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下面有关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

              A.古代把山的南面或水的北面叫做阳,山的北面或水的南面叫做阴。
              B.“我爱洛阳的山水美”一句中,“我”是主语,“美”是形容词,作宾语。
              C.山东,指崤山以东的地区;江东,指长江以南的地区。
              D.《聊斋志异》是用蒲松齡的“书斋”名来来命名的,他的书斋叫“聊斋”;《枊河东集》是用柳宗元的家乡的地名来命名的,他是河东(今山西永济)人,世称枊河东;《樊川文集》是按李商隐的家乡“樊川”这个地名来命名的。
            • 2.
              下列词语中书写正确的一组是(2分)(  )
              A.稀罕 诘难 与日俱增 相形见绌
              B.豁达 祈祷 举世闻名 消声匿迹
              C.训诫 笼罩 语无纶次 骇人听闻
              D.聒噪 癖好 老谋深算 汗流夹背

            • 3.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体现出:

              A.怀疑精神 
              B.辩证法思想
              C.求实精神
            • 4.
               请从所给的三个词语中,选出一个最符合语境的填写在横线上。

              (1)校训根植于传统文化,是学校精神的凝练表达。校训中传递的价值观念,____(结合  契合  融合)着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时代精神。

              (2)陕西作为古丝绸之路起点和丝绸之路经济带新起点,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文化优势明显,文化先行_______(不言而喻  无懈可击  责无旁贷),必须抢抓机遇、积极作为。

            • 5.

              成语“机不可失”出自张九龄之笔,它的下句是:

              A.时不再来   
              B.失不再来    
              C.势不再来
            • 6.

              下列哪个成语典故说的是吕不韦的故事?

              A.一字千金  
              B.一诺千金      
              C.一饭千金  
              D.一掷千金
            • 7.

              "鼎"的最初用途是:

              A.祭祀用礼器   
              B.地位象征物    
              C.烹煮器具
            • 8.

              齐白石画虾三变

              龙协涛

                    ①著名的国画艺术大师齐白石57岁时有一次题画写道:“余作画数十年,未称己意。从此决心大变,不欲人知;即饿死京华,公等勿怜,乃余或可自问快心时也。”这几句  A  (义愤填膺  斩钉截铁)的话,可以说是齐白石不怕否定自己,敢于创新的艺术宣言。齐白石的最  B  (脍炙人口  本色当行)的画虾,就是他的创新精神的突出例证。

                   ②齐白石少年时代就对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经常到溪流里观察这种逗人喜爱的小生物,用棉花为诱饵钓虾。他晚年曾画《儿时钓虾图》,在画幅上题诗道:“50年前作小娃,棉花为饵钓芦虾。今朝画此头全白,记得菖蒲是此花。”并有小注:“余少时尝以棉花为饵钓大虾,虾足钳其饵,钓丝起,虾随钓丝起出水,钳尤不解。只顾一食,忘其登岸矣!”

                     ③少年时代的这种兴趣,使齐白石早就萌发了画虾的艺术种子。但他60岁以前画虾主要是摹古,学习八大山人、李复堂、郑板桥等画虾的技法。

                   ④62岁时,齐白石自以为对虾的体会还不够深刻,需要长期细心观察和进行写生,就在画案的水碗里,长期养着数只活虾。齐白石每天都要细心观察它们很多次,看它们的形状,看它们在水中游动时的  C  (姿势  姿态),还常常用笔杆触动它们,看虾跳跃时的各种  D  (姿势  姿态)。

              ⑤这个时期的工夫,依然还是侧重在追求外形。因此,他笔下的虾外形很像,但精神不足,还不能表现虾的透明的质感。

              ⑥66岁时,齐白石画虾产生了一个飞跃。虾的身躯已有质感,头、胸部前端有坚硬感。腹部节与节若联若断,中部拱起,似乎能蠕动。虾的长臂钳也分出3节,最前端一节较粗,更显有力。虾的后腿由10只减少成8只。

                    ⑦68岁时,画虾又进了一步。这时的特点是:腹部小腿继续删减,由8只减到6只;以前画虾眼是画两个浓墨点,后来在写生中观察到虾在水中游动时两眼外横,于是虾眼由两个浓墨点改画成两横笔;最关键的突破是在虾的头胸部分的淡墨上加了一笔浓墨。齐白石认为对虾写生了七八年,这一笔是创造最成功的,他说:“这一笔不但加重了虾的重量,并且也表现了白虾的躯干透明。”这时画虾已达到神形兼备,可以说算成功了。

                     ⑧但是齐白石仍不满足,还继续追求笔墨的简练。70岁以后又有意删除不损害虾的真实性的腿,78岁时画的虾后腿就只有5只。

                       ⑨80岁以后画的虾,才真正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那精确的体态,富有弹力的透明体,在水中浮游的动势……可以说,艺术造型的“形”、“质”、“动”三个要素都臻于完美的境界。作家老舍在齐白石93岁寿辰的庆祝会上说:“白石老先生画的虾,可以看出虾在水里游的运动,像活的一样,但他作画的时候决不是对自然事物单纯的模拟。有一次他说:‘虾爪上的东西还很多,可是我不用画这些玩意。’他是有提炼的。”老舍指出的提炼,就是把虾的次要部分删除,对虾的重要特征进行艺术夸张,使虾的神情更为突出,所以人们比较池塘里的虾而更喜欢齐白石画的虾。

              (1) 文章标题中的“三变”具体指什么?请简要作答。(3分)
              (2) 请在文中的A、B、C、D处各选一个最准确的词语。(4分) 
              (3) 作者在第⑦段和第⑨段中分别引用了齐白石和老舍的话,有什么表达作用?(4分)
              (4) 齐白石画虾给你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是什么?结合实际谈谈自己的感悟。(4分)
            • 9.

              下列各句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

              A.孔乙己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争辩道:“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吗?”解说:这一句中的标点符号使用是正确的。
              B.果    末   采    柏;解说:这四个字的造字方法各不相同。
              C.《泊秦淮》《晏子使楚》《我的母亲》《最后一课》;解说:这四个课题短语类型各不相同。
              D.在一个清晨,两只黄鹂在树上欢快地歌唱。解说:“黄鹂歌唱”是这个句子的主干。
            • 10.

              下列短语中不完全是动词名词搭配的一组是:( )

              A.养成习惯  涌起波涛   请求援助   欣赏音乐
              B.找骆驼    做买卖     走江湖     编故事 
              C.敬重品行  受到尊敬   感受文化   开展活动
              D.充满憧憬  充满希望   推辞一番   寻找风筝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