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共19分)

              材料一: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呈现出阶段性特征,进入新常态,其内涵可简要表述为“经济由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经济增长的动力由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

                  虽然在新常态下,经济增速会有所放缓,但不能简单地认为增速放缓就是新常态。一般而言,评价经济发展的标准可以分为两种——速度和质量。新常态下,对速度的追求虽有所降低,但对质量的提升却更加重视,这就要求经济运行的结构更优、效率更高。多年来,中国经济的增长在很大程度上属于投资驱动型,靠的是低成本要素的大量投入,虽然成果显著,却也“后患无穷”。而新常态就是要改变这一粗放的增长模式,逐步向集约的发展模式转变。但在转变过程中,既不能让增速放缓变成一落千丈,又要实现结构更优、效率更高,这意味着不能再依赖于传统的经济增长引擎,而只能更多地向创新要动力。

              材料二: 2015 年10月29日,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强调,实现“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破解发展难题,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这五大理念是共同通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五条路径。

              材料三:新常态之“新”,意味着不同以往;新常态之“常”,意味着相对稳定。决策层首次以新常态来判断当前中国经济的特征,并将之上升到战略高度,表明了中央对当前中国经济增长阶段变化规律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同时也决定了未来中国宏观经济政策的选择基调。去年以来,决策层不断创新宏观调控方式,抓住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提出了区间调控、定向调控等新思路,这反映出新常态下,宏观调控也要创新,要扭转以往的思维惯性和路径依赖,要在尊重规律中顺势而为,不动辄进行过度干预,不搞“大水漫灌”,要更多地为市场机制发挥作用创造条件。

              (1)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说明如何践行五大发展理念以适应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10分)

              (2)结合材料三,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的相关知识,谈谈决策层的做法的合理性。(9分)

            • 2.

              (19分)“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中国新一届政府提出的这一战略目标,举国关注,全球瞩目。

              ★ 数据解读

              2011-2013年我国部分经济指标情况。

              年份

              国内生产总值(GDP)

              万亿元人民币

              消费对GDP

              贡献率(%)

              第三产业占GDP比重(%)

              研发经费占GDP比重(%)

              2011年

              47.3

              51.6

              43.4

              1.84

              2012年

              51.9

              51.8

              44.6

              1.97

              2013年

              56.9

              50.0

              46.1

              2.05

              注:当前,消费对GDP的贡献率的世界平均水平是 65%,第三产业占GDP比重的世界平均水平约在63.6%、研发经费占GDP比重的世界平均水平是4.5%。

              ★ 专家观点  

              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选择路径十分关键。比如说,要以新型城镇化释放内需潜力;以创新农村经营体制激发农业发展活力;以创新驱动提升经济质量;以加快服务业发展扩大就业; 以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支撑经济长期稳定运行;以绿色发展破解资源环境约束;以改革开放促进政府职能转变。

              (1)结合上述两则信息,运用《经济生活》中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知识,谈谈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意义。(10分)

              (2)结合专家观点,运用政府职能的相关知识,请你为我国政府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提出合理化建议。(9分)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