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朱熹,字元晦,徽州婺源人。熹幼颖悟,甫能言,父指天示之曰:“天也。”熹问曰:“天之上何物?”松 之。就傅,授以《孝经》,一阅,题其上曰:“不若是,非人也。” 尝从群儿戏沙上,独端坐以指画沙, 视之,八卦也。
                    年十八贡于乡,中绍兴十八年进士第。淳熙五年, 知南康军.至郡,兴利除害,值岁不 ,讲求荒政,多所全活。讫事,奏乞依格推赏纳粟人间诣郡学,引进士子与之讲论.访白鹿洞书院遗址, 奏复其旧,为《学规》俾守之
                                                                     (选自《宋史•朱熹传》)   【注释】①朱熹: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徽州婺源:现在的江西婺源县。②悟:有悟性。③就傅:跟从老师读书。④贡于乡:参加乡贡考试。⑤军:宋代行政区域之一,相当于现在的县。⑥讲求荒政:十分重视赈济灾荒的措施。⑦讫事,奏乞依格推赏纳粟人:事情结束后,朱熹上表请求按照规定的标准奖赏献粮救灾的人。⑧引进士子:召集学生。讲论:讲学。
              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 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尝/从群儿戏沙上     
              B.年十八/贡于乡    
              C.中绍兴十八年/进士第     
              D.授/以《孝经》
            • 2.

              [甲]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尽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突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乙] 徐中行,台州临海人。始知学,闻安定胡瑗讲明道学,其徒转相传授,将往从焉。至京师,首谒范纯仁,纯仁贤之,荐于司马光,光谓斯人神清气和,可与进道。会福唐刘彝赴阙,得瑗所授经,熟读精思,攻苦食谈,夏不扇,冬不炉,夜不安枕者逾年。乃归葺小室,竟日危坐,所造诣人莫测也。父死,跣足庐墓,躬耕养母。推其余力,葬内外亲及州里贫无后者十余丧。晚年教授学者,自洒扫应对格物致知达于治国平天下。不失其性,不越其序而后已。                     (选自《宋史·徐中行传》)

              下列句子朗读停顿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       
              B.所造诣/人莫测也

                

              C.葬内外亲及州里贫/无后者十余丧 
              D.自洒扫应对格物致知/达于治国平天下
            • 3.

              贾逵①年五岁,明惠过人。其姊韩瑶之妇,嫁瑶无嗣②,而归居焉,亦以贞明见称。闻邻中读书,旦夕抱逵隔篱而听之。逵静听不言,姊以为喜。

              至年十岁,乃暗诵《六经》。姊谓逵曰:“吾家贫困,未有教者入门,汝安知天下有《三坟》《五典》而诵无遗句耶?”逵曰:“忆昔姊抱逵于篱间,听邻家读书,今万不遗一。”乃剥庭中桑皮以为牒③,或题于扉屏④,且诵且记,期年,经文通遍。 

                     于闾里 ⑤每有观者,称云振古无伦⑥ 。门徒来学,不远万里,或襁⑦子孙,舍⑧于门侧,皆口授经文.赠献者积粟仓。或云:“贾逵非力耕所得,诵经吞倦,世所谓舌耕也。”                

              (选自晋·王嘉《拾遗记·后汉》

              [注]①贾逵:东汉经学家、天文学家。②嗣:子孙后代。③牒:供写字用的竹片或木片。④屏:屏风⑤闾里:里巷。⑥振古:远古,往昔。 无伦:无与匹比。⑦襁:用襁褓。⑧舍:住。


              下列句子的诵读节奏不正确的一项( )

              A.逵静听∕不言        
              B.未尝 / 有教者入门

              C.或襁 / 负子孙       
              D.赠献者 / 积粟盈
            • 4.

              范式守信

              范式字巨卿,少游学于太学,与汝南张劭(shào)为友。劭字元伯。二人并告归乡里。式谓元伯曰:“后二年当还,将过尊亲。”共克期日。后期方至,元伯具以白母,请设馔以候之。母曰:“二年之别,千里结言,尔何敢信之诚也?”对曰:“巨卿信士,必不违约。”母曰:“若然,当为尔酿酒。”其日,巨卿果到,升堂拜饮,尽欢而别。            (选自《后汉书》,有删改)

              【注释】①太学:京城最高学府。②汝南:古地名,今河南境内。③告:告假。④过:拜访。⑤克:约定。⑥白:告诉。⑦馔(zhuàn):饭食。⑧升堂:登上大厅。

              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少/游学于太学             
              B.与汝南张劭/为友

              C.二人并告/归乡里           
              D.巨卿/果到
            • 5.

              刘丞相在位时,族人偶有逋负官租数十万,丞相不知也,前后官吏望风不敢问。程公珦为庐陵县尉,主赋事,追逮囚系,责令尽偿而后已。以告丞相,丞相曰:“赋入不时,吾家之罪,县官安可屈法也。”乃致之。后珦罢官至京师,丞相廷见,礼貌有加。珦出,谓人曰:“刘公伟量,非他人能及,真宰相也。

              【注释】①逋负:拖欠,短少。②主赋事:负责征收赋税。③谢:道歉。

              9、对下面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后珦罢官至京师

              A.后∕珦罢官至京师       
              B.后珦∕罢官至京师
              C.后珦罢官∕至京师        
              D.后珦罢官至∕京师
            • 6.

                 修幼失父,母尝谓曰:“汝父为吏,常夜烛治官书,屡废而叹!吾问之,则曰:‘死狱也,我求其生,不得尔!’吾曰:‘生可求乎?’曰:‘求其生而不得,则死者与我皆无恨。夫常求其生,犹失之死,而世常求其死也!’其平居教他子弟,常用此语,吾耳熟焉。”修闻而服④之终身

              (节选自《宋吏·欧阳修传》)

               [注释]①修:欧阳修,宋代文学家。②治:处理。③废:放下。④服:听从,信服。这里指遵从。

              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修/幼失父
              B.我求其生/不得尔
              C.生可/求乎
              D.犹/失之死
            • 7.
              下列语句朗读节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太祖/常劝/以读书
              B.家人/发箧/视之
              C.能/以天下事/为己任
              D.普/明日/复奏其人
            • 8.

              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

              A.自∕三峡∕七百里中
              B.实是∕欲界之仙都
              C.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D.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
            • 9.

              二十三日,过巫山凝真观,谒①妙用真人祠。真人即世所谓巫山神女也。祠正对巫山,峰峦上入霄汉,山脚直插江中,议者谓太、华、衡、庐②,皆无此奇。然十二峰者不可见,所见八九峰,惟神女峰最为纤丽奇峭,宜为仙真所托。祝史云:“每八月十五夜月明时,有丝竹之音,往来峰顶,山猿皆鸣,达方渐止。”庙后,山半有石坛,平旷。传云:“夏禹见神女,授符书于此。”坛上观十二峰,宛如屏障。日,天宇晴霁③,四顾无纤翳,惟神女峰上有白云数片,如鸾鹤翔舞,徘徊久之不散,亦可异也。                                     

              【注释】①谒:进见(地位或辈分高的人)。这里是进见神灵。 ②  太、华、衡、庐:泰山、华山、衡山、庐山。 ③ 霁:(雨雪停止)天放晴。     ④鸾:凤凰。    

              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过巫山/凝真观                
              B.峰峦/上入霄汉
              C.有/丝竹之音                  
              D.授符书/于此
            • 10. 下列诗句划分节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只有那辽远的一角/依然完整,温暖,明朗。
              B.我是/你祖祖辈辈  痛苦的/希望啊。
              C.我用残损的/手掌  摸索/这广大的土地坚固/而蓬勃生春。
              D.我把全部的力量/运在手掌  贴在上面,寄与/爱和一切希望。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