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2014年9月4日发布的《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力破“一考定终身”陈规;实行不分文理政策;力改“唯分数论”,将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作为升学参考,注重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进一步提高中西部地区和人口大省高考录取率,在东部地区高校安排专门招生名额面向中西部地区招生,重点高校定向招收边远、贫困、民族地区优秀农村学生。根据意见,从2015年1月1日开始,取消学科奥赛、体育艺术等6项鼓励性加分项目,保留烈士子女、少数民族考生等5项扶持性加分项目。

              (1)运用矛盾观的知识,分析材料一蕴含的哲学思想。(9分)

              (2)有同学认为,我国高招政策向特殊学生群体倾斜,体现了我国人民民主的真实性,但违背了平等原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对这一观点加以评析。(6分)

               

            • 2. 清魏源曾指出:善琴弈者不视谱,善相马者不按图,善治民者不泥古。这给我们的启示
              A.要以怀疑一切的精神否定权威      
              B.要敢于突破成规陈说,超越客观实际
              C.要坚持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      
              D.坚持辩证否定,把握新旧事物的联系
            • 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近年来,钢铁、水泥、电解铝等高消耗、高排放行业产能严重过剩,且呈加剧之势。这不仅加大了资源环境压力,更是严重阻碍了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为此,国务院要求:把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根据不同行业特点,分业施策,切实“消化一批、转移一批、整合一批、淘汰一批”过剩产能。

              (1)根据材料,指出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对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意义。(6分)

              (2)简要说明材料中国务院的要求是怎样做到“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的?(8分)

               

            • 4.

              (2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梦”也是“美丽乡村梦”。山东A村借自然山水、融中国文房四宝于一体,展现着浓郁的耕读文化。在城市化进程中,该村没有按照“城里人”的标准“输入文明”,而是充分尊重当地文化,依据山水秀丽和古建筑保存完好的特点,着力发展休闲旅游。美丽乡村建设带动农民持续增收,进一步提升了农民的文明素养和环保意识,也让游客体味到了农村的古朴风情。这座经历近千年沧桑风雨的古村庄,曾一度“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发”,如今焕发青春走进了新时代。

              材料二 文化遗产保护的法律、法规可操作性不强;文化保护机构不健全,职责不明确;部分文物部门保护不力甚至存在监守自盗;文保单位的资金预算不足,从业人员数量少,专业人员比重小;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与联合国组织的标准和要求还存在较大差距,与国际组织及相关国家的合作亟待加强;部分游客在参观过程中存在随意刻画、破坏古迹原貌等行为。

              (l)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与生活”的知识,谈谈A村“美丽乡村”建设的意义。(8分)

              (2)结合材料,谈谈A村的“美丽乡村”建设是怎样把握“矛盾特殊性”的?(9分)

              (3)针对我国文化遗产保护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政治生活》中的相关知识,请你提出三条建议,要求有不同的理论依据。(9分)

               

            • 5.

              (28分)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安徽黄山黟县作为徽文化发祥地,在推动文化发展繁荣,尤其是发展特色地域文化方面,成绩突出,该地不仅使使古建筑、古民居、古文化得到很好传承和发扬,而且注重创新拓展。尤其在发展旅游经济方面,黟县人以科学的态度、超前的思维、务实的作风、顽强的韧劲,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区位优势,以保护文化遗产为重点,推进旅游、文化、生态“三位一体”发展。通过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和现代旅游服务业,扩大了就业,提高了当地人民的收入,把文化的传承、生态的保护、商业的开发、效益的提高协调好,走出了一条发展乡村旅游,带动农村经济发展的特色道路。

              (1)结合材料,说明该地发展旅游业的举措体现的经济意义(8分)

              (2)结合材料,该地发展旅游经济的举措,体现了哪些辩证唯物主义方法论的原则(8分)

              (3)结合《文化生活》中的有关知识,简要阐述该地的上述做法是如何体现其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12分)

               

            • 6.

              为适应经济全球化和入世新形势的要求,我国要提高利用外资的水平和质量,改变外资在低端制造业和东部地区占的比例过大的局面,鼓励外商投资高端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如加强基础设施、基础产业、现代农业方面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比重,积极推进商业零售试点、旅游、金融、保险等领域的利用外资,鼓励外资投向中西部地区,发挥外资在推动自主创新、产业升级和区域协调发展方面的积极作用。

              用唯物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的要求分析我国应如何提高利用外资的水平和质量。(8分)

               

            • 7.

              (28分)2013年,我国拉开了新一轮改革的序幕,经济社会整体运行良好;2014年,中国进入全面深化改革元年。阅读图表和材料,回答问题。

              表一 2013年中国大陆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数据

              全年

              7.7%(注:年初预期目标为7.5%)

              各季度

              第一季度

              第二季度

              第三季度

              第四季度

              7.7%

              7.5%

              7.8%

              7.7%

              注:2013年我国万元GDP能耗下降3.7%。

              表二 2013年中国大陆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数据

              全国

              19.6%

              各区域

              东部地区

              中部地区

              西部地区

              17.9%

              22.8%

              23%

              表三 2013年中国大陆相关经济发展数据

              经济拉动要素同比增长

              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同比增长

              固定资产投资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出口

              城镇

              农村

              19.6%

              13.1%

              7.9%

              9.7%

              l2.4%

              (1)根据表一、表二、表三信息,说明2013年我国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取得的成就。(8分)

              材料一2013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为“全面深化改革”元年——2014年经济工作定下了“稳中求进,改革创新”的总基调。会议强调,做好2014年经济工作,要全面认识持续健康发展和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关系,不能把发展简单化为增加国内生产总值,要抓住机遇保持国内生产总值合理增长,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努力实现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得到提高又不会带来后遗症的速度。李克强总理在2014年全国两会期间强调,我们要关注GDP背后的民生。

              (2)简析保持我国GDP合理增长、实现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得到提高又不会带来后遗症的速度的民生意义。(6分)

              (3)根据材料一,运用“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的知识,分析坚持“稳中求进,改革创新”蕴含的哲学道理并说明怎样才能实现质量和效益得到提高又不会带来后遗症的速度?(14分)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