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6年9月28日,国家发改委召开了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专题会,国家发改委表示,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是深化国企改革的重要突破口。当前,必须加快推选改革,解决国有企业市场主体地位不明确、国有经济布局过宽、效率低下的问题。改革的主要任务是开放竞争性业务、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等。通过改革建立了权责对等、有效制衡、协调运转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完善市场化的激励约束机制。

              材料二

              当前,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2015年年底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已经达到2022亿,占总人口的16.1%,预计2020年老年人口将达到2.43亿。随着老龄化加速发展,高龄化、空巢化趋势日益加剧,解决老有所养问题,已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


               
              (1)结合材料一,运用企业与基本经济制度的知识,说明国家发改委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意见的依据。
              (2)有人说,老有所养是政府的责任。结合材料二和政治生活的有关知识对此观点加以评析。 
            •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2010—2015年我国部分经济数据统计表

               

              GDP/亿元

              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元

              网购交易额/亿元

              2010年

              340  902

              17 175

              2 500

              2011年

              401 512

              18 109

              4 926

              2012年

              473 104

              21 810

              7 564

              2013年

              519 322

              24 565

              12 594

              2014年

              568 845

              26 955

              18 500

              2015年

              636 463

              28 844

              88 000

               材料二:2016年“双11”一天,中国消费者在24个小时的时间里仅淘宝天猫网络购物消费额达1229.4亿人民币,创历史新高。网购的快速发展,是实体经济受到了不小的冲击,有网友提出希望政府严格管控。对此,有关专家认为,政府应全力做好调控监管,促进网购健康发展,避免可能出现的“无所不能”与“无所作为”,两种偏向。

              材料三:“人的城镇化” 是当今新型城镇化的实质,整个进程强调“以人为本”。随着一座座现代化小区拔地而起,人民的居家环境发生了变化,我们身边的生活既充满幸福和快乐,也伴随着烦恼与忧愁。当我们遇到了下列事情时又当何去何从?

              设定主体

              具体情况

              假如我是

              普通公民

              小王在城区自家住宅旁搭建了一厕所,但在未有任何告知的情况下,被政府执法大队,强行拆除

              假如我是

              人大代表

              本小区由于交通,配套设施不合理,居民饱受出行之难,有人向人大代表反应

              假如我是

              居委会主任

              小区养狗日增,引发养狗人和不养狗人之间的矛盾,存在较大的治安隐患

              假如我是

              户籍民警

              新生儿父母到派出所登记户口未带齐相应证明

              (1)指出材料一反映的经济信息.结合材料二,请运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相关知识,分析说明政府部门在网购调控监管中避免出现“两种偏向”的理由。


              (2)根据材料三的设定主体和具体情境,运用政治生活的观点,分别说明可行的解决办法和依据。

            • 3. (2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打贏脱贫攻坚战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扶贫开发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必须下大力气抓紧抓好。

               材料一  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农村贫困人口脱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的任务,必须充分发挥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中央扶贫工作会议指出,扶贫脱贫是硬任务,脱贫任务重的地区要层层签订脱贫攻坚责任书,立下军令状,按时保质保量完成。

               材料二  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因人因地施策,分类推进,提高扶贫实效。对有劳动能力的支持发展特色产业和转移就业;对“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就近生活;对生态特别重要和脆弱的实行生态保护扶贫,利用生态补偿和生态保护工程资金使当地有劳动能力的部分贫困人口雇为护林员等生态保护人员;对丧失劳动能力的实施兜底性保障政策,对因病致贫的提供医疗救助保障,实行低保政策和扶贫政策衔接,对贫困人口应保尽保,实施扶贫搬迁,到产业相对集中的区域。

              (1)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如何发挥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12分)

              (2)结合上述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打贏脱贫攻坚战的原因,并说明政府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中是如何发挥作用的。(14分)

            • 4.

              贫困问题,是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拦路虎”,也一直是习近平总书记牵挂的事情。打赢脱贫攻坚战,是促进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实现共同富裕的重大举措。

              材料一:扶贫必扶智,摆脱贫困需要智慧,培养智慧,教育是根本。调查显示,部分偏远农村教育投入略显不足,且发展不均衡,有很多家长为了获取优质教育资滁,不得不在城镇学校旁边租房陪读,霹“学”致贫;缸树学技师资力量薄弱,受待遇差距、生活条件艰苦等因素制约,优秀教师都纷纷向城市进军;家长对职业教育的认识存在误区,认为读职校没出息,都是“打工仔”;私立学校逐渐增多,一方面有助于缓解教育资源紧张的现状,另外一方面却加重了学生家庭负担。

              材料二:精准扶贫关键在于发挥好村“两委”(村党支部委员会,村民委蟊会)班子的作用。在2016年精准扶贫整村推进工作中,某村采取了系列措施,使全村贫困人口实现了全部脱贫。他们的做法是:按照“思想政治素质好、带富能力强、协调能力强”的赫准选配村党支部书记;摸清家底、找准“穷根?’,通过项目带动、资金扶持等方式,帮助萄难群众发展生产,增加收入;党受干部以自身的致富实践,引导贫困群众克服等、靠、要的思想,激发其致富愿望。增强发展信心;大力推进党务、村务公开,充分发挥党员议事会、村务监督委员会等组织的作用。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扶贫必扶智”的依据,并说明国家在扶智方面应如何作为。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糖准扶贫为什么关键在于发挥好村“两委”班子的作用。

            • 5.

              材料一: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把集体的经营性资产确权到户,实现农民对集体资产的占有使用和收益分配的权利,是全面深化农村改革的重大任务。2016年底,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稳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意见》,要求改革要尊重农民意愿,积极稳妥有序推进,坚持试点先行、先易后难,不搞齐步走、不搞一刀切。

              材料二:近30年来,村民自治制度的实施效果并不十分理想,部分村民小农意识较强,整体素质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水平,对村委会换届选举缺乏热情,认识不到自己的民主权利,认为怎么选都行,谁当选都无所谓。

                (1)从《政治生活》角度分析,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为什么应在尊重群众意愿的基础上稳步推进?

                                                                                 

                (2)联系材料二,请你运用所学知识来说服村民积极参加村委会选举。

            • 6.

              材料一:反腐题材电视剧《人民的名义》一亮相,便获得收视率和口碑的“双丰收”,成为“现象级”影视作品。看那一个个目无党纪国法的官员落马,观众无不拍手称快。该剧生动地印证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严厉惩治腐败的行动已经深入人心,真正得到了人民群众的拥护。习近平总书记说:“要将反腐进行到底,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法治中国,每个公民都不能袖手旁观,公民不仅是法治中国前行的受益者,更应该是参与者和推动者。

              材料二:为落实十八届四中全会战略部署,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国人大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有针对性地推进重点领域立法;开展多种形式的论证咨询,充分听取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专家学者和群众的意见,增强公众参与立法工作的实效;进一步明确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进行宪法监督的对象、范围、方式等,加强对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等的备案审查工作。

              ⑴结合材料一,从公民政治参与的角度,谈谈公民应怎样积极参与建设法治国家。

              ⑵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全国人大是如何推进依法治国的。

            • 7.

              “互联网+”战略就是通过互联网的平台,利用信息通信技术,把互联网和包括传统行业在内的各行各业结合起来,在新的领域创造一种新的生态。

              网络科技的发展,丰富了公民的政治生活,使人人拥有无线“麦克风”,随时随地“参政议政”。各级政府重视社情民意,不断改进工作,促进了我国民主政治的新发展。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在“互联网+政治”中公民与政府应如何促进我国民主政治的新发展。

            • 8.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为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W省委、省政府最近下发了《关于改进完善17市科学发展综合考核工作的意见》,降低了“GDP考核”权重,加大了资源消耗、环境保护、生态效益、科技创新等方面指标权重。W省人大常委会重点听取审议了自主创新、结构调整等项工作报告。民建中央调研组到W省就产能过剩问题进行了专题调研,推动了问题解决长效机制的建立。

              ⑴结合材料,指出上述行为主体在促进发展质量和效益提高中发挥的职能或作用。


              材料二 某省省委在广泛吸收民主党派等党内外人士有关深化农村改革,促进土地流转建议的基础上,多次就积极稳妥地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发出通知。在该省人大会议上。代表们就土地流转中农民权益的维护提出的许多建设性的提案,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该省政府还制定促进土地流转的相关制度,要求充分发挥村委会的作用,实施土地流转由村民会议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讨论决定。

              ⑵结合材料,说明我国政治制度是如何保障农民合法权益的。

               

              ⑶假如你是一名政协委员,就保障农民合法权益应如何履行好自己的职责?

            • 9.

              结合材料三,运用所学政治生活知识,说明“互联网+”对我国精准扶贫的积极影响。

            • 10.

              材料一:编纂一部真正属于中国人民的民法典,是新中国几代人的夙愿。在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深入调研的基础上,2017年3月15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意味着中国“民法典时代”即将开启。

              材料二:“在民法慈母般的眼里,每个人就是整个国家”。孟德斯鸠这句名言,影响深远,因为它表达了民法的核心要义。民法是人法,落脚点是人,民法典是公民权利的宣言书,我国本次通过的民法总则也强化了对私权的保障。

              结合材料,运用【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回答下列问题:


              (1)民法总则的立法过程是如何体现民主与集中关系的?



              (2)运用“国家的本质”知识,评析孟德斯鸠上述观点。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