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2016年元旦前夕,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元旦贺词中指出,世界那么大,问题那么多,国际社会期待听到中国声音、看到中国方案,中国不能缺席。面对身陷苦难和战火的人们,我们要有悲悯和同情,更要有责任和行动。中国将永远向世界敞开怀抱,也将尽己所能向面临困境的人们伸出援手。这说明( )

              ①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

              ②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代表性和话语权增强,发挥作为大国的担当

              ③中国大气包容,兼顾他国所有关切

              ④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的积极因素和坚定力量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2.

              2016年9月4日至5日,G20峰会在杭州举行。期间,中国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的领导力,提供了合理的经济方案。本次峰会召集了更多的国家,集思广益,共同参与到全球经济治理活动中来;第一次把发展问题置于全球宏观政策框架突出位置,将为发展中国家人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中国以强大的兼容力、吸引力、整合力,促进各国互利合作、扩大开放,促进实现更高水平、更宽领域的共赢格局;中国积极担当全球治理的改进者、跨境产业合作的传递者、复杂交易的撮合者、国际资本技术要素的集纳者、南北合作的搭桥者。本次会议向世界展示了中国不仅有意愿,也有能力成为世界经济的“攒局人”。

              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的相关知识,分析我国能够成为世界经济的“攒局人”的原因。 

            • 3.

              继“一带一路”、亚投行等倡议之后,全球经济舞台上,中国又亮出一张新牌——国际产能合作。

              材料一   构建国际产能合作新模式,一是多打组合拳,将装备、技术、管理、标准和资本尽可能多地“打包”,与合作对象深度融合;二是改变过去“短单”太多局面,将产能合作、产业链形成“长单”;三是中小企业尤其是劳动密集型企业要加速转向技术甚至高科技服务型产业;四是对一些产能不强同时国内需求有限的国家,可以为其产品提供一定市场。

              材料二    中国资本输出要有全球胸怀、全球视野。国际产能合作需具备的条件:一是两国之间的政治沟通要顺畅;二是要兼顾对方国家的经济总体发展,不能仅仅从自己单方面营利性的角度考虑;三是中国作为发展中大国,将来是要在全球起引领作用的,要考虑国家形象和大国责任。

              (1) 25、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中国应如何推进国际产能合作健康发展。 (2) 26、结合材料二,运用国际社会的知识说明中国推动国际产能合作要有全球胸怀、全球视野的依据。
            • 4.

              33.   某些国际舆论对“一带一路”倡议存有疑虑,称其为“中国版马歇尔计划”。对此,全国政协委员尹卓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一带一路”倡议具有全球化时代的高度开放性,不仅在地域和国别上开放,也在合作领域与项目上开放,其本质是倡导建立一个共同合作平台,体现的是和平意图,把它同马歇尔计划相比,完全是历史上的无知;中国本着与邻为善、富邻、睦邻的原则,希望建设一个以经济利益为基础的共同利益平台;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不谋求地区事务主导权和势力范围,不干涉地区国家内政,与其他既有地区机制和倡议并行不悖。

              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的知识,分析我国在“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怎样才能增信释疑?(12分)

                               

            • 5. 2015年6月29日, 《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协定》签署仪式举行,50个国家首批签字。习进平主席表示,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亚洲,离不开世界,中国也愿意为国际发展事业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中国愿同各成员国一道,将亚投行打造成专业、高效、廉洁的新型多边开发银行,共同为促进亚洲的世界经济繁荣作出贡献。美国报纸评论称,说服许多西方国家加入亚投行,本身就是中国的成功,是北京为试图成为“负责任、建设性的国际社会成员”向前迈出的重要一步。

              请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的知识,谈谈你对我国是“负责任、建设性的国际社会成员”的看法。(8分)

            • 6. 材料:2016 年9月4日-5日,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第十一次峰会将在杭州举行。届时,这个占世界人口2/3、贡献全球GDP总量85%、世界贸易总额3/4的国家集团的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将齐聚杭州,共同为困境中的世界经济把脉、开方。杭州峰会将以“构建创新、活力、联动、包容的世界经济”为主题,努力实现三大目标:一是发挥G20引领作用,体现雄心水平,为世界经济发展指明方向。二是加强国际经济合作,发扬同舟共济的伙伴精神,共同应对风险和挑战。三是创新机制建设,打造合作平台,为G20从危机应对向长效治理机制转型提供坚实保障。中方期待同各方一道,共同推动杭州峰会取得惠全球、利长远的积极成果。

              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的知识,分析G20杭州峰会召开的意义。(12分) 

            • 7. 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某校政治学习小组学生以此为主题开展了学习讨论,请你参与探究。

              第一组:一带一路     彰显大国范

              我国倡导的“一带一路”是一种合作发展的理念,旨在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高举和平发展旗帜,通过共商、共建、共享,既发挥各自比较优势,又互利互补,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这一战略一经提出,就得到沿线各国的热烈响应,50多个国家申请加入亚投行也体现了该战略的响应程度。

              (1)结合材料,用当代国际社会的知识,说明“一带一路”战略得到各国热烈响应的原因。(12分)

              第二组:稳中求进  适应新常态

              2014 年 12 月 5 日 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已经明确,我国进入经济发展新常态,经济韧性好、潜力足、回旋空间大。会议强调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让经济发展的成果惠及更多更广的人民大众。

              (2)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中国共产党领导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体现的道理。(8分)

            • 8.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5年11月30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气候变化巴黎大会开模式,并发表题为《携手构建合作共赢、公平合理的气候变化治理机制》的讲话。他指出,巴黎大会要加强《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实施,达成一个全面、均衡、有力度、有约束力的气候变化协议。中国政府将认真落实气候变化领域南南合作政策承诺,继续推进清洁能源、防灾减灾、生态保护、低碳智慧型城市建设等国际合作。巴黎协议应为推动全球更好实现可持续发展注入动力,实现互惠共赢,要确保国际规则的有效遵守和实施,坚持民主、平等、正义,遵守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强调各方要展现诚意、坚定信心、齐心协力,推动建立公平有效的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机制,实现更高水平全球可持续发展,构建合作共赢的国际关系。

              结合材料,运用我国外交政策的相关知识分析中国政府应对气候变化的主张和举措。(10分)

            • 9.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近来,中国与菲律宾等国在南海岛屿问题上的纷争日趋激烈。 2015年 6月 22日 ,菲律宾分别与美军和日本海上自卫队在南海海域举行联合军事演习。针对美日相继插手南海问题图谋使争端国际化、复杂化。中国政府明确表示,南沙群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固有领土,南海是中国的核心利益,有关国家应尊重历史事实,停止无理纠缠,中国政府和人民捍卫国家主权领土完整的决心是坚定不移的。中国坚持南海争议应由直接有关的主权国家通过友好协商和谈判、以和平方式解决,避免采取使事态复杂化、扩大化的举动。中国一直致力于同有关国家共同落实《南海各方行为宣言》,维护南海和平稳定。

              (1)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的知识,分析中国在南海问题上所持立场的正确性。

              (2)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

            • 10.

              中国曾因“市场经济地位”不被承认,饱受反倾销调查之后。按照《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议定书》第15规定,中国从2016年12月11日开始自动获得“完全市场经济地位”。然而,美国、日本、欧盟等少数世贸组织成员却以“市场扭曲”“产能过剩”等为由拒绝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从政治学的角度看,我国应该( )

              ①严厉抨击以大欺小的霸权和强权行径      ②坚决反对不履行国际义务的失信行为

              ③积极引导全球治理变革以提升国际地位    ④采取必要的反制措施以维护国家的主权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