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2016年8月3日,经国务院批准,国家发改委正式印发实施《川陕革命老区 振兴发展规划》。《规划》围绕设立川陕革命老区综合改革试验区提出了一系列支持川   陕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政策措施。一是财政政策,加大中央财政对革命老区转移支付资   金规模。二是金融政策,继续实施差别化存款准备金率政策、加大革命老区支农再贷款   支持力度。三是投资政策,增加国家在老区贫困地区安排的重大公益性建设项目。四是   生态补偿政策,加大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补助力度。五是帮扶政策,鼓励东部对口   帮扶省份组织经济强县与扶贫协作省份的老区贫困县建立结对帮扶关系。

               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经济生活知识,说明支持川陕革命老区振兴发展政策措施的依据。

            • 2.

              航空产业一直被誉为“工业之花”。2015年11月2日,承载着几代中国航空人梦想的国产大飞机C919在上海总装下线。C919大型客机是我国首款按照最新国际适航标准研制的干线民用飞机,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已经收到了来自全球21个买家的517架订单。国产大飞机项目的初步成功

               ①彰显了社会主义制度集中人力、物力办大事的优势

               ②标志着我国已实现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的奋斗目标

               ③有利于推动科技自主创新,增强高端装备制造实力

               ④有利于打破国外客机生产垄断,主导世界客机市场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3.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呈现出阶段性特征,进入新常态。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我国GDP增速、单位GDP能耗降幅及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一览表

              注:①2003—2011年,我国GDP年均增长10.7%。②近年来发达国家服务业增加值占比普遍超过70%。

              材料二  2015年10月29日,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强调,实现“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破解发展难题,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这五大理念是共同通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五条路径。

              材料一(含注)表明了我国经济发展呈现出怎样的新常态?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五大发展理念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启示。

            • 4.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是: ( )

              A.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B.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C.实现共同富裕
              D.市场调节与国家的宏观调控有机结合
            • 5.

              实施精准扶贫,是推动扶贫工作提质增效的关键之举。2016年,我国将继续实施扶贫小额信贷、职业教育培训等十项精准扶贫工程。其中,为更好阻断贫困代际传递,职业培训工程将至少对120万个贫困家庭的新成长劳动力进行培训,实现一人长期就业,全家稳定脱贫。采取这一举措是因为

              ①劳动者就业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②劳动者提高学历是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   

              ③促进就业是国家维护劳动者权益的体现     ④坚持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

              A.①③
              B.①②
              C.②④
              D.③④
            • 6.

              全国人大常委会的一份报告显示,2010年我国大约5个劳动年龄人口负担1个老人(5:1)到2020年,约3个劳动年龄人口负担1个老人(3:1)2030年约2.5个劳动年龄人口负担1个老人(2:5:1),对此趋势,我国采取的有效措施有

              ①调整计生政策,延迟退休年龄                        ②扩大对外开放,大量吸引国外劳动力

              ③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引导产业转型升级       ④提高工资收入水平,促进消费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 7.

              阅读下面关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国民经济问题可以简单理解为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平衡。以往靠投资、消费和出口“三驾马车”拉动需求带动经济发展的方式属于需求侧管理。目前,中国的供给体系无法更好适应需求结构的变化,海淘、代购非常流行,新西兰奶粉、韩国化妆品、美国手机、日本马桶盖等受到消费者追捧,而中国生产的相关产品产量都较大,但品质跟不上。在消费需求倒逼的压力之下,“供给侧改革”势在必行。

              材料二:习近平同志在中央工作会议中强调: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推动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实现整体跃升。供给侧改革,将有利于增强企业创新能力、提高供给质量与效率、改善供给结构。

              (1)结合材料一、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说明供给侧改革的理论依据。



              材料三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要通过政策引导,加快出清过剩产能,着力减少无效供给,推进资产重组,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服务业,培育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生物医药、高端装备、智能制造和机器人等新兴产业,才能实现更高水平的供需平衡,增强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内生动力。

              (2)结合材料三并运用所学经济知识,分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企业经营和劳动者就业的影响和要求。

            • 8. 材料一:2012年是邓小平“南方谈话”发表20周年。20年来,我国创造性地把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的优势结合起来,使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

              (1)根据上表,运用《经济生活》相关知识概述,我国取得经济发展成就的主要经验。
              材料二:中共中央、国务院2012年2月14日上午在北京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2011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共授予374个项目和10名科技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奖授奖项目36项,其中一等奖空缺,这是该奖项第八次空缺。这反映了一个尴尬的现实:我国原创性科技水平亟待提高、科技产业化能力需要加强、尖端人才的极度缺乏、公众的参与热情度不高、法律政策支持力度的疲软等等。
              (2)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有关知识,针对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多年空缺的尴尬现实,你有哪些好的建议?
            • 9.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是(   )

              ①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②以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

              ③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④能够实行科学的宏观调控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 10.

              实施精准扶贫,是推动扶贫工作提质增效的关键之举。为了更好地阻断贫困代际传递,2016年我国政府对120万个贫困家庭的新成长劳动力进行了职业教育培训,从而实现一人长期就业,全家稳定脱贫。政府采取这一举措的依据是

              ①劳动者就业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②劳动者提高学历是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

              ③促进就业是国家维护劳动者权益的体现

              ④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