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外公

              吕不同

              ①三年前,没上过一天学的外公,被肺心病折磨了八年后,自己在医院里拔掉鼻管,不理在床边跪成一排的三个舅舅的哀求,执意要求出院。

              ②救护车把他送回家后,他坐在自己亲手做的那张帆布椅上,平静地交代完后事,把我叫到身旁说,不同,这个肺心病到底是什么病啊?好几年了,也没搞明白。

              ③我摸出手机搜了一下肺心病,告诉他这病的全名叫什么,有哪些症状。我每说一个症状,他就嘿嘿笑着说,对对对,一点都没错。

              ④我念完后,他又问,那这病最后把人“弄死”是因为什么?

              ⑤我闻言鼻子一酸,不忍再念。

              ⑥外公看着我说,孩子,念啊,这有什么关系。

              ⑦我犹豫了一会说,多器官衰竭。

              ⑧外公闻言点了点头,喃喃说了句:听起来好像很厉害。

              ⑨沉默了一会,他眯着眼睛看了看对门门框上贴的春联对我说,你们年轻人现在还写对联么?

              ⑩我点点头说,也有人写。

              ⑪外公扭头看我一眼,伸手叫我把他扶起来,然后叫外婆拿来眼镜和纸笔。一屋子人见状围了上来,还有人连忙搬来一张小桌子。

              ⑫外公没有理会他们,戴上眼镜,弓着背,把本子放在自己的膝盖上,手颤抖着,一笔一划写了一副对联——

              阴阳两隔哀思能抵

              人间疾苦天府可消

              ⑬我看了后说,外公,这好像是……葬礼上才会用的。

              ⑭外公取掉眼镜笑着说,对啊,这就是我给自己写的挽联。

              ⑮一屋子人传阅这副对联时,外公又对我说,你看这个“消”字是用三点水的好还是用金字旁的“销”好?

              ⑯我还没说话,他突然兴奋起来,叫外婆帮他把那本已经翻烂的新华字典拿来。

              ⑰拿到字典后,他先是用力地咳嗽了一下,然后扶了扶眼镜,右手食指在舌头上沾了点口水,一页一页地翻开字典,就像一个第一次查字典的小学生

              ⑱他查了有十分钟。查到结果后他把纸拿回去,在“消”字上打了个叉,在旁边写了个“销”字。写完后,他端详了一会,然后笑着说,嗯,这就对了。

              ⑲半小时后,他坐不住了,躺到了床上。四个小时后,说了几个简单的音节后,他的嘴轻轻合上,脑袋微歪,安详离世,享年八十一岁。

              ⑳那天我看着即将离世的外公坐在灰暗的光线下,弓着背,眯着眼,像完成一个仪式一样,虔诚地去搞清楚两个汉字之间的区别时,我忘记了悲伤,忘记了去想如何在他人生最后的时间里去取悦他、安抚他。我只觉得全身的毛孔豁然张开,心里暖流涌动。

              (21)那一刻我没觉得他是我的亲人、我的长辈,我只庆幸自己能看到一个     的生命。

              (22)如果死亡是一面镜子,我希望有朝一日,在面对镜子里的自己时,我也能够像外公一样,不羞不愧,不怨不恼。                           (摘自《读者》2016.23,有删改)

              (1) 文章以时间为序,记叙了外公临终前发生的几件事情,试补充概括文章情节。

              强行出院——               ——               ——               

              (2) 请自选角度赏析第⑰段中画线的句子。

              (外公)扶了扶眼镜,右手食指在舌头上沾了点口水,一页一页地翻开字典,就像一个第一次查字典的小学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请结合选文内容,用简洁的语言为本文第(21)段横线处补写外公的形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昙花终于怒放

              ①我爱昙花。

              ②三年前的春天,朋友亲自给我送来一株昙花苗,种在白瓷壶里,枝叶铁青如剑,精心系上的红丝带临风飘拂。我高兴极了!

              ③不久,我便依照朋友的嘱咐,把这株昙花移植到花盆里,天天浇水,日日松土,不时除草,但由于阳光不足,长得很慢。我有点心急了,但急有何用?一天一天过去,一年一年到来,一直未见她结蕾开花。这株昙花长势还算正常,从原来的一枝发成三枝,叶子变得厚实起来,三年时间差不多长高三倍。时间久了,心情也就淡然了,花开不开任由她去吧。心想,她终是一株昙花在生长着,只要她能延续生命,也就可以了。

              ④今年中秋佳节将临的前几天,我突然发现最长的那枝已冒出小蕾来,每隔一天就大了许多,如小型的佛手.农历八月十三日,我来到花架边观察,只见嫩绿的花苞低首含羞,微启小口。我立即预感到,今夜昙花终于要怒放了。大约到晚上九时,她便开始悄然开放。原先柔软下垂的筒状萼部,徐徐向上翘升,作白天鹅抬头状。随之花瓣缓缓展开,如玉女提裙起舞,清香阵阵,优美绝伦。啊,她就是“月下美人”啊!

              ⑤过去未见昙花开放,感到非常神秘,真想一睹其仙姿芳颜。以前看到的都只是画家笔下的清影和摄影家镜头下的清艳,见不到她的动态美姿,也闻不出她的清香。今夜如愿以偿,真正见到鲜活美丽的昙花怒放,真是欢喜欲狂!

              ⑥这朵昙花,花冠硕大,高雅洁丽,雍容华贵,香气清新诱人。皓月当空,一家人在花架边,尽情欣赏“月下美人”,乃是今秋最美好的享受。

              ⑦种昙花三年,不开属自然,开了亦属自然,何必计较时间的迟早?里尔克说:“有何胜利可言,挺立就意味着一切。”此乃真理名言。她一年不开,两年不开,第三年终于怒放了。世上一切美好的事物,只要能坚持,锲而不舍,就能开花结果。

              ⑧昙花的品性令人感佩:她不急功近利,不争宠于群芳,只求一瞬的辉煌就已满足。昙花的生命力可谓强矣!她随处能够生存,叶可青万年,花可放万年!

              ⑨我爱昙花。                                                

              【链接材料】昙花,常绿灌木,主枝圆筒状,分枝扁平呈叶状,绿色,没有叶片,花大,白色,在分枝边缘上,多在夜间开放,开花的时间极短。供观赏。原产于墨西哥。

              (1) 在下面方框内,填写表明作者心情随昙花的生长而发生变化的词语。

              高兴极了→(      )→(      )→(      )

              (2) 简要分析选文第④段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3) 选文第⑧段和链接材料运用的表达方式分别是什么? (4) 选文第⑨段在全文内容与结构上的作用分别是什么? (5) 作者从昙花终于怒放的过程得出的人生哲理是什么(用原文回答)?
            • 3.

              如果没有那个人

              刘墉

              ①小时候,夏天的傍晚,母亲常会做花椒油。先把麻油烧热了,再撒上一把花椒,拿锅铲用力压,噼噼啪啪地散发出一种特殊的香味。闻到那香味,我就知道,爸爸要下班了。醋熘冬瓜是爸爸最爱吃的   ——清清淡淡的冬瓜汤,上面浮着一层花椒油,据说有消暑的功用。一直到现在,我都记得,淡黄色的花椒油在灯光下反射出的图案,还有那黑色的花椒,不小心被咬到时的麻麻的味道。

              ②父亲在我九岁那年过世,不知道为什么,母亲就再也不做醋熘冬瓜了。只是,每到夏天的傍晚,我总想起那道菜,想了三十多年。有一天,我忍不住问母亲:“做一碗醋熘冬瓜好不好?”87岁的老母亲一怔:“什么醋熘冬瓜?”“就是你以前给爸爸常做的那种汤啊!”“那有什么好吃的?”她把脸转过去,“早忘了!”

              ③多年前,住在湾边,屋后是树林,林间有一条小径,邻居老夫妇常在其中散步。“别往树林里扔东西,小心打到老人家!”我总是叮嘱儿子,因为很少有人去林子,儿子常拿树干当目标,往里面掷石子。“现在不会打到!”儿子照扔不误,还不服气地说,“谁不知道,他们五点才出来!”秋天的黄昏,尤其是下雨的日子,树干都湿透了,一根根黑黑的;黄叶淋了雨,就愈黄得发艳了。两位老人缓缓走过,一双佝偻的身躯、两团银白的头发,还有那把花伞,给我一种特殊的感动。

              ④有一天,半夜听到救护车响,两位老人就只剩下老太太了。老太太还是自己开车出去买菜,呼朋唤友地开派对。只是总见她在门前走来走去,却再也见不到她在树林里出现。有一天,我问她:“好久不到后面散步了?”“散步?”她摇摇头,“没意思!”

              ⑤妻子退休后,就常在书房陪我。我写文章的时候,喜欢安静,她只好默默地整理账单、资料。怕她无聊,上次离家前,我特别拿了一本《鸿:三代中国女人的故事》交给她:“这本书写得不错,我走了,你可以看看。”她接过书,就开始读。我离家前两天,她一边陪我,一边看,居然已经看了三分之一,还发表评论说:“写的很冷,但是感人,非常好看。”两个月之后,我回到纽约,走进书房,看到那本书。“觉得怎样?”我问她。“噢!还没看完。”“看了多少?”我翻了翻,翻到了一折角。“就看到那儿,大概三分之一吧!”她抬起头,“不陪你,书有什么好看呢?”

              ⑥一碗可口的醋熘冬瓜、一条幽幽的小径、一本好看的书,如果没了那个人,就不再可口、不再可走、不再好看!                    (选自《思维与智慧》2016年第16期)

              (1) 选文以“如果没有那个人”为标题,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选文第⑤段中画线语句主要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选文第⑥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