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甲】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选自《愚公移山》)

              【乙】南阳杨二相公精于拳术,每至演武场传授枪棒观者如堵。一日,有卖蒜叟,咳嗽不绝声,旁睨①而揶揄②之。杨大怒,招叟至前,以拳打砖墙,陷入尺许,傲之曰:“叟能如是乎?”叟曰:“君能打墙,不能打人。”杨骂曰:“老奴能受我打乎?打死勿怨!”叟笑曰:“垂死之年,能以一死成君之名,死亦何怨!”老人自缚于树,解衣露腹。杨故取势于十步外,奋拳击之。老人寂然无声,但见杨双膝跪地,叩头曰:“晚生知罪矣。”拔其拳已夹入老人腹中坚不可出。哀求良久,老人鼓腹纵之,已跌出一石桥外矣。老人徐徐负蒜而归,卒不肯告人姓氏。

              (选自《卖蒜老叟》)

              注:①睨:斜着眼睛看。②揶揄:出言嘲笑,讽刺


              解释下列加下划线词在文中的意思。

              (1)吾与汝毕力平    险:__________     

              (2)始一焉            反:__________ 

              (3)头曰:“晚生知罪矣。”叩:__________  

              (4)不肯告人姓氏  卒:__________

            • 2.

              唐雎不辱使命(一)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悦。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唐雄不辱使命》 )

              (1) 

              解释下面句中划线的词语。

              (1)故不意也:   (2)长跪而之曰:

              (2) 

              解释下面句中划线的词语。

              (1)故不意也:   (2)长跪而之曰:

            • 3.

              爱莲说

              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盛爱 一作:甚爱)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下列画线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可爱者甚(fán)     B.陶后有闻(xiān)

              C.清涟而不娇(zhuò)  D、可远观而不可玩焉(xiè)

               (2)解释下列画线字词的意思

               ①可爱者甚蕃           ②亭亭净植        

              ③陶后有闻           ④可远观而不可亵        

              (3)翻译下列句子

              ①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

              ②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4)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生活态度?

            • 4.

              阅读《三峡》,回答问题。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 解释下列语句中词语的意思。

              (1)略无阙处 阕__________       

              (2)不见曦月 曦_____________

              (2) 用现代汉语解释下列句子。

              (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2)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3) 阅读文中画线的语句,发挥你的想象,用自己的话描述“清荣峻茂”在你的脑海中呈现出的是怎样的一幅画面。
            • 5.

              章武三年春,先主于永安病笃。召亮于成都,属以后事。谓亮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亮涕泣曰:“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先主又为诏敕后主曰:“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

              (节选自《三国志•诸葛亮传》)

              【注释】①永安:即白帝城,在今四川奉节县东北。②笃(dǔ):病重。③股肱(gōng):大腿,用以比喻辅佐之臣。④敕:告诫,嘱咐。

              (1) 解释下面句中加横线的字。

              ① 召亮于成都,以后事                      ② 臣敢股肱之力                    

              (2) 用“/”为文中画线部分断句(只画一处)。

              若 嗣 子 可 辅 辅 之

              (3) 用简练的语言概括选段中的历史事件:                             。
            • 6.

              景 公 闻 命

              景公之时,雪三日而不霁②。公③狐白之裘④,坐堂侧陛⑤。晏子入见,立有间⑧,公曰:“怪哉!雨雪三日而天不寒。”晏子曰:“天不寒乎”公笑。晏子曰:“晏闻古之贤君,饱而知人之饥,温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劳。今君不知也。”公曰:“善!寡人闻命矣。”乃令出裘发粟以与饥寒者,令所睹于途者,无问其乡;所睹于里者,无问其家;循国计数,无言其名。士既事者兼月,疾者兼岁。孔子闻之曰:“晏子能明其所欲,景公能行其所善也

              注释①.选自《晏子春秋》卷一。晏子,春秋时齐鲁人,齐景公时任宰相。②‚.景公:齐景公,齐国国君。③.霁(j ì):雨后或雪后初晴。④.被(Pī):同“披”。⑤.裘(qíu):皮衣。⑥.陛:宫殿的台阶。⑦.有间:一会儿。⑧.闻命:闻教,受教。这是尊敬对方,得其教诲。表示接受对方意见的敬辞。⑨.睹:看见的

              (1) 解释文中加划线词的意思

              (1) 雨         (2)被        (3)对     

              (2) 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晏子能明其所欲,景公能行其所善也。

              (3) 公曰:“善!寡人闻命矣。”齐景公“闻命”的具体表现是什么?请用原文语句回答。
              (4) 从孔子的评论来看,文中的晏子和景公各有什么特点?
            • 7.

              景公令出裘发粟与饥寒 

                景公之时,雨雪三日而不霁。公被狐白之裘,坐堂侧陛。晏子入见,立有间。公曰:“怪哉!雨雪三日而天不寒。”晏子对曰:“天不寒乎?”公笑。晏子曰:“婴闻古之贤君,饱而知人之饥,温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劳。今君不知也。”公曰:“善。寡人闻命矣。”乃令出裘发粟以与饥寒者。 

                注释:1雨(yù)雪:下雪。雨,落,降,用如动词。2陛:宫殿的台阶。3闻命:听到辞命。闻,听;命,辞命。   

              (1) 20、解释句中加线的词语。

              (1)景公之时,雨雪三日而不。(       )   

              (2)立有间(         )   

              (3)公狐白之裘,坐堂侧陛。(           )

              (2) 21、翻译

                婴闻古之贤君,饱而知人之饥,温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劳。今君不知也。 

                                                                                       

                                                     

              (3) 22、景公为什么听了晏子的一番话,“乃令出裘发粟以与饥寒者”?

                                                                                          

            • 8.

              羊子尝行路,得遗金一饼,还以与妻,妻曰:“妾闻志士不饮盗泉①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况拾遗求利以污其行乎!”羊子大惭,乃捐金于野,而远寻师学。

                  一年来归,妻跪②问其故,羊子曰:“久行怀思,无它异也。”妻乃引刀趋机而言曰:“此织生自蚕茧,成于机杼③。一丝而累④,以至于寸,累寸不已,遂成大匹。今若断斯织也,则捐失成功,稽⑤度时日。夫子积学,当‘日知其所亡⑥’以就懿⑦德;若中道而归,何异断斯织乎?”羊子感其言,复还终业。    (节选自《后汉书  乐羊子妻》)

              【注释】①盗泉:泉水名。孔子口渴,经过此地,恶其名而不喝。 ②“跪”:古人席地而坐,跪时腰伸直,示敬之意。③机杼:织布机。④累:积累。⑤稽:迟延。⑥亡:读wú   ⑦懿(yì):美好(多指德行)

              解释下列句中加线词的含义。

              (1)况拾遗求利以其行乎   污:                     (2)金于野             捐:                      

              (3)日知其所             亡:                        (4)羊子其言            感: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