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2014年,雾霾天气首次被国家纳入“自然灾情”。

              材料一  面对频发的雾霾天气,专家指出,治理雾在必须采取综合手段,实现多项污染物协同减排;要加强科技引领,做到标准先行,逐步压缩综合排放标准,提高污染治理的针对性;重点加快产业布局、能源结构的调整。

              (1)结合材料一,分析材料中对雾霾的认识和治理是如何体现系统优化方法的。(8分)

              材料二  当前,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作为时尚、低碳代名词的新能源汽车越来越受人们关注,虽然新能源汽车发展中存在整车设计技术亟待提升、动力电池等关键零部件性能存在差距、能源补给不便、汽车先进节能技术尚未完全掌握等问题,这些因素都不同程度的制约着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但是,新能源汽车是未来汽车行业发展的方向,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存在诸多优势,国家对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发展抱有乐观预期。

              (2)结合材料二,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谈谈“国家对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发展抱有乐观预期”所体现的思维智慧。(6分)

               

            • 2.

              2014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开局之年,依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人民是改革的主体,要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建立社会参与机制,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作用,齐心协力推进改革。鼓励地方、基层和群众大胆探索,加强重大改革试点工作,及时总结经验,宽容改革失误,加强宣传和舆论引导,为全面深化改革营造良好社会环境。

              (1)请运用所学哲学观点,对材料一进行分析。(8分)

              材料二  2013年8月19日,李克强总理在兰州主持召开促进西部发展和扶贫工作座谈会时指出,持续发展经济,不断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正,是本届政府的主要任务和努力方向。为此,必须把握好经济发展走势和宏观政策取向。当前国际经济复苏艰难,国内经济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一些长期积累的矛盾凸显。我国经济发展已步入转型期,需要着力提高增长的质量、效益和可持续性,把发展经济与改善民生更好地结合起来,使群众看得见、摸得着、得实惠。从根本上说,这还是要靠着力释放改革的最大红利,激发市场和社会活力,增强发展的内生动力,以此促进经济长期持续健康发展,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

              (2)结合材料二,运用寻觅社会的真谛的知识,说明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从根本上说还是要靠着力释放改革的最大红利。(6分)

               

            • 3.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30分)

              2014年10月23日闭幕的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全会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必须坚持立法先行,发挥立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要深入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完善立法项目征集和论证制度,健全立法机关主导、社会各方有序参与立法的途径和方式,拓宽公民有序参与立法途径。全会提出,要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的综合工程,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1)《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质上是法治经济”。你对这一论断是怎样理解的? (10分)

              (2)运用辩证唯物主义有关知识,分析说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必须坚持立法先行,发挥立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10分)

              (3)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的相关知识,说明在我国应如何深入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10分)

               

            • 4.

              (2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目前,《中国偶像》(东方卫视)、《中国好声音》(浙江卫视)和《中国最强音》(湖南卫视) ,正在进行收视率大比拼。这些来自于国外的娱乐节目要比拼收视率的高低,唯有看谁家的“中国本土化”做的更精、更抓人眼球。《中国偶像》比杀技:打造偶像。东方卫视引进《美国偶像》模式,力争在众多的草根选手中选出能被市场接受的实力演唱者。《中国最强音》比杀技:讲故事。《中国最强音》则打出了“会讲故事,但绝不知音体”的旗号,已在北京、深圳等地选拔选手进行专门舞台封闭训练。

                  2013年如此多的选秀节目都疯狂地打上了“洋”标签,会不会冲击国内传统的电视娱乐业?该不该引进外来节目?对此,有关人士分析说,“只要节目的类型和模式不同,让观众有新鲜感,活跃文化市场,就可以大胆地引进外来电视娱乐节目。”

              (1)对上述材料中有关人士“大胆引进外来电视娱乐节目”的观点,你是赞成还是反对?请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说明理由。(8分)

              (2)对于国内疯狂引进国外节目版权的做法,有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认为“引进先进的模式是国内电视制作团队的一次学习过程,并会大大减少收视风险。”另一种认为“在学习国外模式的同时,国内的制作团队不一定领会其中的精髓,与其克隆节目模式,不如思考其模式的根本!”请运用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的知识,分析说明以上两种观点的合理性。(14分)

              (3)创新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假如你是一著名卫视的负责人,请运用辩证否定观的知识,谈谈如何通过创新打造出收视率火爆的唱歌娱乐节目。(4分)

               

            • 5.

              阅读材料,问答问题。(26分)

                  材料一 2012年山东省开展“山东好人,每周之星”推荐评选活动。胜利油田退休工人谢树华就是“山东好人”之一,他好事干了一辈子,用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琐事,诠释了他“做好事,就快乐”的幸福生活。

                  材料二 2012年,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向最美女教师张丽莉学习的通知。“我身上流淌着中国人的血,我们有中国人最美好的传统——善良。”张丽莉老师以勇敢的护救谱写了美丽动人的人生诗篇。新形势下,深入开展向张丽莉学习活动,就是要大力弘扬她热爱学生、热爱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情怀,以引导人们追求高尚的人生价值,共同书写我们这个伟大时代的精神史诗。

              (1)谢树华的事迹对我们青年学生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有何启示?(10分)

              (2)运用价值观的有关知识,说明我们为什么要学习张丽莉的崇高情怀。(10分)

              (3)运用辩证法的有关知识,为有效开展学习张丽莉活动提出两条方法论建议。(6分)

               

            • 6.

              (26分)十八大提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改革开放35年来,中国得之于经济,失之于文化,文化已经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短板。究其原因,有学者认为:我们重视了文化的产业功能和意识形态功能,却忽视了文化作为文化的自身逻辑;我们看到太多国人对自身文化的否定,而皆西方为是的倾向和现象。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对“文化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短板”归因观点进行佐证,并为解决我国文化短板寻找根本出路。(12分)

              材料二  家风是指一家或一族世代相传的道德准则和处世方法。家风连着民风,影响社会风尚。中华民族历来重视家风的培育和传承。颜之推的《颜氏家训》、朱柏庐的《治家格言》、曾国藩的《曾国藩家书》、傅雷的家书家信,都堪称一定时代家风家教的典范。

              (2)有人认为,建设文化强国,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大力加强传统家风的教育。请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实质的分析方法,对这一观点加以评析。(10分)

              (3)一些家庭进行家风教育时,有时会出现长辈不厌其烦,晚辈不胜其烦的现象。你认为怎样才能化解家风教育中的这种矛盾?(4分)

               

            • 7.

              (30分)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在全党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意见》和《中共湖南省委关于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实施意见》,2014年2月21日,衡阳市的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高起点开局、高标准推进,抓好基层党组织的教育实践活动,着力解决群众实际问题、破解深化改革难题,要更加突出改进作风,确保活动接上地气,惠及广大群众。

              (l)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要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12 分)

              材料二  衡阳市第二批教育尖践活动在群众家门口开展,坚持真开门、开大门、全过程开门搞活动,每个环节、每项工作都让群众参与、受群众监督、请群众评判。

              (2)衡阳市民可以通过哪些合法渠道参与监督衡阳市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6 分)

              材料三  为加强全市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督促和工作指导,衡阳市委向各县市区、市直机关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派驻26个督导组,确保活动沿着正确轨道健康有序推进。湖南省委要求衡阳自我加压、不负厚望,以更高要求、更严标准、更硬措施开展好教育实践活动,为全省提供经验、树立标杆、作出表率。

              (3)请就衡阳市如何自我加压为湖南省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提供经验,树立标杆,作出表率提供一些方法论建议。(12 分)

               

            • 8.

              (32分)“美丽中国”是党的十八大报告中众多新词里特别闪亮的一个。

              材料一  全国环保重点城市空气质量(2013年10月12日统计)

              优[0—50]

              1.67%

              良[51—100]

              42.5%

              轻微污染[101—150]

              35%

              轻度污染[151—200]

              14.17%

              中度重污染[251—300]

              1.67%

              重污染[>300]

              5%

              雾霾天气持续,空气质量下降,既有气象原因,也有污染排放原因。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谈及空气污染治理问题时说:“积累的问题是一个长期过程,解决问题也需要一个长期过程,但我们必须有所作为!”他同时强调,要直面雾霾天气,政府“应公开透明、及时并如实向公众公开PM2.5的数据”。

              材料二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材料三  “美丽中国”理念继承了中国传统“天人合一”的思想,吸收了世界各国绿色、低碳等发展观念,是对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拓展和创新。这一理念的提出,有利于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有利于孕育并提升民族的持久创造力,有利于赢得当前和未来国际竞争制高点。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说明面对空气质量问题各市场主体可以有哪些作为?(14分)

              (2)结合材料二,分析社会主义建设总布局由“四位一体”提升为“五位一体”的唯物辩证法依据。(10分)

              (3)结合材料三,运用“文化发展与作用”的相关知识,分析“美丽中国”理念的正确性。(8分)

               

            • 9.

              (2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珠算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生活实践中产生的,以算盘为工具进行数字计算的一种方法,它以简便的计算工具和独特的数理内涵,为人类计算带来巨大便利,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2013年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

                  算盘的胚胎期远在万年前上古时期,比中国文字产生还早。到12世纪,中国珠算体系已相当完备,并在商界广泛运用。

                  随着计算机的出现和电算化的普及,珠算的价值受到质疑,珠算教育被排除在义务教育之外,有人曾预言“珠算该进博物馆了”。上世纪50年代末,江西某小学尝试珠算与数学中的笔算、口算结合进行“三算”教学实验,取得成功,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的珠心算教育,极大地开发了儿童智力、简化了数学教育,人们重新认识到了珠算的新功能。人们更深入研究发现,珠算与电子计算机,各有各的功能,并行不悖,相得益彰,把珠算符号化并内化脑中后,运用于现代科技中,能够培养适应现代技术需要的人体智能。然而,目前我国珠算文化的普及推广还任重道远。对此,有识之士疾呼:不要丢了珠算!

              (1)运用文化的多样性知识,分析我们“不要丢了珠算”的原因。(12分)

              (2)依据材料和真理的相关知识说明人们对珠算价值的认识。(10分)

              (3)结合材料,从唯物辩证法角度就更好地弘扬珠算文化提出两条方法论建议。(4分)

               

            • 10.

              (20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1992~2013年G省经济发展若干指标

              项    目

              1992年

              2008年

              2013年

              国内生产总值(亿元)

              2447

              36796

              62163

              非公有制经济对GDP贡献率(%)

              17.9

              57

              69

              财产性收入占居民收入比重(%)

              0.6

              1.8

              2.9

              市场化程度(%)

              26.0

              77

              79.8

                注:按市场发展阶段划分,市场化程度在15%—30%为弱市场经济,30%-65%的叫转轨期市场经济,65%—80%叫相对成熟市场经济。目前,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市场化程度一般在85%以上。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分析上述变化形成的制度原因。(12分)

              材料二 “中国梦”也是“美丽乡村梦”。G省某村借自然山水、融中国文房四宝于一体,展现着浓郁的耕读文化。在城市化进程中,该村没有按照“城里人”的标准“输入文明”,而是充分尊重当地文化,依据山水秀丽和古建筑保存完好的特点,着力发展休闲旅游。美丽乡村建设带动农民持续增收,进一步提升了农民的文明素养和环保意识,也让游客体味到了农村的古朴风情。这座经历近千年沧桑风雨的古村庄,曾一度“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发”,如今焕发青春走进了新时代。

              (2)结合材料,谈谈G省某村的“美丽乡村”建设是怎样把握矛盾特殊性的?(8分)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