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筑书巢

                  吾室之内,或栖于椟,或陈于前,或枕籍于床,俯仰四顾无非书者。吾饮食起居,疾病呻吟,悲忧愤叹,未尝不与书俱。宾客不至,妻子不觌,而风雨雷雹之变有不知也。闲有意欲起,而乱书围之,如积槁枝,或至不得行,则辄自笑曰:此非吾所谓巢者邪!乃引客就观之,客始不能入,既如又不能出,乃亦大笑曰:信乎其似巢也!

              注:①选自陆游《渭南文集》。②这里指书橱。③妻子:妻子和儿子。④觌(dí):相见。


              (1)解释下列加横线的文言字词。

                 ①俯仰四       (         )       ②宾客不(         )

                 ③至不得行       (        )      ④乃引客观之  (         )

              (2)翻译下列句子。

                 则辄自笑曰:此非吾所谓巢者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结合文章分析室主人是一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下列加横线字解释完全正确的是( )

              A.属 (连接) 五色交 (辉映)   往事耳(了解) 何 事之晚乎(知晓)
              B.乎众矣(应当) 造化 神秀(聚集) 不可得(竟然) 尔安敢 吾射(轻视)
              C.相 而去(舍弃) 三十而 (立身)    回清倒影(回旋着清波)与朋友交而不 乎(诚信)
              D.饭疏食饮 (冷水) 与日去(意志)   然大喜(解除) 思而不学则 (疑惑)
            • 3.

              小石潭记 柳宗元

              ①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②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③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④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有删节)

              (1) 解释下列画线词语。

              (1)石底以出( ) (2) 心之(                 )

              (3) 其岸势犬牙差互( ) (4) 乃记之而( )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

              马价十倍①

              有人卖骏马者,比②三旦立市,人莫知之。

              往见伯乐曰:“臣有骏马欲卖之,比三旦立于市,人莫言,愿子还③而视之,去而顾之,臣请献一朝④之费。”

              伯乐乃还而视之,去而顾之,一旦⑤而马价十倍。

              注释

              ①选自《战国策·燕策》。《战国策》,西汉末年刘向校正编订。共三十三篇,记载了战国时期各国政治、军事、外交方面的一些活动,着重记录了谋臣的策略和言论。刘向,除编订《战国策》外,还编有《说苑》等书。②比:副词,接连地。③还:通“环”环绕。④朝:早晨。⑤一旦:一天。

              阅读训练

              (1) 解释句中加划线的词。

              ①人莫之知____

              子还而视之 ______

              而顾之_____  

              ④伯乐乃还视之______

              (2) 参照注释,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有人卖骏马者,比三旦立市,人莫知之。

                                                                                             

              (2)臣请献一朝之费。

                                                                                              

              (3) 读了这个故事,你受到哪些启示?
            • 5.

              文言文阅读:《三峡》,回答下列各题

              ①江水又东迳黄牛山下有滩名曰黄牛滩南岸重岭叠起最外高崖间有石如人负刀牵牛人黑牛黄……此岩既高加以江湍纡回虽途迳信宿犹望见此物故行者谣曰朝发黄牛暮宿黄牛三朝三暮黄牛如故

              ②江水又东,迳狼尾滩,而历人滩。袁山松曰:“二滩相去二里。人滩水至峻峭,南岸有青石,夏没冬出,其石嵚崟,数十步中,悉作人面形,或大或小,其分明者,须发皆具,因名曰‘人滩’也。”

              (1) 上文两段文字都出自郦道元的《水经注》,试给第一段加上标点(在原题上加标点即可)

              (2) 解释下列加横线字的含义。

              小                  

              刀牵牛                          

              途迳 信宿                      

              望见此物               

              ⑤相二里                         

              作人面形                


                        

              13 .找出第一段中与行者歌谣相呼应的语句。(用横线标出)



              (3) 14.用现代汉语说出第二段文字中“人滩”何以得名的原因。

                               

              (4) 15.试比较上面两段文字在内容和写法上的异同点。
            • 6.

              阅读下列文字,回答文后问题。

              任末好学

              任末年十四时,学无常师,笈不远险阻。每言:“人而不学,则何成?”或依林木之下,编茅为庵,削荆为笔,克树汁为墨。夜则映星望月,暗则缕麻蒿以自照。观书有合意者,题其衣裳,以记其事。门徒悦其勤学,更以静衣之。临终诫曰:“夫人好学,死犹存;不学者虽存,谓之行尸走肉耳!”

              ①解释文中加横线词的意思

              (1)负:_________        (2)以:___________

              (3)易:_________        (4)虽:__________

              ②下列句子中加横线字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依林木之下(有时)   B:以记事(书上的)

              C:更以静衣易(指任末)   D:虽死存(还,仍然)

              ③翻译下列句子

              人而不学,则何以成? 译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从文中找出一个成语,并解释其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读了这篇短文,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

              阅读《三峡》,回答问题。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 解释下列语句中词语的意思。

              (1)略无阙处 阕__________       

              (2)不见曦月 曦_____________

              (2) 用现代汉语解释下列句子。

              (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2)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3) 阅读文中画线的语句,发挥你的想象,用自己的话描述“清荣峻茂”在你的脑海中呈现出的是怎样的一幅画面。
            • 8.

              章武三年春,先主于永安病笃。召亮于成都,属以后事。谓亮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亮涕泣曰:“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先主又为诏敕后主曰:“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

              (节选自《三国志•诸葛亮传》)

              【注释】①永安:即白帝城,在今四川奉节县东北。②笃(dǔ):病重。③股肱(gōng):大腿,用以比喻辅佐之臣。④敕:告诫,嘱咐。

              (1) 解释下面句中加横线的字。

              ① 召亮于成都,以后事                      ② 臣敢股肱之力                    

              (2) 用“/”为文中画线部分断句(只画一处)。

              若 嗣 子 可 辅 辅 之

              (3) 用简练的语言概括选段中的历史事件:                             。
            • 9.

              【甲】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乙】

              郑之鄙人学为盖①,三年成而大旱,无所用,弃而为桔槔② 。三年而大雨。又无所用,则还为盖焉。未几,盗起,民尽戎服③ ,鲜用盖者。欲学为兵,则老矣。越有善农者,凿田种稻,三年皆涝,人谓宜泄水种黍,弗听,而仍其旧。乃大旱连岁,计其获,则偿歉而赢焉。故曰“旱斯具舟, 热斯具裘④ ,天下之名言也。”       (选自《郁离子》)

              (1) 解释加横线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1)所以动心忍性 (       )     (2)空乏其身   (     )

              (3) 郑之人学为盖   (       )    (4)民戎服   (      )

              (2) 翻译句子。

              (1)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2)    旱斯具舟, 热斯具裘。

            • 10.

              商汤见伊尹

              昔者汤(商朝建国君主)将往见伊尹(商朝初年的贤相),令彭氏之子御。彭氏之子半道而问曰:“君将何之?”汤曰:“将往见伊尹。”彭氏之子曰:“伊尹,天下之贱人也。若君欲见之,亦令召问焉,彼受赐矣!”汤曰:“非汝所知也。今有药于此,食之,则耳加聪,目加明,则吾必说而强食之。今夫伊尹之于我国也,譬之良医善药也,而子不欲我见伊尹,是子不欲吾善也!”因下彭氏之子,不使御。

              (1) 解释下列句中加下划线的词
              A.令彭氏之子 。               (      )
              B. 下彭氏之子,不使御。         (      )
              (2) 把“而子不欲我见伊尹,是子不欲吾善也!”一句译成现代汉语。

              译文:________________

              (3) 故事中,商汤是个怎样的君主?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