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④踟蹰。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注释】①姝:美丽。②城隅:城角。③爱:同“薆”,隐藏。④踟蹰:犹豫徘徊。⑤彤管:红色的管子,或谓红色箫笛一类管乐器。⑥炜:鲜明有光的样子。⑦说怿(yuèyì):喜爱。⑧牧:郊外田野。归:赠送。荑:初生的细嫩茅草。⑨洵:诚然,确实。⑩异:特殊。
              (1)“搔首踟蹰”表现了“我”怎样的心情?
              (2)“说怿女美”,这里是单纯表达男主人公对彤管的喜爱吗?
            • 2.

              【甲】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宋]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乙】

              灵隐寺僧某,以茶得名,铛臼①皆精,然所蓄茶有数等,恒视客之贵贱以为烹献,其最上者,非贵客及知味者,不一奉也。一日,有贵官至,僧伏谒②甚恭,出佳茶,手自烹进冀得称誉贵官默然僧惑甚,又以最上一等烹而进之,饮已将尽,并无赞语,僧急不能待,鞠躬曰:“茶何如?”贵官执盏一拱曰:“甚热”。 注:①铛臼:烹茶的工具②伏谒:拜见

              (1)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下划线词 

              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    )   ② 无与为乐者 (      )

              相与步于中庭         (    )  ④僧伏谒恭 (      )

               (2)将下面这个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3)用“ / ”给下面的句子划分节奏(限断三处)。 

              手自烹进冀得称誉贵官默然僧惑甚。




                 (4)【甲】文段中“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包含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5)读完【乙】文段后,①请你揣摩一下僧人听了贵官的话后的心情;②你认为本段文字讽刺了哪一类人?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6)请赏析“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中“蒸”和“撼”字的表达效果。




                 (7)请结合诗歌的尾联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 3.

                                                                                                                      书洛阳名园记后

                         ◆李格非

              洛阳处天下之中,挟①崤、渑②之阻,当秦陇之襟喉③,而赵魏之走集④,盖四方必争之地也。天下常无事则已,有事,则洛阳先受兵。予故曰:“洛阳之盛衰,天下治乱⑤之候⑥也。”

              方唐贞观、开元之间,公卿贵戚开馆列第于东都者,号千有馀邸。其乱离,继以五季之酷⑦,其池塘竹树,兵车蹂践,废而为丘墟;高亭大榭,烟火焚燎,化而为灰烬,与唐共灭而亡者,无余处矣。予故尝曰:“园囿之兴废,洛阳盛衰之候也。”

              且天下之治乱,候于洛阳之盛衰而知;洛阳之盛衰候于园囿之兴废而得则《名园记》之作予岂徒然哉

              呜呼!公卿大夫方进于朝,放⑧乎一己之私意以自为,而忘天下之治忽⑨,欲退享此乐,得乎?唐之末路是矣⑩![1] 



              【注】①挟:凭借;②崤、渑:古地名,指崤山与渑池;③襟喉:险要之地。襟:古指衣的交领;④走集:集散中心;⑤治乱:治:治理的好,太平;乱,治理得不好,无秩序,不太平;⑥候:症候,征兆;⑦继以五季之酷:紧接着又遭五代的严重破坏;⑧放:放纵;⑨治忽:即治乱;⑩唐之末路是矣:唐代的末路就是前车之鉴啊!

            • 4.

              【甲】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乙】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 5.

              [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选自《爱莲说》)

              [乙]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选自《饮酒》)

            • 6. 阅读下列古诗文,完成下列各题.
              【甲】
                                           金陵旧院
                                           清•蒋超
                                 锦袖歌残翠黛尘,楼台已尽曲池湮
                                 荒园一种瓢儿菜,独占秦淮旧日春.
              【注】旧院:明末金陵妓院所在地.②锦袖、翠黛:均代指歌妓.尘:用作动词,化为灰尘.③曲池:曲折缭绕的水池.④瓢儿菜:蔬菜名,菜叶如瓢.
              【乙】
                                                   秦淮河房
                                                     张岱
                秦淮河河房,便寓、便交际,房值甚贵,而寓之者无虚日.画船箫鼓,去去来来,周折其间.河房之外家有露台朱栏绮疏竹帘纱幔.夏月浴
              ,露台杂坐.两岸水楼中,女客团扇轻绔,缓鬓倾髻,软媚著人.
                年年端午,京城士女填溢,
              看灯船.好事者集小篷船百什艇,篷上挂羊角灯如联珠.船首尾相衔,有连至十余艇者.船如烛龙火蜃,屈曲连蜷,蟠委旋折,水火激射.舟中鏾钹星铙,宴歌弦管,腾腾如沸.士女
              栏轰笑,声光凌乱,耳目不能自主.午夜,曲倦灯残,星星自散. 
                                                                     (节选自《陶庵梦忆•西湖寻梦》)
              【注】①绮疏:雕花窗格.②连蜷:又长又弯的样子.③蟠委旋折:在河中旋转盘旋.④鏾钹星铙:形容各种乐器齐鸣.
              (1)用“/”给下列句子断句,划三处.(3分)
              河 房 之 外 家 有 露 台 朱 栏 绮 疏 竹 帘 纱 幔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①而
              之者无虚日            ②夏月浴
                  
              看灯船        ④士女
              栏轰笑    
              (3)翻译
              船首尾相衔,有连至十余艇者.
              (4)甲诗前两句实写现状,虚写往昔:以“    ”“尘”“尽”“    ”四字,凸现人去楼毁、荒凉败落的景象,让人不难想象当年旧院“        ”(用乙文中的四字短语填空)的繁华热闹情景.后两句写景引议,以小见大:旧时春色无边的秦淮河畔,如今竟荒落到被“    ”独占,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旧朝覆灭的无尽感慨.
              (5)乙文第二段与秦淮河房有着怎样的关系?
            • 7. 阅读下列【甲】【乙】两个文段,然后完成下列各题.
              【甲】“推敲”的来历
                一天,贾岛在京城长安,骑着毛驴在街上行走,随口吟成一首诗,其中两句是:“鸟宿池中树,僧推月下门.”贾岛觉得诗中的“推”字,用得不够恰当,想把“推”字改为“敲”字,但一时不知哪个字好.于是,他一面思考,一面用手反复做着推门和敲门两种动作.街上行人看到贾岛这种神情,感到十分惊讶.不知不觉地,贾岛就骑着毛驴闯进了大官韩愈(唐宋八大家之一)的仪仗队里.韩愈看到,十分生气地对贾岛说:“你骑驴子怎么低着头,也不朝前面看看?”贾岛一惊,慌忙下驴,向韩愈赔礼,并将自己刚才驴上所得诗句,因斟酌“推”“敲”二字,专心思考,不及回避的情形讲了一遍.韩愈听后,转怒为喜,深思片刻后便说:“还是用‘敲’字更好些.敲表明你是一个懂得礼貌的人,    ,读起来也响亮些.”贾岛连连拜谢,把诗句定为“僧敲月下门”.贾岛因此不但没受处罚,还和韩愈交上了朋友.“推敲”从此也就成为了脍炙人口的常用词,用来比喻做文章或做事时,反复琢磨,反复斟酌.    
              【乙】诗词改字
                王荆公绝句云:“京口瓜州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吴中士人家藏其草,初云“又到江南岸”,圈去“到”字,注曰“不好”,改为“过”.复圈去而改为“入”.旋改为“满”.凡如是十许字,始定为“绿”.
                黄鲁直诗:“归燕略无三月事,高蝉正用一枝鸣.”“用”字初曰“抱”,又改曰“占”,曰“在”,曰“带”,曰“要”,至“用”字始定.
              【注释】:①王荆公:王安石.②吴中:地名,苏州.③士人:文人.④黄鲁直:黄庭坚.
              (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改为“满”.
              ②凡如
              十许字
              (2)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吴中士人家藏其草        翻译:    
              ②至“用”字始定.        翻译:    
              (3)【甲】【乙】两段文字一文一白,讲的都是古人“炼字”的故事.你觉得,韩愈建议贾岛用“敲”而不用“推”,除了表明贾岛是一个懂礼貌的人和读起来也响亮些之外,还有什么原因?
              (4)王安石“春风又绿江南岸”中,为什么“绿”字比其它字好?请作简单分析.
            • 8. 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核舟记(节选)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记核桃念珠
                得念珠一百八枚,以山桃核为之,圆如小樱桃.一枚之中,刻罗汉三四尊,或五六尊,立者、坐者、课经者、荷杖者、入定于龛中者、萌树跌坐而说法者、环坐指画议论者、袒跣曲拳、和南而前驱而后侍者,合计之,为数五百.蒲团、竹笠、茶奁、荷策、瓶钵、经卷毕具.又有云龙风虎,狮象鸟兽,狻猊猿猱错杂期间.初视之,不甚了了.明窗净几,息心谛观所刻罗汉仅如一粟梵相奇古,或衣文质绮绣,或衣袈裟水田絺褐,而神情风致,各萧散于松柏岩石,可谓艺之至矣!
                                                                               (节选自《虞初新志》)
              (1)下列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窈窕:文静美好的样子.
              B.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寤寐:睡觉的时候.
              C.其两膝相比•者          比:靠近.
              D.珠可历•历•数也          历历:分明可数的样子.
              (2)下列句子中“之”的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B.左臂挂念珠倚之•
              C.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D.先帝称之•曰能
              (3)下面对《关雎》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篇写河洲滩头雎鸠和鸣,既是自然环境的诗意描写,也是比兴手法的巧妙运用.
              B.“流之”“采之”“笔之”写出了女子左右采摘荇菜时勤劳灵巧的姿态.
              C.“寤寐思服”“辗转反侧”写出了男子追求女子没有达到目的时苦闷、焦灼的心情.
              D.“琴瑟友之”“钟鼓乐之”表现了窈窕淑女超凡的才艺、脱俗的追求和优雅的品格.
              (4)下面对《核舟记》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选段采用了“先总说,后分说”的结构方式.
              B.选段运用摹状貌、作比较的方法表现三个人不同的衣着、姿态、动作和表情.
              C.文中连用“执、抚、指、语、矫、视”等动词,使人物活灵活现.
              D.《核舟记》逼真生动地表现了“大苏泛赤壁”的主题.
              (5)下面对《记核桃念珠》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段先总说念珠数量、材质和形状,再分别从人物、器具、纹饰等多方面进行说明.
              B.文段运用了列数字、打比方、摹状貌的说明方法.
              C.整个念珠有一百零八枚珠子,每枚刻有三到六尊不等的罗汉,总数达五百之多.
              D.初看念珠,作者并不特别喜欢,待细看以后才发出了由衷的赞叹.
              (6)用“/”给《记核桃念珠》中画线句子断句.(限三处)
              息心谛观所刻罗汉仅如一栗梵相奇古
              (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