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要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努力让人民生活得更美好。

              材料一 我国城乡居民消费状况统计列表

              年份

              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收入

              农村居民家庭人均收入

              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

              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

              1978年

              343.4元

              133.6元

              57.5%

              67.7%

              2002年

              7702.8元

              2475.6元

              37.7%

              46.2%

              2015年

              31195元

              11422元

               36.0%

              37.7% 

              材料二 近年来,我国“舌尖上的浪费”非常严重,每年餐桌上浪费的粮食相当于2亿人一年的口粮,然而我国目前还有一亿多农村扶贫对象、几千万城市贫困人口等待脱贫。中宣部、国家发改委发出开展节俭养德全民节约行动的通知,要求深入进行节俭节约宣传教育,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节俭节约实践活动,在全社会营造厉行节约、拒绝浪费的浓厚氛围。要把开展节俭养德全民节约行动作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引导人们以俭养德、以俭修身,使节俭节约成为日常生活习惯和自觉行动。

              (1)结合材料一,请就如何提高居民消费水平提出合理化建议,并说明经济生活依据。




              (2)根据材料二,运用生产与消费的相关知识评析观点“节俭是好事,消费是坏事”。

            • 2.

              我国城乡居民消费状况

                     项目

              年份

              城镇居民

              家庭人均收入

              农村居民

              家庭收入

              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

              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

              1978年

              343.4元

              133.6元

              57.5%

              67.7%

              2002年

              7702.8元

              2475.6元

              37.7%

              46.2%

              2016年

              31264元

              18620元

              33.6%

              35.7%

              注:2016年,我国人均GDP约8567美元,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10%以上的增速。

                 说明材料蕴含的经济信息。并结合材料就如何提高居民消费水平提出合理化建议,并说明经济生活依据。

            • 3.

              国家统计局调查结果显示,2016年我国电子商务快速发展,全社会电子商务交易额达19. 39万亿元,同比增长51.2%。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源于网络技术的发展、居民收入的增加和国家的政策扶持。从未来前景看,电子商务因其成本低和方便快捷,消费市场潜力巨大。从某种程度上说,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已经改变了很多居民的消费习惯和生活方式。

                 结合材料和所学经济知识,分析电商发展的原因。

            • 4.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7年3月5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支持和引导分享经济发展,提高社会资源利用效率,便利人民群众生活。”

              材料一  分享经济是在互联网技术发展的大背景下诞生的一种全新商业模式,即利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进行资源匹配,整合重构了闲置资源,降低了消费者的购买成本,并最终打破了原有的商业规则,从而实现经济与社会价值创新的新形态。目前全球分享经济呈快速发展态势,是拉动经济增长的新路子,通过分享、协作方式搞创业创新,门槛更低、成本更小、速度更快,这有利于拓展我国分享经济的新领域,让更多人参与进来。

              材料二 随着分享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逐渐放弃传统的方式,转而在互联网上寻找商品分享服务。但新的烦恼也产生了,税务部门指控短租房东没有交税,交通管理部门认为私人专车是非法运营,消费者担心网络另一边的陌生人不可信,分享经济中的劳动者发现自己将缺少养老金和医疗保险……

              (1)结合材料一,描述分享经济的典型特征。一般情况下,环保主义者、出租车公司老板和不习惯上网的老年人,是否都乐于拥抱分享经济?请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理由。

              (2)结合材料二及政治生活知识回答,你认为,政府有关部门有可能采取哪些措施解决材料中反映的问题?

            • 5.

              促进旅游产业的健康发展,需要国家每一个参与者的精准发力。结合材料二,运用所学“经济生活”知识,从消费者角度,为促进我国旅游产业的健康发展建言献策。

            • 6.

              2016年国内主流电商的“双11”活动通过打折、发红包等多项促销活动,引发购物狂潮,来自235个国家及地区的约10万商户参与了此次购物狂欢节,交易额同比增长30%至2000亿人民币。不过,伴随着国内电子商务的高速发展,网购欺诈已成为电商一大诟病,能否根治网购欺诈问题成为舆论持续关注的焦点。

              (1)运用消费心理的知识,阐述“双11”活动引发购物狂潮的道理。


              (2)从诚信的角度,说明根治网购欺诈问题的必要性。

            • 7.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税法》已由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第二十五次会议于2016年12月25日通过,这部已酝酿十年之久的环境保护税法终于出台。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近年来,全国人大常委会围绕推动中共中央关于环境保护方面的决策部署的落实和社会关切,确定工作重点,与时俱进提高环境保护税法的立法工作水平。依据宪法规定,听取和审议“一府两院”专项工作报告,关注环境保护税法征求意见稿的调研过程。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听取民声民意,围绕环境保护税法的制定与实施,开展专题调研活动。

              材料二 欧美等主要发达国家普遍使用税收手段来促进环境状况不断改善。环保税主要税种包括大气污染税、水污染税、噪声税、固体废物税和垃圾税等。对于能源电力行业来说,环保税的实行将提高火电等传统能源的环境成本,风电、光伏等清洁能源竞争环境将更加公平,也将更具竞争力。征收环保税,是把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社会成本,内化到生产成本和市场价格中去,再通过市场机制来分配环境资源的一种手段。

              (1)结合材料一,分析说明环境保护税法的制定过程所体现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势。

              (2)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征收环境保护税为什么有利于促进环境质量的改善。

            • 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新能源汽车以其碳排放低、使用成本低、行驶安静等优点而受到人们的青睐。但是受续航里程短、购置成本高等因素的制约,消费者对购置使用新能源汽车存在许多顾虑。近几年,新能源汽车的消费市场有所扩大,但与传统汽车相比,其市场占有率依然很低。为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政府制定融资、补贴、免税等优惠政策,引导汽车厂商加大研发投入和生产。

              材料二   近年来,伊朗核问题、朝鲜核问题、日本福岛核泄漏事故等使国际社会对核安全更加关注。核材料流失和扩散、核恐怖主义威胁、核能开发利用中的风险控制等核安全问题日益突出。解决上述问题,实现核能全面和平利用,是国际社会的共同目标。

              中国高度重视国际核安全,严格履行核安全国际义务,积极对外提供核安全援助。主张强化核安全能力建设,承担核安全国家责任;深化国际交流合作,提升全球核安全水平;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消除核扩散及核恐怖主义根源。

              (1)综合材料二并运用所学经济知识,分析大力推动新能源汽车生产对消费和产业发展的影响。 

              (2)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知识,阐明中国高度重视国际核安全的依据。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