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来鹄①

              千形万象竟②还空,

              映水藏山片复重③。

              无限旱苗枯欲尽,

              悠悠闲处作奇峰。

              【注释】①来鹄(hú):即唐朝诗人来鹏,今江西南昌人。②竟:到底,终于。③片复重:形容云一会儿轻云片片,一会儿重重叠叠。

              (1) 下列对诗歌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2) 下列对诗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诗的写作对象是云,诗人关注的是云,自然应当将描摹云形象的句子放置首位。

              B.诗人先用“千形万象”将夏云描写得活灵活现,给读者设置暴雨即至得悬念。

              C.第三句介绍背景,便于与第四句形成鲜明得对照,以取得更加强烈得艺术效果。

              D.第三句明显蕴含焦虑、怨愤之情,出语很重;第四句放下去时却很轻,表面上几乎不带感情。这样安排使行文跌宕有致。
            • 2.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对诗歌分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望”字将送别的地点与友人“之任”的地方“蜀州”联系起来了。 
              B.“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表现了依依不舍的伤感之情。  
              C.“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富于哲理,隐含好男儿志在四方的意思。  
              D.这首诗,通过送别友人,表现了诗人宽阔的胸襟、真挚的情意和对友人的深情慰勉。
            • 3.

              苏幕遮

              [宋]范仲淹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1) 下列对词的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2) 下列对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碧云”“黄叶”“绿波”“翠烟”,在词人的笔下构成了一幅辽阔苍茫的秋景图。
              B.“山映斜阳”一句将青山摄入画面,并使天、地、水融为一体,交相辉映。
              C.“黯乡魂,追旅思”是说词人面对秋景更加思念故乡,回首望去一片幽暗,不禁追忆起旅途行程。
              D.这首词的上片写景,下片直抒胸臆,表达了词人萦绕不去、纠缠不已的怀乡之情和羁旅之思。
            • 4.

              对《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这首词题为“壮词”,的确是名副其实的,壮就壮在词中抗金部队的壮盛军容、豪迈意志;壮就壮在道出了词人的一颗壮心。
              B.“沙场秋点兵”五个字,使人感受了战场气氛,又看到了雄壮威武的阵容:“点兵”二字也透出战事即将开始之意。
              C.结句“可怜白发生”,笔锋陡转,使感情从最高点一下跌落下来,尽吐壮志难酬的无限感慨。
              D.这首词首句和后两句写实,中间三句写梦,上阕与下阕之间没有一个明显界限,使不可遏制的激情直泻而下,打破了常规的分阕写法。
            • 5.

              古诗祠赏析。

              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1)诗中颔联描述一幅怎样的景象?

              (2)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 6.

              ①(雨说:四月已在大地上等待久了……)/等待久了的田圃跟牧场/等待久了的鱼塘和小溪/当田圃冷冻了一冬禁锢着种子/牧场枯黄失去牛羊的踪迹/当鱼塘寒浅留滞着游鱼/小溪渐渐喑哑歌不成调子

              ②雨说,我来了,我来探访四月的大地/我来了,我走得很轻,而且温声细语地/我的爱心像丝缕那样把天地织在一起/我呼唤每一个孩子的乳名又甜又准

              ③我来了,雷电不喧嚷,风也不拥挤/当我临近的时候你们也许知悉了/可别打开油伞将我抗拒/别关起你的门窗,放下你的帘子/别忙着披蓑衣,急着戴斗笠

              ④雨说,我是到大地上来亲近你们的/我是四月的客人带来春的洗礼/为什么不扬起你的脸让我亲一亲/为什么不跟着我走,踩着我脚步的拍子?

              ⑤跟着我去踩田圃的泥土将润如油膏/去看牧场就要抽发忍冬的新苗/绕着池塘跟跳跃的鱼儿说声好/去听听溪水练习新编的洗衣谣

              ⑥雨说:我来了,我来的地方很遥远/那儿山峰耸立,白云满天/我也曾是孩子和你们一样地爱玩/可是,我是幸运的/我是在白云的襁褓中笑着长大的

              ⑦第一样事,我要教你们勇敢地笑啊/君不见,柳条儿见了我笑弯了腰啊/石狮子见了我笑出了泪啊/小燕子见了我笑斜了翅膀啊

              ⑧第二样事,我还要教你们勇敢地笑/那旗子见了我笑得哗啦啦地响/只要旗子笑,春天的声音就有了/只要你们笑,大地的希望就有了

              ⑨雨说,我来了,我来了就不再回去/当你们自由地笑了,我就快乐地安息/有一天,你们吃着苹果擦着嘴/要记着,你们嘴里的那份甜呀,就是我祝福的心意

              ——《雨说》

                                                          

              (1) 诗中有两节写到了雨要“教你们勇敢地笑”,你怎样理解这“笑”的内涵?
              (2) ①⑤两节诗内容上有什么联系?
              (3) 结合全诗看,“雨”是一个怎样的形象?作者运用什么表现手法写“雨”的?
            • 7.

              诗歌赏析

              江上渔者

              范仲淹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注释】①渔者:捕鱼的人。②但:只。③鲈鱼:一种头大口大、体扁鳞细、背青腹白、味道鲜美的鱼。

              (1)这首诗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

              对《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这首诗的品析错误的一项是( )

              A.这是一首别开生面的送别诗。诗人抒写惜别之情,劝慰友人只要存在着真挚德尔友情,就不必为离别悲伤。
              B.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的豁达情怀,也暗含了诗人黯然销魂的感伤情调。
              C.首联中的“望”字是诗人的想象,意思是从蜀州可以于风烟弥漫中望到五津。
              D.颈联“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两句是全篇的中心所在,语言形象而凝练,饱含深情而富有哲理。
            • 9.

              月 夜

                 喧嚣的校园在晚休的铃声中渐渐沉睡了,宿舍里同学们的欢闹声,已经听不见了;偶尔听到的只是远处池塘里的几声蛙鸣。在这幽微的月光里,毕业离校的幽苦又萦上心头,我鬼使神差地走到校园后面的林荫小道上。

              曲曲折折的小径,蔓草横生。不知名的白色野花挨挨挤挤地开着,像是一地银白的精灵,在月光里摇曳婆娑。两旁的玉兰树,是我们来时栽下的,现在已蓊蓊郁郁,两人多高了。月华如洗,透过扶疏的叶隙,撒下一地的斑驳。

              我想起了第一学期和同学们一起度过的那个中秋月夜。马鞍山上,芝山亭中,在满月的光里,大家欢聚一堂,品茗、吃月饼,畅谈理想、人生,遐想着月的传说。月光皎洁,马鞍山披着一层银辉。风儿带着秋的凉意,沙沙地响过了竹林,响过了芝山亭。记得苏子有言:“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易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那时我想,我们真是一群幸运的人儿,搭在世纪末人才的班车上,享受着太平盛世的风光霁月,展望着未来岁月。

              又是一个月夜。因白天一位同学病了,我带他去看病,一时没请假,旷了半天课。班主任周老师叫我去她家一趟。我想,坏了,要挨批了。我忐忑不安地蹭进了老师的家。

              “以后有事要记得先请个假。他身体好些了吗?”接着,周老师又说,“他家挺困难的,这些钱你捎给他,就说是他家里寄的。你们是同乡,他不会怀疑,我明天上完课再过去看他……我买了几帖中药……”

              我无言,捏着这张带有体温的50元钱,望着老师纤弱秀丽的背影,我平生头一回体味到了一种山的威严。走出老师的家,我蓦地发现,今晚的月好圆好圆……

              重温往事,同学情使我感到甜蜜,师生情更使我感到温暖。在这离别的时刻,双眸不由湿湿的。在微微的泪光中,我又看到了窗口那盏熟悉的灯还亮着,那是老师在辛勤地工作吗?这样想着,不觉已回到宿舍。均匀的鼻息声微微响着,舍友们已睡熟好久了。

              请概括出第二个月夜所写的一件事。
            • 10.

              秋天的黄昏

              丁立梅

              ①城里是没有黄昏的。街道的灯,早早亮起来,生生把黄昏给吞了

              ②乡下的黄昏,却是辽阔的,博大的。它在旷野上坐着;它在人家的房屋顶上坐着;它在鸟的翅膀上坐着;它在人的肩上坐着;它在树上、花上、草上坐着,直到夜来叩门。

              而一年四季中,又数秋天的黄昏,最为安详与丰满。

              ④选一处河堤,坐下吧。河堤上,是大片欲黄未黄的草。它们是有眼睛的,它们的眼睛,是麦秸色的,散发出可亲的光。它们淹在一片夕照的金粉里,相依相偎,相互安抚。这是草的暮年,慈祥得如老人一样。你把手伸过去,它们摩挲着你的掌心,一下,一下,轻轻地。像多年前,亲爱的老祖母。你疲惫奔波的心,突然止息。

              ⑤从河堤往下看,能看到大片的田野。这个时候,庄稼收割了,繁华落尽,田野陷入令人不可思议的沉寂中。你很想知道田野在想什么,得到与失去,热闹与寥落,这巨大的落差,该如何均衡?田野不说话,它安静在它的安静里。岁月枯荣,此消彼长,焉有得?焉有失?不远处,种子们正整装待发,新的一轮蓬勃,将在土地上重新衍生。

              ⑥还有晚开的棉花呢。星星点点的白,点缀在褐色的棉枝上,这是秋天最后的花朵。捡拾棉花的手,不用那么急了。女人抬头看看天,低头看看花,这会儿,她终于可以做到从容不迫,稻谷都进了仓,农活不那么紧了。她细细捡拾棉花,一朵一朵的白,落入她手里。黄昏下,她的剪影,就像一幅画。

              ⑦你的眼睛,久久落在那些白上面,你想起童年,想起棉袄、棉鞋和棉被。大朵大朵的白,摊在屋门前的篾席上晒。你在里面打滚儿,你是驾着白云朵的鸟。玩着玩着,会睡着了,睡出一身汗来——棉花太暖和了啊。

              ⑧最开心的事是,冬夜的灯下,母亲把积下的棉花搬出来,在灯下捻去里面的籽儿。你也跟在后面捻,知道有新棉鞋新棉袄可穿,心先温暖起来。那时,你的世界就那么大,那时,一个世界的幸福,都可以被棉花填得满满的。

              ⑨人生因简单因单纯,更容易得到快乐。你有些惆怅,因为,现在的你,离简单离单纯,越来越远了。

              ⑩竟然还见到老黄牛。不多见了啊。人和牛,都老了。他们在河堤上,慢慢走。身上披着黄昏的影子。人的嘴里哼着“呦喝”“呦喝”——歌声单调,却闪闪发光。牛低着头,不知是在倾听,还是在沉思。你想,到底牛是人的伙伴,还是人是牛的伙伴?——相依为命,应该是尘世间最不可或缺的一种情感吧。

              ⑪鸟叫声在村庄那边,密密稠稠,是归巢前互道晚安呢。村庄在田野尽头,一排排,被黄昏镀上一层绚丽的橙色,像披了锦。炊烟升起来了,你家的,我家的,在空中热烈相拥,久久缠绵。还是村庄好,总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设防。

              ⑫突然听得有母亲的声音在叫:“小雨,快回家吃晚饭啦——”你忍不住笑,原来不管哪个年代,都有贪玩的孩子。

              ⑬周遭的色彩,渐渐变浓变深。身下的土地,渐渐凉了,你也该走了。再贪恋地望一眼这秋天的夕阳,它一圈一圈小下去,小下去,像一只红透的西红柿,可以摘下来,炒了吃。

              (1) 本文写景以什么为序?请找出表明顺序的词或短语。  
              (2) 说说文章第1段中“街道的灯,早早亮起来,生生把黄昏给吞了”中“吞”字的含义和作用。
              (3) 文章第7、8段插叙了童年时关于棉花的回忆,有什么作用?
              (4) 文章很多句子富有诗意美。请从修辞角度赏析第7段中“你在里面打滚儿,你是驾着白云朵的鸟”这句话。
              (5) 秋天的黄昏富有诗情画意。文章第3段作者认为“而一年四季中,又数秋天的黄昏,最为安详与丰满”。这是为什么?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