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登高

              [ 唐 ]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1) 下列选项中关于诗歌内容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2) 以下关于诗歌内容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首联着重刻画眼前具体景物,好比画家的工笔,形、声、色、态,一一得到表现。
              B.颔联着重渲染整个秋天气氛,好比画家的写意,只宜传神会意,让读者用想象补充。
              C.诗歌前半部分记叙,后半部分抒情,在写法上各有错综之妙。
              D.全诗通过登高所见秋江景色,倾诉了诗人长年漂泊、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慷慨激越、动人心弦。
            • 2.

              睛①

              杜甫

                久雨巫山暗,新晴锦绣文②。

              碧知湖外草,红见海东云。

              竟日莺相和,摩霄鹤数群。

              野花干更落,风处急纷纷。

              【注】①本诗是诗人流落蜀中时所作。②文:花纹、图案。

              (1) 这首诗的颔联和颈联是如何描写景物的,有何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尾联中的“急纷纷”蕴含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下列对诗歌的赏析,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赤壁》作者并不从正面写赤壁之战的过程及其在政治上的后果,而是反说其事,并以两位美女的命运来反映赤壁之战对东吴政治军事形势的重大影响。
              B.“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实际上是说,由于诗人眼中的景色是如此的美丽,因此让人只顾得上去细细观赏,却忘记了用语言表达出来。
              C.“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这两句诗写春望所见。一个“破”字,视野从城到山河,令人怵目惊心;一个“深”字,视野从满城到花鸟,令人满目凄然,诗人的感情由隐到显,由弱到强,步步推进。
              D.《雁门太守行》第四句中“燕脂”、“紫”都是形容边塞泥土的颜色怪异,包含着当时战况严峻的象征意义。
            • 4.

              江  上

              董颖①

              万顷沧江万顷秋,镜天飞雪一双鸥。

              摩挲②数尺沙边柳,待汝成阴系钓舟③。

              【注】①董颖:北宋诗人,一生为生计常年奔走异乡。②摩挲:用手抚摸。③钓舟:指行舟。

              (1)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2) 任选一个角度(如构思、写法、语言等),对该诗进行赏析。

              答:

            • 5.
              出自《木兰诗》最后一段的成语是         ,并解释在现代汉语中的意思。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