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下边句子中朗读节奏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投身革命/即为家
              B.血雨腥风/应有涯
              C.取义/成仁/今日/事
              D.人间遍种/自由/花
            • 2.

              范式守信

              范式字巨卿,少游学于太学,与汝南张劭(shào)为友。劭字元伯。二人并告归乡里。式谓元伯曰:“后二年当还,将过尊亲。”共克期日。后期方至,元伯具以白母,请设馔以候之。母曰:“二年之别,千里结言,尔何敢信之诚也?”对曰:“巨卿信士,必不违约。”母曰:“若然,当为尔酿酒。”其日,巨卿果到,升堂拜饮,尽欢而别。            (选自《后汉书》,有删改)

              【注释】①太学:京城最高学府。②汝南:古地名,今河南境内。③告:告假。④过:拜访。⑤克:约定。⑥白:告诉。⑦馔(zhuàn):饭食。⑧升堂:登上大厅。

              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少/游学于太学             
              B.与汝南张劭/为友

              C.二人并告/归乡里           
              D.巨卿/果到
            • 3.

              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

              A.自∕三峡∕七百里中
              B.实是∕欲界之仙都
              C.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D.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
            • 4.

              二十三日,过巫山凝真观,谒①妙用真人祠。真人即世所谓巫山神女也。祠正对巫山,峰峦上入霄汉,山脚直插江中,议者谓太、华、衡、庐②,皆无此奇。然十二峰者不可见,所见八九峰,惟神女峰最为纤丽奇峭,宜为仙真所托。祝史云:“每八月十五夜月明时,有丝竹之音,往来峰顶,山猿皆鸣,达方渐止。”庙后,山半有石坛,平旷。传云:“夏禹见神女,授符书于此。”坛上观十二峰,宛如屏障。日,天宇晴霁③,四顾无纤翳,惟神女峰上有白云数片,如鸾鹤翔舞,徘徊久之不散,亦可异也。                                     

              【注释】①谒:进见(地位或辈分高的人)。这里是进见神灵。 ②  太、华、衡、庐:泰山、华山、衡山、庐山。 ③ 霁:(雨雪停止)天放晴。     ④鸾:凤凰。    

              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过巫山/凝真观                
              B.峰峦/上入霄汉
              C.有/丝竹之音                  
              D.授符书/于此
            • 5. 下列诗句划分节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只有那辽远的一角/依然完整,温暖,明朗。
              B.我是/你祖祖辈辈  痛苦的/希望啊。
              C.我用残损的/手掌  摸索/这广大的土地坚固/而蓬勃生春。
              D.我把全部的力量/运在手掌  贴在上面,寄与/爱和一切希望。
            • 6.

              章武三年春,先主于永安病笃。召亮于成都,属以后事。谓亮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亮涕泣曰:“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先主又为诏敕后主曰:“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

              (节选自《三国志•诸葛亮传》)

              【注释】①永安:即白帝城,在今四川奉节县东北。②笃(dǔ):病重。③股肱(gōng):大腿,用以比喻辅佐之臣。④敕:告诫,嘱咐。

              (1) 解释下面句中加横线的字。

              ① 召亮于成都,以后事                      ② 臣敢股肱之力                    

              (2) 用“/”为文中画线部分断句(只画一处)。

              若 嗣 子 可 辅 辅 之

              (3) 用简练的语言概括选段中的历史事件:                             。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