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材料一:太空是全新的“物理疆界”,也是人类新的“知识疆界”,包含着大量激动人心、亟待探索的未知领域;伴随太空探索新工具的研发,人类还将由此前往新的“技术疆界”、“应用疆界”,促进通信、导航、天气预报等领域的发展,推动微重力环境下新材料、新物质的研发制造等,让人类生活直接或间接受益。
              材料二:2016年10月17日,我国神舟十一号飞船成功发射,顺利将航天员景海鹏、陈冬送入太空。50岁的景海鹏是第三次进入太空。景海鹏说,回报国家最好的方式,就是多执行任务,把科技人员的智慧,通过航天员的双手在太空实现,造福于国家,造福于人类。
              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人类对太空的探索体现了认识论的哪些道理?
              (2)景海鹏的事迹对我们认识和实现人生价值有什么启示?
            • 2. 过去五年,我省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扎实推进,2016年11月23日开幕的福建省第十次党代会提出,今后五年“生态环境质量继续保持全国领先,率先建成较为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旨在动员引导社会各界着力践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和绿色发展理念,从身边小事做起,共同履行环保责任,呵护环境质量,共建美丽家园。某校高二某班同学开展“低碳生活、绿色出行”为主题的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其中。
              【交流感悟】
              同学们就自行车这一出行工具展开讨论:
              甲同学:1860年第一代自行车出现后,就深受当时西方富有阶层的青睐,将其当作寻求刺激的冒险玩具。上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自行车因其安全、轻快、便捷,倍受中国老百姓的追捧,成为平民化的交通工具。
              乙同学:近年来,随着我国汽车产业的大发展,汽车进入寻常百姓家。驾车出行舒适、高效、时尚,自行车这种出行工具逐渐 “失宠”。
              丙同学:在全球气候变暖,环境恶化的今天,自行车这种“落后”的交通工具因其占地少、投资小、节能环保,还可减少交通拥堵等优点,重新受到人们的眷顾。
              (1)他们的讨论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哪些道理?
              【理性分析】
              同学们通过调查了解到,目前自行车在城市交通中的弱势地位越来越突出:自行车停放场所普遍缺乏,路权严重受损,许多自行车道被用作汽车泊车位;汽车文明欠缺,骑车人存在安全隐患等等。
              (2)结合材料,运用辩证唯物论知识,谈谈政府应如何解决绿色出行难的问题。
              【建言献策】
              未来10年是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战略机遇期。某专家指出: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既要靠市场来推动,又要靠政府来扶持;可以在某些地区率先发展,然后再带动全国的发展。
              (3)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联系观的相关知识,谈谈上述专家关于发展新能源汽车观点的哲学启示。
            • 3. 东汉思想家王充对当时散布虚妄迷信谶纬之学、虚论惑众的经学之风,给予了严厉的批判。他提出“疾虚妄”、“重效验”,主张认识必须以事实为对象,同时以效验来证明,做到“订其真伪,辩其虚实”。王充的观点蕴含的哲理有(  )
              ①主观体验需符合客观事实        
              ②事实虚实由经验来判断
              ③认识起点基于经学事理          
              ④检验真伪需要实践做标准。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4. 2015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10月5日在瑞典斯德哥尔摩揭晓,来自中国的女药学家屠呦呦获奖,成为首位获得诺贝尔科学类奖项的中国女科学家。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在极为艰苦的科研条件下,屠呦呦团队与中国其他机构合作,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并从 《肘后备急方》等中医药古典文献中获取灵感,先驱性地发现了青蒿素,开创了疟疾治疗新方法,全球数亿人因这种“中国神药”而受益。
              12月7日下午屠呦呦在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发表演讲,她在回顾发现青蒿素的过程中,不断地提到了中国中医学和相关古典书籍。这次获得诺贝尔奖,她的研究过程,既是对中国古代医学的继承和发扬的过程,更是对先人智慧传承和在发掘的过程。
              小李认为,屠呦呦的成功充分表明,只要勇于实践,就能够获得真知。理由是:
              (1)屠呦呦经过几十年艰苦卓绝的努力,通过大量实验,才成功提取了青蒿素。
              (2)青蒿素是在对数千种中草药进行复查的基础上才发现的,与传统中国中医学间没有多少联系。
              运用寻求真知的过程的知识,评价小李的理由是否能充分支持其观点,并加以分析说明。
            • 5. 下列名言警句中体现相近哲理的是(  )
              ①为学之实,固在践履        ②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③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    ④物有甘苦,尝之者识。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6.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与之相关的人口、资源、环境、生态等一系列社会问题接踵而至,人类居住环境承载力受到前所未有的考验。由此在融合建筑学、城市规划学、风景园林学等学科基础上,形成了人类环境学。这表明实践是(  )
              A.认识的重要来源
              B.认识发展的动力
              C.人类认识的目的
              D.检验认识的标准
            • 7. 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法律的权威在于法之必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4年1月至11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将食品安全法(修订草案)等8部法律草案向社会公众公开征求意见。这期间,共有19512人次在网上提出62315条意见,对草案的修改完善发挥了重要作用,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不论是法律草案初审稿还是二审稿,都要向公众广泛征求意见,使公众有更多机会发表看法。
                  材料二  目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国家生活和社会生活各方面总体上有了法律的规范和引导,但实践发展永无止境,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也永无止境。同时,我们还要看到,只有把“纸面上的法”真正落实为“行动中的法”,才能切实推进法治国家建设进程。
              (1)据材料一,结合政治生活知识,说明全国人大常委会广泛征求公众意见的合理性。
              (2)运用“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的知识,分析材料二所体现的道理。
            • 8. 某实验团队通过对细胞凋亡发生和调控机制的研究,揭示了细胞凋亡通路中的一系列分子过程。根据其研究成果研发的治疗癌症新药,已进入临床试验阶段。这表明(  )
              ①意识能够直接改造客观世界      ②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③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认识规律    ④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4年1月9日全国环境保护工作会议强调,要全面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着力抓好生态环境保护领域改革,积极探索环境保护新路,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为建设美丽中国做出更大贡献。
              材料一 面对生态保护和发展经济的两难困局,智慧的A市人想出了“生态补偿”的办法来破解,对保护自然生态有功的企业和个人进行补贴。在近两年的摸索中,A市市政府不断完善补偿办法,提高补偿标准,新的补偿办法根据不同类型、不同地区以及村落大小、人口多少,实现差别化补偿。
              材料二 该地宣传部门以详实而又生动的图片展示我国环保面临的挑战,以通俗易懂的方式进行环保理论宣传,以生活中的实例指出污染环境的相关行为及其危害,以及在日常生活中保护环境的具体做法,以环保诚信签字等形式增强宣传的影响力。在环保诚信签字中,有市民说:“我知道要环保环境,却不知道怎么做。今天我了解了相当多的环保知识,知道了如何避免污染环境,如何有效保护环境,以后一定不会成为‘思想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
              (1)结合材料一,运用《生活与哲学》中实践决定认识的知识,说明A市处理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矛盾的举措。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中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相关知识,分析该地开展环保宣传活动的积极影响。
              (3)请你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就公民如何参与环境保护提出两点方法论建议。
            • 10. 2014年7月28日,中央气象台发布天气预报,第12号台风“娜基莉”,将于7月30日之后影响我国东部沿海,带来较大风雨天气。后来的观测表明,台风“娜基莉”如期而至,时间误差不超过1小时。这表明(  )
              ①预测所依据的理论不仅具有普遍性,而且具有直接现实性
              ②预测被证实佐证了世界的可知性和人类认识能力的无限性
              ③预测所依据的理论和数据的正确性得到观测实践的检验
              ④预测被证实证明了有用性在真理属性中的基础地位。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0/40

            进入组卷