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2016年2月12日,我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在70届联大打击暴力极端主义行动计划全会上表示,我们将深入参加联合国全球反恐战略十周年审议,同国际社会其他成员一道,携手应对恐怖主义和暴力极端主义威胁,共同维护世界的和平与安宁。这一表态说明

              ①联合国是各成员国以集体方式应对安全威胁有效的平台 ②恐怖主义和暴力极端主义使国际社会安全形势日渐严峻 ③世界各国在反对恐怖主义和暴力极端主义上有共同利益 ④我国积极参加联合国解决影响和平与发展主要障碍的活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2.

              33.   某些国际舆论对“一带一路”倡议存有疑虑,称其为“中国版马歇尔计划”。对此,全国政协委员尹卓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一带一路”倡议具有全球化时代的高度开放性,不仅在地域和国别上开放,也在合作领域与项目上开放,其本质是倡导建立一个共同合作平台,体现的是和平意图,把它同马歇尔计划相比,完全是历史上的无知;中国本着与邻为善、富邻、睦邻的原则,希望建设一个以经济利益为基础的共同利益平台;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不谋求地区事务主导权和势力范围,不干涉地区国家内政,与其他既有地区机制和倡议并行不悖。

              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的知识,分析我国在“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怎样才能增信释疑?(12分)

                               

            • 3. 为满足亚洲地区基础设施开发的需要,2013年10月中国倡议筹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简称亚投行)。近期,亚投行“朋友圈”急剧扩容。截止 2015年 4月 15日,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AIIB)意向创始成员国增至57个,涵盖了除美日之外的主要西方国家。筹建亚投行(   )

              ①是中国承担更多国际责任的建设性举动   ②颠覆了世界经济政治旧秩序,推动了世界多极化进程   ③顺应了亚洲和世界经济的发展潮流,符合参与方共同利益   ④是为了发挥非政府间国际组织的协调和援助作用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 4. 2015年6月29日, 《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协定》签署仪式举行,50个国家首批签字。习进平主席表示,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亚洲,离不开世界,中国也愿意为国际发展事业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中国愿同各成员国一道,将亚投行打造成专业、高效、廉洁的新型多边开发银行,共同为促进亚洲的世界经济繁荣作出贡献。美国报纸评论称,说服许多西方国家加入亚投行,本身就是中国的成功,是北京为试图成为“负责任、建设性的国际社会成员”向前迈出的重要一步。

              请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的知识,谈谈你对我国是“负责任、建设性的国际社会成员”的看法。(8分)

            • 5. 材料:2016 年9月4日-5日,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第十一次峰会将在杭州举行。届时,这个占世界人口2/3、贡献全球GDP总量85%、世界贸易总额3/4的国家集团的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将齐聚杭州,共同为困境中的世界经济把脉、开方。杭州峰会将以“构建创新、活力、联动、包容的世界经济”为主题,努力实现三大目标:一是发挥G20引领作用,体现雄心水平,为世界经济发展指明方向。二是加强国际经济合作,发扬同舟共济的伙伴精神,共同应对风险和挑战。三是创新机制建设,打造合作平台,为G20从危机应对向长效治理机制转型提供坚实保障。中方期待同各方一道,共同推动杭州峰会取得惠全球、利长远的积极成果。

              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的知识,分析G20杭州峰会召开的意义。(12分) 

            • 6. 11、当今世界,各大国应超越零和博弈、集团政治等旧的思维方式,建立长期、稳定、健康发展的新型大国关系。这就需要各国(    )

              ①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②在平等互信基础上实现合作共赢    ③遵循《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    ④在维护共同利益基础上消除利益差别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 7. 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某校政治学习小组学生以此为主题开展了学习讨论,请你参与探究。

              第一组:一带一路     彰显大国范

              我国倡导的“一带一路”是一种合作发展的理念,旨在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高举和平发展旗帜,通过共商、共建、共享,既发挥各自比较优势,又互利互补,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这一战略一经提出,就得到沿线各国的热烈响应,50多个国家申请加入亚投行也体现了该战略的响应程度。

              (1)结合材料,用当代国际社会的知识,说明“一带一路”战略得到各国热烈响应的原因。(12分)

              第二组:稳中求进  适应新常态

              2014 年 12 月 5 日 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已经明确,我国进入经济发展新常态,经济韧性好、潜力足、回旋空间大。会议强调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让经济发展的成果惠及更多更广的人民大众。

              (2)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中国共产党领导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体现的道理。(8分)

            • 8.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近来,中国与菲律宾等国在南海岛屿问题上的纷争日趋激烈。 2015年 6月 22日 ,菲律宾分别与美军和日本海上自卫队在南海海域举行联合军事演习。针对美日相继插手南海问题图谋使争端国际化、复杂化。中国政府明确表示,南沙群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固有领土,南海是中国的核心利益,有关国家应尊重历史事实,停止无理纠缠,中国政府和人民捍卫国家主权领土完整的决心是坚定不移的。中国坚持南海争议应由直接有关的主权国家通过友好协商和谈判、以和平方式解决,避免采取使事态复杂化、扩大化的举动。中国一直致力于同有关国家共同落实《南海各方行为宣言》,维护南海和平稳定。

              (1)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的知识,分析中国在南海问题上所持立场的正确性。

              (2)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

            • 9. 自十八大以来,中国外交整体布局全面展开,从提出亚洲安全观、亚太梦到设立亚投行和丝路发展基金、发展中澳中韩自贸区。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秉持构建命运共同体的精神理念,强调共商、共建、共享的平等互利方式,为亚洲和区域经济顶住下行压力提供了有力支撑,为世界发展提供了“中国机遇”,为解决全球热点问题发挥了中国作用,担当了大国责任。
              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的知识,分析我国在处理国际关系中如何更好地承担大国责任。(16分)

               

            • 10.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与多个国家、国际组织建立了不同形式的伙伴关系。如与亚太经合组织构建面向未来的亚太伙伴关系;将中澳、中新(西兰)提升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与俄罗斯建立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与摩洛哥建立战略伙伴关系……我国积极推动外交事业大发展大作为。

                从当今世界主题和格局、我国对外政策的角度简要回答,为什么我国要积极地同多个国家、国际组织建立伙伴关系?(12分)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