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一带一路“战略是目前中国最高的国家级顶层战略,为了欧亚大陆乃至世界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希望,开辟了新前景,注入了新动力。

              材料一:2015年是“一带一路”构想完成规划并启动实施之年。一年来,我们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发展战略对接,已同20多个国家签署了“一带一路”合作协议。2015年10月21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伦敦金融城举行的中英工商峰会上,再次阐释了2013年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习近平用“开放的,多元的,共赢的”这3个词概括,他指出,“这条路不是某一方的私家小路,而是大家携手前进的阳光大道”“一带一路”是共赢的,目的是实现共同发展繁荣。

              材料二:“一带一路”具有深厚历史渊源和人文基础。两千多年前,中国汉代张骞出使中亚,开辟出横贯东西、连接欧亚的古丝绸之路;随着古代航海业的不断发展,中外之间的海上贸易运输日益兴起,逐渐形成海上丝绸之路。丝绸之路不仅是中国与欧亚非各国之间商业贸易的通道,更是沟通东西方文明的桥梁。正是在丝绸之路的引领推动下,世界开始了解中国,中国开始影响世界。

              ⑴结合材料一,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的知识,分析我国重视国家合作,促进共同繁荣的依据。


              ⑵从古代丝绸之路,到“一带一路“,既是通商互信、经济合作之路,也是文化交流、文明对话之路。这体现了文化生活哪些道理?

            • 2.

              2016年初,李克强总理在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国家科学技术奖展示了一批标志性重大科技成果,一批自主创新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C919大型客机总装下线,“多自由度量子隐形传态”研究成果列国际物理学领域十大“年度突破”榜首,我国多名科学家在国际科技大奖中折桂,因对青蒿素研完成果有重大贡献,曾获国家重大科技成果奖、国家发明奖、全国十大科技成就奖等多个奖项的屠呦呦成为我国首位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

                 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的知识,分析我国科技创新取得重大成果的意义。

            • 3.

              2015年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全面推进之年。习主席今年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大理念,是在洞察国际形势和世界格局深刻演变大趋势的基础上,对人类社会发展进步大潮流的前瞻性思考,也与中国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合作共赢等主张一脉相承、互为补充。一年来的外交实践已经证明,中方的行动和倡议,得到国际社会尤其是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普遍肯定和欢迎。

              运用《政治生活》“当代国际社会”知识,分析习近平主席所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大理念为什么会赢得国际社会的肯定和欢迎。

            • 4.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9月和10月分别提出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
              今天“一带一路”交流合作范畴更广泛。优先领域和早期收获项目是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其次是贸易投资便利化和产业合作,再次是人文交流和人员往来。各类合作项目和合作方式,都旨在将政治互信、地缘毗邻、经济互补的优势转化为务实合作、持续增长的优势,目标是物畅其流,政通人和,互利互惠,共同发展。
              (1)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的有关知识,说明我国提出共同建设“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的政治学依据。
            • 5. 联合国安理会2月23日举办主题为“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以史为鉴,重申对《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的坚定承诺”的公开辩论会。中方提出了“要和平,不要冲突;要合作,不要对立;要公平,不要强权;要共赢,不要零和”的四点主张,得到了各方积极回应。中方的观点体现了我国

              ①外交政策独立自主的基本立场  ②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基本目标

              ③一贯遵循联合国的宗旨和原则  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得到了世界各国的认同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 6.

              材料一 2017年5月14日至15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成功举办,国际社会给予高度评价。通过高峰论坛这个平台,各国之间形成了一份沉甸甸的成果清单,共5大类、76大项、270多项。这表明,“一带一路”合作的领域越来越宽广,程度越来越深入。

              材料二 “一带一路”由中国倡导,契合世界发展新趋势,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参与。我们一贯主张大小国家一律平等,同时,作为一个大国,应该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发挥更大作用,作出更大贡献。在当前世界经济增长乏力的形势下,中国一直在积极地为世界经济寻找出路。我们大力践行合作共赢理念,推动建设全球伙伴关系网络,着力构建开放、创新、联动型世界经济,就是要为中国发展营造更好的环境,为世界发展作出更大贡献,同各方共同努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结合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请从“国家利益”的角度,谈谈通过高峰论坛这个平台,各国之间为什么能够形成了一份沉甸甸的成果清单。

              (2)结合材料二,简要分析在“一带一路”发展过程中,我们的主张所体现的我国外交政策的内容。

            • 7.

              材料:2016年9月4日-5日,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第十一次峰会在杭州举行。杭州峰会以“构建创新、活力、联动、包容的世界经济”为主题,努力实现三大目标:一是发挥二十国集团引领作用,体现战略远见和雄心,为世界经济指明方向,发掘动力。二是加强国际经济合作,发扬同舟共济的伙伴精神,共同应对风险和挑战,发出团结、开放、包容、合作的强有力信号。三是创新机制建设,打造合作平台,为二十国集团从危机应对向长效治理机制转型提供坚实保障。

              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的知识,分析峰会实现三大目标的重要性。      

            • 8.

              2016年10月18日至21日,习近平主席与来访的菲律宾总统罗德里戈·杜特尔特举行了会谈,就实现中菲关系健康稳定发展达成了共识,签署了一系列合作协议。这是一次历史性访问,不仅使中菲关系重回正轨,也为两国各领域互利合作开辟了新的前景。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①国际关系的内容是多方面的,既有冲突,也有竞争和合作

              ②国际关系的实质是一种利益关系

              ③加强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团结合作是我们的一贯立场

              ④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 9.

              在“一带一路”穿过的70多个国家和地区里,有60多个国家农业资源丰富,这给我国农业“走出去”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我国与哈萨克斯坦、卡塔尔等国构建多层次政府间政策交流机制和联动机制,积极构建合作共同体,营造良好的投资氛围;我国鼓励企业扬长避短,向加工、物流、仓储、码头等资本和技术密集型行业以及种子、研发等科技含量较高的关键领域投资,强化合作力度,培育一批具有一定国际竞争力的大型跨国企业;积极参与和推动改革,完善全球农业治理,构建公平、合理的全球农业新秩序。

              “一带一路”战略给我国农业“走出去”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请结合材料和政治生活知识,说明如何才能使我国农业更好地“走出去”。

            • 10.

              2017年3月1日,中国首度发布《网络空间国际合作战略》,就推动网络空间国际交流合作提出了和平、主权、共治、普惠四项基本原则。这些原则( )

              ①奠定了各国加强网络空间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基础

              ②提升了我国参与国际网络空间治理的能力和地位

              ③展示了我国在网络空间主张正义、维护和平的坚强决心

              ④表明了中国是网络空间合作的建设者、维护者和贡献者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