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诗歌第二联用_______手法,写出了洞庭湖___________的气势。

            • 2.

                                                                                                                     来鹄①

              千形万象竟②还空,

              映水藏山片复重③。

              无限旱苗枯欲尽,

              悠悠闲处作奇峰。

              【注释】①来鹄(hú):即唐朝诗人来鹏,今江西南昌人。②竟:到底,终于。③片复重:形容云一会儿轻云片片,一会儿重重叠叠。

              (1) 下列对诗歌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2) 下列对诗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诗的写作对象是云,诗人关注的是云,自然应当将描摹云形象的句子放置首位。

              B.诗人先用“千形万象”将夏云描写得活灵活现,给读者设置暴雨即至得悬念。

              C.第三句介绍背景,便于与第四句形成鲜明得对照,以取得更加强烈得艺术效果。

              D.第三句明显蕴含焦虑、怨愤之情,出语很重;第四句放下去时却很轻,表面上几乎不带感情。这样安排使行文跌宕有致。
            • 3.

              早 发

              (唐)韦庄

              早雾浓于雨,田深黍稻低。出门鸡未唱,过客马频嘶。

              树色遥藏店,泉声暗傍畦。独吟三十里,城月尚如珪。

              (1)诗歌题为“早发”,请简要分析全诗是怎样扣住“早”字来写的。


              (2)诗歌尾联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诗人什么情感? 

            • 4.

              出关   清˙徐兰

              凭山俯海古边州,旆影风翻见戍楼。

              马后桃花马前雪,出关争得不回头?

              【注】①关,指居庸关。②旆(pèi),旌旗。


              (1)诗歌前两句是怎样运用动静结合的手法写居庸关的雄伟气势的?

              (2)请赏析“马后桃花马前雪”的妙处。

            • 5.

              苏幕遮

              [宋]范仲淹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1) 下列对词的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2) 下列对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碧云”“黄叶”“绿波”“翠烟”,在词人的笔下构成了一幅辽阔苍茫的秋景图。
              B.“山映斜阳”一句将青山摄入画面,并使天、地、水融为一体,交相辉映。
              C.“黯乡魂,追旅思”是说词人面对秋景更加思念故乡,回首望去一片幽暗,不禁追忆起旅途行程。
              D.这首词的上片写景,下片直抒胸臆,表达了词人萦绕不去、纠缠不已的怀乡之情和羁旅之思。
            • 6.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1) “折柳”二字在诗中即指《折杨柳》曲调,又含________的典故,代表了古代的一种文化习俗,一般用以表达__________情绪。

              (2) 第二句中的“散”字用得好,好在哪里?

            • 7.

              【甲】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乌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全。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蓓

              【乙】绝句漫兴九首(其九)

              眼见客愁愁不醒,无赖春色到江亭。

              即遣花开深造次,便教莺语太丁宁。

              下面的分析与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杜甫的作品显示了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杜甫是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自号为少陵野老,他被后人奉为“诗圣”。
              B.甲诗由登高望远到焦点式的透视,由由远及近,感情由弱到强,就在这感情和景色的交叉转换中含蓄地传达出诗人的感叹忧愤。乙诗描写春景的两个词语是“花开”“莺语”。

              C.乙诗中“无赖”二字是全诗之纲,概括地说明了诗人饱受战乱客居他乡的郁优愁的心情。
              D.甲诗全篇情景交融,感情深沉,而又含蓄凝练,言简意赅,充分体现了“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且这首诗结构紧湊,围绕“望”字展开,前四句借景抒情,情景结合。
            • 8.

              菩萨蛮

              书江西造口壁

              辛弃疾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1)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是名句,常为人们引用。在词中,“青山”喻指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全词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9.

              登高

              [ 唐 ]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1) 下列选项中关于诗歌内容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2) 以下关于诗歌内容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首联着重刻画眼前具体景物,好比画家的工笔,形、声、色、态,一一得到表现。
              B.颔联着重渲染整个秋天气氛,好比画家的写意,只宜传神会意,让读者用想象补充。
              C.诗歌前半部分记叙,后半部分抒情,在写法上各有错综之妙。
              D.全诗通过登高所见秋江景色,倾诉了诗人长年漂泊、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慷慨激越、动人心弦。
            • 10.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乌。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对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全诗没有一个“望”字,但句句写向岳而望,自近而远,从朝到暮,由望岳想象将来登岳,结构巧妙,浑然天成。
              B.颔联运用虚实结合的手法,突出了泰山神奇秀丽、高大巍峨的特点。
              C.颈联中“生”“人”二字,具体形象地表现了诗人心情的激荡和眼界的空阔。
              D.诗歌着力描写了泰山的整体形象和诗人的感受,流露了诗人早年的远大抱负,历来被誉为歌咏泰山的名篇。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