头,把脸颊尽力藏进绿色的裙裾里……而这里,沙漠之花不但不躲避阳光,反而像牵牛花和向日葵一样,把每一片花瓣都冲向阳光,让每一簇花心里都装满加州的阳光。

              ③沙漠里的仙人掌,在这里开着红色、黄色、白色和橙红色的花。另一种硕大的仙人球上密密麻麻地开放着菠萝形状的花,它们拒绝分散着开,而是手挽手肩并肩簇拥在一起。每一朵花尖上都矗立着一枚长长的刺,像是卫兵握着一柄柄剑戟。

              ④我第一次见到了茛苕。这种花叶用在欧洲建筑中最常见的科林斯柱头的雕刻花纹里,其对称的古典之美,早在古罗马时代就已经流行。如今,在那些仿古的西式建筑甚至家具中依然经常可以见到。茛苕名字古怪,远不如其花叶美丽,但它却属于沙漠之花中的贵族。它锯齿形的叶子,在风中摇摆,像跳着细碎的小步舞曲的精灵。它金红色细长的小花,随叶子一起摇头晃脑,像抱着古老乐器为舞者伴奏而自我陶醉的乐队。

              ⑤在这里所见到的花,大多是草本,也有灌木,最多的是墨西哥刺木。这种刺木才真的像马鞭,细长而柔软,温柔而多情,带着无伤大雅又有些撩人的刺。它的花朵都是顶在刺木的顶端上,像是丹顶鹤头上的那一点红。只是,那一点红花,是茸茸的,弯弯的,带一点点的尖儿,如果再大一些,就更像圣诞老人头顶上的那顶红帽子了。

              ⑥在树上开花的,一种叫烟树。远看,真的像是一片蒙蒙的烟雾。近看,它的枝条上没有叶子似的,大小每一枝都像海葵向四周伸出的触角,细细的,软软的,晶莹剔透的灰白色,如同蒙上一层清晨的霜。或许它的枝条就是它的叶子, 它的叶子就是它的花。

              ⑦另一种在树上开花的,名字音译为帕洛弗迪。它的花开在树的顶端,一片灰黄色,并不鲜艳,但面积很大,铺展出一片。由于枝干比烟树要高,在一片低矮的花丛中,它的花迎风摇曳,像是挥舞着一面单薄得几乎透明的旗子,力不从心却并不甘心地与浑黄的浩瀚沙漠进行着对话。

              ⑧还有好多我不知道名字的沙漠之花,我真想一一查出它们的名字,描绘出它们的形状。它们有的开着细小球状的花,有的开着细长穗状的花,有的开着扁扁耳朵样的花,有的开着软软长须样的花,有的开着雪绒花一样茸茸的花……我从来没有见过这样多、这样小、又这样神奇的沙漠之花。

              ⑨面对它们的色彩纷呈,我竟然一时理屈词穷一般,找不出更合适的语言去形容。忽然想起一位作者写过的话:“只有小孩子们的心里才能想象得出来,只有他们的小手才画得出。”

              ⑩没错,这些花富于远离尘嚣的童真,拥有未曾经历都市化改造过的纯朴。沙漠恶劣的环境,磨炼了它们,也成就了它们。它们就像旷世的隐者,远离着我们。它们又像静心的修炼者,在沙漠中曲折跋涉了很长时间,怀揣着相当美好的想法。它们无意争春和走秀,也不管云起云落,只管自由自在地花开花谢。

              (文/肖复兴  有删改)

              (1)作者从哪些方面描写沙漠之花的外在特征?

              (2)第②段写城市花园里的花有何作用?

              (3)从修辞的角度欣赏第④段中画线的句子。

              (4)理解第⑩段中画直线句子的含义。

              (5)请采用第⑥段的描写顺序,写一种你喜爱的植物。(文中出现的植物除外) 

            • 8.

              童年的馒头

                 ①如今的幸福生活使我欣慰,不过有时心底也会泛起一缕儿时的苦涩。这苦涩告诉我:成长,有时只是瞬间的事。

                 ②那时候,娘拉扯着我和妹妹,家里穷得叮当响。我在五里外的村子上小学,六岁的妹妹在家烧火做饭,背着那个比她还高半截的竹篓打猪草,娘趁早摸黑挣工分,日子清贫得像一串串干枯的空笼花。

                 ③有年六一,学校说是庆祝儿童节,每个学生发三个馒头。我兴冲冲地对娘说:明天发馒头,妹妹一个,娘一个,我一个。妹妹笑了。娘也笑了。

                 ④那天,学校真的蒸了馍。开完会,我手里多了片荷叶,荷叶里是三个热腾腾的大馒头。

                 ⑤回家路上,看着手中的馒头,口水一咽再咽,肚子咕咕地叫着。吃一个吧,我对自己说,于是先吃了自己那一个。三两口下肚,嘴里还没品出味儿,馒头已不见了。又走了一段路,口水和肚子故伎重演,而且比刚才更厉害。咋办?

                 ⑥干脆,把娘那一个也吃了,给妹妹留一个就是了。娘平时不是把麦耙让给我和妹妹,她只喝羹吗?娘说过,她不喜欢麦耙呀!

                 ⑦当我回到家里,呆呆地看着手中空空的荷叶,里边连馒头屑也没一星了。

                 ⑧我不知道自己怎么进了门,怎样躲过妹妹的眼神。娘笑笑,没吭声。同院的二丫娘过来串门,老远就嚷嚷:“平娃娘,平娃娘,你家平娃带馒头来了吗?你看我们家二丫,发三个馒头,一个都舍不得吃,饿着肚皮给我带回来了。”娘从灶间抬起头,“可不,我家平娃也把馒头全带回家来,你看!”娘说着打开锅盖,锅里奇迹般地蒸着五个

              白中带黄的大馒头!“你看,人家老师说我家平娃学习好,还多奖励了两个呢!”

                 ⑨二丫娘看着我,我慌乱地点点头……

                 ⑩那天晌午,娘把馒头拿给我和妹妹,淡淡地说:“吃吧,平娃,不就是几个馒头嘛!”妹妹大口大口地咬着馒头,我却哇的一声哭了。后来,我发现,就是那一天,我的童年结束了。

              (1) 从全文来看,本文记叙的顺序是什么?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文中的“母亲”有什么特点?请结合具体内容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找出与画线句子形成照应的句子。抄写在下面横线上,并说说照应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许多人认为“成长,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可作者说“成长,有时只是瞬间的事”。对此,你有何看法?请结合内容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9.

              上帝的背影

              如果没有那场意外,1996年只是一个平常的年份,与其他年份并没有区别。但是,人怎能预测命运呢?灾难之所以成为灾难,往往是因为猝不及防。

              1996年的下半年,父亲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被“中风”击倒了。于是,一向视金钱如粪土的父亲从此放下了他的清高,变成了一个令我们感到十分陌生的人。

              那年的除夕夜,父亲对我和哥哥说,他现在病了,不能挣钱了,以后每月的生活开支和医药费都是一个不小的数字,所以想让我们哥俩每月给他汇一些钱,多少不限。一旁的母亲赶忙打断父亲的话头,说哪有年三十问孩子要钱的,你还想让孩子过个安稳年不?父亲没有理会母亲,他只是一个劲地追问我们行不行。那时候,哥哥在常州做木工,收入不高;我也是刚工作没两年,标准的月光族。但我和哥哥能够体谅父亲的苦衷,还是爽快地答应了父亲的“无理要求”。

              这一说就是10年。10年间,哥哥从一个小木匠摇身变成了一个拥有50多人公司的法人。房子,有了,车子,也有了,自是风光无限。而我,由于单位不景气,一直处于吃不饱饿不死的尴尬境地。但我没有忘记当年对父亲许下的承诺,尽量按时给父亲寄钱。有时候,父亲催款电话碰巧被妻子接到,妻子就会急,说我们就差讨饭了,干吗还喋喋不休地跟我们要?说心里话,我能理解妻子:现在农村种地不用交税,每亩还有100元的补贴,再加上养的鸡、鸭、猪什么的,而大哥每月都是千儿八百地给父亲汇钱,老两口应该不缺钱的,可父亲还总是按时向我们催款。更令人无法理解的是,我们每次回去看他,父亲嘴上“乖孙女、乖孙女”地叫着女儿,却从不主动给女儿一分钱。

              2006年的春节,我们一家又聚到了一起。按惯例,父亲饭前都是要说两句新年祝词的。那天,父亲没有立即开讲,而是让母亲从卧室里取出一个用红布包着的铁盒来。那是一个当年父亲做大队会计时放单据用的盒子。我小时候见过,但不知道父亲这时候将它取出来是什么意思。

              父亲看看手里的盒子,看看哥嫂、侄儿和侄女,然后又看看我和妻子,最后他将目光定格在女儿的身上。许久,父亲才腾出左手在已经老花了的眼上抹了一把,说,你们都忙,一家人一年也难得聚一次,所以,我今天就把压在我心里10多年的心结跟你们交代一下。父亲停顿了一下,接着说,这10年来,家里变化不小,尤其是老大混得有模有样的,老二惨了点!听父亲这样说,我惭愧地低下了头,我知道父亲向来是对我寄予厚望的……

              说着,父亲从盒子里取出一个红色的小本来,说,这上面有75806元,其中有你们哥俩给的,也有我们老两口种地、养家禽赚的。10年前,我一直担心老大没考上大学,将来日子不好过,就想出了让你们每月给我汇款的笨法子,没想到……没想到老大现在什么都有了,而老二空有一肚子墨水。唉!老二毁就毁在为人太老实,太善良,如果不是……算了,不说了,那都已经过去了(我知道父亲指的是数年前我被一个朋友骗了十几万的事)。

              父亲又说,这两年来,老二仅靠单位的那点工资和可怜的稿费生活,日子过得很紧巴,但他还是一次不落地给我汇款,难得一片孝心!现在,跟你们哥俩差不多大的亲戚朋友,大小都有了房子,只有老二还没有。所以,我考虑再三,决定将这笔钱交给老二,让老二回去也买一套,这样,我走之前也就可以闭上眼了!你们看,我的乖孙女都10岁了,总不能让她跟着你们流浪一辈子吧?说着,父亲又看了一眼哥嫂:“你们什么意见?”哥嫂自是没话。

              饭毕,哥哥和我一起来到父亲的房间。我们毕恭毕敬地跪下给父母敬完茶后,哥哥紧紧地握着父亲的双手,说:“这些年来,我对老二关心不够,我这个当老大的做得不好,我检讨。您给的这点钱买房是肯定不够的,这样吧,剩下的,我来!”

              这时,母亲流下了眼泪,父亲的眼圈也红了,而我,也是在那晚对自己的人生有了新的思考……

              有人说,上帝不能亲自到每家,于是就创造了母亲。而我以为,上帝的伟大之处不仅在于他创造了母亲,更在于他在创造母亲之前创造了父亲。因为当我看到父亲转身偷偷擦泪的时候,我分明觉得,那就是上帝的背影。(选自《青年文摘》2016•12•12)

              (1) 文章的开头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2分)
              (2) 从文章中哪些细节可以看出父亲并没有真的“中风”?父亲装“中风”的目的是什么? (3) “许久,父亲才腾出左手在已经老花了的眼上抹了一把。”结合前后文语境,说说“抹”字包涵的蕴味。 (4) 文中的母亲和妻子对推动本文情节的发展有什么作用?
              (5) 亲爱的读者,你的家庭里也有“上帝的背影”吗?请结合你家庭的实际情况,谈谈你家里的“上帝的背影”。
            • 10.

              家徽

              余华

                  ①国有国徽,校有校徽,厂有厂徽。奇怪吗?我家竟有家徽。我家的家徽是一条鱼,一条画在门板上的鱼。那条鱼的图案画得很笨拙,线条零乱而粗糙,只能让人意会到是条鱼而已。但它却有不寻常的来历。

                  ②祖父在世时,膝下有父亲他们弟兄四个,个个都是牛高马大的男子汉。民国初年,战乱频繁,家庭仗着几个男人下死力气勉强维持温饱。

                  ③一天夜半,父亲起来小解,发现一个人影蹿进了厨房,他便喊叫起来。同时马上守住厨房门口。不一会儿,父亲弟兄几个都起来了,他们点着灯,拿着大木棒子和斧头,仔细地搜索着厨房的每一个角落。那时粮食就是性命,大家决心不把这窃贼打死,也得让他残废。厨房的旮旮旯旯都搜遍了,却没发现人。父亲弟兄几个说父亲定是半夜眼花,父亲赌咒发誓说肯定有人。还在大家争辩时祖父来了,祖父让儿子们都去睡觉。等他们走了之后,祖父走到水缸边,敲敲盖子,说“你不用躲了,出来吧。”只见水缸里水淋淋地站起一个人。这人一手擎着水缸木盖,浑身颤抖,面无人色,另一只手里,还攥着一布袋大米。

                  ④祖父望着窃贼,叹口气说:“算了,你走吧。要是让我的儿子们看见了,你今天非残废不可。”

                  ⑤贼傻望着祖父,他不敢相信祖父就这样轻易地让他走。但祖父分明是平静地挥了挥手,贼便从水缸里爬出来。祖父又把那水淋淋的米袋子交给他说:“带上它吧,它可帮你家度几天日子。”贼要说什么,眼眶却红了,低着头,提着米袋子往外走。走到门口,“慢着,”祖父又叫住他,塞给他一串铜钱,“你拿这钱去做点小生意,再也不要干这伤天害理的勾当了。”

                  ⑥贼“扑通”一声跪在地上,给祖父磕了几个响头便走了。

                  ⑦不知过了多久,一天清晨,祖父一开门,使在门环上发现了一条两斤多的鲜鱼。祖父先是感到奇怪,但他马上就猜到是那贼送来的,那人大约是做了贩鱼的生意。

                  ⑧自此以后,我家门环上经常出现鲜鱼,家里便经常可以改善生活。父亲他们感到奇怪,祖父便舒缓地向父亲弟兄们讲起鱼的来历。

                  ⑨大约吃了几十条鱼后,祖父感到不安,说人家是小本经营,别吃垮了人家。于是连着几天半夜守候着,一直熬了三个夜,终于让祖父遇见了那送鱼人,谁知不是那个贼,却是一个年轻渔人。这渔人是那贼的儿子,贼在临终前嘱咐他要坚持送鱼到我家来。祖父和父亲他们听得连连点头。为了不违亡人遗愿,祖父拿过一把刀子,让年轻人在我家门上刻一条鱼,并说从此不许他再送鱼,就用这条刻下的鱼替代好了。祖父并叮嘱父亲弟兄们要保管好这条“鱼”,牢记这件事。于是,我家按照祖父的意思,一直都保留着这鱼的图案。

                  ⑩它,自然而然地成了我家的家徽。

              (有删改)

              (1) 结合全文内容,分析文章第②段的作用。 (2) 阅读文中画线的两个句子,说说作者是如何表现贼人的心理变化的。 (3) 细读文本,分析祖父的形象特点。 (4) 试探究“家徽”在本文中的丰富意蕴。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