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阅读下面文字,分别回答问题
                                              马航客机为何会失联
                  ①马来西亚航空公司MH370航班失联事件,以及由此引发的全球大搜索行动举世瞩目,牵动人心.在现代科技条件下,一架先进的客机为什么会发生突然失去联系的情况?要了解个中缘由,那就先要从飞机是如何与地面保持联系的说起.
                  ②正常情况下,飞机会通过多种无线电通信系统与地面保持联系.以波音777为例,这种先进的客机上有3种独立运作的无线电通信系统与地面保持联系.其中高频通信系统是远距离通信系统,通信距离可达数千千米.近距离的甚高频通信系统最为常用,在高度为300米时作用距离为74千米.因为起飞和降落期间是飞机和地面联系最频繁的时间,也是飞行中最容易发生事故的时间,所以为了保证甚高频通信系统的高度可靠,民航飞机上一般都装有一套以上的无线电通信系统.
                  ③地面管制雷达也是管制人员获取飞机位置信息的途径
              .管制雷达分为一次监视雷达与二次监视雷达.一次监视雷达通过扫描获得回波,屏幕上显示的一个个小光点就是空中的飞机.二次监视雷达将向空中的飞机发射询问脉冲,机载应答机接收到询问脉冲后,将应答机代码及高度、速度等信息编成应答脉冲,发回地面.二次雷达所获取的信息与一次雷达获得的飞机位置信息结合在一起,组成了最终在地面管制人员终端上所显示的综合信息,并通过该信息与飞机保持联系.
                  ④飞机除了通过无线电通信系统、地面管制雷达这两种途径与地面保持联系外,还会通过ACARS系统与地面保持联系.ACARS系统是地面监控飞机飞行状态最重要的手段,地面控制中心可以随时了解飞机的引擎、高度、航向等数据.
                  ⑤如果一架飞机甚高频无线电呼叫不到,一次雷达扫描不到,二次雷达问询不回答,甚至ACARS系统也被关闭,那么这架飞机便与地面管制系统彻底失联了.
                  ⑥从技术角度来看,马航客机失联事件与现有主要依靠地面雷达的空管技术难以掌握飞机实际位置有很大关系.而被誉为下一代空管技术的 ADS-B航空管制技术其实早在10多年前便已研发出来,迟迟未能推广开来并不是因为技术原因,而是由于需要对目前所有航空管制系统的地面和空中设备进行更新,所有航空管制员和飞行员都需要重新培训,难度可想而知.不知此次马航失联事件,可否成为新一代空管技术走上前台的助推剂.
                                                                                      (原文有改动)
              (1)选文第①段有什么作用?
              (2)第②段划线句子“以波音777为例,这种先进的客机上有3种独立运作的无线电通信系统与地面保持联系.”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作用是什么?
              (3)第③段加点词语“之一”能否删掉?为什么?
              (4)阅读选文第④段,找出飞机与地面保持联系的三种途径.
              (5)请结合选文第⑥段内容,说说此次马航失联事件,可否成为新一代空管技术走上前台的助推剂?并阐述理由.
            • 2. 阅读下面说明文,完成各题.
                                                 咖啡“毁”眼
                  ①关于咖啡有益还是有害的争论,可能从咖啡这种饮品进入人们生活的第一天就开始了.科学家们曾站出来发言:咖啡对人有益也有害.
                  ②咖啡的益处主要是,它能滋养皮肤,有助于消除疲劳,可预防胆结石,具有一定的抗氧化剂、开胃促食、活血化淤、息风止痉等作用,此外,可能还有解酒的作用.当然,其害处也不能忽视,就是它会造成人神经过敏,加剧高血压,诱发骨质疏松,饮用过量会有致癌危险,咖啡中所含的物质会让人上瘾.
                  ③不管咖啡是功大于过,还是相反,现在科学家又发现了咖啡一大“危害”,那就是:咖啡“毁”眼.
                  ④我们知道,青光眼是一种发病迅速、危害性大、随时导致失明的常见疑难眼疾.青光眼的起因是眼内压不稳定,出现了间断或持续性升高,其压力水平超过眼球所能耐受的程度后,给眼球各部分组织和视功能带来了损害,造成视神经萎缩、视野缩小、视力减退,甚至引发失明,在急性发作期一两天即可完全失明.而新的研究发现,这种带有毁灭性的眼病竟然与喝咖啡有一定因果关联.
                  ⑤为了搞清楚喝咖啡是否影响眼睛,美国一个科研小组曾专门进行了试验,探讨饮用一杯容量为237毫升的咖啡--这个非常有限的咖啡饮用量对眼睛的影响.结果表明,适量饮用咖啡对正常人眼睛的不良刺激不明显,但对患有眼部疾病的人,特别是青光眼患者,有轻微的不良影响,但不会造成什么危害.
                  ⑥但长期饮用过量的咖啡,会对眼睛有什么危害呢?
                  ⑦另外一个美国研究小组则依据1980年到2008年的医学资料分析,对40岁以上、没有青光眼或癌症病史且有眼科检查报告的人群进行了跟踪调查研究.研究人员每4年对他们进行一次问卷调查,以此来评估这些人日常的咖啡因摄取量,并进行多种可能性分析.结果发现,这些原本没有眼病的人当中,有一少部分因
              饮用咖啡,逐渐患上了青光眼.
                  ⑧最近,美国一个研究学会又对这个问题进行了研究. 研究人员分析了75000多名女性的健康数据,结果显示,重度咖啡饮用与青光眼的产生有密切关系,日常饮用量越大,患有青光眼的可能性就越高,而且有青光眼家族史者比没有家族史者,患青光眼的可能性更高.这表明,基因和咖啡对诱发青光眼都有作用,而过量饮用咖啡会“毁”眼,确实是不争的事实.
                  ⑨看来喜好喝咖啡的朋友真的是要谨慎,健康的人想喝要适量,有眼部疾病的人,那最好对咖啡说再见.
              (1)从全文看,饮用咖啡对人有什么影响?
              (2)说明“喝咖啡是否影响眼睛”之前,作者为何先详细介绍青光眼?
              (3)选文第⑦段中加点的“过量”一词不能删去,为什么?
              (4)第⑧段划线句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5)选文第⑤-⑧段说明顺序是什么?并概括说明理由.
            • 3. 树懒:看上去很懒
                  ①树懒的名声相当糟糕.在这个星球上任何一种语言中,这种生物的俗称含义都差不多.在英语中,它是“sloth/懒惰”;法语中则是“la paresse/懒家伙”;德语里面,它是“das Faultier/懒动物”;西班牙语里面则是“el perezoso/懒惰的熊”,诸如此类.
                  ②当然,这些共同印象不是毫无依据.但这种刻板印象,遮盖了树懒身上更加有趣的真相.
                  ③树懒确实行动很缓慢,哪怕最快速度,它们
              每秒钟也只能移动6厘米,但是它们并不懒.很多年前,英国斯旺西大学的生物学家洛瑞•威尔逊发明了“动物日记”--一个精巧的电子设备,可以将动物的运动状况事无巨细地记录下来.当时,这个小发明主要只用在研究像企鹅或是鸬鹚这种快速移动的动物上.后来,这一发明也用到了树懒身上.威尔逊发现,事实上,行动缓慢并不意味着树懒懒惰.生活在充满了捕食者的世界里,你或许会认为敏捷是个优点.在树懒生活的中美洲和南美洲森林冠层里,猴子确实是选择了敏捷路线,但树懒面对这样的危险只是一笑而过.当那些猴子四处奔逃的时候,它们只不过缓慢地闭上了眼睛.比起四处逃跑寻找掩体,树懒选择了更加令人叹服的策略:隐形.
                  ④对于一只树懒来说,最恐怖的天敌莫过于角雕.角雕是强悍的大雕,有着最骇人的爪子和恐怖的尖嘴.面对它们,树懒一丁点儿生还的希望都没有.除非它们可以行动缓慢到角雕看不见它们.树懒根本不是懒,它们只是超级谨慎.而使出这项绝招却需要花很大力气.想象一下吊环上的体操运动员,当他处在十字状态,然后将双脚抬至水平位置的时候,他的肌肉会不停地发抖.可对于一只树懒来说,这种体操技巧只是小儿科.它们可以完全安详地处在十字坐姿,好像完全不需要肌肉费什么劲儿,像是引力彻底消失了.
                  ⑤树懒还有一项绝技:憋.它们的胃重可以高达它们体重的三分之一,这是同等体型的动物的胃的两倍多.人们发现,这是它们极其俭省的消化策略的一部分.相比于其他哺乳动物,一只树懒吃的很少,但是这点少量的食物却要在树懒的肠道里面经历一段难以置信的曲折历程.一项上世纪七十年代的研究指出,食物从进入树懒嘴里算起,要经过50天才能到达它的肛门.50天不排便着实令人吃惊.食物经过50天漫长历程,排出时只是一团充满纤维的硬粪球.
                  ⑥当然,一只表情僵硬的树懒看起来就是个傻瓜.但真相是,人类甚至还没怎么搞清楚树懒表现成这个样子的真正原因.如此不同寻常,而我们又知之甚少,这样的哺乳动物在这个星球上其实已经不多了.
              (1)第③自然段中加点词语“差不多”能否去掉?为什么?
              (2)第⑤自然段画线句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3)根据文段内容,说说人们对树懒的刻板印象遮盖了什么真相.
            • 4. 阅读《地沟油也有春天》一文,完成各题.
                  ①最近,位于美国密歇根州阿德里安市的一家肯德基店正为频频发生的盗窃行为头疼.不过,这家店损失的可不是收银柜里的美元,而是餐厅垃圾箱里的垃圾,尤其是每天煎炸烹饪后扔在废油箱里的厨余废油.
                  ②根据当地警方8月12日发布的报告,这家店和一家废油回收公司签订了合同,允许他们每天回收大约1000加仑(1美制加仑约合3.79升)的厨余废油.可是从今年3月起,每当公司前来回收废油时,都发现废油不翼而飞.
                  ③难不成是被偷去做地沟油,那你可大错特错了!美国密西西比州一家回收厨余的公司代表汤姆•道格拉斯分析说,偷盗厨余废油大约分为两类,一类是把餐厅的废油偷去,拉到自家后院自己提炼生物柴油;另一类是有组织的盗窃团伙,将废油大量窃取后以中间价倒卖给生物柴油公司.
                  ④他们并不发愁买家.在美国威斯康星州,一家回收厨余废油的公司开出了每加仑50美分到2美元的价格回收厨余废油.他们免费提供储存器皿,并上门回收.该公司表示,每加仑的回收和加工成本
              会花掉1.3美元,但是制成的生物柴油可以卖到每加仑3.5美元.
                  ⑤如今,随着国际油价不断走高,生物燃料成了抢手货.作为生物燃料的重要原料之一厨余垃圾更是身价倍增.6年前市价大约6美分一磅的厨余垃圾,目前已经涨到了43美分一磅,“几乎像液体黄金一样宝贵”.
                  ⑥“就在一年前,我还得掏钱让人来把这些厨余拉走,现在竟然有贼找上门来把废油偷走了.”在美国华盛顿经营比萨饼店的尼克•达米安迪斯感叹说,“如今厨余废油变得跟金子似的.”
                  ⑦从餐厅厨房里搜集来的废油,经过加工后可以产出身价倍增的生物柴油,这样的淘金机会,连世界第八大产油国阿联酋都不愿意放过.
                  ⑧在阿联酋一家名叫Neutral Fuels的工厂里,厨余废油正在又高又大的圆桶内经历65摄氏度的化学反应,虽然工厂里面的味道闻上去很像炸薯条,但反应堆里的废油却是在一步步变成生物柴油.这些厨余废油来自麦当劳在阿联酋的连锁店,在这家生物燃料处理工厂,产出的生物柴油可以被任何柴油发动机使用,而且燃烧后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要比传统的柴油少60%~80%.
                  ⑨除此之外,厨余废油还有很多回收之路--简单提炼后加入添加剂,废油可以变成肥皂;精加工后的废油可以成为普通的润滑油;和其他厨余混杂在一起的废油在经过粉碎、固液分离后,可以做肥料甚至饲料.
                  ⑩现在,这些厨房里的“废弃儿”就要一飞冲天了.荷兰皇家航空公司宣布,从今年9月开始,他们会在阿姆斯特丹飞往巴黎的飞机上使用厨余废油提炼后的“可再生飞行燃料”.公司表示,他们掌握的技术能够将废油先进行脱氧处理,经过一系列的有机化学反应后,提炼成“可再生飞行燃料”.
              (1)文章以“地沟油也有春天”为标题,有什么好处?
              (2)按要求完成下面两小题.
              ①第⑧小节划线句子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②本文第④小节中加点的“大概”能否去掉,为什么?
              (3)厨余废油“变”金子“是因其用途广泛”,请联系全文概括厨余废油有哪些用途?
            • 5.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列各题.
                                                  微信是一种生活方式
                  ①微信是腾讯公司于2011年1月21日推出的一款通过网络快速发送语音短信、视频图片和文字,支持多人群聊的手机聊天软件.
                  ②用户可以通过微信与好友进行形式上更加丰富的类似于短信、彩信等方式的联系.微信软件本身完全免费,使用任何功能都不会收取费用,微信时产生的上网流量费由网络运营商收取.2012年9月17日,微信注册用户过2亿.
                  ③因为是通过网络传送,因此微信不存在距离的限制,即使是在国外的好友,也可以使用微信对讲.其实微信相当于另一个QQ.但是不同于QQ的是,它在交友这块表现的更具时效性,也更强大.不论是塞班、安卓还是苹果的手机用户,只要安装了微信,就可以进行跨手机平台的畅通聊天.
                  ④而微信交友的方式也是非常的独特,那么微信到底是通过什么方式交友的?微信怎么用?微信的使用方法其实非常简单的.它与所有的即时聊天软件一样,需要注册与登入.但相对于其它即时聊天软件,微信的注册和登入更加的方便.QQ微信注册账号:如果你拥有QQ帐号,就可以不需要注册而直接使用QQ帐号登入微信.如果你不想使用QQ帐号登入的话,可以用手机号码进行快捷注册.只要选择好自己所在的国家,然后填下手机号码与登入密码就可以了,非常方便,10秒钟就能搞定.注册成功之后,你就将拥有一个微信帐号,你下次除了使用QQ帐号、手机号码登入之外,还可以使用微信帐号登入.⑤说完微信注册问题,接下来,们来看看微信都拥有什么独特的交友方式吧.
                  ⑥一:查看附近的人.微信将会根据用户的地理位置找到附近同样开启这项功能的人,使用户轻松找到身边正在使用微信的他们.这个距离在100-1000米之内,只要是开启了查看附件的人的微信用户,都能在列表中看到.也许,就因为这个功能,你就找到了心目中的TA.二:摇一摇.摇一摇是微信最独特也是最强大的交友方式.支持通过摇一摇手机找到同时也在摇手机的朋友.只要是在同一时间摇动手机的微信用户,不论你在地球哪一个角落,都可以通过这个功能认识彼此,非常强大.三:漂流瓶.微信支持扔漂流瓶匿名交友.相信大家对于漂流瓶都不会陌生,就是将自己想说的话写在纸上,然后放入瓶子,将它扔进水里,等待有缘人拾取.微信还支持将语音放进漂流瓶,非常给力.漂流瓶可以让你将自己想说的话装进瓶子,扔进大海,等待有缘人拾取.基本上,微信的交友方式就是这三大类别了.当然,你也可以通过搜索对方的微信号进行添加.
                  ⑦除了这几个给力的交友方式,微信还拥有很多辅助功能,比如QQ离线助手,微博私信助手等等.
                  ⑧对于喜欢交友的朋友来说,微信绝对是一款神器.
              (1)阅读全文,“微信是一种生活方式”具体指的是什么?
              (2)文段④主要运用了作比较来说明什么?
              (3)根据文意理解⑧段中画线句子“微信绝对是一款神器”中“神器”的含义.
              (4)本文采用了什么说明顺序?请结合文章内容作简要分析.
            • 6.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各题.
                                             植物不失眠
                                               乔娟
                  ①植物也要睡觉.合欢树的睡态很美,叶片柔柔地低垂,耷拉着脑袋,不用酝酿,只要叶片低下来,它们很快就会入睡.但并不是所有的植物都用叶子来睡眠.像睡莲,就是叶子醒着花儿睡.黄昏池塘边,白天还是昂首怒放的睡莲,随着晚风飞舞,它将花瓣儿慢慢收拢,紧紧闭合.一朵、两朵,后来所有的花朵全部闭合成了一个个小球儿.
                  ②花儿不劳作,也不创造,它们为什么要睡觉呢?
                  ③一百多年前,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就发现了植物的睡眠现象.他对69种植物的夜间活动进行了长期观察,发现那些积满露水的叶片更容易受伤.他把叶片固定住,也得到同样的结果.达尔文由此断定,叶片睡眠可以保护其不受伤害,并可以抵御夜间寒冷.
                  ④20世纪60年代,科学家们印证了达尔文的观点.植物睡眠可以减少热量散失和水分蒸发.像合欢树,不仅夜晚用睡眠保护自己,当遭遇狂风骤雨时,叶片也会逐渐合拢,以防叶片受到暴风雨的摧残.美国科学家恩瑞特还发现了一个更有趣的现象,他用一根温度探测针在夜间测量多种植物叶片的温度,发现不睡眠的叶子温度总比睡眠的叶子温度低1℃.正是1℃的微小差异,成为阻止或减缓叶子生长的重要因素.因此,结论出来了:在相同环境中,睡眠的植物生长速度较快,比不睡眠的植物具有更强的生存竞争能力.科学家还发现:某些植物不仅夜晚睡觉,白天竟然与人一样还要午睡.它们中午11时至下午2时,关闭叶子气孔,光合作用明显降低,这就可以减少水分散失,增强它们的抗旱能力.
                  ⑤植物夜晚睡眠,可以避免寒露和霜冻侵袭,减少水分蒸发,保持湿度;白天睡眠,可减少水分蒸发,还可避免昆虫骚扰.让人类羡慕的是,人有时候会受情绪或疾病的困扰而失眠,植物却不会受到任何影响,到了该睡觉的时间,无论出现什么情况它们都能准时入睡..第二天再见时,一准儿是神采奕奕,精神抖擞.
              (1)现代科学家与达尔文对植物睡眠的原因分别如何解说?
              (2)从说明方法的角度,简要分析第⑤段画线句的表达作用.
                  人有时候会受情绪或疾病的困扰而失眠,植物却不会受到任何影响,到了该睡觉的时间,无论出现什么情况它们都能准时入睡.
              (3)下面句子中的“总”字为什么不能去掉?说说你的理解.
                  他用一根温度探测针在夜间测量多种植物叶片的温度,发现不睡眠的叶子温度总比睡眠的叶子温度低1℃”.
              (4)文章第①段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章内容进行分析.
            • 7.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列各题
                                        电动汽车把城市热量“开”出去
                  ①热岛效应通常造成城市中心温度升高,影响空气流通和天气变化,由湖南大学黎灿兵教授、曹一家教授及其科研团队开展的一项研究表明,用电动汽车代替传统汽车,不仅具有降低城市温度的潜力,还能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②黎灿兵及其研究团队选取北京作为实验城市,根据2012年的数据进行分.他们发现电动汽车每英里所释放的热量是传统汽车的19.8%,如果全部更换为电动汽车,那么北京市的城市热岛强度可以降低0.946摄氏度.
                  ③与传统车辆相比,电动汽车行驶每公里释放的热量要少很多,这有助于缓解夏天大都市的热岛效应.热岛效应多由人类活动造成,使城市比周围乡村温度高.让北京市民记忆犹新的“7•21”暴雨就是受热岛效应影响而产生的,当时,北京城市地区气温比周围郊区或农村高出0.56℃至5.6℃.这些多余的热量破坏了城市空气循环的稳定,并促进降水云层的形成,使降雨量增多,从而不可避免地导致了灾难性的暴雨气候.
                  ④目前,电动汽车是否可以帮助应对全球和地区的气候变化依旧是一个有争议的话题.虽然电动汽车在行驶时其排放量远低于传统汽车,但是一部分人认为,制造电动汽车的过程要比制造传统汽车的过程会产生更多的污染.因此,黎灿兵认为,如果要真正解决气候变化问题,需要多方面工作,电动汽车替代燃油汽车不能解决
              问题.当然,用电动汽车替代燃油汽车,主要是为应对石化燃料日益减少的危机,而这种替代还拥有“诱人的”附加值--降低城市温度和降低温室气体排放,这无疑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解决气候问题.
                                                                    (摘自《科技日报》2015年3月20日)
              (1)有哪些理由表明电动汽车能把城市的热量“开”出去?请分点概括.
              (1)第②段划线的句子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2)第④段加点的“全部”是否可以去掉?为什么?
              (3)解决城市热岛效应,除了关注汽车以外,你还有哪些好的建议?请写下来.
            • 8.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人工智能时代,你的工作会被机器抢走吗?
                  ①人工智能机器人“阿法狗”在与韩国棋手李世石的对弈中连胜两局,人工智能的发展和崛起成为不容忽视的话题.人工智能会不断学习,不知疲惫,不会抱怨,此前已有专家预测,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技术的快步发展可能酿成大规模失业.进入人工智能时代,你的工作可能被机器抢走吗?
                  ②去年年末,一段中国某银行智能机器人大堂经理“娇娇”的视频在网上火爆:“您好,我是娇娇,很高兴为您服务”.
                  ③这位不知疲倦的“大堂经理”可以通过语言识别、触摸交互、肢体语言等方式,开展迎宾、业务引导、业务查询等多种服务,懂幽默会卖萌,在办理业务的同时还能把客人逗得哈哈大笑.
                  ④在日本,护理型机器人赢得了老年人的欢心.小型的智能护理机器人可以陪老年人聊天解闷,帮助控制灯光、检查血压,提醒何时吃药.大型护理机器人则致力于帮助那些行动不便的人,能温柔地将人类抱起或放下,或是帮助其站起来.
                  ⑥除了服务业以外,人工智能已开始“
              ”其他领域.专家担忧,机器和电脑的发展有一天
              会取代人类的大脑和肌肉--这对司机、分析师和财经记者的工作构成了威胁.
                  ⑦人工智能进展最快的领域之一是机器视觉,这是自动驾驶汽车的关键.相比容易出错的人类司机,自动驾驶将减少90%或更多的事故..美国10%左右的工作岗位涉及驾驶车辆,未来数十年内,这些工作岗位中的大多数将会消失.
                  ⑧其实,面对日臻完善的机器人技术和人工智能,很难想象有任何工作不会面临消失风险.IBM研发的超级电脑沃森则把领域拓展的更加广泛.它远超人类的记忆功能让它在智力问答节目《危险边缘》中击败了该节目的冠军;此外,协助研发药物、预测工业机械的维护时间,甚至设计美味的新食谱,帮助诊断疾病,都有沃森的身影--IBM相信,机器人沃森可以创造巨大商机.研究者同时发现,沃森在不断学习和进化,比如设计出新的食谱,为药物研发提出人类未曾想到的建议和指导,这是研究者们一开始所没有想到的.
                  ⑨但另一方面,在其他一些事情上,机器是无法战胜人类的:如培养品味和感情,相互模仿,建立情感联结,想象力和道德情感.《经济学人》杂志调查显示,一些技术含量高的工作,如牙医、医生,或者类似于心理学家的情感辅导人员,甚至是运动员教练等需要人与人密切沟通的职业,被人工智能替代的可能性较低.
                  ⑩不过,机器人完全能够取代人类的工作,未必完全是一件坏事.在未来,机器有可能让人类从体力劳动中解脱出来,把精力放在文学、艺术、科学等创造性领域,放在能够让人类更幸福的事上.
              (1)文章第一小节有何用处?请作简要分析.                                
              (2)第⑦段中画线句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3)简要说明第⑥段加点文字的语言特点.            
              (4)结合文章,概括智能机器人能给人类带来哪些好处?
            • 9. 飞向太空
                  ①人类对浩瀚无垠的太空向往已久.从嫦娥奔月的神话到亦真亦幻的《西游记》,人们把太空描述成妙不可言的神仙世界.在人们的想象中,太空是一个至善至美的天堂.然而在现实世界里,太空绝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浪漫.进入太空,人类要面对的是险境而非仙境.载人航天飞行要解决的问题也远不止是“高处不胜寒”.
                  ②载人飞行要克服的第一个难关是真空环境对人的影响.太空中没有空气,人体若裸露在真空中,将无法呼吸.如果宇航员的座舱、生活舱一旦泄漏气体,很可能导致宇航员死亡.
                  ③需要克服的第二个难关是来自太空强辐射的影响,这种太空强辐射包括太阳电磁辐射和高能粒子辐射.太阳电磁辐射中的可见光和红外部分主要影响航天器的温度,会损伤航天器的一些表面材料,还影响高层大气的温度和密度,从而加重低轨飞行器轨道控制的负担.高能粒子辐射则直接对航天器本身产生影响.高能粒子长时间围绕地球运动,对低轨道航天器构成严重威胁.它们的辐射不仅损伤航天器表面材料,而且会使航天器内部的太阳能电池、有机材料、半导体器件和集成电路等的性能发生变化,甚至造成永久的损伤.
                  ④空间碎片和流星体(指分布在星际空间的细小物体和尘粒)是载人飞行要克服的另一难关.空间碎片又被称为空间垃圾,是指废弃的火箭或卫星的残骸和它们因爆炸或碰撞而产生的碎片.它们与航天器的相对速度稍低于流星体与航天器的相对速度.它们始终和航天器一同在地球的周围运动,因此出现碰撞的机会很多.空间碎片和流星体与航天器相撞,会在航天器的表面留下撞击坑或穿孔,甚至造成航天器表面的机械损伤.体积相对较大的流星体和空间碎片,对人体和航天器的破坏都是致命的.
                  ⑤另外,飞行过程中产生的噪声和振动也会对人体产生不良影响.火箭在上升过程中发动机会产生高强度的噪声,飞船高速穿过大气层时也会产生巨大的噪声.即使飞船在轨道运行时产生的相对小得多的噪声,也相当于繁忙交通路口的噪声,而且持续不断.而飞行产生的强度不等的振动会影响宇航员的心率、血压和耗氧量,可诱发心血管的功能紊乱.另外,人体或器械的振动也会使人视觉模糊,动作不协调,操作误差增加,语言明显失真或中断.
                  ⑥可见,在浩渺的宇宙中,宇航员时刻面临着险境,而决非想象中的仙境.
              (1)选文说明的中心内容是什么?
              (2)选文的说明顺序是什么?
              (3)选文第④、⑤段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 10. 阅读文章,回答下列各题.
                                                我们身边的辐射
                  ①曾有一段时间,因受日本9.0级大地震影响,福岛核电站的放射性物质泄漏到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中.一时间“谈核辐射而色变”,辐射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了人们当下最为关心的话题.
                  ②辐射对人体的危害与放射线照射的强度、时间和照射的人体部位有关.辐射是无色、无味、无声,看不见和摸不着的,但可用仪器来探测和度量.度量辐射剂量的单位是西弗(Sv),1西弗(Sv)=1000毫西弗(mSv)=1000000微西弗(μSv).放射线不同剂量照射对人体的不同,下表列出了放射线不同强度照射对人的影响:
                照射剂量   (单位:毫西弗)对人体的影响
              小于100对人体没有危害
              100~500没有疾病感觉,但可引起白细胞数量减少,患癌症的可能性为 1/130
              600~1000出现各种辐射疾病
              2000~4500掉头发,血液发生严重病变,一些人在 2 至 6 周内死亡
              ③从上面列出的数据可见,小于100毫西弗的放射线辐射对人体是没有危害的.实际上,人类是生活在放射环境中的,人类的生活一时一刻也没有离开过放射线.人所受的放射线包括天然放射线和人工放射线.天然放射线主要来自三个方面:宇宙射线、地面和建筑物中的放射线、人体内部的放射性.宇宙、自然界能产生放射性的物质不少,例如,太阳光等宇宙射线,人体内的钾-40、岩石、土壤和水中都存在放射性物质.此外,日常生活中使用手机、看电视、坐飞机、抽烟也会产生放射线.具体说,人们摄入的空气、食物、水中的辐射照射剂量每年约为0.25毫西弗,带夜光表每年有0.02毫西弗,乘飞机旅行2000千米约0.01毫西弗,每天抽20支烟,每年的辐射照射剂量为0.5~1毫西弗.
                  ④日本的核辐射让人惊慌,而平时就在我们身边的一些辐射源却很容易被忽视.实际上,在生活中也有放射性物质能通过多种途径进入人体,造成对机体的慢性损害.例如,含有一些放射性物质的建筑材料造成居室内放射性污染加重,有少量放射性物质的燃煤造成空气污染,佩带含有放射性物质的异常光彩夺目的或廉价合成的首饰制品对人体也有严重的损害.在日常生活中,医疗辐射的危害是最大的.任何方式的X线检查都是有损受检者健康的,受检者都要承受不同程度辐射致癌的风险,接受的剂量越大,受辐射致癌的风险越高.在生活中,很多人觉得CT等检查是无害的,可以随便做,往往半年甚至3个月就做一次.事实上,这些检查可能给病人带来永久性的伤害.CT等检查是利用X射线能穿透人体组织的原理进行检查的,而X射线也是核辐射的一种.有统计数据指出,做一次心脏冠状动脉CT检查,放射线量相当于拍了几百次X线胸片.根据国际辐射防护委员会的研究结果估算,以一个1000万左右人口的城市为例,每年大约会有350人可能因照射X线诱发癌症、白血病或其他遗传性疾病
                                                                (选自《百科知识》2011年第4期,有改动)
              (1)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
              (2)放射线不同剂量照射对人体的影响不同.当照射剂量是2000~4500毫西弗(mSv)时,人体会受到怎样的影响?
              (3)第④段中画线句子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4)读了本文后,你在日常生活中会采取哪些措施来防止辐射对人体的危害?(至少写出三种)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