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2011年9月27日,国务院召开全国节能减排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全面动员和部署“十二五”节能减排工作,节能减排工作再次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
              话题一:节能减排意义重大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全国节能减排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强调,要从战略和全局高度认识节能减排的重大意义,全面落实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下更大决心、花更大气力,打赢节能减排持久战和攻坚战,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1)     分析我国开展节能减排的唯物论依据,并运用国家宏观调控的有关知识为我国打赢节能减排持久战提出合理化建议,(14分)
              话题二:节能减排重在落实
              全国电视电话会议结束后,安徽省省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市委秘书长詹夏来就贯彻落实全国电视电话会议精神、扎实推进安徽省节能减排工作提出要求。他指出节能减排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抓手和突破口,这关系到转型发展、和谐发展、科学发展的全局,是一项必须完成的硬任务。各地各部门要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认真按照国务院的部署和省委、省政府的要求,采取有效的措施,持之以恒推进全省节能减排工作,确保完成今年及“十二五”节能减排的目标任务。
              (2)联系实际,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省委、省政府为什么高度重视节能减排工作。(12分)
            • 2. 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找到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正确道路,并适时进行了社会主义革命,积极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建设道路;以邓小平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改革开放的崭新实践中,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以江泽民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保证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推进;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又创造性地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问题,科学发展的道路进一步确立。
                  很多人感到困惑不解,为什么中国共产党总能为中国革命和建设找到一条新路,一条再创辉煌的路。请运用所学哲学知识,结合材料对这一问题作出回答。

            • 3. 现阶段,我国社会成员之间在收入分配上还存在一些不合理的方面,国家区分不同情况采取针对性措施:保护合法收入,取缔非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保障低收入者的基本生活。这一措施得到了绝大多数人们的支持、理解。但仍有少数人有看法:个别高收入者认为这是劫富济贫;少数非法收入者极力反对,采取种种手段隐瞒、转移收入;个别低收入者认为还不公平,应该大幅度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
              运用辩证唯物论的观点说明: “国家区分不同情况,采取针对性解决问题的办法”的正确性。
            • 4. 材料一 有专家称,“19世纪是发展经济的世纪,20世纪是军事征服世界的世纪,21世纪是文化建设新时代的世纪。”当今社会,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已成为衡量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
              材料二 “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钟灵毓秀的江苏省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但目前江苏文化的现实影响力与经济社会发展领跑全国的状况还很不相称。省委省政府在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结合建设“法治江苏”、“平安江苏”、“诚信江苏”、“绿色江苏”,把“文化江苏”建设作为又好又快推进“两个率先”、构建和谐江苏的重大战略任务。
              结合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建设“文化江苏”应怎样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
            • 5. 材料一:在中华文化的百花园中,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异彩纷呈。闻名中外的敦煌石窟、克孜尔千佛洞等,是古代的汉族、吐鲁番族以及西域各族的艺术家和劳动人民共同创造的。许多少数民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如藏族、维吾尔族、朝鲜族文字等,其中,藏族的《格萨尔王传》、蒙古族的《江格尔》和柯尔克孜族的《玛纳斯》被并称为三大英雄史诗。胡琴、箫、马头琴、冬不拉等已成为中华民族的传统乐器。
              材料二: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中国民族问题的实际相结合,开创了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中国民族问题的解决之路——民族区域自治。确立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把促进各民族的共同发展作为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立场。这激发了各族儿女爱国爱家的热情,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现象?谈谈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材料二,分析说明党和政府在处理民族关系、维护民族团结中是如何坚持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方法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 材料一:2009年入秋以来,我国西南大部分地区干旱少雨,旱魃肆虐。旱灾呈现持续时间长、干旱面积大、影响程度重的特点,部分地区遭受了六十年甚至百年一遇的特大旱灾,给当地群众生产生活造成严重困难,也给春耕备耕带来不利影响。
              材料二:据统计,截至2010年3月10日,云南、四川、贵州、广西、重庆五省区市耕地受旱面积达7935万亩,占全国受旱面积的86%;因旱饮水困难人数达1371万人,占全国的75%。国家有关部门通过各种方式对五省区市抗旱救灾工作给予大力支持和帮助。各受灾省区市把抗旱救灾作为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以坚决的态度、有力的措施、扎实的作风投入抗旱保民生、促春耕工作。一场万众一心降伏旱魃的战役,在西南大地上打响。
              (1)上述材料体现的哲学道理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运用有关哲学知识,说明如何正确抗旱保民生、促春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 、表1 :2011年1月国务院新一轮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主耍内容
               
              政策要点
              1
              2011年各城市人民政府要根据当地经济发展目标、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速度和居民住房支付能力,合理确定本地区年度新建住房价格控制目标,并于一季度向社会公布。
              2
              加大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力度。多渠道筹集保障性住房房源,努力增加公共租赁住房供应。
              3
              对个人购买住房不足5年转手交易的,统一按销售收入全额征税。
              4
              对贷款购买第二套住房的家庭,首付款比例不低于60%,贷款利率不低于基准利率的1.1倍。
              5
              严格住房用地供应管理,各地要增加土地有效供应,依法查处非法转让土地使用权行为。
              6
              房价过高、上涨过快的城市,在一定时期内,要从严制定和执行住房限购措施。
              结合表1,分析我国政府此轮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是怎样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的。(10分)
               
            • 8.

              (18分)某少数民族地区地处边陲,风景秀丽,四季如春,但基础产业薄弱,科技和教育事业都比较落后。根据这种状况,该地区制定了自己的发展战略,建立了绿色经济产业带、民族文化特色区等。几年的实践证明,这一战略符合当地的实际情况,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和教育水平。

              (1)该地区是根据什么来制定自己的发展战略的?分析其哲学道理。(10分)

              (2)如果你是该地区的负责人,你会根据什么来制定本地区的经济发展政策?(8分)

            • 9.

                期中考试结束后,甲同学考了78分,乙同学考了68分。结果,老师却在课堂上表扬了乙同学,课后批评教育了甲同学。原来甲同学虽然考了78分,但相比以前成绩却下降了,并呈下滑趋势;乙同学虽然只考了68分,但综合平时学习情况,与其以往相较,却是有了明显的进步和提高,呈上升态势。

                  请运用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知识分析评价该老师的做法。(15分)
            • 10.

              目前,我国虽然实现了总体水平的小康,但各种社会矛盾仍然比较突出,为此,中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构想。建设和谐社会,是一项系统工程,包括经济和谐、区域和谐、城乡和谐、人的和谐、生态和谐以及经济社会和谐等内容。其中,最主要、最紧迫的任务是关爱社会弱势群体。建设和谐社会,要正确认识建设“和谐社会”的任务和形势、外部环境和历史机遇。要以客观规律为唯一指针,防止主观决策、领导意志和经验主义。在实践中不断解放思想,寻求社会和谐进步之路。

              请问:上述材料中关于建设和谐社会的战略构想,是怎样体现一切从实际出发的?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