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紫藤萝瀑布(节选)

              宗璞

              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仔细看时,才知道那是每一朵紫花中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

              这里春红已谢,没有赏花的人群,也没有蜂围蝶阵。有的就是这一树闪光的、盛开的藤萝。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 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

              “我在开花!”它们在笑。

              “我在开花!”它们嚷嚷。

              每一穗花都是上面的盛开、下面的待放。颜色便上浅下深,好像那紫色沉淀下来了,沉淀在最嫩最小的花苞里。①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张满了的帆,帆下带着尖 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放似的。那里装的什么仙露琼浆?我凑上去,想摘一朵。

              但是我没有摘。我没有摘花的习惯。我只是伫立凝望,觉得这一条紫藤萝瀑布不只在我眼前,也在我心上缓缓流过。流着流着,它带走了这些时一直压在我心上的焦虑和悲痛,那是关于生死谜、手足情的。我沉浸在这繁密的花朵的光辉中,别的一切暂时都不存在,有的只是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

              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忽然记起十多年前家门外也曾有过一大株紫藤萝,它依傍一株枯槐爬得很高,但花朵从来都稀落,东一穗西一串伶仃地挂在树梢,好像在试探什么。后来索性连那稀零的花串也没有了。园中别的紫藤花架也都拆掉,改种了果树。那时的说法是,花和生活腐化有什么必然关系。我曾遗憾地想:这里再也看不见藤萝花了。

              过了这么多年,藤萝又开花了,而且开得这样盛,这样密,紫色的瀑布遮住了粗壮的盘虬卧龙般的枝干,不断地流着,流着,流向人的心底。

              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我抚摸了一下那小小的紫色的花舱,那里满装生命的酒酿,它张满了帆,在这闪光的花的河流上航行。

              它是万花种的一朵,也正是一朵一朵花,组成了万花灿烂的流动的瀑布。

              (1) 对文中①处中的划线句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
              (2) 对文章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运用了拟人的手法,赋予紫藤萝花人的情态,细致地描写了紫藤萝花盛开的状态,显得生机勃勃,也显出了花的美好可爱,也抒发了作者喜悦的心情。
              B.运用了比喻的手法,把紫藤萝花比作帆和舱,细致地描写了紫藤萝花盛开的状态,显得生机勃勃.比作笑容,更显得美好可爱,也抒发了作者喜悦的心情。
              C.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手法, 把紫藤萝花比作帆、舱、笑容,并赋予紫藤萝花人的情态,细致地描写了紫藤萝花盛开的状态,显得生机勃勃,也显出了花的美好可爱,也抒发了作者对弟弟的怀念。
              D.运用了比喻的手法,把紫藤萝花比作帆和舱,细致地描写了紫藤萝花盛开的状态,显得生机勃勃.比作笑容,更显得美好可爱,也抒发了作者对睹花思人的情感。
            • 2.

              下面是唐代诗人王勃的《滕王阁诗》,只是中间顺序错乱,请将正确顺序选出来。()

              滕王高阁临江渚,①珠帘暮卷西山雨②物换星移几度秋③佩玉鸣鸾罢歌舞④阁中帝子今安在⑤画栋朝飞南浦云⑥闲云潭影日悠悠,槛外长江空自流。

              A.③⑥②⑤①④
              B.③⑤①⑥②④
              C.③⑤①②⑥④
              D.①⑤③②⑥④
            • 3.

              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A.《蒹葭》大量运用重章叠句的形式,一唱三叹,反复吟咏。显得婉转缠绵,意味隽永,充分表达了诗人执著而细腻的思想感情。
              B.《蒹葭》诗分三章,熔写景、抒情于一炉。“蒹葭苍苍,白露为霜”,为我们展现了一幅萧瑟冷落的秋景,为全诗营造了一种凄清落寞的情调。
              C.《蒹葭》“兴”的特点突出。“蒹葭”“秋水”和“伊人”的形象交相辉映,浑然一体,用作起兴的事物与所要描绘的对象形成一个完整的艺术世界。
              D.《蒹葭》写一个男子倾心于一个女性。全诗不着一个“思”字,然而读者却可以体会到诗人那种无边的痴情和喜悦。
            • 4.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                          淮上与友人别·郑谷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

            • 5.

              归园田居(其三)

              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 6. 早兴 白居易
                晨光出照屋梁明,初打开门鼓一声。
                犬上阶眠知地湿,鸟临窗语报天晴。
                半销宿酒头仍重,新脱冬衣体乍轻。
                睡觉①心空思想尽,近来乡梦不多成。
                 [注]①觉:醒。
            • 7.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 8.

              对下面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望 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A.这首诗描写了泰山的神奇景色,每一联都有“望”字的意思,但由远望到近望的角度不同,最妙的是“处处无望处处望”足见杜诗之匠心。
              B.“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一句的意思是:天地钟情于泰山的神奇和秀美,山南山北,明暗不同。拟人和夸张手法将大自然写得有情有意。
              C.“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两句以众山的小和高大的泰山进行对比,抒发作者仰慕赞叹之情以及祈望攀登绝顶的雄心和气概。
              D.全诗格调高亢,三、四两句与五、六两句都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诗意凝练,节奏感强,富有韵律美,增加了诗歌的表现力。
            • 9. 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夜上受降城闻笛》是唐代诗人李益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它从多角度描绘了戍边将士(包括吹笛人)浓烈的乡思和满心的哀愁之情。
              B.《记承天寺夜游》一文风格清丽、冷峻,而又不乏洒脱。
              C.《鸟鸣涧》是唐代诗人王维所作组诗《皇甫岳云溪杂题五首》的第一首。全诗旨在写静,却以动景处理,这种反衬的手法极见诗人的禅心与禅趣。
              D.《月夜》是唐代大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五言古风,是作者被禁于长安时望月思家之作。此诗借助想象,抒写妻子对自己的思念,也写出自己对妻子的思念。
            • 10. 对下列诗句的表达效果,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将春景比作冬景,春日盛开的梨花压枝欲低,与雪压冬林的景象极为神似,诗句意境壮美,颇富有浪漫色彩。
              B.“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运用反问高度赞美友人的才华,也劝慰、激励失意的朋友抖擞精神迎接未来,送别诗写得豪迈向上,明朗健康。
              C.“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运用夸张,极言山之高峻陡峭,又写出了瀑布从高空直泻而下的壮观景象。诗句新奇真切,雄奇瑰丽。
              D.“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将花鸟人格化,在国家分崩离析、战火纷飞之际,花鸟也有感时事而流泪心惊,实则写出了诗人睹物伤怀的亡国之痛、离别之悲。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