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2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在信息技术快速发现的今天,不断出现新产品和新服务正在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与次同时,侵害公民个人信息的事件和犯罪行为频发,个人信息安全问题日益凸显。

              材料一:信息消费是指一种直接或间接以信息产品(如计算机、手机、智能电视机等)和信息服务(如电话、短信、微薄、有线电视等)为消费对象的消费活动。

              近年来,信息消费日益成为消费热点,2012年,我国已是全球最大的通信和互联网用户市场。网民数量高达5.64亿。2013年,我国信息消费总额为2.2万亿,较上年(下称“同比”)增长28%,同期,全国智能手机销售4.23亿部,同比增长99%,约占国内手机市场的70%,智能电视机销售2113万台,同比增长31%,约占国内电视机市场的40%。2012年,全国电话业务量同比下降5%,短信量下降25%,与此形成的是QQ、微薄、微信的注册用户数和相应的移动互联网业务数据流量则大幅增长。

              材料二  2009年,我国公民个人信息纳入刑法保护。2012年,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关于加强网络信息保护的决定,2012年上半年,2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公安机关抓获侵害公民个人信息的犯罪嫌疑人1700余名,2013年,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其他部门制定的个人信息保护国家标准正式实施。该标准规定,个人信息管理者在处理个人信息时要遵循安全保障等原则,在收集身份证号码、手机号码和指纹等个人敏感信息之前,要得到个人信息主体的明确授权。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经济知识,概括我国当前信息消费的特点,并分析发展信息消费的积极作用。(14分)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知识,阐明为什么要对公民个人信息进行保护,并分别说明人大和政府应怎样保护公民个人信息。(12分)

               

            • 2.

              (28分)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是我国政府高度关注的工作。

              材料一  表1

              年份

              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

              农村居民国内旅游人均消费支出(元)

              国内旅游收入(亿元)

              国内旅游收入占GDP的比重(%)

              2008

              43.7

              275.3

              8749.3

              2.8

              2009

              41.0

              295.3

              10183.7

              3.0

              2010

              41.1

              306.0

              12579.8

              3.1

              2011

              40.4

              471.4

              19305.4

              4.1

              2012

              39.3

              491.0

              22706.2

              4.4

              (1)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材料一(表1)所反映的经济信息。(8分)

              材料二

              某地竹资源丰富,传统竹产品加工业比较发达。该地村民外出旅游时,发现竹纤维产品市场需求大、附加值高。于是建议政府制定相关优惠政策,帮助企业引进先进技术深度开发竹资源。当地政府在广泛听取村民意见后,邀请专家进行论证,组织企业家实地考察,出台了技术支持和资金补贴等扶持政策,引导企业转型升级,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

              (2)材料二体现了哪些政治生活道理?请从“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角度分析其所蕴含的哲理。(20分)

               

            • 3.

              (28分)科学的宏观调控,有效的政府治理,是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势的内在要求。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3   2007—2013年我国GDP增长速度、消费贡献率与第三产业贡献率变动情况

              材料二

              2013年以来,我国改变过去经济减速时立即刺激经济回归高增长的思路,守住稳增长保就业的下限和防通胀的上限,将调结构和促改革的举措纳入宏观经济政策框架。主要的政策措施有:简政放权,取消和减少行政审批,放宽户籍管理、土地产权流转、金融创新等方面的制度限制;实施指向更为明确的差别化结构性财政金融政策,财政信贷向“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倾斜;对有利于就业创业的部门实行减税和融资优惠。

              材料三

              近年来,G省通过一系列改革,提升政府治理能力:施行《G省行政审批事项目录管理办法》,取消、转移、下放行政审批事项共508项,进一步规范审批行为;办好民生实事,解决了一批就业、医疗、住房等事关群众利益的热点难点问题,民生支出占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65%以上;在全国率先推出《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社会服务暂行办法》,支持社会组织参与提供社会服务;建立全省统一互联的全天候网上办事大厅,省直部门70%以上行政审批事项和60%以上社会服务事项实现网上办理。

              (1)解读材料一的经济信息。(6分)

              (2)联系材料一和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当前我国宏观调控方式创新的意义。(10分)

              (3)结合材料三,运用“我国的政府”的知识,说明G省是怎样提升政府治理能力的。(12分)

               

            • 4.

              材料一: 有专家提出,用负面清单管理市场,增加政策透明度,便利市场主体投资经营。政府规定那些经济领域不开放、禁止投资、限制投资,列明企业不能投资的领域和产业,除了清单上的禁区,其他行业、领域和经济活动都许可,让企业和个人等市场主体“发无禁止即可为”

              材料二: 中国人一生需要办的证件和证明,常见的有103个。涉及身份、学历、工作、家庭婚姻、财产保险、生活证明六类,途经18个部委局办,39个处室、中心、支队、所审批,盖l00多个章,并需要缴费。每个投资建设项目从立项到验收,要经过20个委、办、局,53个处、室、中心、站,l00个审批环节,总共盖108个章,缴纳36项行政收费。如要全部走完,审批工作日累计达到2020天。按最短线路,也需799个审批工作日。

              2014年4月14日, 国务院发出国务院关于清理国务院部门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的通知国务院于2004年决定保留部分属于政府内部管理事务的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同时明确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对这些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要逐步取消或作必要调整。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说明负面清单管理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意义。(14分)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中的相关知识,说明政府应如何改进行政审批权的行使?(12分)

               

            • 5.

              我国是个人口众多的大国,解决好吃饭问题始终是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保障粮食安全,必须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把13亿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08 年——2013年我国粮食总产量与增长率情况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产量(亿吨)

              5.285

              5.308

              5.461

              5.712

              5.896

              6.019

              增长率(同比)%

              5.4

              0.4

              2.9

              4.5

              3.2

              2.1

              注:我国人均粮食只有390kg,远远低于美国的840kg,西欧的450kg;未来十年,随着人口增加、消费升级将带动粮食消费逐年提高,我国粮食供需将处于紧平衡状态,随着寿国际历史消费刚性增长、产量波动性提高、总量供需矛盾,粮食安全形势严峻。

              材料二  2014 年中央农村经济工作会议指出,确保我国粮食安全,要坚持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要严防死守18亿亩耕地红线,保持现有耕地面积基本稳定。各级党委要加强对粮食生产工作的领导,真心实意帮助农民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各级地方政府要树立大局意识,增加粮食生产投入和服务,搞好粮食储备调节。

              (1)请概括材料一反映的主要经济信息。(4分)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我国党和政府应如何保障粮食安全。(12分)

              材料三  发展现代农业,根本出路在科技。农业科技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支撑,是加快现代农业建设的决定力量。我国西部某农业大省通过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培育一批适合本地种植的耐寒抗倒伏的优良品种;通过土壤改良技术,治理土地污染;通过农作物间套复种技术推广,提高复种指数和土地利用率;通过农业物质技术装备现代化,提高劳动生产率;通过加快培养农业科技人才,促进科学生产等措施,实现了 2013 年秋粮的丰收,实现了粮食——“十连增”。

              (2)合结材料三,从经济生活角度分析科技在促进粮食生产和保障粮食安全中的作用。(10分)

               

            • 6.

              (19分)“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中国新一届政府提出的这一战略目标,举国关注,全球瞩目。

              ★ 数据解读

              2011-2013年我国部分经济指标情况。

              年份

              国内生产总值(GDP)

              万亿元人民币

              消费对GDP

              贡献率(%)

              第三产业占GDP比重(%)

              研发经费占GDP比重(%)

              2011年

              47.3

              51.6

              43.4

              1.84

              2012年

              51.9

              51.8

              44.6

              1.97

              2013年

              56.9

              50.0

              46.1

              2.05

              注:当前,消费对GDP的贡献率的世界平均水平是 65%,第三产业占GDP比重的世界平均水平约在63.6%、研发经费占GDP比重的世界平均水平是4.5%。

              ★ 专家观点  

              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选择路径十分关键。比如说,要以新型城镇化释放内需潜力;以创新农村经营体制激发农业发展活力;以创新驱动提升经济质量;以加快服务业发展扩大就业; 以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支撑经济长期稳定运行;以绿色发展破解资源环境约束;以改革开放促进政府职能转变。

              (1)结合上述两则信息,运用《经济生活》中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知识,谈谈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意义。(10分)

              (2)结合专家观点,运用政府职能的相关知识,请你为我国政府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提出合理化建议。(9分)

               

            • 7.

              (2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互联网金融等新兴业态能不能突围,能不能闯关?事关社会各界对未来中国经济和改革的信心。马云这些天就有点像被摸成惊弓之鸟,他前阵在一个论坛吐槽说,“有时候,打败你的不是技术,可能只是一份文件。”李克强总理2014年3月28日在沈阳召开的经济形势座谈会上谈到:“要相信市场,相信老百姓有无穷的创造力”,“新兴业态我们没有经验,你别上来一棒子给它打死”,“有时候它们是惊弓之鸟”,“不要让人家说,政府的手闲不住。只要哪儿出现个新东西,你都要去摸摸它”。政府压根就无权摸!必须明确告诉官员,他想摸也无权摸,把官员的弓收了,老百姓才不会老像惊弓之鸟!也就是说,对市场主体,是“法无禁止即可为”;而对政府,则是“法无授权不可为”。

              材料二

               

              注:2013年我国三大产业占GDP的比重分别为10%、43.9%、46.1%,发达国家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70%, 2013年我国万元GDP能耗比去年下降3.7%。

              (1)运用《政治生活》有关知识,分析说明材料一体现的政治学道理。(12分)

              (2)结合材料二,分析图表反映的经济信息。并针对材料中反映的问题提出解决建议。(14分)

               

            • 8.

              (26分)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宁波信远工业器材集团成立于1994年,是一家民营科研及投资型企业,也是宁波市首批高成长企业。袁董事长很有感慨,他很希望政府对创新型企业能在政策上有所扶持。说到企业发展,他说,“科技型企业因为投资较小,所以最初需要资本积累、人才积累、研发积累,到了一定程度才能产生成果。”

                  信远公司与国内行业顶级研究机构中科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合作组建了中科院信远炭材料研发中心,和同济大学合作开发燃料电池双极板,并加快科技成果商业化速度。……公司致力于膜产业,印刷行业用善分膜过滤,能够回收油墨溶剂,减少或消灭污染,化学制药利用善分膜技术,不但可以实现低成本、无污染溶剂循环使用,而且可以大大提高合成的得率(一般理解为合成药品占投料的比率)。利用两个善分膜技术开发出的连续装置,不仅可以解决秸秆集中的问题,帮助农民有新的经济来源,更可以为社会提供大量低成本的生物燃料。近二十年来,信远始终秉承着“科技强企”的宗旨,其影响力逐浙从欧洲市场辐射到全球,以跨国合资、强强联合带动国内行业振兴。

              ——摘自《人民网》信远民营科技企业的创新者

              (1)运用经济生活知识,结合信远公司创新发展的事例,说明科技创新型企业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积极作用。(14分)

              (2)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政府应采取何种挤施促进科技创新型企业的发展。(12分)

               

            • 9.

              (26分)阅读下面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解决“三农”问题,绕不开土地。

              材料一  近年来,随着务工收入的提高,散户粮食种植效益与务工收入差距拉大,农村劳动力不断向外地、向非农业部门转移,不少传统农区出现了粮田撂荒的局面。在此背景下,S市通过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走出土地“细碎化”经营的老路,各地粮食生产适度规模经营方式不断涌现,出现了土地股份合作、信用合作等多种新型土地流转形式。土地流转后,农民每年每亩可得900元一1200元的出让费。农民在解脱了土地的束缚后,可通过进城务工等方式再取得一份收入。但在一些地方土地流转后出现了“非农非粮化”经营的现象,一些本来种粮食的土地被流转为养殖业、花卉业、生态农业、观光休闲农业,甚至直接变为建设用地等,这对粮食安全很不利。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分析S市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经济意义,并为确保粮食安全提出合理化建议。  (16分)

              材料二  S市政府因发展经济需要流转一整片土地,但少数村民不答应流转,为解决这一问题,该市委市政府依托“代表委员”平台,组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进村入户征集意见和协商,并通过召开民主协商座谈会(代表委员、村干部、农业大户、村民代表和市、镇有关负责人一起恳谈协商),设立热线电话,网络互动等途径,广泛听取和征集各界人士意见建议,创新式地探索了“互换并地、换地并整”的新的土地流转模式,在周边地区划出面积大小、土地肥沃程度等条件相当的土地与其置换,有效地解决了集中连片规模流转的现象,让老百姓获得了满意的结果。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S市的做法对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启示。  (10分)

               

            • 10.

              (38分)3D打印(3D printing),是制造业领域正在迅速发展的一项新兴技术,被称为“具有工业革命意义的制造技术”。在过去的25年里,全球3D打印产业的年均复合增长率为25.4%,3D打印产业规模到10亿美元,走了20年,而规模翻番只花了5年时间就实现了,预计2015年3D打印产业规模有望再翻番到40亿美元……

                                                                         

               

               

               

               

               

              (1)上述材料和图表反映了哪些经济现象?(3分)

              3D打印产业为传统制造业的创新发展注入了新动力和活力,2012年,全球3D打印的市场规模约为21亿美元,中国约只有10亿元人民币。但未来3年,中国大陆3D打印市场每年将至少以1倍以上的速度成长,规模将可达到百亿元,预估至2016年中国将成为全球最大的3D打印机市场。

              (2)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说明我国发展3D打印产业的意义。(11分)

              缺乏创新将制约中国3D打印需求的发展。我国虽然被视为“全球制造业中心”,但3D打印是与产品创新紧密相关的产业。

              (3)运用《生活与哲学》的相关知识,说明发展3D产业为什么需要创新? (6分)

              在北京工业设计创意产业基地的3D打印体验馆内,销售3D打印机和3D打印出来的产品,如一些小饰品、小挂件和玩具等。但看者多买者少。一个3D打印出来的塑料材质iPhone外壳,在这里售价600元,而要想打印一个自己形象的玩偶就更贵了。

              (4)运用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有关知识,说明3D产品为什么价格偏高?(6分)

              (5)运用《政治生活》的相关知识说明政府如何引导3D产业发展、鼓励创新?(12分)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